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活动观下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策略探究

2021-03-08葛思洁

考试周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学习活动观读写结合高中英语

摘 要: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学习活动观之下教学开展的主要目标。文章针对当前高中英语课堂忽略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现象,以具体课程为例,阐述了在读写结合课程当中如何开展有效的思维活动,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英语;思维品质培养;读写结合;学习活动观

一、 理论基础

(一)思维品质的内涵

学生所接受的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需要完成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主要包括学生,来自四个方面的能力:语言、学习、文化意识、思维品质。笔者所提到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主要是让学生在思维的发展上更具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的思维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思维又可以分为是正向思维、反向思维、形象的思维和抽象的思维,要让学生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学会从创新的角度思考问题。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及特点

英语活动观主要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指向,满足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基本方向,而且学习活动观的基本活动也有关联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多种的特点,能够将课程内容进行更加全面的整合,并且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会有更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活动当中能够更好地表现出英语语境的一致性,并且还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建立起十分密切的联系,让学生的学习有内在的逻辑性,充分地凸显出学生在英语活动中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更具有可迁移性。因此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开展的课堂教学更加明确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把教学方式以活动的形式进行设计和开展,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能够对英语学习有更加准确的文化认知,并且建立文化自信,养成文化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语言与思维品质的关系

语言并不仅仅是呈现在纸上的文字,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交际功能,更有促进思维发展的功能。思维活动无法离开语言单独进行,可以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一种工具,思维就是语言呈现的具体内容。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无法脱离开来独立进行。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离不开思维的发展,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更是离不开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所以各位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要关注读写结合的英语教学。

二、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读写结合形式的探究

发展英语学习活动观与传统的任务型教学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这是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语言教学行为,更是需要学生在活动当中使用英语进行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递,但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不适合外国的语言教学的形式,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更需要构建适合中国的语言情境类教学氛围,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整合教学内容更好地实施深度教学,让学生在传统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深度的问题思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调动思维,积极地进行语言文化的思考,以此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下面的论证的内容均来自电影“Fame”。在这部电影当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演讲文稿,这就是接下来教学的主题。之所以选择这两篇演讲文稿,是因为这部电影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而且内容也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演讲文稿的主要内容讲述的是纽约舞蹈学院的校长和电影的主人公对于“成功”的不同理解,这篇演讲稿的认为都是语言丰富,且主题明确,演讲稿的结构也相对清晰,更涉及不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培养学生的世界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这部电影的题材并不出自高中英语的课本,但这样的选材能体现出了各位教师对于英语课堂的拓展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深度思考。而且这篇文稿的主题是“成功”,这个话题学生都比较熟悉,所以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之后更可以让学生有想说的东西,让学生把阅读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表达过程,这是发挥学生思辨能力的不可多得的材料,也可以更好地推动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

(一)让学生课前进行充分阅读

如果让学生直接在课堂上拿到文章开始阅读可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所以为了更有效地开展思辨的环节并缩短阅读的时间,笔者直接把演讲稿以课前导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充分的阅读,在课堂上只需要对这两篇演讲稿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即可。在带领学生进行细致充分的阅读分析之前,笔者还把导学案的问题给学生核对答案,这些问题能够带领着学生通过自己的力量去理解校长在演讲稿中想要表达的意思,而且也能让演讲稿的语言特色更好地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这些简单的问题能让学生提高自己捕捉信息的能力,而且如果发现自己在课前阅读的环节当中有障碍,也可以提前的处理自己不认识的词汇。问题的主题如下:

Q1:What kind of writing are these two articles?

Q2:What are the topics of the two articles?

Q3:What kind of campus life is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and which word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it?

Q4: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peech? Does the principal want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study harder than before, or do they want to tell them about the school's discipline, or do they want to explain something else to them?

尤其是第四個问题,更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进行简单的推理,为学生的深入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完善课堂导入环节

一节成功的课堂离不开课前的导入,这是学生的热身环节,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利用短暂的课堂时间去了解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在本节课当中,笔者首先给学生播放了电影“Fame”的宣传片,这是让学生了解课堂故事背景的主要途径,然后根据这个宣传片的内容,笔者给学生设置了这样的两个问题:

Q1:What would happen if students bravely pursued their dreams?

Q2:Who is waiting for them?

这两个小问题可以让学生对宣传片的内容进行思考,也引出了本节课的话题——Success成功。而第二个问题就能够直接引出第一篇演讲稿,这篇演讲稿是舞蹈学院的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三)带领学生认真分析

课堂上的阅读环节主要是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之后,对演讲稿的语言特色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这篇演講稿想要传达的人文精神。课堂上仍然以问题引导的形式让学生对演讲稿的内容进行思考,目的是让学生的深度思维能力逐步得到发展,并且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来让学生进一步的细致研读。问题的设计如下:

Q1:What was the turning point in the content of the first speech?

Q2:What is the purpose of “So, have a great year” that the headmaster said at the end of his speech and what does the headmaster want to express?

A. This year has been a fun and comfortable year for every new student, because academic research is not so important.

B. This year will be a great but challenging year, and students should work hard on art and scholarship.

C. In this year, you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show yourself on talk shows, on the red carpet, and quickly gain a reputation.

D. It's going to be great this year because you're going to be a great artist.

Q3:What aspects did the headmaster mention in all the contents of his speech?

Q4:Do you have anything in common about the sentence “...”.

Q5:Does the second speech from Jennie use the same structure as the first one from the principal?

以上的几个问题能让学生逐渐地把分析的重点从演讲稿的语句上,是在为后续的写作教学做铺垫的过程。前两个问题的设计中在说明在演讲稿当中先抑后扬来强调语言说服力的重要性。第三个问题主要是在一二两个问题的基础之上,通过更加深入的归纳总结才可以做出最正确的选择。第四个问题和第五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意识到排比。这种修辞手法如何才能在演讲稿当中,发挥更准确的作用,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才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通过语言的编辑成就一篇好的演讲稿,并且适当地使用先抑后扬、排比的写作手法,从而达到提高思维品质的目的。

(四)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

作业是对课堂上教学内容的另外一种归纳总结的形式,本节课他让学生完成的是一篇演讲稿,这篇演讲稿的内容需要运用在课堂上学过的相关知识,修辞手法也要尽可能地使用排比。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半开放式的题目,What does mean to me?学生可以在横线上填写自己想要完成的话题的内容,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的与语言结构有关的内容可以迁移到写作当中,这也是学生实现知识内化的一个过程,可以有自主选择的机会,把自己喜欢的或者是自己能理解的东西,更好地进行运用,这样才可以在扎实的基础之上进行语言的创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表达自己内心所想,真正做到思维的拓展。

英语带有很强的工具性,而且又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素养的核心任务,希望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都可以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读写结合的形式做好阅读知识的迁移以及写作能力的拓展,寻找更适合教学的阅读内容,并找到合适的写作切入点,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创新和创造。

参考文献:

[1]冯琼.基于读写结合的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探索[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13-214.

[2]傅建碧.读写结合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途径初探[J].当代教研论丛,2020(5):102+104.

[3]庄长春.读写结合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

葛思洁,福建省建瓯市,福建省建瓯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学习活动观读写结合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以听带写”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