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子美好生活思想探析

2021-03-08岳远尊

文化学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梁惠王仁义君主

岳远尊

孟子思想中的一条主线是民本思想,期望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这一思想对于当前中国人民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理解美好生活的内涵、标准以及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等,都具有重大的启示。

一、孟子美好生活的内在意蕴

战国时期,群雄逐鹿,民不聊生。孟子亲身经历战乱,目睹人间疾苦,极力劝说君主实行仁义之政,富民安国。

(一)美好物质生活意蕴

1.“黎民不饥不寒”(《孟子·梁惠王上》)[1](以下皆出自杨伯峻《孟子译注》一书,不再标注,页码从略——作者注)。在社会生产方面,孟子认为:“不违农时,榖不可胜食也。” 如果能够让百姓按时耕种,就会有吃不完的粮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如果不用细密的渔网去捕鱼,就会有吃不完的鱼;“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如果定时砍伐树木,就会有用不完的木材。只要做到了这几点,百姓就可以“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就是“王道之始”。但是,在社会生活中,要防止两极分化。孟子认为,处在社会上层的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而处在社会底层的百姓却是“民有饥色”,甚至出现“野有饿殍”的情形,这就无异于处在社会上层的人“率兽而食人”(《孟子·梁惠王上》),这是与王道相悖的。

2.“制民之产”(《孟子·梁惠王上》)。为了使民众过上富足的生活,“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提出要使百姓不但有“恒产”,而且还要“制民之产”,从制度上规定百姓的财产权,这是中国思想史、制度史上的一个重大创见。孟子论述“恒产”,实则为“恒心”做铺垫的,“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孟子·梁惠王上》),体现了古朴的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论倾向。为了使这种制度落到实处,孟子给梁惠王提出了建议,必须从根本上下手,“则盍反其本矣”。具体政策就是:第一,“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第二,“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第三,“百亩之田,勿夺其时”;第四,“谨庠序之教”。通过这些措施,可以解决百姓的“衣帛”“食肉”问题,“可以无饥矣”;可以“申之以孝悌之义”,培养百姓的仁义之心,做到“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这些措施中,也体现了朴素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辩证法倾向。从社会状态来看,整个国家呈现出了百姓衣食无忧、你尊我爱的美好生活状态。

(二)美好精神生活意蕴

1.“与民偕乐”(《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劝告君主要体恤百姓,同情民众的疾苦,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孟子曾经以周文王、夏桀为例,从两个方面劝导梁惠王。一方面,周文王实行仁政,能够做到“与民偕乐”。“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孟子·梁惠王上》)周文王使用民力修建灵台、灵池,而百姓却乐于受他的役使,原因在于灵台、灵池建成之后,百姓也能乐享其中,周文王能够做到“与民偕乐”。另一方面,夏桀实施暴政,民不聊生。夏桀修建高台深池,是为了自己的享受,因此遭到了百姓的诅咒。正如《汤誓》所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孟子·梁惠王上》)百姓对夏桀恨之入骨,宁愿与他同归于尽。孟子在多个场合提到了君主要做到“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关注民众的忧乐情感。

2.“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的“浩然之气”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志”,即志向。做人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要轻易动摇。孟子曾引用告子的话说,要“持其志”,坚定自己的志向,勿受外界的影响。从“志”和“气”的关系来讲:“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志向是意气的主宰,意气是志向的体现。所以,“志至焉,气次焉”。(《孟子·公孙丑上》)(2)“直”,即正直。做人要刚正不阿,才能使“浩然之气”“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上》)(3)“配义与道”,即“配义”和“与道”是依次递进的两个层次,通过“义”的途径,达到“道”的目的,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2]。(4)“义”,即正义。“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是一个人一生所拥有的正义的集合体,是一种一以贯之的精神力量;“非义袭而取之”,不是凭借一时的正义之举而获得的。孟子的“浩然之气”实质就是培养人的独立人格,人的成长不仅要有物质基础,也要有精神力量的支撑。

(三)美好社会生活意蕴

1.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孟子从实行“仁政”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五条“无敌于天下”的治国安邦措施:(1)“尊贤使能,俊杰在位”;(2)“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3)“关,讥而不征”;(4)“耕者,助而不税”;(5)“廛,无夫里之布”。通过这五项措施,国家就能够把士人、商人、旅客、农民和聚居区的居民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各司其职,各安其所,士人“愿立于其朝”,商人“愿藏于其市”,旅客“愿出于其路”,农民“愿耕于其野”,聚居区的居民“愿为之氓”(《孟子·公孙丑上》)。

2.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孟子强调认识、遵循自然规律并以自然现象作比,实质为实行仁政的目的服务。例如,孟子提出的“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等,就是实行“王道政治”。再如禾苗的生长现象,“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孟子·梁惠王上》)再如水流动的现象,“水之就下”(《孟子·梁惠王上》)。如果君主实行仁政,就会“民归之”,这是不可抗拒的潮流。当时的战国时期,各个诸侯都想着以武力征服人心,取得天下,根本不顾百姓的死活。所以,要想平定天下,使百姓归顺,必须有一颗关爱百姓的“仁心”。但是,孟子已经认识到了如何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体现出了朴素的唯物论观念。

二、孟子美好生活的判断标准

(一)“民为贵”的民本观:判断民众美好生活的根本标准

孟子认为:“民为贵。”(《孟子·尽心下》)孟子从 “民”的视角考虑问题,看重“民”的重要性,体现出了朴素的“民权意识”。“社稷次之”(《孟子·尽心下》)。“民”是“社稷”的根基,根基稳则房屋固。“民”是君主、贵族及各级官吏的“食之父母”。君主和社稷都是为人民的利益而设置的,都要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考虑。例如:孟子痛恨梁惠王为了争夺土地而驱使百姓去打仗,致使百姓曝尸荒野,骨肉糜烂,“不仁哉梁惠王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孟子·尽心下》)梁惠王发动战争致使百姓战死,实质上等于剥夺了人民的生存权。

(二)“义在利先”的义利观:判断民众美好生活的重要标准

仁义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是社会稳定、民众安居乐业的基础。孟子不远千里来到魏国,梁惠王问孟子做什么事情能够有利于魏国呢?孟子分析说,“王”一心想着如何“利吾国”,“大夫”一心想着如何“利吾家”,“士庶人”一心想着如何“利吾身”,就会出现“上下交征利”的局面,从而导致“国危”的严重后果 (《孟子·梁惠王上》)。如果举国上下都注重利而忽视义,这个国家就危险了。相反,如果举国上下都像君主一样重义轻利,就不会出现讲仁义的晚辈遗弃自己的长辈、讲仁义的民众怠慢自己的君主的情况,“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针对梁惠王开口就讲利的行为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如果要治理好国家,做到国泰民安,必须依靠仁义,实行仁政,“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孟子从反面进行了分析,如果君主、大夫、士和老百姓舍弃仁义而竞相追逐私利,国家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社会就会分崩离析。

三、孟子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

(一)实行井田制,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发展农业生产

孟子认为,在古代的传统社会里,最主要的就是发展农业,农业是“本”,“民事不可缓”(《孟子·滕文公上》)。孟子还引用《诗经》上的话加以说明:“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孟子·滕文公上》)又说:“易其田畴,……民可使富也。”(《孟子·尽心上》)人民生活富足,人民有了安身立命之本,才会相互关爱,从而实现“仁义之道”,正如孟子所说:“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尽心上》)

孟子认为,发展生产,减少纠纷,必须制定农业经营制度,即井田制,“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如果“经界不正”,就会导致“井地不钧,谷禄不平”,甚至给“暴君污吏”以可乘之机;如果“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就可以“坐而定也”。同时,对农民的收获物也要合理征税,制定正确的税收政策。孟子认为,夏代实行“贡”,殷代实行“助”,周代实行“彻”,“其实皆什一也”,税率基本上都是十分之一。(《孟子·公孙丑下》)“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尽心上》),孟子以此来劝诫当政者要减轻税负,休养生息,这样才能够让民众过上好日子。

(二)培育美好品德和“大丈夫”的独立人格精神

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这个命题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分析:其一,人要确立自己的目标并具有坚定的意志,这是实现梦想的前提。其二,力行践履才是达到目标的根本途径。“行尧之行”(《孟子·告子下》),人要想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心中要有对于美好品德的向往并积极付诸实践。其三,“夫道若大路然”(《孟子·告子下》),“道”并不玄妙,它就像大路一样显而易见。人们只要认真学习,生活中随处可以找到自己的老师。孟子的这种思想对于激励人们完善自我品德、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孟子认为,民众,尤其是有识之士,不但要有“恒产”,而且还要有“恒心”。这种“恒心”就是礼义之心,“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此处的“广居”比喻“仁”,“正位”比喻“礼”,“大道”比喻“义”。只有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称得上是“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加强自身修养,养成“大丈夫”的精神。

(三)与人为善,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孟子认为,汲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善事,这就是协同别人共同行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孟子·公孙丑上》)这样就可以营造一个人人为善的良好社会氛围。为了增强说服力,孟子列举了三个人作例证。一个是子路,闻过则喜,“人告之以有过,则喜”;一个是禹,“闻善言,则拜”;一个是舜,“善与人同,舍己从人”。(《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认为,民众除了加强自身修养,汲取别人的优秀品德,知晓、遵循礼仪的另外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进入学校学习。同时,当政者也要以身示范,起到表率的作用,“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孟子·公孙丑下》

总之,孟子的理想就是“让国民过上‘善’的生活”[3]。“善”的生活是人类追求的生活的极高境界,是一种美好的、幸福的生活。

猜你喜欢

梁惠王仁义君主
三轴搅拌桩在仁义排涝站基础处理中的应用
五张羊皮
当代皇室
和谐君主帝喾
不能“五十步笑百步”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仁义不过是“客栈”?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
淳于髡发声看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