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论要
2021-03-08尹金萍李兆元
尹金萍,李兆元
(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
高校育人是一项关系国家发展、民族素质提升的系统工程。育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涉及到学校内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和各种因素的协同发展。课程是实现高校育人的主阵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涵盖了高校教育教学的全部课程。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与“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功能,全面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成为高校落实育人主体责任的关键。适应新时代高校育人的使命,客观上需要在理论研究上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推进的学理基础、内涵及逻辑深入分析。在实践上对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及育人实践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客观必然性分析
(一)合力育人目标的客观必然要求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更是衡量高校育人成效的根本标准。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的宗旨和价值指向,高校课程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立德树人蕴含着知识、能力和价值相统一的维度,价值作为知识和能力的内在支撑,成为立德树人的核心灵魂。价值培养和塑造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尤其是贯穿于全部课程体系建设之中。“思政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传统的育人理念下发挥了极其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培养人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和文化修养等层面上都发挥了主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明了新时代“大思政”格局背景下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成为高校育人的客观趋势。这在客观上要求在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以德育人的关键作用基础上,更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各门课程中的以德育人的因素,充分发挥各门课程中文化教育、价值引领、人文精神渗透和职业理想信念教育等育人因素。将以德育人贯穿于每门课程之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统筹发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的育人机制,全面提升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二)合力育人体系的客观必然要求
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思政课程”是高校育人的主体课程,在以德育人的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改革理念的提出具有时代意义和价值。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课程思政”理解为一种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最终还是需要以课程作为载体才能得以理念落地”[2]。可以说,高校育人课程体系中“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涵盖了全部课程,充分发挥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客观上要求课程体系进行整体统筹发展。全面育人体系的构建是以“思政课程”为轴心、“课程思政”为辐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课程体系。“思政课程”作为传统的以德育人的主要课程,虽然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在其名称和内容上有所变化,但是整体的育人指向和价值指向都是承担起了意识形态、理想信念和国民素质教育等功能。在传统教育教学理念下,高校的其他课程主要承担着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功能和价值,虽然价值培养也作为其目标之一,但是没有作为显性的以德育人的课程体系方式予以提出。新时代“大思政”背景下,深入挖掘高校各门课程体系中的思政育人因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每门课程建设和发展之中,成为客观必然趋势。不同的课程体系在具体学科方向上差异度和跨界较大,但是在育人目标和育人要素上具有共同的方向,为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内在基础。无论是基于历史经验、课程体系结构优化、课程体系资源共享等多个方面,都具有在实践中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可能性、客观必然性和现实性。
(三)合力育人改革推进的客观必然性
“如何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是新时代中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成为高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环节。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教育部这两个“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发展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课程思政”的全面普及式发展和“思政课程”的深化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同时更在客观上要求必须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进行统筹规划,转换课程育人理念和实现路径,立足于“大思政”背景构建一体化建设体系。合力育人是中国教育领域教育改革的一项系统宏大工程,更是一项摸着石头过河的教育改革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工程。传统的以“思政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以德育人的主要甚至是单一途径已经制约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传统的育人观念中“思政课程”育人受制于课程自身的理论承载、权威指引和评价机制等的制约,很难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真理性与现实社会发展的时间性之间搭建很好的桥梁,“在知识的尽头才是信仰的获得,人不具有神的自足性,平凡的人可能更需要通过知识的‘练习’而达到信仰的‘修行’,所以重要的不是向学生灌输细节,而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帮助学生体会到‘理论及物的活力’而获得新知的全新感受,破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误解与偏见”[4]。“思政课程”的局限性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转换和实践的改革得益弥补,“课程思政”通过挖掘通识课程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中的思政育人因素能够在育人维度上弥补和拓宽育人的实践路径。有效整合两种育人课程体系的育人因素,强化和促进整体协同育人改革是新时代高校育人的客观必然趋势。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学理分析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指引下的“大思政”理念,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这一新时代的育人理念有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追求的根本价值。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指在社会脑体劳动确证自身的本质属性,还包含个体独特的创造性在社会活动中的价值实现,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应坚持知识、能力与价值信念为一体的育人理念。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价值指引功能,不同的专业课程具有不同的知识架构体系,对应不同的学科思想在其中,在学科内容和学科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充分发挥学科资源中的德育因素,培育具有价值信念支撑的新时代人才,扬弃教育异化为技能训练和利益满足工具的现象。强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充分体现了新时代贯彻高等教育全面育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价值准则。面对新时代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高校必须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5]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逆转传统的知识、能力和价值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方式,将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步纳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真正实现知识、能力、价值和社会需求相一致的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出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性本质的精神内涵。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理论,奠定了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科学内涵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是将推广普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内涵式发展有机整合起来。一体化建设的整合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首先在教学定位和教学内容上,要处理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两种课程体系发展中的定位,“思政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的重要地位不可动摇,在一体化建设中不是削弱而是更加凸显出“思政课程”的德育育人的价值,更加注重深度内涵式发展,突出“思政课程”作为核心课程理论系统性、真理性和科学性;一体化建设中要全面推广普及“课程思政”,厘清“课程思政”的校内外课程范围,同时充分深入挖掘不同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育人因素,“课程思政”育人因素的挖掘和融合中要突出价值引领和人文精神渗透,将教育的价值维度融合于具有专业差异性的专业课程之中,改变传统的自然科学专业课程的价值无涉教育培养人才的德育缺失现状;在此基础上整体协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育人内容。在教育教学体系上,要合理确定协同教学体系,统筹制定课程设置标准,结合不同理论体系和价值育人维度,形成整体化衔接、分层式递进和螺旋式上升育人体系序列。同时在保障体系上,要提升师资专业和德育素质的整体队伍建设水平,强化过程整体质量动态评价机制和管理实施合力机制的保障。
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教学模式构建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实践中,要突出构建具备整体性原则、方向性导向的大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在教育教学实践改革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论述的经典理论作为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贯穿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全部课程和教育教学实践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中关于教育发展的相关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的教育理念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提供了价值指引和方向原则。在一体化教育教学实践中,科学有效做好整体育人的顶层设计,立足于新时代高校培养人才的高角度、高的视野,在高校全部课程育人实践中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树立国家观念,勇于担当塑造人格素养的教育使命。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育人体系构建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是全面深化高校育人体系机制,广泛拓展全员育人机制,有机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价值的系统工程。在一体化建设的育人实践中,关键是要科学设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课程体系时,要从不同学校、不同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具体布局的实际出发,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要求,将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机整合起来。在整合的过程中要深化不同课程分工、配合、联动机制。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寻找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内生价值导向的契合点与生成性。在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中,逐步形成教学目标一致、教材体系系统完整、教学方法多样协同、教学资源交叉共享、教学评价反馈多元的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动态开放的教育教学体系。
(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评价体系构建
因地制宜科学实用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学实践及教育教学改革可持续推进的保障。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实践评价体系的构建中,要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有效融入为导向,综合运用多元评价技术和方法,分类推进育人效果和过程评价,建立以客观量化的知识考核评价、多元考核模式的评价以及不同主体个性成长达到程度的评价为综合考量因素与方式的综合评价机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以培养对象目标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指向,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以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和信念价值培养为目标导向,同时更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设计、引导和培育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将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步纳入到课程设计和评价体系之中,建立具有主体间性共在共融特征的评价体系,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才能够真正体现全面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教学理念。针对多元主体交融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在评价方法方式和评价维度上要体现不同视角,既要保障专业课程知识可量化考核,更要实现价值信念教育的弹性考核与综合社会实践能力考核的整体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为适应新时代高校育人的目标要做到与时俱进,在评价方法上创新性融入大数据与新媒体方式,发挥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作为评价紧密关联者共同参与的协同评价机制。
五、结语
在“大思政”格局背景下,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成为适应高校教育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人才的客观需要。在理论基础、改革探索和实践运行上都需要正视一体化建设的现实操作性和面对的挑战与困难。在一体化建设实践推进的过程中,更要深入处理好课程全面育人改革在面向世界与立足于民族发展之间的辩证协调问题;一体化建设中要定位好主导性显性功能与协同性隐性价值的弹性空间限度;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育人差异性融合的问题。在科学理念的正确指导下,在多元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中全面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统筹一体化建设的教育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