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全覆盖视域下模拟法庭教学模式研究
2021-03-08吕晓刚杨彩虹
吕晓刚 杨彩虹
(湘潭大学 法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模拟法庭课程作为法学专业的必修骨干课,在学生由在校学习阶段向就业司法实践阶段转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承前启后功能,被视为新时代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模拟法庭课程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法律实践操作能力,使模拟法庭课程教学与司法实践现实需求之间的深度贴合成为法学实践教学重点研究的主题,并且形成了数量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模式。但是,当前模拟法庭教学和研究视野局限于对庭审的仿真演练,缺乏对诉讼程序全程的整体关注:一是模拟覆盖范围狭窄,二是模拟形式化,三是模拟拓展性不足。因此,有必要在现有课程运行模式基础上,拓展模拟法庭课程教学的覆盖范围,提高实践模拟贴合度,强化司法实践现状前沿反馈时效性。
一、模拟法庭课程建设改革现状梳理
基于模拟法庭课程在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之间的桥梁作用,改革开放后伴随法学教育走向正轨,模拟法庭被纳入法学教育课题体系,并受到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高度重视。我国关于模拟法庭课程相关研究起始于1983年[1],此后围绕模拟法庭课程建设与改革,以提高课程实践教学能力为主线[2],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研究视野聚焦于对庭审阶段的仿真重现,从诉讼程序整体层面关注模拟法庭课程作用空间拓展的成果较薄弱。具体而言,当先模拟法庭教学改革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模拟法庭与实践能力全面提升。重点关注如何解决模拟法庭教学形式化问题,通过全真案例选择、原始案卷引入、实务导师参与和学生角色扮演等方式加强模拟法庭教学中对司法实践的有效模拟,强化课程对学生法律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3]。
第二,模拟法庭与理论教学互动联结。重点关注模拟法庭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国际法学等部门法教学中的运用。强调模拟法庭作为一种生动灵活、贴近实践的课程组织方式,有效发挥其对理论知识掌握运用的积极促进作用[4]。
第三,模拟法庭与特殊领域深度融合。重点关注模拟法庭在公安、工科、医学等相关背景院校的有效展开,根据行业、专业特色和能力需求等进行模拟法庭课程改革。尤其是针对公安专业教学中如何对预审、讯问、询问等庭审之外的实践能力有效模拟进行分析研究[5]。
第四,模拟法庭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重点关注模拟法庭的课程软件系统、案例数据库、场景虚拟仿真等新技术引入和完善。通过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系统配套,实现模拟法庭课程对司法实践的高度仿真和有效对接[6]。
第五,模拟法庭与公益服务有效对接。重点关注模拟法庭与法律诊所、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及公益普法等实践性教学活动相结合,实现课程教学与服务社会的联动共进。通过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的联通融合,推动课程教学与实务能力提升和职业伦理形成的良性互动[1]。
学术研究与实践创新的持续关注,体现模拟法庭课程在法律人才培养中承载的重要使命,但既有模拟法庭课程组织方式并未满足法学教育和司法实践的现实需求,需继续完善。总结改革经验和突破方向可发现,当前模拟法庭教学对开庭审理阶段的全真模拟已经取得巨大进步,基本能够满足熟悉庭审规则、了解庭审分工的教学效果。但视野仅局限于庭审阶段,导致对其他诉讼阶段缺乏必要关注,不仅影响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示司法实践,限制学生对诉讼全流程的宏观认知,还基于诉讼阶段之间的承继关系,忽视庭审外其他诉讼阶段,必然影响庭审模拟效果的实效性。因此为实现模拟法庭教学全面贴近司法实践,切实增强教学效果,要在模拟诉讼阶段进行拓展,突破庭审的束缚,将立案、审查起诉、调解、执行等诉讼阶段纳入课程体系,实现对诉讼的全覆盖。
二、模拟法庭课程诉讼全覆盖改革的意义与挑战
长期以来,以庭审为内容的模拟法庭教学模式对培养法律实践能力、强化基础理论掌握发挥了重要价值,并形成了成熟教学组织体系和教材体系。诉讼全覆盖改革势必对这一教学模式产生颠覆效应,为保证改革的审慎与效益,应当充分讨论全覆盖模式的改革意义,全面客观地预设可能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一)诉讼流程全覆盖的改革意义
首先,有助于拓宽模拟法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范围,形成完整覆盖诉讼程序的模拟法庭教学研究理论体系。模拟法庭教学局限于庭审环节,束缚课程开发和作用空间。通过将研究视域拓展到诉讼全程,改变当前仅关注如何加强模拟法庭教学对庭审仿真程度的藩篱,从全面拓展学生由立案到执行阶段法律综合运用能力的高度和广度出发,进行教学改革理论创新与体系丰富。
其次,有助于推进模拟法庭课程教学实践体系完善,形成全面涵盖案件办理流程的模拟法庭教学实践操作规范。通过将模拟法庭教学模拟范围由庭审扩展至立案、证据收集固定、证据审查运用、庭前会议、调解、执行等环节,为学生掌握材料审查、询问讯问、信息检索、调查取证、协调沟通等法律综合实务能力提供课程平台。
再次,有助于促进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形成贯通诉讼全程的理论实务并重模拟法庭教学模式。通过将模拟法庭教学内容由庭审模拟向诉讼模拟演进,加大对民事、刑事、行政等实体和程序法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力度,有效加强教学过程中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温故知新和对实践技能素养的实战培训,实现校园教学到司法实践的顺畅过渡。
最后,有助于实现课程思政与法律职业伦理教学的实践推进,强化德法兼修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的实效性。不同诉讼阶段对不同角色的职业伦理要求侧重不同。将模拟法庭课程内容由庭审阶段拓展到诉讼全流程,可以实现对法律职业伦理的全程导入,强化课程思政效果,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法治职业伦理观。
(二)诉讼全覆盖模拟法庭教学模式改革面临的挑战
首先,既有师资缺乏庭审之外其他诉讼环节实务经验和知识储备,导致在课程设计、具体教学、考评测试等环节面临一定的挑战,影响课程教学效果,难以充分发挥改革预设功能。由于此前模拟法庭教学完全以庭审为中心,因此在备课过程中针对的重点内容主要围绕庭审规则和角色分工,强调证据举证、质证和认证。然而,在诉讼全覆盖模式下,增加对立案、侦查、审查起诉、执行、调解和解等环节的模拟,对于这部分内容由于此前知识储备不足,实践经验缺失,导致很难在短期内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其次,受制于案卷保密和部门分离难以获取完整真实的案件材料,导致诉讼全覆盖模拟法庭教学改革缺乏完整模拟实践现状的材料基础。为保证模拟的实效性,依托案件材料的真实性是基础所在。然而,由于案卷材料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往往难以获取,并且不同于庭审阶段可以在成熟的案卷基础上改编使用,因此其他诉讼环节通常面临案卷材料不足和使用改编难度大的现实挑战。尤其是诸如侦查和审查起诉环节,本身是案卷材料形成过程,如何模拟证据收集固定和诉讼文书的形成过程面临重重挑战。
最后,由于场景众多,既有模拟法庭硬件设施和场地难以满足课程教学需要。当前既有模拟法庭教学硬件设施的配置完全是以法庭为中心展开的,导致在其他诉讼阶段模拟过程中,既缺乏相应场地,又缺乏相关设备,将限制庭审外其他诉讼阶段有效模拟的进行,导致诉讼全覆盖模拟法庭教学改革难以落地。相较于固定的法庭,其他诉讼环节模拟场地和设备配置需耗费大量成本,因此这一模式的推进需持续稳定的经费保障。
三、诉讼全覆盖模拟法庭课程改革具体路径
将模拟法庭课程内容范围由庭审阶段拓展至诉讼全程,对法学课程体系优化和人才培养实效具有重要价值,但也面临着挑战和困难。为此,首先要确立模拟法庭诉讼全覆盖理念,其次通过将模拟法庭教学模式改革与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和课程思政及职业伦理梳理相结合,提高诉讼全覆盖模式改革的时代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具体措施推进。
首先,通过拓展实务导师来源与增加交流学习等途径提升对庭审程序之外其他诉讼环节的教学指导能力。一方面,利用“双万计划”“校地协同”“实务导师”等机制,将实务部门的业务专家与骨干引入模拟法庭课程教学。通过理论教师与实务导师的良性互动,可帮助学生打通基础知识掌握与司法实践运用的桥梁,强化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实践现状反思能力,达到全面提高法学综合素养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挂职锻炼、调研座谈等形式提高对立案、侦查、审查起诉、执行、调解等诉讼环节的了解程度,提高对诉讼全程模拟的教学素养。对模拟法庭专任教师而言,教学内容拓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以此为契机,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中心,通过实践经验积累,反哺课程设计与教学组织。
其次,通过社会服务提高对庭审之外诉讼阶段的模拟仿真度。通过将模拟法庭课程与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公共法律服务等社会公益服务活动相结合,建立课程教学与司法实践的联结机制,让学生全程实战化参与真实案件办理。不仅能提高诉讼全覆盖模拟的仿真度,还能解决庭审外诉讼环节模拟所需资源不足的问题,利用司法实践提供的外部环境,增加课程硬件资源供给。另外,还能解决诉讼全覆盖模拟法庭课程改革的两个难题:一是真实案件材料无法获取的限制,在法律援助、普法咨询过程中,学生走进司法实践一线了解案情、知晓证据材料、掌握诉讼文书;二是说教式职业伦理教育缺乏感召力难题,可通过在真实司法环境中体悟当事人诉求与办案人员思维形成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思维体系。
最后,通过虚拟仿真、智慧司法平台等技术设备和系统软件的引入,为诉讼全程场景和案情模拟提供平台支撑,为诉讼全覆盖模拟法庭教学模式改革提供现实可行、成本可控的技术保障。整合既有刑侦实验室等,加强对侦查等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环节的有效模拟。一方面,由于庭审外其他诉讼环节涉及场地设施数量众多,场景复杂,完全采取线下建设的方式成本高昂,且难度较大,而虚拟仿真的方式可以有效兼顾成本与效果,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当前智慧司法等现代科技在司法实践中的充分运用,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要形成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