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服装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研究
2021-03-07佟菲
佟菲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发展对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这要求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能力的卓越人才。目前,社会迫切需要有较强动手能力,有良好艺术素养,同时掌握具有高新技术的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
在进行应用型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当要明确高校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整体的教学目标,尤其要帮助学生增强整体的专业性知识技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专业性素养。在进行服装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做好更加积极有效的创新,该文首先分析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策略及卓越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及优化措施,希望对应用型高校服装专业卓越人才的创新培养及教学改革提供有效帮助。
1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而言,卓越工程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不但需要具备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工程工作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还应当对服装与服饰设计岗位相关的工程理论、方法、技术加以系统掌握,不断加强针对服装与服饰产品设计、生产、营销以及管理等多个环节的训练,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1]。在此基础之上,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还要求本专业面向社会输送具有良好交流沟通能力、组织协作能力、 团队管理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能够胜任服装与服饰设计工程相关的技术工作,达到见习服装工程师技术能力要求,并且可以独立获得见习服装工程师技术资格,以更好地满足本专业工程技术需求。
2 应用型高校服装专业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问题,尽管高校不断深入教学改革及专业调整优化方案,得到相应的进步和发展,但由于受到相关因素影响,往往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后续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1)服装专业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待提高。
在当前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采取较为传统的方式,通过一些演示文稿和指导教学等方式来展开,而实际上,部分高校通过这一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教学,来开展相应的服装设计教学,虽然能够有效地做好对于实际的教学引导,增强学生的实践和服装设计能力,但实际上对于社会企业的整体岗位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服装专业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在高校进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性技能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但由于当前部分高校的服装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并未完全优化,仅是具备一些相关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资格,并没有具备丰富的动手实践及培训交流经验的教师。因此,在进行的服装专业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整体积累经验不够,相应的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也是导致服装设计与制作教学中产生问题的根源所在。
(3)服装专业模拟实训室配备有待完善。
应用型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育过程中,应当要做好专业实训教师的师资引进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部分高校受制于相关因素的影响,在进行专业培训过程中,并没有充足的实验设备和相应的基础设施来满足学生的实验教学和学习需要,所以难以取得更加良好的实践实训效果[2]。同时,不同的专业化的情景设置,也导致学生并不能够把握整体的服装工艺制作操作流程和实际的教学实践水平,所以会影响学生的动手实践及理论知识转化能力的提升。
3 应用型高校服装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3.1 脱离市场需求
应用型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育过程中,要明确国内外服装行业的用人需求,对于学生理论知识及实训需求要结合服装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整体的岗位需求及工作内容设计。事实上,新时期的服装行业,对学生的服装设计以及服装工艺和服装陈列专业性较强的岗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相应的以实践类和设计类为主,所以在进行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当要根据整体性专业教学水平和知识学习情况来实现更加有效的教学引导[3]。
3.2 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应用型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往往受到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影响,基础课设置比例过大,而且对于学生的知识教学和相应的拓展引导存在不足,容易产生一定的内容重复,也难以与社会企业之间形成更加良好的联系[4]。在进行课程设计过程中,整体的课程设置并不合理,不同岗位和不同课程之间的连接性不强,对于学生的基础性理论知识教学较多,并没有重视对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所以导致在进行服装设计等专业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培养相对单一的仓库型人才,并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服装设计和服装企业标准以及生产工艺流程方面的教学,导致学生对于相关的服装产品开发和服装的企业整体标准有一定的影响,导致学生后续的知识学习和岗位工作有所影响。
4 应用型高校服装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4.1 进一步提升卓越人才培养理念
新时期的高校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当要不断增强对于学生的人才培养的提升,而实际上,在进行服装生产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和整体的课程学习反馈评价,来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训能力,其中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应当要结合不同的新常态下的教育理念来做好有效的教学更新,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的有效培养,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性的能力,帮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要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和服装设计类活动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学习价值,尤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有效性培养,通过这种方式将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新时期的教学实践和服装设计活动及企业的生产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不断地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让学生不断强化自己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4.2 优化调整课程设置适应服装行业和市场需求
在进行应用型高校服装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整体的国家发展和社会发展形势有关要求,做好服装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尤其要根据不同的企业发展方向和整体的社会人才需求来注重对学生进行更加向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尤其要坚持和贯彻落实求实、务实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服装行业和生产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来帮助落实相应的实践性和考核操作性,尤其要结合区域性的经济发展形势,来不断地强化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要做好对于课程的优化合理配置,构建起更加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达到课程之间的有效性衔接,同时也应当强化对学生知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引导,达到专业交叉、渗透结合的效果,尤其要确保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增强对相关的服装设计行业的理解,为学生增强相应的实践技能打好基础。
4.3 提高专业教师自身动手实践教学能力
对于应用型高校服装专业教学和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应当根据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来构建起更加完善有效的技能型、双师型教学团队,要帮助学生增强整体的知识学习水平和动手实践应用能力。同时,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对学生的知识传递效果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做好对于教师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强化提升,帮助教师借助相关的教学引导,启发学生做好对于知识内容的深入探究,教师也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5]。同时教师自身也应当要强化对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认识提升,尤其要做好对学生的有效性引导,学校聘请具有专业性技能的高层次人才或具有行业经验的企业设计、技师来参与到教学中,以此来不断满足和丰富卓越人才培养的总体教学体系,同时要注重对教师的技能强化与培养,大力发展双师型教师,同时在进行专业教学过程中,还应当明确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的培养,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和市场竞争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4 强化校企多元联动合作,提高企业参与度
(1)多形式、深层次、全过程的参与。建立校企合作、多元协同的卓越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形式、全过程、深层次参与卓越人才培养的特征。如让企业设计师、制版师、工艺师等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参与兼职授课、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专业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的下一季度服装新品研发,合作申报产学研项目等。实现企业多形式、多维度、全过程的深度参与,实现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企业中的实践知识双向流通,培养双主体的实践体系相互渗透。
(2)注重校企资源与平台建设。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学校与企业联合设立课程研发项目,共同开发3D 虚拟仿真陈列等课程; 依托企业实际技术需求,与企业联合设立研发横向项目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类项目等; 通过与企业联合建立多个实训基地、合作共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等,共同进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结合课程与交叉学科知识和案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面向企业和行业的综合性案例中进行学习,用行业的要求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跨界交叉整合能力[6]。
(3)注重校企联合实践教学与人才的定向培养。通过阶段性划分的实践教学为基础性实验、 应用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强调动手实践,制定配套实践课程的质量标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对学生开展职业相关内容培训,为企业定向定制培养卓越人才。
5 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型高校服装专业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做好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针对现阶段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卓越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不断提高,卓越人才的技能型、双师型师资队伍有待加速建设,专业模拟实训室配备应逐步完善;同时,要把握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脱离市场需求和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原因,要积极有效的提升人才培养理念; 优化调整课程设置适应服装行业和市场需求; 提高教师自身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能力,从而有效地增强专业学生的知识学习质量,有效的带动学生创新创业,促进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