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走进幼儿生活的实践探索
2021-03-08王瑾萱
王瑾萱
【摘 要】感恩教育必须从小抓起,所以处在幼儿阶段的孩子正是实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时期。目前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幼儿时期的他们只是一味地索取而不回报;只懂得受恩而不感恩。本文简要概述了感恩教育在幼儿生活中的意义,具体从培养幼儿感恩意识、通过节日体验感恩、启迪幼儿感恩心态、滋养幼儿感恩情怀等四个方面探索如何让感恩教育走进幼儿生活。
【关键词】感恩教育;幼儿生活;感恩意识;日常生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2-0187-02
【Abstract】Gratitude education must be started from childhood, so children in the early childhood stage are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atitude education. At present, most families are only children. In their early childhood, they just ask for nothing in return; they only know how to be kind and not grateful. This article briefly summar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gratitude education in childrens lives, specifically exploring how to make gratitude education into childrens lives from four aspects: cultivating childrens gratitude awareness, experiencing gratitude through festivals, enlightening childrens gratitude mentality, and nourishing childrens gratitude feelings.
【Keywords】Gratitude education; Children's life; Gratitude consciousness; Daily life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通過适当的方法对被教育者实施报恩、谢恩等人文方面的教育。之所以在幼儿时期开展感恩教育,是因为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打造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它遍布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同时幼儿时期的孩子性格活泼好动且可塑性比较强,正处于养成美好品德、性格、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幼儿时期实行感恩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实际价值。
一、感恩教育在幼儿生活中的意义和内涵
(一)感恩教育在幼儿生活中的意义
感恩的含义就是由衷认可他人、自然、社会给自己的便捷与恩惠,并用真诚回报的一种行为、认知、情感。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高尚品德,熏陶并滋润着我们的民族。幼儿阶段是定性他们未来品德、性格、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要特别注重幼儿阶段的感恩教育。
第一,感恩教育是让幼儿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对别人的帮助抱有感恩之心,让幼儿能体会到是别人的付出才给他带来快乐,指导儿从身边的人开始感恩。最需要感恩的人就是给了我们生命的父母,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们,没有父母我们也就不存在,从呱呱落地到咿呀学语再到蹒跚学步、长大成人,父母在我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给予了他们全部的爱,所以感恩父母非常必要;第二,感恩教育更加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当下时期幼儿的年龄特点。这个时期的幼儿对善和美都有一种向往,要从小培养他们关注别人的能力,感受别人情绪,学会表达自身感受,会有助于日后对他人产生较高的关怀取向。重视幼儿生活中的感恩教育,能避免不良影响的入侵,防止幼儿养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不良习惯,从而培养幼儿的高尚品质。
(二)感恩教育在幼儿生活中的内涵
感恩,描述的既是一片肺腑之言,又是一种生活态度,亦是一种高尚品德。假如人与人之间缺少了感恩之心,就会让人际关系日益冷淡、人心冷漠。因此,所有人都应该懂得感恩、学会感恩,这也对当代幼儿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太过以自我为中心,所有家庭成员都溺爱他,让他误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不懂得感恩,也不懂得爱别人。其实,感恩就是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爱护他人,对待他人的帮助要有感恩之心。可以从幼儿时期就培养、教育孩子,让他们也体会到被他人感恩的快乐。
二、探索感恩教育走进幼儿生活的具体方式
(一)培养幼儿感恩意识
根据幼儿时期的性格和发展特点判断,处在这个阶段的幼儿可塑性比较大,但是缺乏系统的认知,行为极其不稳定、容易反复无常。可以采取一日活动常规,对幼儿进行影响教育,这将弥补幼儿在道德认知方面的空缺,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常规中应该包含幼儿在幼儿园期间需要严格遵守的规定,在日常生活中和同伴交往方面的行为习惯与礼仪教育,及生活自理方面的具体要求。在幼儿园期间要让幼儿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回家教导幼儿帮助父母做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并对幼儿表示感谢,让幼儿体会到被感谢的乐趣。
比如:妈妈让幼儿给家中的植物浇水,告诉他浇多少水合适;给自己饲养的动物(猫、狗、金鱼、蝌蚪等)喂食。并且依据幼儿园主题活动的需求培养幼儿品德方面的感恩,例如:幼儿园举办“我爱我家”集体主义教育;妇女节举办“我爱好妈妈”“我是妈妈的小能手”“为妈妈送亲手做的礼物”等教育活动,促进亲子关系更加融洽的同时实现了幼儿对父母的感恩;幼儿园运动会期间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为班级夺荣誉,强化幼儿的集体荣誉感;“五一”劳动节举行“致敬劳动者”的社会公共意识教育活动等。通过活动的形式加强幼儿思想品德教育,让主体和常规充分配合,共同形成幼儿园工作中的合力,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幼儿感恩意识,让他们充分意识到感恩是一种高尚品德。通过让幼儿在幼儿园参加品德教育活动,达到进行感恩教育的目的。
(二)通过节日体验感恩
谈话是让幼儿体验到感恩的有效途径,教师和家长可以在与幼儿的谈话内容中加入类似《乌鸦反哺》《吃水不忘挖井人》《羊羔跪乳》等有关感恩的小故事,通过动之以情的叙述,唤醒幼儿的感恩意识,使其受到故事的熏陶,净化心灵,在故事中体验感恩。针对心理发育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的幼儿,他们还在以自我为中心,单纯的口头教育已经难以让他们接受,必须亲身实践才能真正有所领悟。所以,幼儿园可以在母亲节、重阳节、教师节、春节等这些幼儿比较了解的节日里,举办相关主题活动,让幼儿亲自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讨论,快到教师节了,想为教师送什么祝福呢?让幼儿自由发表言论,手工红花、做卡片、画祝福等。教师能带着幼儿开展手工活动“做朵红花献给老师”;或是在父母的带领下,做一张教师节卡片,祝老师节日快乐。这种有幼儿参与的活动,更能体现出礼物的实际意义与珍贵性,让幼儿通过大氛围体验到感恩。
(三)滋养幼儿感恩情怀
感恩教育可以有许多方式,但幼儿感恩教育却含有特殊性,幼儿园在幼儿感恩教育中必须选择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年龄阶段的教育内容,保证幼儿感恩的实效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操作类的小活动,以幼儿感恩教育为主题;还可以进行美术活动、讲故事、朗诵等;在美术课上,让幼儿给自己最爱的人画像,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教师帮助幼儿确立感恩情怀还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发现有小朋友没来上课,及时给父母打个电话询问幼儿情况,关心幼儿,让幼儿体会到妈妈般的温暖;在每天早上迎接幼儿上学时,可以与幼儿闲聊问谁给他整理的书包或谁给她梳的小辫子,让幼儿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恩父母。中午用餐时,教师要教导幼儿节约粮食,养成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给幼儿讲解农民伯伯怎样辛苦种出粮食,餐馆厨師叔叔阿姨做好美味可口的饭菜,要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并且,家长还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感恩习惯与心理,教导幼儿感恩教师、感恩同学。事实证明,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就能把感恩教育融入幼儿的生活中,让幼儿了解“感恩”、体会“感恩”、记住“感恩”,同时学会把感恩教给需要的人。
三、结语
总而言之,感恩是人人必备的高尚品德,每个人都怀有感恩的心,才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社会变得和谐稳定,中华民族才能更加兴旺发达。不过,感恩教育也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要从身边的事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让教师、家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从小培养、从幼儿时期培养,让孩子懂得感恩,并怀有感恩之心。
参考文献:
[1]李珊珊.让感恩教育走进幼儿的生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1).
[2]王明月.将感恩教育融入幼儿生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
[3]王晨霞.家园共育视角下的幼儿感恩教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01).
[4]赵凌.幼儿园实施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J].金色年华(下),2013(07).
[5]许颖.让感恩教育走进幼儿园[J].幼教新视野,2011(01).
[6]莫艳娟.让感恩伴随孩子成长——谈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读与写(教师),2020(04).
[7]高珊.论幼儿园实施感恩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好家长,2014(42).
(责编 杨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