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升思政课教学中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辨能力
2021-03-08郑乔虹侯思言
郑乔虹,侯思言
(西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思政课一直以来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课程,是铸人铸魂与强化人民本领的关键课程。在2019年3月思政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八个统一”入手进行思政课改革,其中之一就是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不言而喻,这一重要论述为深化思政课改革、培养师生的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思辨能力提供了基本的价值指引和遵循。建设性和批判性都属于思维能力的范畴,要求受教育者具有一种明辨是非的能力。这一思维能力的重要性甚至超越了创新能力。对于教育者来讲,向受教育者传导这一思维能力,就必须自己先学会并深刻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这一思维能力武装自我,进而实现这一思维能力的传导和输送,才能正确培养学生的建设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进入新时代,我们面对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升师生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辨能力,提高思政课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利契机。
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思辨能力的必要性
(一)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新时代,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不断冲击着国家的安全领域,国家安全已经不仅仅是在政治、军事安全等传统领域,意识形态、文化、信息安全等非传统领域也已经成为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部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宣传其思想、政治观念,倡导所谓的“普世价值”,美化资本主义社会、宣扬“中国威胁论”“历史虚无主义”借助全球化浪潮想要扰乱人心,意识形态领域各种社会思潮风起云涌。某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民族主义、保护主义的逆全球化日益明显,加之学生信息来源广、容易分辨不清是非,给高校思想建设带来极大的冲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和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必须要坚决抵制西方腐朽思想,高校思政课应该主动承担起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任。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增强师生的建设性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辨力,在坚持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发展教育在批判西方错误思潮中汲取其他有利因素,在二者统一中深化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维护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
(二)弘扬主旋律、为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强基固本
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同时我们也是处在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党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相互交织,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因此党提出要加强思想引领力建设,以提升党的执政本领、推动改革发展、适应时代固本开新的要求。在迎来民族复兴机遇期的同时部分学生出现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责任感不足等问题。因此,高校思政课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在弘扬主旋律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共同承担民族复兴大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2]292。少年强则国强,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先进思想碰撞的前沿阵地,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政课教学上坚持正确无误的政治方向,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跟步伐,弘扬时代主旋律,让学生们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宣扬的内容,在广泛接受信息的同时运用坚持性和批判性的辩证思维去处理信息和接受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同学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凝聚磅礴青春正能量,从而获得强大的群众基础,以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
(三)激发思政课发展的内生动力、坚定“四个自信”
高校思政课最独特的地方就在于其不仅有其他课程所共有的教育属性,更重要的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思政课通过教育和辅导,开启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广纳新知,思维活跃,同时能够利用自己的才智和学识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服务。新时代,党提出要不断提升思想引领,高校思政课应当以此为基点,回归本真,以全面发展、德育优先的方针,激发高校思政课的内生动力,培养出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用的、有批判性思维的先进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2]133要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就必须要在思政课教学中把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学生拥有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鉴别信息的思维能力和水平。“建设性”是指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导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肩负根植灵魂的功能任务;思政课建设的“批判性”指的是对影响思政课功能和作用发挥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辨别和否定的属性。”[3]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扬斗争精神,直面错误思潮,理性思考,在斗争中不断前进,站在唯物辩证法的立场上,对其做出科学的辨析和批判。以高校为主要阵地,将建设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统一于思政课教学中,培养出具有辩证思维的新时代青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添砖加瓦,正是思政课立德树人之所在。
二、提升思政课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思辨能力的逻辑前提
(一)价值指向具有一致性:在强化问题中坚持正确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2]423他还特别强调,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因此,在问题导向中激发党的思想引领力,牢筑学生政治信仰是我们铸魂育人之所在。
马克思深刻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4]高校思政课坚持问题导向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调问题意识。问题能够激发创造力,使学生摆脱思维定势,进入自我反省状态,在解决问题后获得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会再次激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循环上升,思维得以解放。思政课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服大学生,使他们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我们就要抓住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让他们疑惑不解的问题,否则就会被怀疑真理的正确性。当然我们也要对相关的问题进行筛选,以思政课教材为基本遵循,筛选出教学重点、理论难点,通过结合具体社会热点批判分析,达到教材所要求的教学目标。
二是在批判错误思潮中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引导大学生确立对社会问题和错误思潮的科学批判精神,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5]在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上,理性分析事实,坚持“四个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然后辩证地分析问题才是大学生应该有的科学的批判的思路。我们的思政课只有在强化问题意识中坚持正确的政治道路,即用坚持与批判相统一的思维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思政课散发真理的魅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目标具有统一性:弘扬主流价值
高校思政课不同于中小学思政课,受众群体已经是有独立思考的成年学生,因此更加具有立德树人、培养正确“三观”的重大责任,是思想理论和政治的统一体,“高校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用主流价值引领知识教育,引导研究生做主流价值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6]只有让受众群体形成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辨能力,用科学的批判精神看待一切事物,才能够自发地坚定主流价值观。
思政课要实现学理性和政治性相统一,就要把建设性和批判性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批判的辩证思维。思政课的建设性就在于弘扬主流价值观,传导中国特色主流的意识形态,对于错误价值观要正确引导学生群体正确鉴别,因此建设性离不开批判性。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就是要直面各种错误思潮勇于批判,但是又不能脱离对现实社会的理性认识,所以批判性也离不开建设性,二者相辅相成。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辨能力,反映了当代教育回归人本的思想,它形成一种科学思维能力,共同为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做贡献。
(三)具体运用中具有协同性:促进思政课改革发展
思政课所具有的独特的意识形态属性要求我们必须保证思维的正确性。思政课的改革主要是为了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思政课上坚持建设性思维,发挥思政课的主导力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去认识世界,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从高校教学的其他课程入手,挖掘其中的辩证法思想,将学生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素养和德性,注重学生的综合教育,把学生的发展和国家、社会联系起来,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完成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各学科连成线,坚持科学的批判性思维和正确的建设性思维,二者形成辩证思维能力,打破长久以来的思政课教学与其他专业课教学长期隔离的“孤岛效应”,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渗透到高校教学的全过程,做到“课程思政”,推动二者协同向前,构建新时代铸魂育人大格局。
三、培养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思辨能力的路径探索
(一)在问题导向型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我们得出“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看到一个结论,就要引导学生从条件、起因、经过、结果等过程发出疑问,然后带着疑问去思考和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主动地思索、发现、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培养学生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维能力。在现阶段的思政课教学中,其中小部分教师还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而另一部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列出经典案例,但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提问。长此以往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都会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在引导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后,教师组织学生对分析问题后产生的不同观点进行讨论,一切从沟通开始。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组内讨论得出最终结论后开展结论展示环节,有效地转变在传统课堂中学生被动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占据课堂的主动权,这就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知识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后教师充当倾听者的角色,细听学生的论据,带领学生总结重点和结论,给予学生最中肯的评价,对学生不成熟的结论给出修改意见或建议,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思辨能力。
最后一步就是引导学生参与思政课专题研究,思政课中的知识点有些是比较零散的,学生很难形成一个逻辑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化零为整,对知识点进行整合以加深学生记忆。思政课教师根据要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整理出与学生具体生活实际相关性比较大的研究专题,比如在讲到“国家制度”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拟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几个小的专题,由教师逐步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发组成研究小组,收集资料、深入研究,最后得出研究成果并在课堂上分享,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知识归纳、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辨能力的形成。
(二)构建立体化育人课程体系
构建立体化的育人课程体系就是要进一步确定“建设性思维”是根本,以此为基点去提高思辨能力是“批判性思维”的思想。构建起有重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夯实基础并优化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建设性思维”。其一要明确科学方向,站在我国新的历史方位上,主动出击占领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高地,始终清楚地认识到思政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立德树人。其二要清楚在社会生活复杂多样的新时代,消极的和腐朽的思想是不可能全部回避过去的,因此就要用“批判性思维”辨别信息,去伪存真,同错误思潮作斗争。在高校思政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原则对当下多元社会思潮进行引领才是首先要做的事情,目的是让学生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免于受到错误思潮的侵扰。所以,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辨能力就是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保证。
构建立体化育人课程体系,学校方面要建立和鼓励多学科互动,让马克思主义学科同其他理工学科交流融合,同频共振,不断更新和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实现多学科互动的前提是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明确思政课程在立体化育人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地位。各学科教师根据社会和学生需求结合学科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融合思政课因素,主动把思政课程内容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呼应。
其中有两点特别需要注意。第一,要解决好高校思政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无缝对接,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激活高校所有课程中的育人功能,专业课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工作中,二者进行有效整合,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宣传知识所要传达的价值观,实现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只有让“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形成一股合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体系的每一个角落,才能做到教学和育人并重,构建起立体化的育人课程体系。第二,要处理好高中思政课程体系和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提供高校思政课教师和高中思政课教师的沟通交流平台,使高校思政课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高中思政课上所学的知识内容,以便及时地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实现思政教学一体化建设,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接受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让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辨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维和生活方式,逐步提高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质量和育人功能。
(三)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培养学生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辨能力,有一点不容忽视,思政课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永不懈怠。因为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是会影响到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所以只有教师自己摆正态度端正行为,才能给学生传授积极主动的信息,才能认识到培养学生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思辨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高校应该完善和加强对于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培训机制,定期开展专题培训,以确保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理论素质,以应对与时俱进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和形式。同时要建立思政课教师评价体系,包括激励和制约机制,以加强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感,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要从观察身边环境开始,看到一条信息,就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分类归纳,形成自身的一个问题体系,在课堂上将归纳好的问题抛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分析,无形间提高学生的建设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教师要主动学习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熟悉课程目的,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引导,让学生参与进来并进行相应的思维活动,感受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得出结论后自觉信仰马克思主义。要达到这个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学习和发现当下学生发展的自我需求和自我培养方向,并发现其中的共同之处。在课程中与之相联系,以课程内容为基础,课程标准为原则,结合学生自身需求在教学中全面思考与设计,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与运用。教师在思政课的教学设计上应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充分挖掘思政课教材内容中有关建设性和批判性思维的部分,设计充分的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传入建设性和批判性思维。
最后,要加强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认知,打破思政课教师应“孤军奋战”的认识误区,把“立德树人”提高思辨能力当作思政课教育的立足点。把其他课程“立德树人”功能内化为思政课教师的自觉行为,实现课堂“立德树人”功能最大化,彻底扭转课程教学中重视专业课知识忽视德育的现象。另外,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培训,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总体水平,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针对思政课教师开展具有针对性、示范性的思政课课程教学指导,并且在课题组内,形成集体备课的习惯,在教学设计中有效体现“思政”元素,不断提升思政课的育人水平,发挥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