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闽西儿女》的精神主旨与现实启示
2021-03-09孙永
孙永
摘 要: 《闽西儿女》热情讴歌以钟根生为代表的广大闽西英雄儿女,颂扬他们身上所折射出的伟大革命精神、传统客家精神与时代精神。该剧公演后,获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赢得了来自业界的广泛赞誉。作为艺术院校,深入红色经典剧目创作展演,融会贯通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通过《闽西儿女》剧目的实践育人使专业理论课的学习转化为专业实践课的锻炼,可以推进实践教育的育人功能,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话剧;《闽西儿女》;精神主旨;实践育人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原创话剧《闽西儿女》是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社会文化系自编、自导、自演的红色题材剧目,2021年作为庆祝建党百年重大创作演出项目在校公演,随后剧目参加第四届福建省大学生戏剧节的评比,获得综合奖最高奖“優秀剧目奖”等多个单项奖。闽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党和红军面对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主人公钟根生和他的16个兄弟毅然决然地投身革命,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万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在艰险、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不断有人倒下,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时,只剩下解放军某部副团长钟根生一人还活着。当他伤愈后,坚决放弃组织上给的一切待遇,请求回闽西农村老家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兑现誓言,替死去的兄弟们尽孝。钟根生和他的16个兄弟是革命年代2.6万闽西子弟兵的代表,话剧《闽西儿女》充分体现了他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品质和客家精神。本文主要分析《闽西儿女》的精神主旨及对实践育人的现实意义。
一、话剧《闽西儿女》的精神主旨
作为本剧主人公,钟根生是千千万万投身革命的闽西儿女的典型代表。剧中再现了当年真实状况:在闽西广大客家地区,年青人争先恐后参加红军,妻子送郎、兄弟相争、父子同参军,甚至有夫妻共当红军的动人场面。客家民系(1)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反侵略、反压迫的革命精神,具有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优良品德。近代所发生改变中国命运的革命运动很多和客家人有关,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及其他首领,几乎都是客家人;抗法英雄刘永福,反对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丘逢甲,领导辛亥革命的孙中山先生及其主要助手廖仲恺、何天炯、谢良牧、邓铿等都是客家人;上海抗日将领谢晋元、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国元帅朱德、叶剑英等等都是客家将领;赣南开国将军有132名,其中陈奇涵、肖华、赖传珠为上将;闽西有10万余客家子弟参加红军,闽西有开国将军71名,其中刘亚楼、杨成武为上将。
在话剧《闽西儿女》中,我们能够看到闽西战士身上艰苦奋斗、勇于反抗、团结协作、精诚合作、崇先报本、爱族爱乡的客家精神,又能看到纪律严明、无私奉献、英勇无畏、敢于斗争、人民至上、爱国为民的革命情怀,主人公从普通的客家儿女成长为合格的革命战士,客家精神与革命情怀完美融合到主人公身上,通过两种伟大精神的碰撞与交融让主人公的舞台形象更加立体,大大增强了本剧的地域认同与精神共鸣,提升了剧目的艺术性与观赏性。
(一)从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到纪律严明、无私奉献
客家人迁徙不是只身一人,往往是举家携族,因此客家人普遍具有精诚团结的群体观念。在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复杂的外部环境迫使他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外部威胁与压力。这种生存状况让客家人的血缘关系异常巩固,并依托血缘关系,建立稳定的宗族网络与组织体系。这种组织体系具有严明的纪律和制度,让客家人的群体观念与集体主义意识十分强烈。在群体观念的影响下,客家人在面对艰难的外部环境时,往往选择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具有极强的凝聚力与行动力。客家人互帮互助、相互协作、服从管理的组织特性与我党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相应,呈现了客家文化与革命文化的内在契合。剧中,以钟根生为代表的客家青年一辈原本可以远离战火,过安稳日子。在红军的广泛动员下,在世世代代客家精神召唤下,他们背井离乡,踏上了未知的革命征程,无怨无悔。这既是革命与信仰的力量,也充分展现了客家人的群体意识与集体主义观念。
(二)从好武尚斗、勇于反抗到敢于斗争、不怕牺牲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历来倡导“以和为贵”,不主张王霸之道,不喜欢好勇斗狠。然而,对于客家人而言,由于生存环境的严峻,以及客居他乡所引发的资源争夺冲突,古代客家人与本土居民的斗争比较频繁。在持续不断的斗争过程中,客家人逐步形成了尚武、好斗的精神特质。在革命事业的感召与影响下,这种敢于斗争、好武尚斗的尚武精神转换成为不畏强权、反抗暴政的革命精神。近代以来,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都能见到客家人的身影。面对敌人的压迫与欺凌,客家人从来不会畏首畏尾,而是英勇抗争、不怕牺牲。该剧主人公根生看似其貌不扬,并没有强健的体魄与伟岸的身躯,但是却具有明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剧中第一幕钟根生与杨师长的对话便充分展示了他身上与生俱来的坚忍不拔、英勇善战的优良品质。全剧的上半部分也花费了较大篇幅集中展现闽西的客家儿女善于战斗、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慨和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铮铮铁骨。
(三)从崇先报本、爱族爱乡到人民至上、爱国为民
在儒家文化中,向来有尊老崇祖的传统。《论语》所说的“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1]17“祭如在,祭神如神在”[1]37“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1]8,都是强调孝道和崇祖。客家人作为中原先民后代,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先祖的尊崇情谊甚至超过了当时南方地区居民。客居他乡的艰苦生活和抵御外敌入侵的苦难经历不仅磨炼了客家人的生存意志,更是让客家人体会到精诚团结的重要意义,更加重视家族宗亲的血脉情感。
革命精神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爱国为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剧中以根生为代表的一众客家儿女在革命道路上不怕牺牲、奋勇杀敌,这既体现了客家人英勇无畏、敢闯敢拼的精神力量,也是其爱族爱乡传统精神在革命年代的升华与发展。在党和红军的帮助下,根生所在的村镇得到了短暂的太平,老百姓实现了翻身做主。客家人对党和红军的感恩之心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闽西这片革命热土有机结合起来,让钟根生等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放弃平静的生活,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踏上革命征程,也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为民情怀与故土情结,又让他在和平年代放弃了高官厚禄,为逝去的16位兄弟的父母养老送终。即便遭遇个别村民的冷嘲热讽与冷眼相向,他也初心不改,坚守信念。这种精神,是对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执着坚守,是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基本宗旨的切实践行;同样也是对客家精神当中忠义为先、爱家爱国的完美诠释。
二、话剧《闽西儿女》对艺术院校实践育人的启示
实践育人是指通过开展与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相对应的应用型、综合型实践活动,以达到激发学生自我教育与相互教育热情,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技能、高尚的职业道德、深厚的爱国情怀以及强烈的创新精神的新型育人方式。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形成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践育人的形式十分丰富,对于艺术院校而言,艺术作品创作表演是具有较强可行性的实践育人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对年轻人吸引力最大,影响也最大。”[2]这一论断明确把握了文艺的本质属性及其对当代年轻人的深刻影响。文艺具有天然的思想政治功能,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其潜在目标与价值旨归与传统意义上的德育载体具有一致性。《闽西儿女》的成功公演,既是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编导、表演、播音与主持、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师生业务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验,又是艺术院校以大型剧目推进实践育人工作的深度探索,对学校实践育人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以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实现多元教学主体的实践育人联动
《闽西儿女》作为福建艺术职业学院近年来首个原创剧目,由社会文化系负责编剧、导演等编排工作,创作过程打通十大育人体系之间的业务壁垒与专业壁垒,挖掘出了十大育人体系的“最大公约数”,构建具有逻辑一贯性、层次鲜明的育人载体。优秀文艺作品具有十分鲜明的整合性、系统性的特征。围绕《闽西儿女》创作进行的台前幕后工作有机串联了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心理育人等育人环节,覆盖了专业课程、专业实践、思政课程、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不同领域,几乎覆盖了三全育人的方方面面。
通过《闽西儿女》剧目的排练使专业理论课的学习转化为专业实践课的锻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戏剧人物的实践教育体验,推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完善了人才培养的模式。剧目创作得到了学校党委及各部门的高度重视,给予了充足的经费支持、人力物力保障,并整合了校内外优质资源参与剧目创作编排,打通校内外优质资源专业,形成协调一致、配合默契的整体。全剧演职人员共计200多人,其中除了剧目编排单位——社会文化系师生100多人外,还有来自服装设计系师生60多人参与制作服装,舞蹈系师生20多人参与编排了舞蹈,音乐系师生提供客家音乐元素,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历史事件审核把关,实践教学部协助灯光音响设计操控等,党工部、学生处、实践教学部、教务处等多个行政职能部门的教职员工数十人参与该剧制作,真正串联了各个职能部门、二级教学单位,以教带演,以演带学,演学结合,让全校优质资源全部参与到剧目创作及演出的教学实践全过程。学校将 《闽西儿女》作为庆祝建党百年重大创作演出项目在校进行公演,随后剧目参加第四届福建省大学生戏剧节的评比,获得综合奖最高奖“优秀剧目奖”殊荣及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舞美奖、舞美奖(化妆造型)、表演专业组一、二、三等奖。目前,学院准备重新编排以打造精品话剧,迎接第八届福建艺术节全省戏剧会演,
(二)以大型剧目创作演出促进艺术院校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实践育人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艺术作品创作与推广的重要途径。大型剧目排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艺术领域,仅仅依靠艺术院校自身力量是难以实现的。要确保剧目成为精品,就必须在创作、表演、服装、道具、灯光、音响等多个环节上实现质量把控,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具备较高水准。多年来,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坚持校企合作、校团合作的原则,从文化产业的多元市场主体中吸引资源,不断更新观念,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探索出一条产教融合道路。《闽西儿女》的成功演出,既离不开全校不同部门的通力协作,也离不开社会资源、行业资源与艺术家的鼎力支持。在作品创作阶段,学校就通过各种渠道邀请省内知名剧作家对作品进行论证,提出了诸多修改意见,有效提升了剧本戏剧张力,进一步突出了精神主旨。作品彩排过程中,省内多个文艺院团的表演艺术家来校观摩指导,对学生演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现场指导,大大提升了参演人员的舞台表演水平。相关省属文艺剧团提供舞台美术设计、道具制作、化妆和人物造型设计、灯光和音响设计并提供相关演出机械设备等。艺术院校要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又要有机整合一切资源,调动一切力量。艺术职业院校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教融合,离不开文化企业、文艺院团以及各类艺术家的支持。
(三)在艺术作品实践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
“文艺能够触动人心,洗涤灵魂,帮助人们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和心灵之美,文艺作品蕴含的思想、内涵、精神对大众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3]相比于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文艺作品能够运用更加直观的形象表达和更加生动的舞台语言、镜头语言、视听语言对具有思想性、政治性与价值导向性的题材进行更加生动的阐释,潜移默化地实现政治引领、价值引导的作用。发挥文艺作品的育人、化人、树人功能,潜心创作蕴含深刻红色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质量文艺作品,能够给人以情感上的丰富滋养、思想上的深刻启迪、价值上的鲜明引领,对青年学生的作用尤为突出。艺术院校肩负着为国家、人民培养优秀艺术家的时代责任,其人才培养不仅要侧重专业技能,更要重视德才兼备、德艺双馨。艺术类职业院校学生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大学生,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特点。对此,艺术院校要积极贯彻国家的政治思想方针,主动适应艺术人才培养的内在发展需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上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学习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从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中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秘诀,不断凝结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接续奋进的精神力量。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除了需要开展直接的史料教育外,还必须依托具有吸引力与感召力的教育载体,以求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当前,越来越多高校与基层单位将艺术作品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以及各类党课、团课的重要载体,让广大受教育者在剧目、影片观摩过程中实现故事带入与情景体验,强化对主旨的主观感悟,从而达到内涵育人、文化育人和精准育人的效果。《闽西儿女》的公演让广大师生在淬炼专业技能的过程中全面学习了闽西革命的发展历程,在作品排演的过程中,学生们为了能够更好地熟悉角色,花费了大量的课余时间查找党史与闽西革命史资料,全面了解闽西苏区的发展历程以及客家当地的风土人情,许多学生正是在熟读剧本与排练的过程中不经意间对党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闽西儿女》的创作到公演過程中,参与师生的党史知识均得到了显著提升,文化艺术是意识形态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化艺术作品是国家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闽西儿女》的排演真正将职业教育“干中学”“做中学”的理念运用到了学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当中。
(四)以优秀文艺作品促进专业实践教学与课程思政互联互通
“红色文艺作品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历史的生动叙述和形象描绘,特别是红色经典文艺作品蕴含了我们党在革命年代所积淀的宝贵革命精神,彰显了党的优良革命传统与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本身就带有中国人对历史发展的一种深刻记忆,通过富有吸引力的艺术手段把红色革命中所孕育的红色精神展现出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4]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与专业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要实现二者协同创新、相向而行,就应当紧紧抓住两者的内容交集与共同载体,将思政课程所传达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凝结到具体专业实践课程所涉及的载体当中,突破两者之间由于课程性质差异所造成的壁垒。“高校要深刻把握历史文化内涵,高举爱国主义精神旗帜,弘扬与传播红色文化,将红色话剧艺术融入建设校园红色文化阵地的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人才培养、素质提升的各个环节。”[5]通过以红色文艺作品创作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活动,能够让思政课教师与专业教师参与到同一实践育人作品当中,引导广大学生在创作、演出过程中以第一人称视角体验革命年代的波澜壮阔,感悟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从而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与使命担当。话剧《闽西儿女》的原型人物是由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该剧作为全面展示该学年思政理论课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的代表性成果,部分思政课教师参与了剧本的创作润色,对参演学生进行了必要的课程思政教育指导,对作品涉及党的历史事件、人物、会议等内容进行全面审核把关,防止出现原则性错误。社会文化系将该剧作为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专业、编导专业全体学生专业实践与课程思政教育,给学生提供了全面展示专业学习成果的舞台,同时也用更具感召力的形式与载体提升了专业教学实践与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
(五)以大型劇目创作演出完善学校实践育人体制机制
实践育人既是高等院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又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实践育人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课程育人,其育人场域早已超出了课堂教学活动范围,是一项检验学校综合办学条件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校内外资源、在各个职能部门通力协作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完整实施。文艺作品创作是艺术院校实践育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手段。然而,一些艺术院校虽然也将实践育人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但却没有建立实践育人的协同机制,导致不同专业的实践育人活动无法形成有机整体,无法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和整合创新。相比于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创作,大型剧目的创作、编排对资源整合有更高的要求,其创作、排演与演出活动具有鲜明的知行合一、理实一体的特点。剧目从创作到最终演出,不仅仅是单独一项艺术门类的作品呈现,更是各门艺术相互碰撞、交叉、渗透、融合的过程,是艺术思维、艺术创意、艺术表演、艺术设计等元素整合再创新的过程。依托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授予我校的表演艺术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表演艺术实训基地、文艺剧团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开展“学中做”“做中学”理论联系实践,为广大师生综合运用专业技能、互相学习借鉴、碰撞创作灵感,领悟创作灵魂,实践创作主旨提供了宝贵的舞台。“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出真知’,应用型艺术人才不单是课堂上教出来的,更是从艺术实践中练出来、演出来的。”[6]同时,剧目创作也是系统工程,在艺术创作表演之外,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艺术院校要保障剧目顺利演出,必须进行多元化、系统性与立体性的资源整合。除了剧目创作与表演本身的业务需要外,要确保剧目的顺利演出,还必须制定细致的演出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实践考核评估机制,并建设一批素质优良、精通业务、实践经验丰富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让广大教师在剧目创作、演出过程中不断夯实自身专业素养,丰富实践经验,提升自身“双师”素养,不断优化自身的创作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
三、结语
剧目《闽西儿女》展现客家精神与革命精神两种伟大精神的碰撞与交融,优秀文艺作品对艺术职业院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作用十分显著。作为学校集全校之力推出的优秀文艺作品,《闽西儿女》“对我们的启示最大的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建构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7],是学校实践育人体系建设的一次深度探索,是全校教学、研究、创作、服务、管理等工作职能的一次深度整合。作为专业性艺术院校,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剧目的整合优势,不断凝聚校内优秀文艺工作者打造原创剧目,积极探索艺术院校实践育人的运行方式与具体方法,主动搭建联通校园小舞台与社会大舞台的实践育人机制,架起向用人单位立体推荐毕业生的桥梁,面向社会推广更多优秀的原创剧目,努力实现具有艺术院校特色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模式。
注释:
(1)香港中文大学罗香林教授,台湾的陈运栋先生、苏兆元先生等都用“民系”作为客家的表述,在此沿用此说。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7.
[2]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N].人民日报,2014-10-16.
[3]赵琳.“四史”文艺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功能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2).
[4]谭吉华,左闲,闫新科.红色资源是高校反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
[5]马婧.新时代校园红色话剧的育人价值及实践路径研究[J].西部学刊,2020(6).
[6]孙海涛.大型剧目实践教学的规范与管理探索[J].音乐时空,2016(6).
[7]王贤俊.能力为本 就业至上——在艺术实践中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J].艺术教育,2012(5).
(责任编辑: 林步艳)
378050190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