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初探

2021-03-08郑洪辉

武夷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武夷山文化遗产育人

郑洪辉

(武夷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并提出了“八个统一”具体要求,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武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武夷山文化传承的血脉,地域性特征显著,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精神内涵及育人功能。充分发掘武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精神内涵和育人功能,将其与思政课教学融合,是完成思政课改革创新目标、增强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必然要求,也是助力武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现实需要。

一、武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既有丹山碧水的自然美景和宝贵的动植物资源,更是一座文化名山,融合了儒释道三教文化、茶文化、朱子文化、闽越文化等于一身。武夷山除了有闻名于世的84处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外,还有着39项国家、省、市、县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了解和走进武夷文化的又一扇重要窗口。武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民间手工技艺、民间舞蹈、传统音乐等类别,形成了武夷山独有的文化特质,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为思政课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大自然给予武夷山的馈赠,也造就了武夷山人骨子里的那份对自然的敬畏,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始终不忘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并保护自然,武夷山市级非遗项目祭茶喊山仪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习俗始于元代,每年惊蛰日,在武夷山茶叶正式开采前,茶农都会举行祭茶喊山仪式,仪式上茶农会以“一拜天!二拜地!三拜山神!”的方式行礼祭拜、诵读祭文并齐声高喊:“茶发芽喽!茶发芽喽!”。通过饮茶思源、祭祖鉴今,以此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恩,祈求茶事顺利、茶叶茂盛、丰产丰收。[2]武夷山非遗项目中,九曲竹排制作技艺、武夷竹刻、竹编技艺等均源于自然并还于自然,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表达了人们最为质朴的生态观,是生态文明理念教育不可或缺的生动素材。

(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以国家级非遗项目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为代表的武夷山民间手工技艺非遗项目,是对老祖宗留下的独创工艺和高超技能的传承与发展,凝结了一代代匠人精益求精的辛苦与付出。武夷岩茶(大红袍)的传统工艺技能,源于明末,形于清初,至今已三百余年。需要经过采摘、萎凋(两晒两晾)、做青(摇青、做手、静置)、炒青、揉捻、复炒、复揉、初焙(毛火、走水焙、抢水焙)、扬簸、晾索、拣剔、复焙(足火)、团包、补火等工艺流程才能制作出茶叶佳品。工艺流程一环扣一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其中伴随着许多“绝技”。以焙火工艺为例,整个过程需在高温下进行七小时左右,每个时段的动态温度、火候的掌握,全凭焙茶师傅的手感和温度对视觉的冲击力来判定。[3]武夷岩茶得以香飘四海,是大自然的礼物,更源于茶人对每一片茶叶倾注的心血、精心的“呵护”。把武夷山传统手工艺人对匠心的坚守与传承的案例融入大学生思政课堂,将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工匠精神的实质,培育新时代工匠精神。

(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鱼戏”,是流传于朱子故里五夫镇的一项民俗活动,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原为乡人迎春纳福,祈求风调顺雨、国泰民安的民俗活动。绍兴十八年(1148年),19岁朱熹喜登进士后,乡人在“莲鱼戏”的基础上,添入“鲤鱼跳龙门”的内容,鼓励后生向朱熹学习,由此衍化出“龙鱼戏”。据《五夫龙鱼戏要略》记载,南宋时期,朱熹在五夫里广收天下学子,学风兴盛,每逢学子们登科取仕时,乡民都要舞“龙鱼戏”以示庆贺,在民间广泛流传。龙鱼戏以灯舞的舞蹈表演形式,表现大鲤鱼不畏乌龙压迫和阻挠,在众鲤鱼的团结支持下,战胜乌龙、跃过龙门、修成正果的可贵精神。[4]龙鱼戏的表演方式接地气,但其传递出的却是无论身处何种境遇之中,都要乐观向上、不屈不挠、奋发图强,通过自己的不懈奋斗改变现实的深刻道理。

武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世世代代武夷山人在实践中的摸索与总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背后所传承的精神价值除上述的生态文明理念、工匠精神、奋斗精神外,还包括了朱子敬师礼表达的尊师重教观、红园村摆茶习俗蕴藏的邻里友爱和谐观、枫坡拔烛桥承载的团结协作观等价值理念,对思政课改革创新将起到积极作用。

二、武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目标

武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有助于激发二者的育人合力,实现打造思政“金课”、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感、促进武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等目标。

(一)利用武夷山非遗资源,打造思政“金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如何将思政课打造为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有效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教学资源的选择和运用是其中的核心。将武夷山非遗资源引入思政课,是对现有课程教学资源的丰富,在坚持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的前提下,能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针对性。实际教学中,可以选取贴合教学主题的武夷山非遗资源作为辅助和补充,通过案例分析、参观走访、体验教学等教学形式,使得深奥、抽象的理论生动化、形象化,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创新,有效提升教学成效。真正将思政课建设成思想价值引领性强、育人效果明显、学生欢迎程度高的“金课”。

(二)以文化人,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感

地方非遗文化认同感是中华文化认同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对地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是对中华文化认同感的直接体现,深刻影响着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坚定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文化认同感的产生是个体与文化接触、尝试、接纳而后升华为认同情感的复杂过程,需要强大的文化资源为“土壤”,辅以恰当的教育方法为“养料”,才可开花结果。武夷山非遗文化资源特有的“乡土气息”和地缘优势,是其亲近学生、融入学生、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的底气。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诞生、传承、发展于学生身边的武夷山非遗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亲身接触、体验、感受武夷山非遗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接受武夷山非遗文化的熏陶,唤醒并增强学生对武夷山非遗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通过融入思政课堂,促进武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地方本科高校承担着保护、传承、创新地方文化的重要使命。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主渠道的思政课堂,理应成为武夷山非遗文化项目保护、传承、创新的重要平台。将武夷山非遗资源融入思政课堂,能有效促进其传播和推广,为更多的学生所熟悉和了解,增强其影响力、扩大其知名度。通过融入课堂,还能开阔学生的眼界,调动学生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将武夷山非遗文化资源与专业学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相结合,不断提升其活力和创造力。此外,还可激发和挖掘出一批有相关专业背景且有志于从事武夷山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潜在传承人,加入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大军,为武夷山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更好地促进武夷山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推广。

三、武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教育者把握好武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思政课之间的关系,找到有效融合点,通过充实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加强课外实践教学等方法,有效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

(一)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思政课堂

将武夷山非遗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堂要以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适用性等为前提,立足课程的教材内容、教学大纲、教学目的等基本要求,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选取符合教学主题的非遗资源融入到课程导入、重难点讲解等环节。以“毛中特”课程“建设美丽中国”专题教学为例,在课程导入中播放“祭茶喊山仪式”视频,设置教学情境,唤起学生注意力和学习主动性;在教材重难点知识的讲解中,可以继续以“祭茶喊山仪式”为案例进行详细讲解,讲清讲透其背后所蕴含的生态文明理念;也可以增加“九曲竹排制作技艺”“武夷竹刻”“竹编技艺”等竹制品加工技术案例,讲清武夷山人是如何坚持适度原则,把生产活动控制在自然可承受的限度之内,取材于自然又保护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了更好地拓展思政课堂影响力和育人功能,帮助学生搭建更为立体的知识体系,还可以编写武夷山非遗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校本教材,开发在线学习资源库、数字化教材等作为补充,丰富学生课外学习资源。在思政课主课堂之外,开设以“武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等为主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程,也能够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途径和平台。

(二)创新教学方式,激活思政课堂

教学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思政课的育人效果,恰当、生动、贴近学生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课堂魅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提升育人实效。武夷山非遗文化资源的融入为思政课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更为多样的选择。一是可以利用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竞答、主题讨论等教学方式,将武夷山非遗资源与教材内容巧妙融合。如“毛中特”课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专题中,可以举办“武夷山非遗文化传承有我在”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也可以举行“武夷山非遗文化传承坚守传统更重要,还是迎合市场需要更重要?”等为主题的辩论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武夷山非遗文化的传承与自身的关系、如何继承和弘扬武夷山非遗文化等问题。二是采用体验式、沉浸式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武夷山非遗文化的魅力。如“思修课”在讲授“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时,可以将红园村“摆茶俗”搬入课堂,让学生通过亲自的尝试和体验,领悟这一传统习俗背后的传统美德。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引入虚拟仿真技术,采用虚拟仿真试验教学,让学生沉浸在武夷山非遗项目的具体运作过程之中,更好地内化和吸收教学内容。三是聘请武夷山非遗文化传承人为校外导师,适时邀请武夷山非遗文化传承人进入课堂“现身说法”,让思政课堂变得更加“津津有味”。

(三)加强课外实践教学,延伸思政课堂

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是对思政主课堂的延伸,能有效推动思政课教学“落地生根”,将理论学习还原于实践中,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为确保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的育人效果,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需要教育者予以重视。首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紧密贴合理论教学内容和主题。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主题的教学,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为纪念清咸丰元年崇安农民起义胜利而设立的生产商贸习俗类非遗项目“柴头会”,调研“柴头会”的来源及发展等内容,了解近代农民起义的历史。其次,应注重实践活动方式的选择。武夷山多元的非遗项目带来的是多种多样的实践载体,既可以亲自动手尝试武夷岩茶(大红袍)、正山小种红茶等民间手工制作技艺,品尝文公菜、吴屯稻花鱼、岚谷熏鹅等非遗美食,也可以学习唱书歌、枫坡拔烛桥、五夫傩舞、龙鱼戏等民间歌曲及舞蹈,还可以参加柴头会、蜡烛会等传统商贸集会,体验朱子敬师礼、朱子祭祀礼仪、祭茶喊山仪式等民俗仪式及脚斗士、武夷分茶游艺——茶百戏等游艺项目。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活动,能够更好地领悟武夷山非遗项目的精神内涵及价值。再次,针对课外实践教学活动中容易出现的过程管理松散、考核过于简单等现象,需要教育者采用更为立体和多方位的评价考核机制,强化实践活动的过程监控和结果考核,使得其作用能够得以充分发挥。

猜你喜欢

武夷山文化遗产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它们的家园——武夷山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风雨廊桥——武夷山馀庆桥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