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 共同进步
2021-03-09郑光华
郑光华
[摘 要]初中数学课堂采取分层教学是适应新课程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体现。传统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按照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标准来进行教学,长此以往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众所周知,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基本情况是不一样的,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分层教学旨在因材施教,共同进步,是新教育理念下促进学生全面提升的一种方法,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新教育理念;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共同的教育背景下,教师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使不同阶段、不同水平、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都能充分接受教育和培养,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个人潜力,实现有价值的教学,真正实现基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数学学科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門课程,它对学生的逻辑性和理论性的要求非常高,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不一样的表现,因此,教师要针对这些不一样的表现来进行分层教学、分层备课以及分层布置作业,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性,改变学生错误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对学生实施合理分组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作业和学习标准,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班级学生合理分组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导致课堂需要分层教学来减小和抵消因个体差异带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的差异。教师必须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发展性,为分层教学打好心理基础和理论基础。在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计算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还要考虑这些能力对于学习成绩的综合性影响,将学生按照个体水平分成几个层次。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从而进行合理分组。如果学生分组不恰当,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进度受到阻碍,还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磨他们学习的兴趣,甚至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伤害。
在分组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表现和反馈高度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确保正确分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优点和先进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合理分层
在进行合理的分组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分组情况和学习能力水平,制定与最近发展区相吻合的分层教学目标,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和引领作用。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必须以教学大纲为根本,以教材为基本依据,明确各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给他们量身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政策。可以从认知技能目标与过程性总结目标等几个方面出发,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目标层次。
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要严格要求,保证他们上课注意听讲,深度理解教学内容,还要学会自主归纳、独立学习,在完成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的同时,自己概括、总结、归纳所学内容,更要引导他们灵活应用数学知识,由表面探究本质。对于数学题目,教师要求他们不仅能记清数学公式,理解数学解题方法,而且要主动探寻解题思路,灵活掌握图形、定理、公式、概念、法则、几何等数学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灵活转换。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对于数学学习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课堂作业和课下作业要及时认真完成,对于数学学习要抱有一定的兴趣和积极性,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数学问题的解决,B层学生需要掌握简单的解决方法,以及对数学综合问题应用有一定的了解。C层的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能够理解学习内容,积极参与教学讨论,对于常规性问题的解决要有基本思路,掌握简单的解题方法。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二次方程”这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对二次方程的概念和标准方程的表达式有一个大体了解。首先对于C层的学生来说,教师要设置的教学目标是对这一表达式的含义有大致了解,明白X、Y和“平方”的基础概念,这样就可以将二次函数的曲线图在二维坐标系中表示出来。对于B层学生来说,教师要让他们做到课前预习时对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进行分析和理解,要明白图像和性质在坐标系中的一一对应关系和具体表现。对于A层学生来说,在课前预习时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扩展,在坐标系中将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表示出来,寻找它们的内在联系和不同,构建基础知识网络。
三、教学内容分层
数学学科由于计算量庞大,对思维逻辑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教师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课前充分备课。对于课堂教学内容,要按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来分别组织进行,完成教学。课堂分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和学习小组的分层活动,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分层教学。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进行精确、具体的定位,要分层次设置疑难问题,分层次提问。教学内容的起点设置要低,以避免C层学生不能快速进入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在讲解新知识过程中融入旧知识的方法,达到知识的综合运用,从而满足层次较高学生的学习要求。要将B层学生设置为课堂的主体,上下兼顾,对A层学生有适当的促进和启发,同时对C层学生有引导和加强作用。这样的课堂教学既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又可以因材施教,让全体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这一章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分层来体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从而完成课堂教学。教师要将B层次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承上启下,对其要求是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原理和推导过程,能够自主推导公式,同时能完成简单的应用问题。对于A层次学生来说,要求他们在掌握B层学生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充分了解相关数学应用问题的解答,并且将勾股定理中的数学问题与几何问题进行充分转化,从而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C层学生来说,教师要求他们掌握勾股定理的公式及其基本含义,能够解决基础的数学问题即可。这样的内容分层,能让不同层次、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创建高效率的数学课堂。
四、课堂练习和课下作业分层
数学课堂练习和课下作业的分层要有策略,教师要根据分层教学目标以及不同层次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安排和分析。习题根据分层教学也可以同样分为A、B、C三类,与三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相匹配。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树立全体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布置课下作业时,教师要根据层次分出不同的练习题。其中A层学生可以进行拓展性练习,在现有学习水平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B层学生可以进行提高练习,在加强自己数学学习水平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解题思路和学习习惯,向A层学生看齐。C层学生可以进行大量基础练习,巩固自己的数学基础,认真独立地完成练习,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数学分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一种教学实践和创新。通过数学分层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改变传统的死气沉沉的数学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强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秦爱东,张东.分层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的研究[J].中学数学,2018,(24).
[2]侯华,李小.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
[3]张瑞媛,王宁宁.谈初中数学开展分层任务教学的方法[J/OL].学周刊,2018,(31).
[4]唐山,李玉宇.基于分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和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
[5]陈志通,张芷宁.高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浅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9).
[6]张晓萍.浅议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J].山西青年,2016,(02).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