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文化的形成演进及内涵特征研究

2021-03-08

文化学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黄河流域黄河

袁 媛 高 霖

黄河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四渎之宗”[1]。黄河文化灿若星河,黄河文明历史悠久。黄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2]。”2020年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会议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因此,本文立足于梳理黄河文化的历史演进,归纳黄河文化的内涵,并梳理出黄河文化的特征,为黄河文化进一步的传承与弘扬,提出参考借鉴。

一、黄河文化的形成演进

“河流是文明的发源地”[3],人类文明的孕育离不开河流的滋养。城市沿河而建,人类繁衍沿河流而兴。虽然文明离不开河流,但并不是每一条河流都能孕育文明。只有具备条件的河流,才能孕育文明。尼罗河之于古埃及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于古巴比伦文明、恒河之于古印度文明、黄河之于华夏文明,均意义非凡。中国的黄河文明,在经历无数灾难之后,仍然蜿蜒流淌,延续至今,从未断流。可以说,黄河文化是中华历史的赓续,是中华文明的接续传递。

黄河文化形成的初期阶段,即形成了中华文明的起点。最早在旧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已经出现了人类活动的迹象。比如,陕西蓝田猿人,山西丁村早期智人,内蒙古大沟湾晚期智人。早期人类发明了火,通过不断实践,又制造出石器、骨器等,方便打猎、捕鱼,创造了旧石器时代的文化。

进入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考古文化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等。在这期间,黄河流域的人口繁衍加剧,人口数量剧增。各个地区的文明程度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种植谷物,饲养家禽家畜,纺织制衣,建造草泥土木结构茅屋,开凿储藏粮食的窖穴,改变了穴居野处原始状态。出土的各式各样的彩陶陶面上,动物图案活灵活现,反映出远古人民的审美情趣与艺术才能。同时,彩陶上还发现一些刻画符号,很可能就是原始文字的雏形。黄河流域因农业经济的发展已由氏族社会向文明时代过渡,黄河文化发展进入到新阶段。

中国早期的神话传说同上述考古文化相印证。钻木取火、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等,对应历史上的五帝时代。族群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活繁衍,出现了城郭、社会化的农业生产、专门专业的手工业和规范约束的礼制。贫富开始分化,并产生阶级,文化艺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黄河文化的发展,已经步入中华文明的初级阶段。

黄河文化的发展阶段,充实了中华文明的内容。夏商周时期,奴隶制和青铜器得到广泛使用,农耕文化得到了极大发展,城市规模日渐庞大。此时黄河文明主要集中在中下游的大中原地区,号称“天下之中”。这时的黄河文明已经超越了长江文明及世界各地的文明,意味着黄河文化的繁荣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约四千年前,夏王朝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建立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夏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主要的活动范围在以河南、山西、山东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一带。奴隶制彻底改变了旧的氏族范围,扩大了生产规模,推动了社会进一步分工。河南二里头、河北大城山出土的青铜器,可以看出冶铜业的出现,促进了社会第二次大分工,将传统的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标志着黄河文化的繁荣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商王朝在以河南为中心的黄河流域建立起一个高度发展的奴隶制国家,创造了青铜文化和甲骨文。自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新的生产关系代替了旧的生产关系,黄河流域由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冶铁新兴手工业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制工具广泛使用,大大推进农业向前发展。思想文化也前所未有的活跃,黄河文化在不同地域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如三秦文化、三晋文化、中州文化、齐鲁文化等,墨、儒、法等各种思想百家争鸣,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丰富的经典思想典籍和精神文化遗产。

黄河文化的兴盛阶段,即中华文明的高度发展时期。秦汉到明清是封建帝国的大一统时期。帝国的都城多沿黄河而建,中国疆域进一步统一、制度进一步统一完善。黄河流域日渐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长期主导着华夏文明的发展方向。此时,中国的管理体制已经日趋完备,建立起以孔子思想为主导的儒家思想为主的正统理论,指导历代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到了秦汉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封建国家的大一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西汉张骞通西域之后,开通丝绸之路,呈现出“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新景象,西域文化也伴随着传入黄河流域。异域文明也极大地丰富了黄河文化,扩充了中华文明的宝库。

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羌等少数民族进入黄河流域,为黄河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与草原文化、游牧文化等不断地冲突和交融中,黄河文化形成了多层次的文明。

唐宋时期是黄河文化重要的发展和成熟时期。北方草原民族的势力逐步兴起,频频与中原争斗、交流。与此同时,西北的突厥、铁勒等游牧民族,朝鲜半岛移民,西部的西域及西亚、中亚等外来移民,也大量涌入黄河流域。黄河文化与外来文化强烈交融,更广泛地吸收异域的文化文明,增强大规模民族融合,孕育出极具特色的政治、经济、宗法制度等和各种社会民俗。

宋室南迁后,黄河文化式微,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南移。明清时期,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黄河文化又充实了西方近代科学文化的知识,黄河文化与西方文化激烈的碰撞,促进了吸收,为现代化开辟了发展路径,黄河文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古老的黄河文化历经时代变迁,在自身变化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汲取文明成果,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丰富并推动中华文明向前发展。

二、黄河文化的传统内涵及其特征

(一)黄河文化的传统内涵

黄河文化是“一种以黄河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占优势及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具有认同性、归趋性的文化体系,是黄河流域文化特性和文化集合的总和或集聚[4]。”包括一定的规章制度、生活方式、精神气象、价值取向等文化表现。

(二)黄河文化的特征

1.绵延不断的连续性

古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埃及文明,都因外族入侵而中断。只有黄河文明在数千年的历史岁月中,虽然历经磨难,受到种种挫折,但是依然较为完好地保存了下来,使得中华文明同根同种同文有迹可循。

黄河文化得以连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从外因来看,主要是天然的外部屏障保护。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黄河流域与四面八方阻断了联系。在西南和西面有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在东面有渤海,在北面和西北有大片草原和广袤沙漠,具有天然屏障的阻挡和防护的作用。并且人为修筑了一条长城用于军事防卫。这种隔绝把黄河文化限制在相对稳定的空间之内,黄河文化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逐步积累。朝代更迭、外族入侵,都不会对前一阶段的文化成果彻底推翻,而是有继承有发展。因此,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明的基本面貌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文化的延续性得到承认。

从内因来看,存在多个因素。首先,人口的繁衍聚集有助于黄河文化的血脉延续。公元前5000年,黄河流域自给自足的农业方式,奠定人口发展的物质基础,这必然使黄河流域的人口密度大大超过其他地区。人口数量上的优势,使黄河文化具备同化其他文化的优势。其次,共同的书面语言有助于黄河文化的延续。可以追溯至几千年前的商朝。尽管黄河流域各个地区的语言各不相同, 但不同地域的人却都能理解相同的书面语言。书面语言字的构成包含表意或表象的特征,虽然各地有不同的发音,但是达意却是相同的。这种共同使用的书面语言,将各个朝代不同地域的黄河文化传承接续,才确保了统一性和连续性。

2.有容乃大的包容性

黄河文化是一种具有极强包容性的文化体系,开放包容是其重要文化特性。黄河文化能够始终保持中华文明的主体地位,是因为能够不断地吸取不同文化的优秀成分作为其发展的丰富养料。黄河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仅吸收了匈奴、鲜卑、碣、氐、羌、契丹、女真、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而且还借鉴和吸收了南方的楚、百越、巴蜀文化。也正是因为这种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确实当之无愧。

自先秦时期始,黄河流域由于拥有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很早成为中国农业文明的起源地。在之后的发展中,不断有不同的部落进入黄河流域,在相互斗争中不断碰撞创造出新的文化,成为黄河文化的一部分。黄河文化也在不断地向更高级的形态发展。到了夏、商、周时期,奴隶制国家形态的形成及王朝的不断更替,黄河文化最早期的文化形式——灿烂辉煌的华夏文化形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沿岸的三晋、秦、齐、燕等国形成了各自的地域文化。各国间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在秦统一后,黄河文化也形成了统一的、整体的面貌。汉朝以广阔的胸怀将游牧文化融入黄河文化体系。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民族大融合的关键历史阶段。匈奴、羯、氐、羌、鲜卑等纷纷进入黄河流域,与此同时少数民族的文化也逐步融入到黄河文化的主体之中。隋唐又进入了大一统时期,历经数百年沧桑与磨难的黄河文化显得更加博大精深。黄河文化吸收了游牧文明尚武习俗、奋斗拼搏的进取精神,部落之间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等优势, 为黄河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到了宋元时期,大批的少数民族迁入黄河流域和汉人杂居,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民族之间的差异性逐渐缩小,促进了黄河流域的民族融合。明朝取代元朝后,对黄河文化的正统地位再次进行确认。清朝建立之后,在黄河文化的不断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满族文化最终也成为了黄河文化的一部分。黄河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吸收各种优秀的文明成果,不仅建构了层次丰富、内涵多样的中华文化,更是推进了中华文明的进程。

3.多元一体的统一性

黄河文化发展至今最显著的特征是统一性。黄河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同化性,在中国历史上任何艰难时刻都没有走向分裂和瓦解的结局。即使是面临内忧外患,政治动乱、国家分裂的危机状况下,仍然能够保持民族内核的统一。

政治统一、思想统一、文字统一,构成了黄河文化的统一性特征:

从政治角度看,黄河文化是一个经历持久统一的动态过程。在夏、商、周时期,虽然有一些独立的小邦,但它们都受到宗主国的保护,形式上看都是小邦林立,实则拥有共同的政治、文化中心,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奴隶制国家的内在统一。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称霸,分分合合,仍然是同一文化下地方势力的此消彼长。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汉朝则确保了华夏民族四百余年的政治统一,继而为黄河文化的统一奠定了基础。随后出现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南北分裂割据,但文化上始终没有偏离原有的传统。隋唐帝国再次实现统一,开创了新局面。唐宋至明清,约十个世纪的政治统一,是维护黄河文化统一性的政治背景,确保了黄河文化的正统性。

从思想角度看,中国古代思想家都积极地为治国理政献言建策,构建起“大一统”的目标。特别是春秋末期到秦汉之际,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发生了剧烈的变动。在更具权威的新制度产生之前,产生各种各样关于理想社会的设计,主要有三种类型。有代表农家的“并耕而食”思想、代表道家的“小国寡民”思想和代表儒家的“大同”思想。农家认为,人人劳动,自给自足,没有专业和上下级的区别,所有人都劳动并分配。道家认为,国家应当分成一些“小国”,各自维持小农生活。儒家认为“大同”思想中,人人劳动但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同时要帮助“鳏寡孤独”,人与人关系良好,“讲信修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不但主张政治社会的统一,且进一步主张“风俗以一”“隆礼而一”“乐者审一”等,即上至国家宗法制度,下到百姓道德风俗、艺术文化等,均要实现全方位的统一。到了秦汉之际,“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性,也确保儒家文化成为黄河文化的主流与核心,奠定了黄河文化形成统一的思想基础。

从文字角度看,文字可跨越时空,传递文化内核。从殷周起,文字的雏形就已显现。从甲骨文演变到楷书,形态虽然有所变化,但是依然可以辨识出一条清晰可辨的演变轨迹。不同地域随着时间的演变,语言发音等各不相同,但是因为文字流传,可以跨越时间空间,传承千年智慧,保存文化基因,形成共同的文化道德认识、心理认知,凝聚不同民族间的共识。

三、结语

黄河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共性中既是主体,又有个性,还能兼容并蓄。通过挖掘黄河流域不同的地缘、亲缘,梳理文化脉络,赓续文化基因,把握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与差异,强化中华民族作为共同体的意识,深刻认识到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时至今日站在特定的历史方位中,梳理黄河文化,更有利于挖掘黄河精神,积极构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价值。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黄河流域黄河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黄河』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