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理边界的澄清与重构
2021-03-08张巍然
张巍然
[摘要] 心理边界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内斯特·哈特曼提出,清晰的心理边界有利于保证个体以独立的形式存在,即使遇到问题也能保持较为稳定的人际交往。学校生活是青春期阶段孩子重要的生活内容,是连接孩子、家庭和社会的重要纽带,也是孩子建立心理边界的重要场域。教育蕴含于生活之中,学校可以充分发掘校园生活案例帮助青春期的孩子澄清心理边界的存在状态,用真诚的态度看待和包容孩子们在成长中的各种困难,帮助孩子以勇敢的姿态建立起较为清晰的心理边界。
[关键词] 学校生活;青春期;心理边界;清晰
心理边界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内斯特·哈特曼提出,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自我界限,这种界限用于区别自我、保护自尊,从而保持社交心理舒适。一个人拥有清晰的心理边界就有能力区分现实和想象、内在和外在、自我和他人,从而保证个体以獨立的形式存在,即使遇到问题也能保持较为稳定的人际交往。反之,心理边界模糊的人常常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有可能入侵他人的心理边界而不自知,但当被入侵的人为了保护自己进行反抗的时候,就会引发双方冲突,这样也就很难形成亲密的关系。
心理边界具有发展性的特征,青春期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二反抗期”,在心理边界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孩子的叛逆表现是在对外界宣称自我的独立,也就是进行自我与他人的区分,这正是建立心理边界、完善自我意识的重要过程。学校生活是青春期阶段孩子重要的生活内容,是连接孩子、家庭和社会的重要纽带,也是孩子建立心理边界的重要场域,本文拟从三类常见案例出发,谈谈如何帮助青春期的孩子在学校生活中澄清与建立心理边界。
一、同伴玩乐中心理边界的澄清
A是一位微胖的女生,爱美但不修边幅,性格大大咧咧,担任班级课代表工作尽心尽责。初一上学期,班级部分男生开始无目标地称呼同班女生为“大妈”,后因陆续遭到女生反抗,目标慢慢缩小,最终在初一下学期变成对A的特定称呼,甚至出现了群体起哄的现象。
在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调查之后,我发现相关孩子心理状态各有不同,应对的态度自然也应不同。
A最初听到这个称呼时,因不是特别针对自己,感觉与己无关没有进行制止,当目标逐渐缩小时她仍抱此态度,完全当作男生的玩笑,没有表现出不满和反抗。最后当她发现自己为唯一对象时,内心惶恐、不安、难过,但态度仍不明确和清晰,纠结于自己这些感受是不是小题大做。
其他女生,大部分最初和A的想法一样,都觉得是和自己无关的玩笑,后来她们慢慢意识到这个称呼“不怀好意”,于是开始表达不满和反抗。但当男生将目标缩小到A的时候,她们通过A的态度,觉得既然她本人都没有感到不满,那就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男生在这件事中主要有三类表现:这样称呼A的两人觉得她本人没有反抗,那就可以继续这样称呼她;一直从旁哄笑的两个孩子,觉得自己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被其他男生排斥和孤立;更多男生觉得这些人是在开玩笑,跟着笑笑也无妨。
通过分类梳理,我们看到孩子们的主要问题是对“玩笑”中心理边界比较模糊,或者说没有意识到“玩笑”过了界会对别人和自己造成伤害。青春期孩子成长的周期差异较大,初一还处于从少年向青春期过渡的阶段,随着生活体验和知识阅历的增长,他们寻求更大胆和独立的自我表达,同时囿于生活场景提供的有限经验,他们常要用小学积累的经验来完成这些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心理边界模糊状态非常明显,帮助孩子们区别自我、保护自尊就更需要他们在平等和公开的状态下广泛地进行表达和澄清。对于A,她可通过了解男生心理以及其他女生心理状态,明白当自己有不舒服的感受时应该大胆寻求其他女生的支持并勇敢表达自己的反抗;对于其他女生,她们可以更公平、公开地表达相互之间的关心和支持态度;对于大部分男生,他们会明白自己对于树立班级整体气氛的责任和担当;对于直接称呼的两个男生,他们更多感受到的是羞愧,羞愧于原以为很大胆的行为在别人眼里并不光彩;对于从旁哄笑的孩子,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胆怯不仅伤害了别人,也伤害到自己,好朋友之间也要有清晰的心理边界。
正如有学生在反思中所说:“恐怕只有自己摔倒没人扶的时候才会后悔当初没有扶别人。”“玩笑”中如果没有清晰的边界就会成为伤害甚至发展为“恶作剧”乃至“霸凌”,用公开、公平、广泛的方式帮助青春期的孩子进行澄清,有利于增加心理边界的弹性和韧性,有利于增强他们主动建立界限的自信和勇气。
二、职责履行中心理边界的澄清
B是班长,积极乐观,性格随和,善于安排和处理班级事务,能力强,和同学们相处和谐。B的组长是一位女生,经常在学校有活动时直接将本组承担的工作派给B完成,很多时候态度强硬。B很气愤,他觉得组长在安排工作前没有进行组内协商就直接分配,对自己很不尊重,完全不在意被安排人的意见和感受,于是跟班主任申诉说组长“欺负”自己,申诉后因没有任何改变,B更加委屈,也非常不解。
B的遭遇在很多班干部身上都出现过,这里存在的问题就是作为组员和班长不同身份带来的界限变化,关键在于B以什么身份来建立和表达自己的心理边界。跟班主任进行申诉时,B陈述中说,组长因自己是班长所以把工作都派给他完成,又说不能这么欺负男生,同时说到组长不通过民主协商去安排工作,既达不到学校开展活动的目的,也无法锻炼组内其他同学的能力。从中我们发现,B在努力厘清他同时具有的班长、组员、男生三种身份,而这三种身份带给他的是三种不同的心理边界,这正是心理边界差异性的表现。心理边界差异性的形成,是人在社会活动中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青春期的孩子在学习未来进入社会的很多技能时,厘清加诸同一人的多重身份是这种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这项在学校中进行的学习其实具有社会教育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未来国民的基本素质,有利于加深孩子对生活的理解。这种心理边界的建立过程其实是身份自觉的达成过程,从身份的形成过程来看,身份自觉又包括觉识、认同和自动化三个阶段。孩子作为独立个体,通过行动自觉自愿地逐步形成某些身份特征,首先要通过感受和体验对某种身份产生一定的整体认识,接着通过行动体验进一步理解、承认、认可某种身份,最后在没有意识或较少意识的直接参与下,就能按照特定身份的要求,经过行动实现与该身份相符合的预期目标,这样就达成了某种身份自觉。在B的案例中,突出需要引导第三阶段的顺利进行,身份自觉是一个不断更新过程,由于“内部”发展需要导致“自我”不断调整、扩张或收缩自己的心理边界,更新观念、丰富知识、优化方式、提高效果,最终体会到以“班长”身份与班主任就“组长”工作职责和职能优化进行讨论,更有利于问题系统解决,同时满足自己“组员”和“男生”身份的需求。
三、亲子互动中心理边界的澄清
C在一次研究学习中使用老师电脑查阅资料时,在好奇心驱使下打开、浏览老师的微信内容,并就其中内容大声询问老师。喜爱阅读的D,周末在家学习效率非常低,常常迟交甚至无法完成作业,家人在旁陪读不仅无法改善,还加剧问题的恶化,因为家人在陪伴时进行阅读会让D感受严重的心理不平衡。
以上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案例背后有着共同的因素,两个孩子的家长在亲子关系中都忽视了青春期心理边界的发展。C在家中,从小学阶段就一直随意翻看母亲的微信,看到感兴趣的聊天内容还会问具体情况,而母亲也和他进行交流。所以我们就看到,C在翻看老师微信后会大声询问老师,这说明他对于隐私问题的心理边界很模糊,家长没有随他的成长在亲子关系中逐步帮助其建立清晰的“隐私”边界。喜爱阅读的D升入初中后,除了语文成绩依然突出外,其他学科学习状态一直不佳,也常因这个原因被母亲批评,母亲批评之余常回顾小学阶段与D一起进行睡前共读的美好时光。由此我们可理解,D的心理不平衡源于母亲没有接受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生活环境、生活重心的变化,母女对周末在家学习状态预期的心理边界都很模糊。当父母面对青春期孩子没有做好分离准备时,彼此心理边界常常是模糊不清的,两个案例中母亲心理边界的模糊都对孩子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四、学校生活体验中心理边界建构的原则
孙云晓在2019年家庭教育学术年会上将“体验”作为儿童成长中排在首位的动力源泉,他说:“生活体验越是丰富多彩的孩子,越有可能发现自己的潜能。”“体验就是去经历,丰富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会让一个人充满面对未来的勇气。”从2-3岁开始,孩子们已经通过亲子生活建立一些心理边界,而青春期是对之前已经建立的心理边界进行打破和重构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利用学校场景增加孩子们的生活体验,有利于引导他们通过自我教育建立清晰的心理边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悦纳原则。成长过程中由于场景的丰富和变化,孩子们需要通过与自我、同伴以及家长老师代表的成人不断进行碰撞沟通,难免会有不理解、难沟通的情况。对此要坚持悦纳原则,不论是成人还是成长中的孩子,都需要明白這些是成长的正常现象,接纳这些现象中反映出的人格中优点、长处,更要接受缺点与不足。在接受不足的基础上,努力改进和完善。
公开原则。要在不同场景中建立清晰的心理边界,需要公开地面对这些场景涉及的相关人员,大家开诚布公地谈想法,公开地沟通,更易体会别人的感受,理解对方情绪变化的原因,把握心理边界的位置。
公正原则。成长过程中,大家面临不同困境,在处理因边界模糊造成的冲突时,要就事论事,通过对事实本身的分析、厘清,帮助孩子们增加相互理解和信任,只有在感受到相互尊重基础上,他们才能勇敢地打破过去的心理边界,主动改变自己,适应青春期变化,重新建立清晰的心理边界。
在坚持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学校可通过搜集相关案例,组织主题讨论、心理课、心理剧等形式,帮助孩子们将身边的案例与自己的体验进一步联系。与此同时,在为孩子们提供生活体验的过程中,还要家校沟通,家长与孩子共承担,彼此成长中建立清晰的心理边界。
心理边界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能使个体“区别出自己和外在世界的不同,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分清自我与他人,认识到自我与他人都是独立的存在并接纳这样的存在”。父母对孩子来说是最亲密的“他人”,孩子们通过亲子关系中建立并发展清晰的心理边界来理解和认识更“外在”的世界。学校与家长就孩子遭遇的困境进行讨论和分析,帮助他们通过明确现象背后的具体心理需求,主动建立清晰的心理边界,在家庭和学校中感受到比较一致的边界体验,从而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在自信中实现自我成长。
“生活即教育”,学校可充分发掘校园生活案例,帮助青春期孩子认清心理边界存在状态。学校、老师用真诚的态度看待和包容孩子们成长中的困难,才能帮助其以勇敢的姿态建立起较为清晰的心理边界。
[参考文献]
[1]王丹丹.学会拒绝不合理要求[J].江苏教育,2017(9).
[2]王乐.论社会教育的边界意识[J].南京社会科学,2019(5).
[3]孙云晓.论少年儿童的四大成长动力[J].中国德育,2019(23).
[4]周爱保、袁彦.自我边界的建立于打破[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