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概论》与亳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2021-03-08李国宇亳州学院中文与传媒系安徽亳州236800
李国宇 亳州学院中文与传媒系 安徽 亳州 236800
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求“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换句话说,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就是立德树人,这也说明了专业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课程思政”是指“高校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基于《文化产业概论》课程性质,课程内容与“亳文化”的内容及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要求联系密切,适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
一、课程思政与“亳文化”的互动
(一)“亳文化”
亳州市是历史文化名城,经过长期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亳文化”。魏宏灿在《“亳文化”的内涵及当代价值》中对“亳文化”进行了概括性提炼。其认为:亳州,地处涡水之滨,中原腹地,其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遍布境内的新石器时期村落遗址,展示出亳州史前文化信息,与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商周时期的淮夷文化,则又使其与江汉流域的荆楚文化融合;同时,当时的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又使这里成为南北人口迁徙的散聚地、南北文化的交汇处。魏宏灿认为“亳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史前文明——亳文化的渊源;老庄哲学——亳文化的灵魂;曹魏文化——亳文化的风骨;养生文化——亳文化的肌理。
张立驰在文章《“亳文化”略论》中指出:亳文化历史悠久,积淀厚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架构[2]。张立驰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亳文化”繁荣景观进行了论述,从商汤时期到春秋战国,从汉魏晋末到明清时期,充分的表明了“亳文化”发展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其在文章中,重点论述了老庄文化、曹魏文化等“亳文化”典型代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繁荣发展。以上是关于“亳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论述,从两位学者的论述当中可见,“亳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是经过长时间的积淀与发展,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养生文化、三曹文化、老庄文化等内容。
(二)课程思政与“亳文化”互动的桥梁——文化产业概论
课程思政的目的是立德树人,并把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去,而“亳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曹魏文化、养生文化等,尤其是曹魏文化,既体现了“亳文化”积极向上,忧国忧民的基调,又表现出兼容并蓄、和谐共赢的特点,其核心文化内容和课程思政的要求具有一致性,如何充分发挥“亳文化”的课程思政作用,需要一个平台和载体。而文化产业概论这门课,由于其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容决定了其能够与“亳文化”进行融合,能够成为课程思政与“亳文化”之间的平台和润滑剂。目前,高校中课程思政教育的主力军还是思政课程,这种局面不利于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如何在专业课程中同时融入地方文化和课程思政元素,是一条值得探索的教学方式。
二、“文化产业概论”课程中融入“亳文化”的必要性
《文化产业概论》是一门基础的人文课程,可以在介绍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积极的与“亳文化”的发展与开发结合,引导学生结合“亳文化”的创意开发,探讨文化起源、文化产业发展、大众文化以及文化经营与管理等问题,同时,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亳文化”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树立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而献身的精神。基于《文化产业概论》课程性质,《文化产业概论》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较为密切,特别适合进行“课程思政”的建设。因此,在《文化产业概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深挖课程内容中和“亳文化及”课程思政相关的内容,把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意识形态以及爱国思想等与课程中具体的文化产品结合起来,充分的发挥《文化产业概论》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博大精深的“亳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同的内容能够与“文化产业概论”不同的章节进行结合,既能丰富“文化产业概论”教学的内容,同时又传播了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和文化,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课堂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文化产业概论”与“亳文化”的结合,是一种专业课程思政化的探索,使得各类专业课程能够起到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课程思政能够落到实处。目前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但是从课程思政的视阈探索《文化产业概论》与地方文化结合的个案研究还没有。因此从课程思政视域去探讨《文化产业概论》与“亳文化”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创新性。
三、“文化产业概论”课程中融入“亳文化”的具体路径
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又要利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与塑造。《文化产业概论》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文化产业本质论、文化产业发展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理论和文化产业对策论四组成部分。因此,《文化产业概论》可以根据课程四个组成部分的教学内容,以课程思政为中心,积极的与“亳文化”结合,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建设。
(一)课程思政与《文化产业概论》
1.《文化产业概论》课程教学理念思政化
强化对专业课程思政化建设的理念,重点在于专业任课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是否扎实,其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专业任课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从专业课教师的角度看,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课本知识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以外,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换句话说就是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引领《文化产业概论》的课程教学,不仅要系统科学地传授文化产业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还要建立文化产业与人、与社会等多维度的交融关系。反过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需要注重强调大学生的文化接受心理特征,从单向度的授课方式向平等互动语境下的沟通对话转变,避免思政元素生搬硬套式灌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其理论自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高校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有一定的载体,在整个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课程和学生是一个统一体,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而《文化产业概论》这门课程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把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传递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文化产业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思政化
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也就是要求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引领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内容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文化产业概论》教学内容的思政化应该直接服务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文化产业管理作为应用型学科,《文化产业概论》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既要注重专业的应用型特点,又要兼顾课程内容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领作用。
首先需要全面梳理《文化产业概论》课程内容的知识点。《文化产业概论》课程教材选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由李思屈等人编著的教材,教材内容主要分为四大块,分别是文化产业本质论、文化产业发展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理论和文化产业对策论。其次是课程知识点做好教学设计,在知识梳理的基础上,把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产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转型与发展。同时把文化传承与传播和主流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合在一起,积极思考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社会以及生态文明等的互动关系,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有责任、有担当又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的有用之才。
3.《文化产业概论》课程教学方法思政化
“课程思政”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高等教育阶段,与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有益融合。若要提升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效果,首先在宏观上就要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要探索移动互联网+教学实践,积极的利用学习通、中国慕课等慕课平台实现互动式学习,线上与线下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破课堂采用单一模式的教学方式,紧扣时代发展,寻找社会热点问题与课程内容的结合点,使用当前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互动方式,例如在学习通上组织交流互动,或在视频中采用弹幕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课程思政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文化产业概论》与“亳文化”的融合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与高校专业课程进行深度融合,把地方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和道德价值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运用文化共建思想指导专业课程思政化的改革,突破专业课程思政化的难题。《文化产业概论》课程内容主要有四大部分构成,分别为文化产业本质论、文化产业发展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论和文化产业对策论,每一部分都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与“亳文化”进行融合,从而发挥“亳文化”的课程思政作用,使得高校专业课程更好的为立德树人目标服务。
1.结合课程内容,引入亳州名人文化
地方名人文化是我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其育人功能的作用十分明显,在高校学生整个成长过程中,地方名人文化会一直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深入理解我国传统地方名人文化的内涵对开展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十分必要。亳州几千年积淀的厚重的历史文化,为《文化产业概论》课程与“亳文化”的结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整个《文化产业概论》的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又能够让专业课教学起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加强培训,强化教师文化育人理念
专业课任课教师是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也是开展思政教育的组织者[3]。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文化育人观念较弱。因此,以地方文化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为主题的思政教育进度缓慢。因此,《文化产业概论》与“亳文化”的结合是课程思政改革的方式之一,在进行思政教育的同时,又能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专业任课老师和高校学生两者的进步并不是独立的,可以建立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教学相长,形成教与学的“共生效应”。将“亳文化”的核心内涵融入到课堂中去,把“亳文化”中的吃苦耐劳,爱国奉献的精髓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及对“亳文化”的认同。
四、结 语
总之,《文化产业概论》与“亳文化”的融合是一项复杂又系统的工作,从专业课程教师自身首先树立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再到结合课程知识做好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文化产业概论》课程将“亳文化”引入教学实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推动专业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