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让离异家庭孩子得到更多关爱
2021-03-08王明光
王明光
【摘 要】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在身心健康发展上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学校中,教师要关心离异家庭孩子的家庭生活,推动离异家庭的孩子在身心健康方面得到发展,从家庭生活与学校教育共同关注的角度实现孩子心理认知和日常生活的双重守护。
【关键词】离异家庭;家校共育;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2-0008-02
【Abstract】Children in divorced families are in a disadvantaged position in terms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erefore, in schools, teachers should care about the family life of children from divorced familie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from divorced families i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realize the dual protection of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cognition and daily lif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mily life and school education.
【Keywords】Divorced family; Home-school co-education; Approach
離异家庭孩子在学习中容易因为内心敏感而产生诸多人际交往和学习障碍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为了体现对离异家庭孩子的特殊关怀,教师要结合孩子家庭背景及心理健康评估,有效地针对孩子家庭缺失完整性的现状并积极沟通,同时抚养方也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动向,从而通过家庭关爱与学校教育相融合的方式,为其以后正常生活和学习提供精神和理论上的双重保障。此外,在家校共育环节中,家庭与教师需要汇报学生日常学习状态和人际交往关系,以此增强对学生心理变化的及时把握度。
一、加强家庭情感教育,提高学生思维转变
在学校教学中,许多离异家庭孩子会因为特殊的家庭情况而产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尤其在家长会召开时。这些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因素,如果不加以及时的干预,很容易让学生因为敏感性格而产生心态失衡的现象。因此,教师需要及时根据学生精神状况与监护人进行信息对接,增强家庭对孩子情感的疏导,促进学生思维观念转变。
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离异家庭学生性格孤僻或者他们人际交往关系出现问题,可以通过私下心理辅导的方式,了解学生内心真实想法。如果学生因为家庭不完整而产生自卑情绪,教师可以及时告知家长孩子的心理现状,并让家长增加与孩子互动沟通的时间,弥补孩子心理上的缺失,同时家长需要了解孩子内心真实需求,而不是一味在物质上进行补偿。为了提高家庭情感教育的契合度,教师可以设置家校一体教学表,让家长从责任承担、陪伴教育、精神鼓励等三个方面,每天通过亲子互动增强孩子对离异家庭现状的客观认知。如可以通过亲子沙盘游戏的互动,让孩子在放松的环境中得到安全感。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与教师私下沟通的方式了解孩子,在情感陪伴的过程中感受学生在学校表现行为的变化,并积极与教师沟通交流孩子在精神上存在的不利因素。
二、结合家校互动游戏,增进双方交流理解
许多离异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会对父母产生厌弃的情绪,这种消极的心理源于孩子对离异家庭的错误认知。同时基于这种不良的心理,学生会在日常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表现出异常行为。为了从根源上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认知,学校方面可以结合亲子游戏,让孩子正确认识父母离异的原因,只有打开亲子双方的心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在家校互动游戏中,学校方面可以针对离异家庭儿童,设置符合其性格认知的互动游戏。在游戏环节中,家长能通过孩子的表现及时给予帮助,这样孩子能在游戏中感受到监护人的关爱,在生活中形成天然间的亲子依赖关系,这可以给孩子心理动态的诉说提供基本的保障。同时在游戏环节中,教师可以鼓励亲子双方说出自己的小秘密,在自由的环境下,孩子更愿意向家长吐露心声,同时教师参与其中,对亲子游戏环节起到推动效果。三者参与有助于学校与家庭沟通,也能让孩子在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关心下体验到温馨感。针对低龄儿童的亲子互动游戏教师可以通过手工制作,增加孩子与监护人之间的互动沟通。而针对中高年级学生,鉴于其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因此在游戏的选择上,教师应选择符合学生性格的游戏,主要通过情感沟通等方式缓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因为特殊家庭情况造成的烦恼。教师可以将离异家庭的监护人和学生召集在一起,通过建立互助群等方式,交流成功的陪伴经验,从而促使其他家长在经验学习中提高对孩子成长心理变化的关注度。
三、借助校园心理站,提高家校共建效率
建立健全校园心理健康帮扶站,有助于增强对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疏导和推动亲子关系升温。教师可以通过将离异家庭同学及其监护人集中在校园健康心理站,通过阶段化心理健康课程,完善家长层面对孩子心理变化的关注和帮扶手段。在开展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离异家庭儿童主要存在的自卑、孤僻、极端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提出缓和建议,这种基于校园心理站的家校共建模式能提高家长与孩子双方配合理解彼此能力。
教师可以让家长定期前往校园心理站,针对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及时进行咨询和反馈,也可以结合家庭背景及孩子日常生活方式,为家长有效关心孩子健康成长提出指导性建议,比如通过增加陪伴时间、辅导孩子做作业,加强父母双方利用空闲时间对孩子进行情感层面的弥补,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同时结合监护人对孩子时间的投资,也能让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管理模式中,逐步提高对单亲家庭的适应度,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成长方式。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校园心理上教师的阶段性课程教授,真正让离异家庭儿童孩子理解这种特殊家庭环境,使其结合自身行为表现,向心理咨询师倾诉自己的烦恼,这样更有助于教师和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内心情绪变化。在日常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其他学生尊重离异家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这样联合其他学生共同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能让这类孩子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爱,也能使其在与其他学生的互助与沟通中形成乐观的心态。
借助校园心理站的枢纽作用,家长可以通过向学校反馈孩子的生活表现,得到相关的教育建议。针对离异家庭特殊的成员组成结构,心理咨询师可以结合学生家庭背景和家庭日常对孩子关怀的方式,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阶段化的反馈与实践,增强家庭方面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同时通过心理课的学习,让这类孩子对离异家庭有更为明确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平等尊重的沟通模式和教学理念,使这类孩子也能逐渐放下敏感的内心防御机制,逐步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度。
四、提升家校反馈机制,增强儿童关注度
建立有效的家校反馈的机制对于离异家庭儿童日常学习和生活化的融合具有促进效果。目前社会对于这类儿童的关注不够充分,许多学生会因为家庭中存在问题,而在学习生活中产生不利的心理。基于此,教师开展家校合作教学时,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增强对儿童的关注度。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家校儿童情况反馈表,让家长针对性地观察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也可以通过微信,向学生家长及时反饋孩子课堂表现情况,这对于减轻家长对孩子关注负担有一定的促进效果。此外,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日常课堂表现、人际交往情况以及成绩变化,了解孩子近期思想动态,找准影响孩子学习环节的原因,并通过心理疏导等途径对症下药,从而提升各方对这类孩子的关注,增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自信心和情感感知能力。
五、结语
家校合作模式下,针对离异家庭儿童的教学需要体现出对儿童成长的关注。教师可以通过亲子游戏、心理课堂等途径,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成长教学活动的有效度。同时教师和家长需要通过双方密切沟通互动,了解孩子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情绪动向。此外,针对不同年级的儿童,教师进行家校共育时,需要结合学生心理认知特点及青春叛逆阶段的性格变化,进行有效的引导。只有通过双方有效合作,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关心,进而在成长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 ”规划2019年度家庭教育专项课题“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编号:GS[2019]GHBZX309)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周明.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如何了解离异家庭子女信息[J].新课程,2020(32).
[2]尉风梅.给离异家庭的孩子多一点爱[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20(Z1).
[3]易术鸿.家校共育单亲家庭孩子的一些途径[J]. 读书文摘(中),2019(04).
(责编 张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