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学校在地化教育发展研究

2021-03-09庄进琛

求知导刊 2021年52期
关键词:乡村学校乡村教育

摘 要:乡村教育是国家振兴的基石,是中国教育的未来,乡村振兴必先振兴乡村教育。当前,乡村教育独立性不足,“向城性”问题尤为突出。乡村教育的依托——乡村学校在一味追求与城市学校“齐肩”的过程中,存在着忽视城乡学生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的差异等方面的问题。在地化教育本着与一方水土相联系的理念,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具有借鉴意义。作者基于在地化教育理念,分析桂林市某乡村学校的在地化发展模式,以“因地制宜”为核心观点,创设学校与乡村实际相联络、教师乡土化教学以及家长客串型教学的在地化教育路径,以期为乡村学校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思路,振兴乡村教育。

关键词:乡村教育;在地化教育;乡村学校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52-014-03

作者简介:庄进琛(1998.10—),男,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在读。

引 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乡村教育要发展得好,必须具备乡村特色。虽然政府对乡村教育增加了投入,但是在乡村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向城性”问题依然突出。乡村学校的教学设备、教学内容趋于现代化、城市化,但逐渐偏离了乡村学校办学实际。乡村学生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与城市学生相距甚远,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大打折扣。所以,背靠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乡村学校应该何去何从?而乡村学生又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村落中的国家”又该如何破除?因地制宜的在地化教育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文章以桂林市某乡村学校在地化教育发展为例,探究乡村学校的发展困境,研究在地化教育应用于乡村学校的适应性,同时以点概面,找寻乡村学校进行在地化教育的普适性方法,以期振兴乡村教育,推进乡村振兴。

一、在地化教育之于乡村学校

自原始社会起,人类教育活动的目的往往是传授技能和知识,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教育内容也大多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息息相关。人类历史进入近代社会之后,随着生产工具的更新和进步,人们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这使得脱产学习成为可能。脱产学习成为常见的教学模式,学校成为专门的教学场所。在现代社会中,乡村有着不同于城市的生活模式和习俗,但是依然有部分乡村学校一味盲从城市学校,成为城市学校的“附庸”和“村落中的国家”。这些学校中的学生很难脱离乡村的生活习惯去接受异于往常生活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乡村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乡村学校。乡村教育立足于本地特色、乡村学校扎根于乡土生活,都离不开在地化教育。

(一)在地化教育的发展脉络

在地化教育的概念由来已久,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约翰·杜威对学校教育孤立于现实生活的反思。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的概念,主张将正规教育与社区结合,强调本地物质与社会环境对学生亲身体验的重要性,强调诸如园艺、烹饪、木工、裁缝等传统手艺是体会人类发展历史和推进科学发现的起点。杜威批判学校不应该仅仅传授与遥远未来生活相关的抽象知识,而应该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成为学生的“生活栖息地”。他认为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脱节会浪费学生的精力、影响学生的成长,而如果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能够密切联系,不仅能够丰富学校活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乐于服务社会[1]。

杜威生活的年代各种新思想新工具层出不穷。学校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时时刻刻与不断进步的社会以及工业技术等相适应。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环境破坏以及城市化快速推进、乡村学校大量合并,传统学校的固定教学模式受到了挑战,鲍尔斯较早地提出“在地化教育”的理念,指出教育问题与文化之间的隐藏性质,认为学校教育要认识到周边环境的变化,呼吁学校教育应该关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状况[2]。鲍尔斯作为一个环保主义者和教育家,他认为学校是消除生态危机的重要阵地,他的出发点是在生态危机的背景下,学校可以通过在地化教育塑造保护环境的文化传承,以期消除生态危机,从这一方面阐述在地化教育的意义。利奥波德探讨了现代化政策对农村活力的侵蚀,并期望学校可以通过就地化来重建农村社区的教育基础[3]。由此可见,自杜威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在地化教育这一概念不断被完善和发展。综上所述,在地化教育可以定义为关注当地经济文化生态等各种环境,结合当地实际状况设置个性化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以此实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二)我国乡村学校的发展脉络及当前困境

纵观我国乡村学校的发展历程,总体来说呈波动式上升的趋势。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乡村学校也不例外。乡村学校在当时只有20多万所,且绝大多数是初级小学,在校生人数不足2000万人。全国80%以上的人是文盲,农村地区更为严重,为使农民子女“能够平等地受到作为新中国一个健全公民所必须受到的基础教育”,党和政府把普及小学教育作为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鼓励农民集资兴办小学以及采用多种形式的办学方式发展乡村小学,普及乡村小学教育。此外,农村中学稀少,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以及经济建设的要求,党和政府开始大力发展农业中学,采取半工半读的教学方式[4]。建国初期这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对乡村学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后,乡村学校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5]。

总的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学校的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但受人民观念、自然条件、教育政策等的影响,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乡村学校的发展有着自己的难处,在城乡二元化结构下,教育政策往往向城市学校倾斜,乡村学校在资源、机会等获取方面明显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而这种边缘化往往导致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劣于城市学校。另外,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乡村学校课程的设置往往与城市学校一致。但由于课程设置者大多从城市背景出发,在不同程度上会忽视乡村学校所处的特殊环境,使得乡村学校教学脱离农村实际,带有城市化倾向。这也使得乡村学校学生难以接纳课程内容,进而丧失学习兴趣,甚至辍学。

(三)在地化教育应用于乡村学校的价值

在地化教育重视当地的文化、环境等,主张立足当地实际的学习—一方水土特有的历史、环境、文化、经济、文学、艺术等。学生学习的成果应用于当地的实际需求。这种立足本地的教学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现实的关注与学生的求知热情结合起来。同时,在地化教育对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具有重大意义。它能够教育学生尊重当地文化、风俗以及环境等,赋予当地学生建设自己家乡的热情和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在地化教育对振兴乡村教育,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促进学生观念转变,提升学生身份认同感

近几十年来,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逐渐拉大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距,城乡二元化结构明显。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第一产业比例下降,资源要素大部分向城市倾斜,城市逐渐繁荣,农村逐渐成为落后的代名词。农村孩子上学的主要目的是脱离农业生产,而不是成为更好的农民。农村孩子对自身身份的不认同感以及强烈“向城性”使得乡村学生将脱离土地、迈入城市、摆脱农民身份作为他们的目标。

乡村学校在地化教育构建符合乡村发展的教育体系,能够将学生的思维观念和认知基础转移到乡村生活上来,转变学生过去强烈的“向城心”,让学生与自己生长的乡村建立联系,构建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与知识结构,使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提升身份认同感。

2.深化学校—社区关系,助推特色学校建设

乡村学校是乡村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种种因素影响,乡村学校并没有同社区建立起应有的联系,二者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大多乡村学校从设立、运营、管理、设施、人员、目的、课程、教学种种都与社区无关,却无时无刻不与国家有关。校服、校园、校礼、校歌,这些全是国家意识与形象的展现。乡村学校以一堵围墙将校园与社区隔绝起来,只是发挥国家文化机器的功能,却与周边社区缺乏联系,成为“村落中的国家”。

二、桂林市某乡村学校概况

(一)发展历史及自身现状

该乡村学校作为一所全日制公立小学,始创于1965年,自1993年开始独立办学。该校坐落于桂林市郊,受地理位置影响,占地面积仅约3300平方米;教职工仅有33人,且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在校生同其他同类学校相比人数较少,不足600人,且68%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实地调查发现,该学校的办学条件完全不及周围学校。虽然在硬件方面有着种种缺陷,但是该乡村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特色,立足农村实际,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出发点,打造出自身独特的“荷”文化。

(二)在地化教育应用实践

首先,该校在教学方法上,将学生的认识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上,该校教导学生认识、辨别各类农业谷物。在实践上,该校教育、带领学生深入农耕实践,在特有的田园进行农作物种植及培育。该校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在家培育多肉、饲养金鱼以及进行面点烘焙等。通过一系列的认识学习和动手劳作,学生能够体验到劳动的乐趣、感悟劳动的精髓、学会一定的劳动技能,加深对自然的热爱,同时实现劳动的育人价值。此外,在家校合作方面,该校邀请有务农经验的家长进入田园,作为教师向学生讲解种植、辨别各类农作物的方法;邀请有文艺修养的家长同其他家长进行经验交流等。在课程设置上,该校将田园课程融入语文、数学、音乐、艺术、科学等相关学科中。

三、乡村学校在地化教育理念应用建议

通过对桂林某乡村学校的在地化教育应用个例进行综合性分析,我们可以收获在地化教育的一些经验。

(一)关键在于在地化观念建设

在地化教育理念的应用,离不开学校管理者的自我觉醒与自我发现,包括对在地化教育的认识、对学校自身条件的正确认识以及对学校周边生态环境的正确把握。学校管理者需要建设起在地化教育的相关理念,把握其中精髓,清楚自身与其他学校之间的差异,尤其是与城市学校的不同,避免“向城性”的惯性思维,立足自身实际,尊重当地群众与受教育群體既有的文化习俗、认知方式、生活经验等,合理设置教学内容,运用地域资源促进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搭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学校。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群体的在地化观念建设在在地化教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前农村教师资源短缺,教师群体构成复杂,老一辈乡村教师大多不愿求变、年轻教师缺乏在地化教育经验,这就使得在地化教育难以推进。针对种种困境,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在地化理念培训,提高在地化意识;另一方面,教师要自觉进行教育观念的变革,树立起在地化教育理念,实现对在地化身份的认同。

(二)依托学校—社区—家庭三方联动

在地化教育理念应用需要搭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学校需要让教育“走出去”,让课堂向社会延伸,力促教学活动走出学校,到社区、家庭中去。学校—社区—家庭的三方联动,能让在地化教育成为联结学校、社区和家庭的纽带,同时在乡村学生心中埋下家乡的种子,激励乡村学生为建设乡村做出积极贡献。

(三)强化在地化评价作用

在地化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评价主体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社区居民对乡村学校与社区联动情况的看法,学生家长对学生教育愿景的看法,乡村学校内的教师、学生对学校在地化教育成效的评价等都是在地化评价的一部分。

结 语

乡村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理论指导实践,乡村教育改革要继续加强相关理论研究。过去几十年来对乡村学校的探索和实践证明,乡村学校的发展既不能传承一套固定死板的教学模式,也不能仅是依赖地方特色、停留在单一的地方探索。提高乡村文化自信、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对乡村学校和乡村教育做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1-62,334.

王慧.最近60年农村教育发展评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3(05):5-10.

李森,汪建华.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现代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01):61-69,190.

丁刚.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4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乡村学校乡村教育
乡土文化退隐对乡村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其应对
美术教师做好下乡支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学校的使命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新时代乡村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的困境与突破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乡村学校开展义工服务活动是践行核心价值观重要途径
民族地区乡村教育要重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