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2021-03-08李维

家长·中 2021年1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李维

【摘    要】现如今,我国正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是“体育健儿”的重要组成人群,各年龄段学生的体育活动纷纷在相关部门以及学校的办学配合下得到一定的丰富和扩充。当然,在这之中,既存在体育中考的指标性及强制性体育任务,也存在人们对于“体育”这一学科的逐渐重视。在创新型思维在社会上愈发受到重视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孩子身体健康愈发重视,也开始注重孩子对于课外活动(这里主要指的是体育活动,如棒球、篮球、足球等)的兴趣。本文将主要围绕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进行一定的探究与说明。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2-0022-02

【Abstract】Nowadays, our country is transforming from a “sports power” to a “sports power”. In this process, young people are an important group of “sports athletes”. The sports activities of students of all ages have been coordinated by relevant national departments and schools. A certain degree of enrichment and expansion has been obtained. Of course, in this, there are not only the index and mandatory sports tasks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entrance examination, but also people's gradual attention to the subject of "spor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innovative thinking in society, people are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childrens health, and they also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childrens interest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here mainly refers to sports activities such as baseball, basketball, football, etc.) . 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focus on the cultivation strategy of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in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Keywords】Physic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Innovative thinking; Training strategies

创新思维,作为我国当下十分热门的名词,是为以现有的思维模式为基础,提出不同于他人思路或常规思路的意见作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与物质,在特定环境中,以理想化需要或社会需求为目的,进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路径等,并从其中中获取一定程度的有效结果的思维。如何在国家倡导、人民重视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笔者以为,学校与体育教师要注重融入渗透师生情感元素,鼓励与支持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自主性探索以及学生之间进行一定的合作交流,发现以及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以及分层教学,开展一定的游戏式活动等。

一、注重融入渗透师生情感元素

在现如今小学体育教育中,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内容还是存在单一化的问题,对学生们在体育学习中的认知均有着十分显著的局限化影响,甚至会极大地削弱学生们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先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明确教学目标,有效拓展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质量,要让学生们意识到体育课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课程,可以从融入渗透师生情感元素出发。比如在50米田径运动中,可以提问学生们:“同学们,你们50米冲刺可以用多少秒跑到?有没有很棒的小伙伴来给大家展示一下?”甚至在篮球运动中提问:“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篮球巨星是谁?可以跟大家讲一下你喜欢的球星的故事吧?”在这样的问题中积极激发学生们的情感态度。另外,要主动与学生们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带着积极的态度对开展教学,让学生们感受到教师的情感因素,能够真正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

二、鼓励自主性探索与合作交流

由于体育活动是相较于自由以及与自愿程度相关性较大的运动项目,而传统的体育课堂中教师教授学生的活动一般为跳绳、跑步、跳远等较为传统的活动。一般的课堂上课过程为:点名——布置课堂任务——完成课堂任务,例如,上体育课时,教师花5分钟点完班级人数,于是开始布置任务“本节课,同学们自主训练跳绳”,又或是“这堂课,同学们围着操场跑2圈后到沙坑那边集合,我们准备跳远”等等,任务式的体育课堂与任务式的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于“兴奋激动和尖叫”的体育课兴趣,更为严重的可能性是,学生将体育课当成“累赘”,相比较于在夏天可以待在拥有空调和风扇的教室里上文化课,体育课可能会成为学生“夏天的噩梦”。因此,笔者以为,教师可在一定程度上将自主权交由学生,这种自主权并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布置完任务后让学生自主完成的“自主权”,而是将更多的选择自主权交予学生。例如,教师可在上课时通知本堂课程按照教学课程主要针对需要锻炼的身体部位并提出锻炼意见,比如手臂力量,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定建议,如,男生可以通过俯卧撑、引体向上等项目来锻炼手部力量,女生则可以通过平板支撑、羽毛球等进行活动。此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相较于任务式的课堂,这种自由氛围程度较高以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主性探索的课堂会更加受到学生的欢迎,当然,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亦可引导学生加强沟通与分享。

三、尊重差异,采用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由孔子提出,虽然仅仅四字,但存在的意义深远。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各自的体质、强项各不相同,因此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也不尽相同。例如,拥有大长腿的学生可能相较喜欢也比较适合跑步、跳高,力气较大的学生可能偏爱力量型如铅球、垒球等,灵活性较大的学生可能相对而言对于足球、篮球、毽子等灵活度稍高的项目更感兴趣等。总之,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对于相较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也会拥有更多的差异。除此之外,由于不同学生在不同项目上的优势差异,笔者以为,学校与教师需要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并且可以通过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对学生展开教学。

四、开展游戏式活动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年龄小、对于游戏兴致较高的特点往往成为其童真单纯的一大代表。在游戏中,学生将拥有更多的沟通交流、团队合作以及对于如何巧妙赢得游戏的分享思考。结合以上两点,在教改背景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定的游戏式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通过运动与游戲的结合,综合性地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

五、结语

体育作为强身健体的一大重要科目,于当今拥有着紧张与繁多课程的小学生而言将是进行身体与心灵放松的一大途径。因此,笔者以为,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不应剥夺小学生上体育课的权利,体育课不会是孩子前进路途上的“绊脚石”,反之,如加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培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通过学校与教师的力量,融入渗透师生情感元素,鼓励与支持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自主性探索以及学生之间进行一定的合作交流,发现以及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以及分层教学,开展一定的游戏式活动等具体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定培养。当然,具体的体育教学应结合具体学校的情况进行分析,例如师资、体育器材等。希望在未来,体育课将会是更多小学生幸福来源之一。

参考文献:

[1]张雷.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9(08)

[2]张岩.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J].科幻画报,2019(01).

[3]林玲.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03).

[4]许昌虎.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读与写(中旬),2016(10).

[5]徐青文.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9(07).

(责编  林  娟)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短绳在体育教学中“一物多用”的具体案例分析
阻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