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服务的学术话语体系构建
——《语言行业研究布鲁姆斯伯里指南》述评
2021-03-08大连外国语大学熊瑾如王少爽
大连外国语大学 熊瑾如 王少爽
1.引言
语言服务行业是近年来新兴且发展较快的一种服务业态。根据《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语言服务行业是“一个包括翻译服务、本地化服务、语言技术与辅助工具研发、翻译培训与多语信息咨询等内容的新兴服务业”。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为语言服务行业带来了深刻变革,推动了语言服务行业的转型升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语言服务领域的发展和应用,给语言服务行业带来跨界整合、创新发展的机会”(何恩培、闫栗丽 2019:130)。如今的语言服务行业涵盖了从语言产品提供、语言问题解决到语言政策制定等方方面面,已成为全球化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服务行业发展进程中,其工具效用、经济效能以及文化效益日益凸显。鉴于此,有必要针对语言服务行业开展学术研究。
话语体系构建作为认知系统化的努力,是学科创立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不仅有助于学科体系及研究方法体系建设,也有助于规范并指导实践。当前,语言服务行业蓬勃发展,语言服务研究也逐渐走入研究者的视野。然而,相较于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语言服务研究仍存在不少问题,如语言服务“研究广度和深度有限、理论视角不够开阔、研究内容和结论相对零散等”(仲伟合、许勉君 2016:1)。面对新时代语言服务行业的新特点,语言服务研究自身话语体系的构建尤为必要。具体而言,需要从厘清研究边界出发,着眼于语言服务研究的重要议题,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科内涵,实现学科的社会价值。
2020年,美国肯特大学副教授Erik Angelone、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教授Maureen Ehrensberger-Dow和瑞士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教授、口笔译研究所所长Gary Massey 3位学者联合推出TheBloomsburyCompaniontoLanguageIndustryStudies(《语言行业研究布鲁姆斯伯里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一书。该书作为《布鲁姆斯伯里指南》系列丛书中的一个成员,由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出版,一经推出便引起了广泛关注。《指南》全面概述了语言服务行业的关键问题,涵盖口笔译、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术语管理等方面。该书中的语言服务主要是指基于翻译的语言服务。《指南》从当前语言服务行业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出发,考察了科技进步在语言服务行业中的体现,并进一步预测了未来研究方向。可以说,《指南》一书的出版,回应了学界的关切,对这一领域的知识梳理和话语体系构建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在对该书的内容、写作特点及学术贡献进行评介的基础上,阐述其对当下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的启示。
2.《指南》的内容阐释
该书由16章构成。纵观全书,作者主要探讨了译者自身角色、译者所处环境及数字时代新兴翻译技术3个基本问题。
(1) 对译者自身角色的考察
《指南》一书不仅将口译员与笔译员的角色区分开来加以考察,还进一步探究了非职业口笔译员的生存现状。
首先,通过笔译行业特点、翻译能力的构成以及相关理论的发展,考察了新时代的笔译员角色。在细致梳理过往文献后,作者阐明了翻译能力的具体构成要素。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不同组织机构或不同学者提出的翻译能力构成模型不尽相同,但是其中不乏共同点,如译者需要具备语言能力、主题知识获取能力、交际能力、工具使用能力等。由此可见,翻译活动不仅仅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译者也不是仅仅具备语言能力便可胜任。此后,作者进一步列举了翻译研究过程中研究视角的转变而造成的对翻译活动及对笔译员角色的认知变化。如今,人们对翻译活动的理解已由初期简单的“意义转换”“有目的的活动”逐步发展为“社会语境下的行为”直至当前的“文化政治实践”。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地位得以提高,从幕后工作者到积极介入者,翻译研究实现了对译者的赋权。
其次,该书将社区口译与会议口译这两种不同的口译形式分别置于情境认知范式下,从社会文化视角及社会建构主义框架出发进行考察。作者开篇即指出了社区口译与会议口译在形成原因、社会地位、组织程度、行业规则、供需双方地位5个方面的不同之处。之后,作者提出了情境认知范式并论证了其用于口译活动分析的合理性。
最后,该书还考察了非职业口笔译这一领域。前所未有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与科技进步加剧了语言间的碰撞,进一步消解了商品和知识流动过程中的地理障碍和语言障碍。以此为前提,非职业口笔译作为一种语言服务逐渐走入研究视野。作者区分了两种境遇下的双语者,即主动接受正规教育的选择性双语者和被动融入社会的环境性双语者。此外,作者还概述了教育背景及资质对非职业口笔译员的影响,并给出了评价其服务质量的办法。
(2) 对译者所处环境的分析
在对译者自身角色进行多角度考察后,《指南》一书还系统分析了译者所处工作环境及所在语言服务行业对译者的影响,由此引发对译者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首先,该书在考察译者工作环境时,从理论框架入手,对从多渠道收集来的信息进行了合理分析,指出真实工作场景下工作环境的特点。在对理论框架进行说明后,作者表示,如今的语言服务多采取线上团队合作的形式。在此过程中,译者通过工作积累经验,并借助工具提升效率。此时,影响译者的心理因素包括职业压力、工作负担、职业倦怠以及职业满意度等。
其次,该书分别从客户和用户的角度分析了当今语言服务行业给译者带来的影响。在相关辅助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满足客户个性化服务需求关乎语言服务行业的存在价值。书中提出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翻译”(user-centered translation)模型将翻译环节置于整个生产过程的核心位置,以便从最终产品与用户预期之间的差距中获得反馈。该模型相比于以往基于错误率的翻译评价机制,更强调根据用户的真实需求来评价翻译过程是否成功。可以说,该模型不仅有助于语言服务供应方优化项目设计,也有助于语言服务需求方围绕用户需求进行企业转型。可见,译者也应以客户需求为指导来开展翻译活动。
最后,该书从语言服务行业需求出发,探讨了译者专业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书中明确了“职业”(professional)与“专业”(expert)二者的不同含义,指出了掌握专业技能的必要条件是刻意练习,同时给出了包括动机驱动、任务明确、难度适中、信息反馈、错误纠正5个元素在内的模型。之后,作者提出译者的职业发展需要经历从任务明确到任务不够明确的阶段,译者所需的专长也应由常规性专长向适应性专长转变。在此期间,译者需要结合个人专长与团队力量,从而高效地完成工作。《指南》一书相应给出了约束专业能力发展的模型,其中包括资源因素、动机因素及努力程度因素3方面。此外,《指南》还分析了当前行业需求对语言教学的启示。该书认为,语言教学改革关乎课程设计、翻译能力、翻译质量评价以及译者自我认知。因此,当前的翻译学习应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而翻译训练应以能力培养为基础。
(3)数字时代的新兴翻译技术
在全书最后一部分,编者收录了关于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视听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两部分。
在视听翻译部分,该书通过列举当前视听翻译的种类,提出视听媒体资源的无障碍设计这一重要话题。书中将引起视听障碍的因素分为医学因素和环境因素两类,并将视听媒体资源的无障碍设计划分为基于内容的无障碍设计和基于科技的无障碍设计两类。前者指通过翻译创造新内容,后者指通过技术手段处理现有内容。此后作者概述了当前研究的4个主要方面,即媒介无障碍设计的历史及现状、相关文本与多模态分析和实证研究。
在计算机辅助翻译部分,该书主要聚焦于术语管理、机器翻译、译前及译后编辑以及交互式翻译技术等主要研究问题。该书阐释了与机器翻译有关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机器翻译的现状及当前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并给出了当前研究领域内一些可行的研究方法。最后,对交互式机器翻译进行了分类考察,并介绍了交互式翻译技术所取得的进展。简言之,该部分系统梳理了翻译技术发展的前世今生,并合理预测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3.《指南》的写作特色
《指南》汇聚了全球各界学者的智慧,从不同角度对新时代语言服务行业做了全面而系统的考察。作为当代语言服务行业的路线图,该书充分发挥了其学科构建功能,在研究层面和实践层面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该书的写作特色可概括为如下3个方面。
(1)研究对象新颖
语言服务活动古已有之,并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而不断演进。可以说,语言服务行业发展到今天,早已超出了狭义上的语言翻译服务范畴,而成为“覆盖语言教育、语言翻译、语言技术、语言治疗、语言制度、语言保护等领域,形成融资源、技术和应用为一体的集约化产业生态”(李瑞林 2017:11)。然而,相较于形式日趋多元的语言服务实践,语言服务研究对处于研究视野边缘的语言服务实践关注不足。例如,长期以来,提供给特殊人群的语言服务尤其是视听服务仍未在国内引起足够重视,研究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关注仍较为有限。《指南》一书则对视听服务进行了详细解读,弥补了此项研究的空白,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指南》也将数字技术对语言服务行业的重塑作用纳入考量,并对当前语言技术在语言服务行业中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细致讨论和深入分析。通观全书,研究对象涉及语言服务行业从业者、语言服务技术及语言服务效果评价等各个方面,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宏观扫描与微观辨析相得益彰。一言以蔽之,该书聚焦于语言服务研究学科发展前沿,拓宽了学术研究视野,不仅对语言服务研究对象做了前人所不及的梳理,而且为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2)理论基础扎实
该书尤其注重对理论的探讨,这体现在该书的理论基础不仅涵盖了传统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也吸收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一方面,该书在深入细致地回顾所有理论资源的先前研究的同时,也对当前该学科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说明。具体来说,在谈及笔译员的角色和责任时,《指南》首先详细阐释了语言学理论、功能主义理论、系统理论对笔译活动及笔译员角色的认识,之后指出“文化转向”以来当今研究所采取的后现代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指南》一书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找准其他学科与语言服务行业研究的切入点,并将相关理论移植到语言服务行业研究中。例如,“工作环境研究”一章的作者巧妙地将认知学方法、社会学方法以及人类工程学方法融入工作环境研究理论框架中,取得了良好成效。可以说,该书批判性地继承和发扬了现有理论资源,融合了多种研究模型,借鉴多学科成果融会贯通而成,为语言服务行业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思路。
(3)问题意识鲜明
该书的另一大特色在于其鲜明的问题意识,这体现在该书对学界与业界合作问题的关注。纵览全书,作者在每一章节都会指出学界与业界的合作途径。无论是学界通过开展横向及纵向研究为业界提出改进建议并提供最优方案,还是业界通过信息披露的方式满足学界对研究数据的需求;无论是学界在深入研究中为语言服务行业从业者展现行业全貌,还是业界提供给学习者实践机会和平台,均可见学界与业界合作具有多渠道、高效益的特点。正因如此,学界的理论方法与业界的数据资源的相融互通已经成为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界与业界也能够在研究与应用的相互反馈中共同进步。
该书并非没有缺憾。虽然该书旨在全面考察当下语言服务行业,所收录文章却聚焦于以翻译为核心的语言服务,从而造成对语言服务行业的其他方面关注不足。然而,瑕不掩瑜,该书脉络清晰、编排合理、论证翔实、逻辑严密、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仍是一窥语言服务行业全貌的典范之作。
4.《指南》的学术贡献
作为语言服务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指南》一书既是全球语言服务行业研究者智慧的结晶,也印证了近年来语言服务行业及语言服务研究的发展历程,具有包含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在内的多方面价值。概言之,以下3方面最为突出。
(1)展现语言服务行业的多元实践景观
全书系统梳理了当今语言服务行业研究成果,囊括了语言服务行业研究及实践的多元景观,可谓数字时代语言服务行业教科书式的著作。全书的概念阐释、分析描述乃至归纳总结无不体现出作者对语言服务行业的深刻思考。例如,全书不仅分析了译者在语言服务行业中所承担的责任,还分析了人工智能在语言服务行业中所扮演的角色。此外,《指南》还对语言服务行业带给教学的启示进行了说明。众所周知,语言服务行业所涉及的实践主体和服务类型都极为驳杂,因而在进行语言服务研究时既需要兼顾各种因素,又需要从不同角度去把握,因而往往难以全面概括,而本书则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现出语言服务行业及其研究的全貌。这对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语言服务行业的实质及发展趋势,具有提纲挈领的启发意义。综上所述,该书所展现出的语言服务行业多元实践景观满足了不同群体的认知需求,为语言服务行业相关人士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该领域现状及未来的窗口。
(2)促进语言服务研究的话语体系构建
话语体系所涵盖的范围小至该领域所用术语,大至该领域的思想脉络和研究框架,是一门学科发展的基石。由于语言服务研究尚处于学科形成的初级阶段,因此构建语言服务研究的话语体系便成为该研究领域的当务之急。然而,由于研究者“易以自己所在的单学科的研究为起点,完全忽略单一学科之外问题的研究,更缺乏以问题为起点的研究”(顾海良 2010:13),致使当前研究碎片化倾向严重,研究内容和结论相对零散,能兼顾不同背景学者对语言服务行业认识的书籍寥寥无几,不利于构建完整的语言服务研究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该书凝聚了来自世界各国知名大学及研究机构的20位学者的智慧,囊括了对语言服务行业不同侧面高屋建瓴的解读,全面系统地彰显出语言服务研究的整体特点。
与此同时,该书附录中所列举的术语在语言服务研究学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术语单义性与系统性等特点,明确术语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厘清学科术语基本概念,确定其在现有知识谱系中的位置,从而促进学界交流及进一步的深化研究。正如蓝红军(2015:25)所言,“任何一门学科都需对其基本概念进行深入的探索,以展现学科对其基本问题的回答,进而支撑研究范围的拓展和理论体系的构建”。然而,由于语言服务研究自身多元开放的特点以及时间的推移,许多术语在定义上存在混乱不清的情况,仅“语言服务行业”这一概念便有“语言行业”“语言产业”等不同提法,不利于研究成果的推广。该书附录中列举的31个术语均为语言服务研究基本概念,明晰其所指能够凝聚学科共识并推进规范研究。
综上所述,《指南》一书的编纂汇聚了研究合力,有利于语言服务研究的话语体系构建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国际传播。
(3)丰富语言服务研究的跨学科研究视角
该书所采取的跨学科研究视角对语言服务行业研究也大有裨益。由于语言服务研究的本质是多元开放的,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资源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语言服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助于进一步在概念层面和方法论层面获得对语言服务研究的新认识。例如,该书在对视听翻译的介绍中融合了电影与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将商业与市场相关知识巧妙地融入本地化研究中;在对机器翻译的考察中还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科学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正如韩子满(2018:78)所言,“不解决问题的研究不可能有真的创新,也不可能有生命力”。语言服务研究采取跨学科的研究视角也是如此。通过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概念或研究方法,语言服务研究既丰富了研究对象,又开拓了研究视野。
5.对国内语言服务研究的启示
语言服务研究在我国尚属较新的研究领域。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目光投向语言服务研究,试图从不同角度揭示语言服务的本质属性及其特点。例如,王明新等学者认为,语言服务是翻译服务的扩展,并进一步将语言服务行业划分为3个层次,即核心层、相关层和支持层(王明新等 2013)。袁军(2014:22)从翻译的3要素出发,认为语言服务“以翻译服务为基础、主体、核心,囊括了与语言信息转换相关的各种延伸、跨界服务业态”。李现乐(2016)从语言服务的经济价值出发,将语言服务价值分为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李瑞林(2017)将学界对语言服务的概念化分为翻译观、要素观、过程观、资源观和系统观。根据内容判断,《指南》对语言服务概念的认识倾向翻译观。在语言服务行业蓬勃发展,语言服务研究方兴未艾之时,《指南》一书的出版为国内语言服务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角度。
(1)推动学科融合
学科融合是语言服务研究向前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数字时代的到来给语言服务行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如今的语言服务行业面对需求各异的客户,所需要提供的服务内容也名目繁多。因此,在进行语言服务研究时,研究者应充分考虑到不同模态的语言服务实践的不同特点,以便从宏观上把握语言服务行业全貌。与此同时,由于语言服务研究对象多样,既包括从业者这一实践主体,也包括环境及工具等外在因素,语言服务研究可以适当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方法,从而构建出适合语言服务研究的理论框架。在多元方法论指导下开展跨学科、跨模态的语言服务研究,不仅可以拓展语言服务研究的研究视角,还可以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简言之,国内语言服务研究需要进一步推动学科融合,“加强各学科间,尤其是与语言学、认知学、计算机学科、心理学等其他学科间的交叉互动研究”(刘丽芬、陈代球 2018:55),从而推动我国语言服务研究的发展。
(2)重视人才培养
语言服务研究在构建自身学科理论之余,也应着眼于语言服务相关人才的培养。当前,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日新月异,语言服务技术层出不穷。这不但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为语言服务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机器翻译作为语言服务行业主要技术之一,在提高行业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丰富了语言服务研究的研究对象。鉴于此,语言服务研究应积极探索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研究资源,发挥自身独特的研究优势,从行业对人才类型和人才素质的需求出发,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国家语言发展战略。总而言之,语言服务研究不仅要培养学术理论人才,更要培养实践型和应用型语言服务人才。通过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人才培养,发挥其在政产学研协同培养中的最大价值。
(3)回应社会关切
由于语言服务行业关乎社会语言生活的诸多方面,语言服务研究的社会属性便尤为突出。此外,由于语言服务研究源于翻译实践活动,其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服务行业实践也是应有之义,而这种语言服务行业实践归根到底产生于社会需要。屈哨兵(2016:4)指出,语言服务行业具有市场与公益双重属性。虽然这两方面属性着重于语言服务行业的不同方面,却都统一于社会需求这一服务行业的本质属性。因此,语言服务研究应始终以社会需要为准绳,服务于社会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下,语言服务研究通过关注重要社会议题,发挥其基本功能,体现其社会价值,从而回应社会关切。正如李现乐(2018:52)所言,“如果说语言服务研究的社会语言学学科属类体现了语言服务研究的理论意义的话,那么语言服务研究的重要议题则是其重要实践意义的体现”。由此可见,语言服务研究的生命力在于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否则便会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从实现其研究的社会价值。
6.结语
现代语言服务是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以信息技术为驱动,以传统翻译业务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业态。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语言服务行业正在逐步告别传统增长模式,创新驱动将成为发展的动力之源,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为语言服务业带来无限的机遇和挑战。《指南》一书作为对语言服务行业研究的最新知识集成,对数字化时代的语言服务行业进行了细致考察,并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对语言服务研究领域的话语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语言服务从业人员及相关专业学生深入了解该领域的必备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