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育人话语体系建构研究
2021-03-08黄奕
黄 奕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高校是为社会输出德才兼备人才的基地,既要培养大学生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培育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话语是任何一种有意义的文本、声音等信息传递的载体,是信息内容交流的一种表达形式。思想政治育人话语是理论传播的外在方式,具有政治引领性和思想武装性。[1]高校建构思想政治育人话语体系的宗旨就是立德树人,培养铸造中国梦的时代建设者。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文试图剖析高校建构思想政治育人话语体系的现实意义,从面临的挑战切入,以期探寻纾解之道。
一、建构高校思想政治育人话语体系的现实意义
(一)国家之需:建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涵的高校思政育人话语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鲜明地倡导中国精神、中国制度、中国文化[2],将国家、社会和个人凝聚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在政治、文化、职业、生活、学习等方面具有价值指引和道德准绳的作用。从事物的本源属性来看,这种以民众认同和自觉践行为价值旨归,是国家行稳致远的本源之力,是国民教育发展的引航之灯。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3]大学生处在人生价值观的确立期,思想活动既独立又开放,既多变又执着,对新思想、新事物的浸染乐于、易于接受。若在大学阶段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则无异于是在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埋雷”。因此,积极培育、有效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和认同,这不仅是稳固国家政权和安全的需要,更是助力国家持续发展、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长远之需。
(二)大学之责:建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校思想政治育人话语体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培树光明正大的品德是“大学”初衷。[4]党和国家选人用人的基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有家国情怀、兼济天下的人方能为国之栋梁,并进而最终获得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
随着岁月的流变,时下的高校已不仅仅是研究学问、探索真理、培养人才的大本营,更是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高地和实践阵地。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从这个层面而言,培养大学生认准时代方向,成为有远大梦想、有文化素养、有能力担当且契合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时代新人,养成以国家之德为上、社会之德为先、生活之德为本的行为习惯,以实际行动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这是对大学办校初始宗旨的坚守,也是历史使命和时下之责。
(三)学生之盼: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为育人路径,建构高校思想政治育人话语体系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脉络,是中国精神的价值体现。通过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正向价值观教育,是提高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实效的重要举措,更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新时期的大学生饱含理想、敢于担当,胸怀情怀、富有学识,不仅坚持新发展理念,倡导创新文化,更是夯实中国力量、展现中国精神、完成复兴大业的新生军。但囿于当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类媒体的冲击,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可能会在个人价值观形塑期产生迷茫、困惑。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提升大学生自身修养,积极有效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政辨别力,将其导向正确的人生轨道,使其在世界变革中点燃理想信念,在为党、为国、为民的事业中创造人生价值,已经是年青一代大学生群体迫切求变的期盼。
二、高校思想政治育人话语体系建构的挑战识解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事物变化和发展的速度虽然受外部条件影响,但内在条件却决定事物质的改变。就高校构建思想政治育人话语体系而言,不仅是外部不同的意识形态话语的冲击增加了难度,自身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掣肘育人话语体系建构的深层次原因。
(一)新形势下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挑战
1.西方意识形态话语的挑战
意识形态话语是政党或利益集团通过各种途径维护自身利益的手段,有着强有力的鼓动力、煽动性和教化作用。社会环境是话语体系构建的背景和依托。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世界,一些政治意识形态阵地已成为国家之间的博弈方向。
近年来,中国综合实力在国际的声望不断提升,有力地冲击了一些西方政治经济霸权,使得这些敌对势力企图利用意识形态话语瓦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西方霸权主义国家借助经济全球化和领先的媒体传播技术,将裹挟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视、娱乐等文化产品输入我国,同时通过扶植一些网络大v、学术公知等散布“普世价值”“文化冲突论”等错误言论或观念,试图隐蔽渗透到国民生活中。大学生思想活跃,正处在形塑期,在这些不良的西方文化思潮和意识形态的夹击下,有可能被腐蚀或扭曲思辨能力和价值观取向,有可能被迷诱于西方霸权主义国家刻意炮制的以“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绝对自由主义”等内隐标签的价值意识牢笼之内,有可能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育人效果。
2.国内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不仅推动了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加速了经济关系转型和社会结构的系列变迁。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囿于自我认同和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符合并用于维护本阶层利益的社会思想观念、行为倾向等,即不同价值取向的社会思潮在当今社会涌现并交互影响。这就意味着,中国时下的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流引领、一些社会价值取向思潮复杂并存的局面。
不同话语思潮的自由流播呈现不同的信仰选择。高校是青年人的思想文化汇聚地,话语思潮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民族认同感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形成和确立。大学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在选择人生价值方向和信仰时,现有的价值思辨力还不足以明晰真正意义上的真理与谬误、美善与丑恶等,在受一些错误思潮的迷惑和影响下,可能会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疑虑或不认同,陷入“重功利轻理想”“重能力轻道德”“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等各种腐朽思想肆虐的困境之中。
(二)高校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瓶颈
1.从思政教育内容层面看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具象化,内容的质量关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是思政教育工作成功与否的基础和关键。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来说,这是一个充分凸显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科学性与理论性的学科体系,为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念夯基筑石。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和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转换,大学生们不仅聚焦于稳固政治和社会的知识和能力需求,也逐步展现了对自我个体利益的诉求和个性化的追求。那些缺乏与新观念、新技术以及学生个体需求等相钩连的纯理论内容,有的已成为脱离大学生生活实际的说教,正日渐消磨着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新兴的网络文化已深深融入年轻人学习生活,虚拟语言也因为自由开放,甚至叛逆多变,深受大学生们喜欢。相比之下,原有的严肃、标准、传统的主流话语已跟不上时代步伐,大大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
2.从思政教育方式层面看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传递教育内容并达至教育目的的功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思政教育是思政工作者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将特定的教育内容传赋受教育者内化为价值信念,外显于实践行为。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契合社情和学情,并为学生易于、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才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然而由于忽视社会飞速发展变化和疏于及时掌握学生实况等因素,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暴露出若干问题。一是沿用单向灌输式教育模式。如一些质量不高的线上课程,虽然调整了教学手段,但内容依旧照搬政策话语、文件话语,空话套话较多,对理论的解释力不足,互动性差,降低了理论本身蕴含的价值目标及取向等要素的育人效用;二是个性化教育未全面铺开。育人工作中仍存在“一刀切”“一网兜”“一手抓”等现象,不能做到逐一对个体学生的思想实况和需求进行针对性教育,使得育人效果一定程度上打折扣;三是思政教育主体针对性较单一。还未能全面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如较难做大量学生直接参与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建构,只有少部分学生能直接参与解读、宣讲国家政策、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活动。如果未能切身体会感知“四个自信”的魅力所在,那么大学生群体对思政育人话语的认同和践行也就无从谈起。
三、高校思想政治育人话语体系建构的对策
(一)整合资源强内涵,挖掘思想政治育人话语内容深度
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两方面,是思政育人的基础条件和重要载体。
就师资队伍建设而言,一是严把教师政治观。将落实立德树人、思政理论水平纳入教师考核聘用的评价标准,在思想的根源上做到政治的纯洁性和高觉悟,不断坚定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二是加强教师素养立体化培训。提升其对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阐释、研究能力,提高其在教书育人方法、语言等方面的创新运用能力,从而促进高校育人能效的提升;三是促进“跨界组队”。建设党政管理干部、学生管理工作者、思政专任教师、专业教师、模范先进人物、企业家、创业者等跨行业、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跨部门等的创新思政育人队伍。
就思政教育内容而言,一是提升内容吸引力。如因时而进,遴选中外优秀文化,将社会生活中与大学生群体密切相关的或大学生特别关注的问题等纳入现有思政教育内容;二是拓宽内容包容性。如从本溯源,揉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挖潜诸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慎独自律”等古训名言的现代意义,营造“以德为先”良好氛围贯穿于思政教育全过程;三是强化内容引领性。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大国工匠”“劳动光荣”“技能强国”等高尚情操和职场之本,积极探索新时代社会发展新趋势,厚植现有思政教育内容的文化底蕴。
(二)聚焦德育扬正气,拓展思想政治话语表达方式维度
话语是信息传递的载体,坚持“学思悟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是高校建构思政育人话语体系的关键。
一是叙事化说理。叙事是一个描述事物或事件的过程,不强调标准答案。在思政教育的叙事说理表达中,教育者的观点相对较内隐,较含蓄,但又激发听故事的学生产生共鸣、领悟体验。如弘扬中国正能量,着重“心”认同、注重“实”效果,将严肃晦涩的文本话语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用浅显易懂的故事阐释严谨深奥的道理,用情景再现生活案例传递理论内涵,或用学生常用的抖音、微视频、微博说说等交流表达。二是对话式交流。[5]新时代的师生关系不是控制与被控制,而是陪伴、引领、信任。“对话”的良好互动,可以更好培养师生感情。如“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对话过程要注重人文关怀,善于积极听取、开放反映学生的诉求,不但要尊重学生,更要着重引导大学生将“利益”聚焦到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需求上,切实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
(三)拓展空间重践行,打造思想政治话语体系育人平台
教育空间是高校育人话语传播的主战场,其广度和深度直接关涉话语传播的效应。随着新媒体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课堂已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新时期办学育人需求,这就倒逼高校必须不断拓展教育空间,创新打造多样化平台,为思想政治育人话语体系的建构提供支撑。
一是加大投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依托校园网建设打造校园融媒体平台,推广宣传社会主义优秀文化产品,打造品牌活动、树立先进模范形象、传播中国好声音等。如畅通学生参与思政育人话语体系建构的渠道,通过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既为话语议题的设置收集素材,也为学生增强社会主义育人的认同度和信心度;二是强化第二课堂活动。重视以文化人弘扬正气、以文育人凝聚人心,立足本源探索未来,通过新媒介、翻转课堂、社会实践等氤氲高校育人氛围;三是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强调强技育人和匠心文化,敢于改造传统课堂,注重在专业学习和技能实践中挖掘思政元素,让学生真正愿意听、喜欢学,愿意表达、喜欢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