APP下载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色彩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2021-03-09虞静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1年1期
关键词:感知表现运用

虞静

【摘要】色彩是生命的象征,正因为世界上有了色彩,才使各种物体光彩夺目。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被广泛运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再三强调了一点——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有效手段,整合和探索信息技术与美术的内在有效因素,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孩子们对色彩的感受和理解呢?我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围绕营造氛围、积累经验、丰富内容等方面分析信息技术在游戏中的具体优势。通过多媒体的艺术活动力,让孩子轻松地接受火热、明亮以及平静等抽象的概念,并激发幼儿更多神奇的想象和探索的兴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    感知   表现    运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让幼儿感知原始色彩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色彩,天地万物都有着它绚丽的色彩,如果没有色彩我们的生活就缺少了灵气和活力。正是色彩在其中淋漓尽致的展示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由于现在外出的局限性,使得孩子们越来越少能感受到生活的原始色彩,为了让孩子正确感知色彩,感知色彩间的变化,我们就把大自然搬进我们的教室,利用多媒体给孩子们展示大自然的美好。譬如:小班幼儿的手指点画《桃花朵朵开》,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做成ppt,并将点画的整个过程录成视频,然后把整个过程播放出来。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情绪高涨,个个争抢着要求画画,我就顺势指导孩子们用嘴吹出和手指点画出美丽的桃花。作品完成后,我用相机将孩子的作品拍下来,然后再连接到电脑上。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在电脑里播放出来时,成就感油然而生。多媒体声音、动态、高度智能化等强大的技术,凸显出了它的优势,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一改以往我们课堂的刻板和枯燥,幼儿不仅获得了满足,而且在活动过程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激发了孩子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信息技术就是一个大自然的家庭版,我们可以带领孩子们从电视、电脑中寻找色彩、感受色彩,青山、绿水、斜阳、蓝天、花草、雨后斑驳的彩虹、夜晚缤纷的霓虹等等。这些五彩的色调都能通过信息技术直接给予幼儿美的感受。在幼儿欣赏画面的过程中,他们会自然地感受到颜色的不同变化,深浅变化,强弱的变化,从而掌握颜色的渐变和过渡。这些色彩带给孩子们不同的感受,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会产生自己的想法,然后用画笔和色彩将这些感受展现出来,这样提高了孩子对于色彩的理解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美术相结合,用色彩打开艺术之门,提高幼儿色彩表现能力

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有文字、语言、图形、图像、声音和形体动作等。能否把这些与美术结合起来呢?欣赏《水族馆》的时候,我没有给孩子任何提示。孩子们闭上自己的小眼睛,静静地聆听着、欣赏着。听完乐曲,孩子会跃跃欲试地告诉我感觉。接下来,我會让孩子们将他们的感觉用画笔描绘下来。效果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用各种具体的实物和色彩诠释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有的画了静静的夜空中月亮在荡秋千,有的画了一条小河边的柳树在梳洗自己的长辫子,还有的画了许多星星,背景是蓝色。大片的暖色调背景,给人一种非常安静,非常温馨的感觉,例如美术欣赏活动《川剧变脸》,川剧是四川的特色地方戏。美术欣赏在幼儿园是个薄弱环节,它比较抽象,孩子们也很难用自己的认知表现脸谱。这时候,信息技术显得格外的重要,网络资源成为我们为孩子搭建认知能力的桥梁。所以我在活动前,从互联网上收集了大量的川剧变脸的图片资料,经过筛选、剪切、配音等处理,制作成了“川剧变脸”这个美术课件。整个活动中,美术课件始终贯穿整个过程,将呆板的美术作品挂图和生硬的讲解示范变成了动静交替的活课堂。并通过川剧变脸视频,帮助幼儿打开眼、耳、口、脑等多种感知通道,孩子们的听觉、视觉、运动觉、语言等多种感官在信息技术的调动下全方位打开,更有效地激起了幼儿对川剧艺术的兴趣。在整个欣赏活动中,我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和视觉冲击力,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孩子的知识经验积累了,接下来就是用色彩展示自己对脸谱的认知。我为幼儿每人准备了一张白纸,让幼儿用手中的笔在纸上表现出他所感知到的脸谱。老师在过程中只是鼓励幼儿大胆涂色,并没有明确告诉他们该如何来涂。幼儿在涂色的过程中享受到了自由表达的乐趣,也在探索中掌握了如何使画面更和谐的方法。最后,经过多次练习,幼儿对色彩运用明显得心应手,色彩强烈的表现力在幼儿的作品中也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一次次尝试中,幼儿不断发现自己对色彩的新认识,于是创新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三、运动信息技术,在创作中大胆的用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的首要目标是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这也是我们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生活中的色彩是千变万化的,但是生活中的色彩不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时段和同一个画面中,这也是生活中色彩的局限性。但是运用信息技术,就有可能将这些变为现实。譬如:《四季的变化》这个主题,小猪家的房子经过了四季变出了四种颜色,春天它是黄色的,因为房子上开出了黄色的迎春花;夏天它是绿色的,因为叶子很茂盛;秋天是红色的,因为结出了红红的果实;冬天是白色的,因为被白雪覆盖了。这么美的世界,变化的过程孩子应该去感受,因此,不要用传统的固有的教育资源去遏止孩子的思维与想象。幼儿的想象力是需要在环境以及多方的影响下产生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首先让孩子们对事物进行观察,将感觉到的信息形象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然后再通过联想、加工、改造形成。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就能快速地收集到幼儿观察的形象,网络的广泛性成为积累丰富素材的平台,从而为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作画提供了可能。又譬如:《爸爸的眼镜》在生活中眼睛的颜色是局限的,通过多媒体的变色功能,我们可以设计出多种色彩的眼睛,孩子们在这种灵活多变的信息技术里感受到色彩的美,也提升了孩子创作的欲望。有个孩子给爸爸画了一个镜片是绿色一个镜片是红色的眼镜,他说:爸爸的眼镜变红了,就是他要生气了,发火了。孩子运用色彩感知了情绪的变化,证明对色彩有了很大的认识。

色彩教育从基础的色彩运用、色彩理解、色彩搭配到最后色彩上的创新都和幼儿发展特征吻合。活动中利用信息技术让孩子探索、尝试,每个幼儿都能从多媒体这个媒介中得到满足。老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开拓,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多角度、多方位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将它运用到美术活动中去,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幼儿对美术活动的感受和理解,大大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让孩子在艺术中乐于去想象,在色彩中创造开辟!

参考文献:

【1】孙艳妮.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有效融合探究[J].知识文库,2020(02):118.

【2】许乔红.现代性信息技术在幼儿绘本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家长,2020(03):178-179.

【3】马金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幼儿园中班绘画教育活动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感知表现运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