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英译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
2021-03-08张慧霞
张慧霞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英译本中影响力较大的是杨宪益夫妇翻译的Thescholars。仅从标题,我们对中英文字表述方式的差异就可见一斑。笔者认为,科学的《儒林外史》英译策略应当是能基于中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的不同,在求同存异中把握住传播及翻译的要点。本文将文化负载词作为切入点来进行翻译策略研究,期冀能为读者打开新的视角。
一、文化负载词概述
文化一词,指的是人类基于久远的历史发展与创造过程,所积淀下来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内容是异常丰富的,包容性强,风俗、习惯、饮食、服饰、政治、历史等都属于文化范畴,甚至人的情感气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亦属于文化范畴。所以,文化能够对人类社会的基本形态加以呈现。而文化负载词是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或者地域特色的词汇。即当我们把文学语言作为文化活动的负载体时,那些集中反映着某些文化特色、有着丰富意蕴的标志性词汇就是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既可以是单个词语,也可是词组、习语。借由该类型词汇,阅读文学作品者可以了解到文中所描述民族的特有的生活方式,继而,该民族文化便也得到了传播。
文化负载词属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一个核心要点,亦是难点。以英译来说,我国的历史、人文、地理、社会等方面因素都与英国文化差异巨大,哪怕是两国阅读者共同阅读同样的英文作品,其心理差异也是巨大的。中国是以传统的农业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国家,尽管现在已有了如同脱胎换骨一般的变化,但其内核依然是传统文化、文明支撑下的国家。英国则是从海上贸易发展起来的国家,注重人权平等,信奉基督伦理教义。因此,在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英译时,文化负载词翻译将成为一项重点内容,亦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切入口。
我国古代的许多文学名著都包含丰富的文化负载词,我们将重点讨论的《儒林外史》就是如此。
二、《儒林外史》概述及《儒林外史》英译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必要性
(一)《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长篇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著名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1]。在吴敬梓笔下,不同的知识分子经历着生活的浮沉,他们被功名、仕途所驱使、奴役,从怀抱理想到走向幻灭,看尽了虚伪的高尚、真实的卑劣。在该作品中,有着民族文化特色的词汇非常多,也就是我们提到的文化负载词非常多,例如用以表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关联词汇:监生、秀才等,用以表述民间婚丧习俗的关联词汇:花轿、吊孝等。
(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译的整体效果
在中英文化差异大的前提下,我们要把《儒林外史》翻译为英语,就需要把其中不为两国人民所共同理解的词语、语句,全部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而其中的许多文化负载词,就是令外国人在阅读时感到拗口、理解困难的词句。不同的文化基础下,人们要找到对文化负载词的中英完全对等的表达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对《儒林外史》英译时,我们难以直译文化负载词,那么就需要另外采取策略,对这些词汇进行特殊化的翻译,即进行恰当地解释或是改写、意译等,从而更大限度地使译文贴近于原文。
另外,对《儒林外史》中文化负载词着重翻译,能够让参与翻译研究的人员逐渐找出科学的汉英文化翻译及传播方法,总结出规律,以指导其他名著的相关翻译工作,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影响更加深远,也促进不同国家的友好文化交流。
三、《儒林外史》文化负载词英译过程中需把握的翻译要点
(一)把握传播要点
对《儒林外史》英译时,负责文化传播的主体实际上有两个,一个是原作者,一个是英译者。原作者为翻译提供了基础素材,英译者则需要对素材进行把关,即合理翻译,以使译文尽量尊重、还原原著内容。翻译过程是译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所以,相关翻译需着重把握传播主体这一要点。
(二)把握翻译方法要点
1.交际翻译。为了保留中国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特点,准确传播中国特色文化,在对汉语文化负载词进行英译时,应首先考虑采用语义翻译策略,只有当运用语义翻译策略会产生译语读者理解困难,引起交际误解时,才考虑使用交际翻译策略[5]。这说明交际翻译一般用来进行有难点的文化负载词翻译。该方法主要将译后读者作为中心,着力于突显原著的要旨,最后的译文以读者能够顺利理解为目的,并重视体现译文的社会性价值。基于此,英译文就需要把《儒林外史》原文中的带有丰富的隐含意义的词汇有效转换为非隐含意义语句,使语言表达更直接、简洁。当然,必要时,英译文中也要添加补充性解释,不能为了直接和简洁而导致表意不全。例如:对代表了特殊文化形象的文化负载词,英语读者,甚至汉语读者对其都较为陌生,那么就需要在交际翻译基础上合理地加上脚注,以做出更全面、清晰地解释。
2.将意象转化成意义。汉语表达中善用意象。《儒林外史》中也有意象表达。意象乃是汉语文化中较特殊的存在,很难在英语中找到与之契合度高的意象词语来进行翻译和转化。这时,翻译者就不能固守意象,僵化地对其展开大篇幅的解释。这样可能会令英语读者越理解越混乱,反而脱离了原文之意。英译中可采取把意象转化为意义的方法,虽使原著意蕴略减,但是能更贴近原意。
3.拆分义素。义素拆分即把一个词汇内涵中的多种词义进行细分,继而结合上下文意,选取其中最为合适的词义用来表达。所以翻译《儒林外史》中文化负载词时,我们也可以把相关词汇进行义素拆分,继而挑选最贴合上下文意的一个词义来做出翻译或解释。
四、《儒林外史》中文化负载词的具体翻译策略分析
文化负载词类型多样,以下笔者选取了《儒林外史》中的俗语、专业术语、意象、典故几种文化负载词作为分析对象来进行相关翻译策略阐述:
(一)俗语翻译
俗语包含多个内容,像一些口头成语、俚语、谚语等都属于其范畴。俗语是基于人们的世代口口相传而形成的,所表达的并非文字表层意思,而是有着特定含义,所以相关的英译是有难度的。
1.成语翻译。在《儒林外史》第六回中,原文:“赵氏听了这话,摸头不着,只得依着言语,写了一封字。” 这里的“摸头不着”就是一个口头化的成语,要表达感到不知所措、莫名其妙之意。它属于贬义成语。也有人把“摸头不着”说成是找不到北。那么该文化负载词就不能直接翻译为“Can't feel one's head”,或是“Can't touch head”,而应该将译文向不知所措、莫名其妙的之意靠近,例如,翻译为“Don't know what to do,或是Don't understand why”。在第二十回中,原文:“恁大年纪,尚不曾娶,也是男子汉摽梅之侯了。”这里的“摽梅之侯”,是对汉语成语摽梅之年的异形,原表达的是意思是说一个女子已到了该嫁人的年龄,此处说的是男子。那么翻译“摽梅之侯”就不能表达该嫁人的年龄之意[2],这与原文不符,需结合义素拆分法和上下文的意思连贯性,将其翻译为该娶妻的年龄之意。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嫁人、娶妻的词义表达都不符合男女平等的设定,所以娶妻要该译成结婚。最后可将其翻译为“Age to get married”。
2.俚语翻译。在《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原文是,“匡超人道:‘还不是下土的事哩。我想如今我还有几两银子,大哥拿回去,在你弟妇厝基上替他多添两层厚砖,砌的坚固些,也还过得几年。’”这里的“下土”属于乡间俚语,指的是入土之意,也就是百姓常说的死后埋葬。我国古代对去世者都是不火化的,要打棺材埋葬。这和西方文化有一定区别。因此,翻译时,我们不能直接翻译表面含义:进入土里,即“Into the soil”,而需结合我国丧葬文化,将其利用交际翻译法,翻译成埋葬之意,并且对其加脚注。译者可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翻译文学作品中部分对应关系的表达[3]。最后,“还不是下土的事哩”可翻译为“This is about the burial”。
(二)专业术语翻译
专业术语是人们对一些特定领域中的对应的特定事物的统一化业内称谓。在《儒林外史》中,涉及的专业术语也很多。在第二回,原文是:“原来明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作‘朋友’,称童生是‘小友’。”这里的“士大夫”“儒学生员”都属于专业术语范畴。前者指古代的官僚阶层或者名望较高的学者。后者指的是明清时的秀才,而不是官。明、清时,读书人通过本省的各级考试来成为府、州、县不同级别的学者,但都被叫作生员,即秀才或称诸生。而生员又被分为多种名目,例如,附生、廪膳生等。对专业术语翻译,意味着需解释清其术语所在领域的一些相关知识或常识。这对于和我们文化差异巨大的英语读者而言,理解是有障碍的。因此,翻译“士大夫”“儒学生员”时,我们可先在西方文化领域中找到和这两个术语相对应级别的名词,然后再利用脚注对其展开解释。所以,“原来明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作‘朋友’,称童生是‘小友’。”这句或可翻译为“In the old days, high officials in the Ming Dynasty called students' friends and younger students' little friends. ”此处把“士大夫”译成高官,把“儒学生员”简译为学生。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儒林外史》进行英译时,文化负载词将作为一个英语读者理解著作所蕴含文化的突破口。所以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恰好与否,对于《儒林外史》的文化传播以及对所在国读者的理解程度都有很重要的影响。笔者所列举的几点策略还未能覆盖到《儒林外史》中的更多文化负载词翻译,但是希望能够通过相对简洁的表述,帮助人们理解到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基础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