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用学与翻译多维透视研究》述评

2021-03-08曾晓光

武夷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译文理论

曾晓光

(泉州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一、本书总体介绍

易蔚所著的《语用学与翻译多维透视研究》一书总体构成为,绪论、第一章:语用学和翻译、第二章:语用学的文学效果研究、第三章:翻译应用研究、第四章:语用学相关理论与翻译策略、以及参考文献。

绪论主要介绍本书的一些基本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语用学这个学科,由于语义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其解释力遭遇瓶颈,语用学得以兴起与发展,并介绍语用学与翻译基本理论以及翻译的价值,翻译理论方面主要是介绍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和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并作简明扼要的对比。第二章主要是从语用文体学的视角见证中外文学的文学效果的研究,国内语料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文学”中的小说,国外语料选取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对中外文学的语用学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第三章主要从应用翻译的性质、特点出发,以及在当今时代高速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对传统翻译课堂形成巨大挑战的背景下,分析和探讨翻译课堂创新模式。第四章简要论述通过语言行为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关联理论、预设、指示等去透视语用因素制约下的翻译过程和采取的翻译策略,并使用案例进行详尽的解释。

二、本书的主要优点和特色

(一)易读

本书印刷精美、纸质好、字体大,具有友好的用户交互界面,久读眼睛不疲劳。章节少,只有四章,外加绪论和参考文献部分;绪论分5节,共9面,简明扼要;第一章分5节,共70面;第二章分3节,共27面;第三章分3节,共42面;第四章分6节,共127面,主要是译例分析;参考文献共7面。最为与众不同的是参考文献的编排,英文文献和中文文献分成两部分,文献按作者名的音序,标上序号排列,方便检索和统计。而别的书的参考文献部分没有文献序号。本书文字浅显易懂,理论阐述深入浅出,简明扼要。

(二)语用学理论和翻译实践紧密结合

本书概括语用学的发展简史,回顾语用学各阶段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的理论观点,以及迄今为止的主要语用原则、准则和研究方法手段体系。本书着力于将语用学相关原理与翻译实践相结合,从多维度进行审视、考察语用学与翻译研究(从理论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实证研究)的历程。翻译实践研究力求在语用学视角与框架下,结合语言的语境特征,探索适当的翻译理论模式和解释机制,试图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语用学翻译模式,逐渐形成语用学翻译理论体系,以解释翻译中恰当的语言选择。所提及的语用学相关理论与翻译策略有很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三)书中的翻译教学研究具有独特特点

本书论述易蔚使用的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商务英语教学方法(即TP教学法)的主要内容、具体的组织实施过程、对传统教学方法效果的比较研究、涉及的数理统计分析评估手段、存在问题、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她的具体的课堂教学例子。[1]

易蔚研究发现他人典型的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理论和方法并不强调实践和应用的重要性。针对这种情况,在近年兴起的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她提出任务导向——分组教学法(TP),将任务教学法和分组体验法结合。实践方案和步骤为:(1)布置任务:a任务选取,b任务前期准备和阐释,c分组,d监督,e分工合作;(2)展示的实施步骤:a规定时间,b译文展示,c评分与点评;(3)TP教学法测试结果和讨论:a商务广告的翻译,b商品说明书的翻译。她得出结论:(1)TP使用得当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翻译的热情;(2)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得到锻炼;(3)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课外学习主动性和利用互联网搜索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她指出存在问题主要是:各班组敷衍了事,缺乏足够思辨能力;样本有限,结论有局限性。

目前为止对翻译课堂教学的评价研究的文献,大多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效果评价,极少研究从定量的角度评价体验式教学。本书建立体验式教学的投入产出评价指标,运用DEA(数据包络)模型,测算体验主体的翻译效率。同时运用认知评价理论,对学生翻译过程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解释以及动态评价,为这种分组体验式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推广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统计结果表明,分组相对于未分组的产出效果,经过T检验,翻译成绩和实践能力有显著差异;经过分组体验,翻译课程的各项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升,学生互相讨论和教师点评有利于学生翻译技能的提升。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完善评分体系,使评价结果更客观,从而进一步完善分组体验式教学方法。

(四)优秀的翻译例子是学习和欣赏的典范

书中的很多译例都是精挑细选的翻译的典范,这里摘取几句,附上易蔚的评论要点,以飨读者。

例1:He thinks by infection,catching an opinion like a cold.[1]

人家怎么想他就怎么想,就像人家得了伤风,他就染上感冒。

[评]英语原文的内涵并不是靠词汇的表面意义表达出来,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如果按照英汉两种语言字面上的对等来翻译,原文的真正意义就无法清楚表达。译者将原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用目的语词汇直接说明、解释原文内涵,使译文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都再现原文的风格和精神。

例2:Yesterday is a history,tomorrow is a mystery,but today is a gift.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present.[1]

昨日之日不可留,明日之日未可知,今日之日胜现金,那就是为什么叫做现今了。

[评]原文中的“gift”和“present”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意思都是指“礼物”,而“present”一语双关,既指“现在”“目前”“当下”,也指“礼物”。译者使用替换的手法,用同音异义词替换原文的双关,以达到最佳关联效果,观众可以通过“现金”和“现今”这对词,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

例3:One meets his destiny on the road he takes to avoid it.[1]

欲避之,反促之。

[评]这是《功夫熊猫》中的一句台词。原文内容冗长,如果照字面直译,既没有新意也不能传递好中文的意蕴,而且字数过多,影响观众的观影效果。译者在表达这种具有哲学韵味的语境时,采用古为今用的思想方法,通过整合加工浓缩原文,使译文用词简洁、经典,富有韵味,让观众从更加深刻、广阔的层面上体会这些人生感悟的心灵鸡汤。

例4:We want to tell them the beauty face but they refuse to believe it.[1]

我们想告诉他们,花容总有凋谢的一天,但他们拒绝相信。

[评]这是 《绝望的主妇》中的一句话。 “beauty face”一般而言应翻译为“美丽的容颜”,“花容总有凋谢的一天”,看似画蛇添足的翻译,却不偏不倚地顺应了“寻求最佳关联”的理念,与剧情主旨紧关联,为观众的观影效果助力。“美丽的容颜”与本剧集衰老和死亡的主题南辕北辙。

(五)语用学视角下文学效果案例分析是亮点

本书提供用语用学相关理论对文学效果进行研究的两个案例(《尼罗河谋杀案》和《大学春秋》),具有很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

1.侦探小说《尼罗河谋杀案》第二部第三章的案例

从话轮转换、话语角色的转变两个角度,解释人物间的权势关系及其转变和人物性格描写。用于小说文体学的话轮分析框架大体由5个方面构成:(1)话题提出和控制情况,(2)话轮长度,(3)话轮类型,(4)话语打断和独白,(5)话轮控制策略(一类是现在会话者选择下一个谈话或让出话题控制权的策略;另一类是会话者抢夺话题控制权并延续自己话轮的策略。)除此之外,本书还运用文学语用学理论中的相关原理——语用模糊对其进行研究,语用模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1)多重语用模糊,即说话人在同一话语中对不同的听话人表达其不同的言外行为;(2)双重或数重语用模糊,指同一话语对同一听话人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时甚至两个截然相反的言外之意;(3)条件性的双重言外行为,如果条件A是真实的,那么言外行为B就成立;如果条件A不存在,那么C就应是言外行为。

2.《大学春秋》案例

本书根据语用文体学的基本原理,采用言语行为和会话含义有关理论,借助话语分析模式去解析《大学春秋》人物关系。首先,本书对几个代表人物的爱情关系进行分析和解读,具体如下:(1)语用含蓄修辞视角下的爱情话语解读;(2)心理叙述视角下爱情话语语用解读;(3)多重语用模糊视角下的爱情话语语用解读。然后,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从语用文体学以及人际语用学的角度,通过运用话语分析来分析人物之间的友情关系。(1)礼貌与合作原则的人物友谊话语分析。(2)讽刺与隐喻视野下人物友谊对话的言语行为分析:a透过小说文本中的各种典型言语行为去识别文本的主题意义和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态度;b根据施为言语行为的四项条件分析小说中某些人物的微观言语行为的种类、性质、特点进而了解其性格特征、心理文化素养、处事态度等;c通过分析某个人物在不同场合实施于同一人物的言语行为(承诺、吹牛、讥讽等)去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d通过分析某个人物实施的言语行为对他人或自身所产生的言后效果,去预测人物命运的变化和情节的发展动向。(3)心理与非语言人际关系原则视域下人物友谊对话分析。交际参与者的身份、地位、关系史、文化背景等因素在交际互动中的体现以及交际中非语言手段和策略选择的影响成为焦点。

(六)启发性

1.例引发对中国文化尤其是茶文化走出去的思考

有的译例中含有典型的地方特色文化的词,如:“酒”和“茶”,处理的手法对于中外文化交流很是重要。

例5:饮他的花酒,我喝我的清茶。/面对别人的成功和荣耀,我喝我的清茶。/凡事不逃避,我喝我的清茶。/他饮他的花酒,我喝我的清茶[1]。

Human life,it seems to me,needs a placidity of mind.While others may be dinning and winning,I’m content with plain tea.Not dazzled by other people’s aura of success and glamour,I’ll indulge in my simple pleasure.I stick to the pureness of my pleasure,never escaping from reality…contenting himself with purest and simplest pleasure.

本书认为,“我喝我的清茶”所体现的中国文化蕴涵是“满足于一种清纯、恬静、简朴的生活”,与“饮花酒”形成鲜明对照,其含义与其概念意义显然不同,在英语中又是文化缺省,英译时要进行“创造性叛逆”。原文的“喝”被译成“content with”“indulge in”“stick to”“contenting himself with”等心理过程,而非对应的概念行为动词“drink”。“茶”除了第一处外,其余三处均译成抽象的情感“simple pleasure”“pureness of pleasure”和“purest and simplest pleasure”,译文充分运用言外行为和言后效果。

其实这是摘自王书春发表在《扬子晚报》上的散文。[2]读到这里,读者就会认为,由于“花酒”和“清茶”都有丰富的上下文在描述、陪衬和烘托,所以完全可以直译。我们总是爱用阐释性的翻译来处理中国文化的典型词汇,理由是如果直译那些词外国人不理解。其实英美国家的人的理解力和想象力都不在中国人之下,否则怎么可能有他们的现代化文明?关键在于我们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态度,在读者维度具有历史动态性和空间灵活性的情况下,敢不敢,想不想真正让外国人知道我国文化的真正形态和韵味。

2.培养学生的挑战权威的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例6:He had missed the death in the battle,and his heart was bitter within him.[1]

“他因未能战死沙场而内心十分痛苦。”(第十二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英译汉参考译文)

如果考虑到诗学因素,就不应该如此浓缩,而是要增加诗意,更应该译为:“他战斗中逃过死亡,他内心中迎来痛苦。”如果学生能够不惧“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的权威性而这样翻译,就是本书的成功。

三、本书的不足

(一)文中所列出的例子存在部分问题

一方面,本书的大部分译例都没有在文内注明参考文献的出处,会令人误解为译文都是本书作者给出的,给读者进一步研究造成困难,文责无法落实到人。本书的作者有时也会把译例抄错,让人觉得是原作者和原译者的错。例如:

例7:Finally,the world opponent the hattle will be legendary.[1]

“hattle”是“battle”之误,就是因为抄错,所以本书作者说,“如果凭字面翻译来看,‘最后,世界对手的流言将是传奇的。’”。其实这句话意思是说“最终这场世界性的战争和其中的对手都将成为传奇。”。

例8:闰月生的,五行缺上,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鲁迅《故乡》)[1]

He was born in the intercalary month,and when his horoscope was told it was found that of the five elements that of earth was lacking,so his father called him Runtu(intercalary earth)

通过英译文,我们可以确定,“上”是“土”之误。另外,本文例2中,why在书中行文误为way;例3中,his误为its。本文对书中行文的上述错误已改正。

另一方面,本书有时也将有问题的例子作为榜样,特别是商务英语的例子,无意中对读者产生误导。如:

例9:he bill of exchange shall be accepted first and then can be honored by the acceptor.If all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in the credit are not complied with,the exporter may run the risk of his draft being dishonored by the bank.[1]

(a)首先要接受汇票然后由承兑人付款,如果所有的信用条款不符合的话,出口商将面临银行不付款的风险。

(b)先要接受汇票然后由承兑人承兑,如果信用卡里所有的条款都不符合的话,出口商将面临银行拒付的风险。

本书认为(a)错(b)对。其实是(a)比(b)更对,综合互联网资料,最正确的译文如下:

该汇票应先承兑,然后由承兑方进行支付,如果未能符合信用证里的所有条款,出口商将面临银行不付款的风险。

例10:We are writing to confirm our fax this morning.Enclosed is our Order No.1333,offering you 250 metric tons of Shandong Groundnuts,Hand-picked,Shelled and Ungraded at RMB 4,000 net per metric ton CFR Copenhagen for shipment during October.[1]

兹确认今晨我方已去传真,现随函附寄133号订单,报手检去壳不分级山东花生250公吨,每吨CF哥本哈根4000RMB,十月装运。

本书认为译文语言简练,符合外贸信函的行文习惯。其实该译文不准确,正确译文如下:

兹确认今晨我方已去传真,现随函附寄1333号订单,提供给贵方手检去壳不分级山东花生250公吨,净重每公吨4000元人民币,以CFR方式运往哥本哈根,十月装运。[3-5]

例11:每个国家都得根据自己的传统寻找发展方案。[1]

(a)Each country should look for the development scheme according to its own tradition.

(b)Each country has to look for the development approaches within its own traditions.

本书作者认为“根据”是指其传统习惯中的意思,英语没有“according to”来搭配“tradition”这样的短语,因此(a)错(b)对。但根据网易有道词典中包含的牛津词典,词条tradition下有这样一个例句:By tradition,children play tricks on 1 April.(按照传统风俗,儿童在4月1日捣乱戏弄别人。)既然by可以修饰tradition,according to怎么不能呢?可见本书作者过于规定性。

例12:The previously unknown Koichi Tanaka became the country’s second-youngest Nobel winner,and the only recipient of the chemistry prize to have no more than a bachelor’s degree.[1]

从前默默无闻的田中耕一成为日本第二个,也是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他是唯一一位只有本科学历的化学奖获得者。

这个例子是用来说明应用文翻译的劝导功能的。田中耕一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但不是日本第二个诺贝尔奖得主,也不是日本第二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6-7],因此译文明显错误。

(二)“拿来主义”一词的误用。

本书作者在翻译的TP课堂教学法的小结部分指出:“但是在TP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个别组依然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一些译文是百度翻译,他们采取‘拿来主义’策略,把错误的机器翻译不假思索地放在自己制作的PPT上。”[1]很显然,这里的“拿来主义”是个有典故的借用词,来自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8]该文抨击国民政府崇洋媚外,出卖民族文化遗产的投降主义(孱头);革命文艺阵线内部的割裂历史与现实,全盘否定民族文化遗产的左倾主义错误(昏蛋);以及崇拜洋人,主张全盘吸收外来文化的右倾主义错误(废物);然后论述“拿来主义”,号召“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因此,“拿来主义”是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的思想方法,是个富有革命性的褒义词。本书作者却把它当贬义词用,并且没有加以特别说明,这会引起思想混乱。

四、结论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知网上通过“篇名:‘语用学’并含‘翻译’”进行搜索,可以找到各类文献共310篇。易蔚共采用英语文献13篇(本)、中文文献67篇(本)就完成该书,且书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全面、具体、生动、易读,实属不易。该书理论性、实践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兼具,并且有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作用,即使存在缺点,仍然不失为一本好书。

猜你喜欢

译文理论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译文摘要
弟子规
弟子规
I Like Thinking
理论宣讲如何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