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蒙古族文化的教育社会功能
2021-03-07张艳华王双全
张艳华,王双全
(赤峰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地区长期推行现代化赶超战略, 认为经济是带动民族地区发展的灵丹妙药,而忽视民族文化传统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其实,文化和经济的互动作用是构成民族地区发展的两大因素,哪一方面都不能偏废[1]。这已经告诫我们富有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内涵的少数民族文化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各民族提供发展机会与空间,应将国家西部开发战略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有机结合。因此,对蒙古文化教育社会功能的研究,已不仅是一个文化教育理论问题,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民族共同繁荣、保障国家和平稳定的需要。
1 独特的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文化是蒙古族群体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艺术风格、道德风尚等。如果说世界是一个多视觉的镶嵌图案,那么蒙古族用其精妙的画笔,以其与众不同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在这一图案中绘嵌了美丽的一笔。
1.1 独特的蒙古族精神文化
蒙古族精神文化是最能反映蒙古族的本质特征和内在精神的,主要体现在思想理论、宗教信仰、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历史、技术与方法中。其独特的精神禀赋,是维系蒙古族的纽带,也是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为:(1)蒙古族精神文化尚力、尚武、尚智、尚勇,不怕困难、不畏强暴、知难而进,具有坚韧不拔的执着性,体现了英雄主义性格特征。这在很多史书中都有体现,如“贵壮尚勇”“重兵死、耻病终”“力猛者乃一世英雄,智勇者乃万事英雄”等,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写照。(2)蒙古族文化具有自由开拓的精神。生活天地、自由环境的相对宽广,使得“自由因子成为蒙古人生活的依据和凭借”[2]。表现在文化中就是追求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田园牧歌般的生活,乃至生存状态的艺术化。蒙古人永远渴求知识,探寻未知事物,永不满足于物质的享受,目标一个接着一个,相应地行动也是一个接着一个,这就铸造了蒙古民族的开拓精神。(3)蒙古族文化具有崇信重义精神,极力推崇以诚立命、 已诚配天、以信立行、以忠誓盟的核心价值。可以说,诚信精神构成蒙古族文化的最基本特征。(4)蒙古族文化具有务实、实用精神。蒙古人从自己的实际环境和现实需要出发,按照自然的规律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关爱生命的普惠性、包容异己的开放性。这些精神禀赋不只是一种观念向往,更是一种行为与实践,被蒙古人一以贯之,融汇到自己生活的全部,具有认识与行动、理念与实践的双重品格。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行的统一上,蒙古族是不同于其他民族的。
1.2 独特的蒙古族物质文化
民族物质文化是具有物质形态的文化事物,可以具体感知、摸得着、看得见,以物化的形式存在并表现民族精神文化, 或曰显性的精神成果的物质表现形式[3]。如建筑、饮食、服饰、工具、民族文物、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等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在明确、生动地传达着民族文化信息。蒙古族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4 种实体物上:(1)建筑。蒙古族居住的蒙古包就地取材、以木为架、上覆以毛毡,主要结构特征为“圆”,具有简便的生态性构型和不分季节的实用性。(2)饮食。蒙古族以肉类和奶食品作为主食,有白色、红色和青色之分。白色食品指奶食品,红色食品指肉类食品,青色食品指生长在蒙古高原的野生菜类。(3)服饰。蒙古族典型的服装是蒙古袍,用丝绸、棉布、毛皮缝制,十分肥大,腰带宽且长,腰身松弛宽展。(4)工具。蒙古族日常所用的工具有:剪刀、奶茶壶、新生儿的摇篮、储备酸奶的木桶、刀子、背篓等家庭日常工具;祭灶、苏立定、哈达等节庆用的工具;马、骆驼、牛、勒勒车等交通工具。蒙古族的衣食住行贯穿着实用、简约的原则,通过赋予多种功能,从而达到简约的效果,符合游动生活的需求。
1.3 独特的蒙古族制度文化
蒙古族还创造了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制度文化。其包含与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民族结构相适应的法律、家庭、民间传统礼仪俗规等制度。具体表现为:(1)法律制度。《大扎撒—法典》(即《成吉思汗法典》),包含了社会秩序、国家事务、军队训练等内容,是治理朝政、整顿社会的准则。还有《阿拉坦汗法典》《喀尔喀七旗法典》《卫拉特法典》《元史·刑法志》《蒙古律书》等。(2)家庭制度。包含父系的家庭制度、家庭财产分配与继承的制度、亲属关系制度等。(3)礼仪俗规。包括岁时、婚嫁、丧葬、礼仪、生活生产、祭祀、娱乐等风俗。这些制度涉及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把蒙古族社会的宗教、政治、伦理、文化等用制度的形式规范起来。而且制度内容翔实,内涵深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4],“是蒙古族文化的檩梁和支柱”。蒙古族制度文化积淀着蒙古人的宗教、道德、伦理观念,约束着每个蒙古人的行为,保障了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转和游牧经济的生态化方向发展,是衡量蒙古社会文明化程度的重要尺度之一,在蒙古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构成。蒙古族文化是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和城市文化的集聚、融合,是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综合性文化形态。其丰富多彩而又极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戏曲、美术、风情构成了多姿多彩、五彩缤纷的民族民间文化长廊,理应成为建构民族政治、民族文化主体意识,以及促进文化经济发展新符号的人文资源。
2 蒙古族文化的教育社会功能
蒙古族文化的教育社会功能是指蒙古族文化教育在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蒙古族文化教育社会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该文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几方面加以论述。
2.1 满足文化市场需求、推动经济发展的经济功能
蒙古族文化的教育经济功能表现为对经济的正面影响,主要是通过对蒙古族成员的培养,起到推动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的文化力作用。对于内蒙古地区而言,文化产业的发展,最为重要的当属具有浓郁特色的蒙古族文化。其中,宗教信仰的神秘性、文化性,民间艺术中悠扬的牧歌、高亢的长调、生动的文学、豪放的舞姿,自然景观中独有的美丽草原,饮食中的绿色环保等,越来越被人们所向往,对人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就构成非常丰富的、在全国可以说是具有垄断价值的草原旅游、 民俗旅游以及文化考古旅游的特色资源。而且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畜牧业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蒙古族文化能够成为内蒙古地区社会发展的原发性因素和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这就是蒙古族文化存在和发展的价值所在。
旅游是一个乘数较大的产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被经济学家用“乘数”的概念加以表示。目前,内蒙古地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蒙古族文化产业化已经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比如,现代那达慕大会与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结合起来,凭借浓厚的宗教文化底蕴,将“旅游搭台,文化唱戏”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两种模式交织在一起,自2001年至2012年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7 000 万人次,文化产业产值达到160 多亿元[5]。现在内蒙古地区的旅游业已经基本形成一个以文物古迹、区域文化为核心,辐射并带动娱乐、交通、商贸、酒店等配套发展的文化产业模式,满足了文化市场消费需求,有效地应对了经济全球化、市场化挑战冲击的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促进内蒙古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是旅游的核心价值,没有文化的旅游缺乏魅力。只有用文化做支撑, 内蒙古地区的生产力才可能获得质的提升和大的跨越[6]。当然,旅游的发展也给了保持蒙古族文化独特性的一个理由。
2.2 塑造民族认同感、维护社会和谐的政治功能
蒙古族文化的教育政治功能表现为通过使学生传承蒙古族文化中蕴含的人类共有的价值规范,以约束、协调、规范民族个体交往及思想意识,进而实现民族凝聚发展、社会和谐运行的功能。如蒙古族的节日文化(春节、端午节、那达慕、马奶节、祭敖包、千灯节等),以自然形态的“文化课堂”形式,对青少年进行着礼仪习俗和禁忌教育,规范青少年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民族文化心理以及行为方式,塑造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就拿最具有代表性的那达慕大会中的“男子三艺”(摔跤、赛马和射箭)来说,对于青少年规则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着蒙古人的情感、信念、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对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再比如,蒙古族的宗教文化在“解释人生问题、伦理问题和心灵问题上,还具有相当大的文化价值优势”[7],具有道德性、利他性。这对“抑制心理和社会丑恶现象方面具有特定的客观社会效应”,对于丰富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们的伦理道德,维护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以及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正如有些研究者所说,蒙古族的宗教文化因使人类的生活和行为神圣化,变成最强有力的一种社会控制。拿祭敖包和祭火活动来说,它能够抚慰人的心灵,凝聚民心,有利于各族人民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和和谐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是蒙古族文化的独特风韵,虽不同于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但正好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公德、美德相一致,两者殊途同归。
蒙古族文化中坚韧不拔、自由开拓、崇信重义、务实实用的精神,铸就了其特有的导向作用、规范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辐射作用,是“培育中华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精神沃壤,是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基石”,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原动力,有利于把整个社会引向一个安定团结、多彩幸福的理想境界。
2.3 构建社会和谐文化、世界多元文化的文化功能
蒙古族文化的教育文化功能是指通过学生传承蒙古族文化中优秀的成分,进而实现保障蒙古族文化以及世界多元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功能。蒙古族文化是一个流动的长河,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蕴厚重。作为一种精神要素,其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品格和独特的文化血脉。抛却民族宗教信仰的神秘面纱,跨越历史的时空,蒙古族文化显示着蒙古族群体的隐性力量和科学智慧,隐含着进步的文化观,供人解读欣赏。它也是我们“认识和理解历史上游牧文化的‘活化石’,是解读游牧文明史的‘钥匙’,是关于游牧文化的一部‘活态’历史教科书和一座内涵丰富的游牧文化历史博物馆”。作为一种超常规资源,它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及不可剥夺的美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文化反思,有利于构建中国多元统一、兼容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大众共享的社会和谐文化。
现代文明是从四面八方拼凑起来的一件百衲衣。《多种文化的星球》一书中指出,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人类要实现发展,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就必须得到保存。只有如此,人类才能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保持各自的文化活力,才能促进人类文明的正常进化和升级,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不听异曲不知同工之妙, 没有差异和对立就不会有物体的运动。蒙古族文化是全球化语境中人类文化基因库的重要因子,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以及多元文化对话机制的象征资源。所以,我们应该从全球化的时代角度,从人类共同体的视野,力求把蒙古族文化放在人类历史的大背景下,从对人类文化取长补短、择善而从,以及美美与共、多元一体的角度来传承和弘扬。最终使蒙古族文化跨越时空,超越国度,成为人类共享、共有的人类文化。
2.4 提高生态文明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功能
蒙古族文化的生态功能是指通过对蒙古族生态文化的传承,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并渗透到生产实践活动中,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表现出来的功能。蒙古族文化以和自然对话的方式和模式保存流传着。蒙古族文化把自我的生命融入天地万物中,参赞天地的化育,形成浑然一体的大生物圈,把自然纳入人自身发展的体系,可谓当今人与自然关系的特殊蓝本。其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的现代生态文化观,是一种重度的自然生态文化。这种物我相融的自然主义精神在颁布的法典、神话传说、英雄史诗、颂歌赞词、医学养生以及生活习俗中都有所体现,并以人们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播着,流淌在蒙古民族的血液中。这就像是一剂清醒的良药,纠正了以往人们思维深处“天人对立”的错误认知,为人类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崭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促进了人类精神文明层次的提升和民族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
蒙古族厚筑的制度文化合理地调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范式,利于引导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蒙古族文化告诉我们如何去爱鸟,爱草、树木,如何保护植被,爱护动物,以制度管理乱砍、乱伐行为。这促使人们构建一种爱护自然、爱护生命、节约资源的生态责任意识、生态道德意识,并进一步内化为人们稳定的心理结构。这有利于我们以实际行动支持国家提出的严格封育政策,并参与到植树造林、建设绿化城市行动中来;蒙古族文化讲究节约,把节约看作是善事,浪费看作是恶事。这种价值观在相互攀比、超前消费、赊欠消费的今天,有利于克服人们的近视和短视,规范人们的消费方式、行为方式,引导人们勤俭消费、绿色消费,节俭地生活,形成良好合理的适度消费习惯;蒙古族文化讲究循环利用、无废利用,这种价值观利于人们发展节能减排产业,使生产活动向着优质高效转变,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蒙古族文化就像黑暗中的一束亮光,启迪人们要依靠现代科技实现人与自然的新和谐,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蒙古族文化教育社会功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学校,尤其是蒙古族学校传承、创新蒙古族文化,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进而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内蒙古地区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我们应以“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传承国家主流文化的同时,也要从蒙古族文化上着手,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实现蒙古族文化的教育个体功能,进而去实现蒙古族文化的教育社会功能。这使蒙古族文化的教育社会功能具有间接性、隐含性、潜在性、迟效性等特点。如何充分发挥蒙古族文化的教育个体功能,用蒙古族文化的精神颜料来浸染学生,是学校,尤其是蒙古族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需要蒙古族学校一方面增强对蒙古族文化批判的力度,进行深度分析,摒弃和改革与社会主义不相适应的部分;另一方面整合蒙古族文化优势资源,挖掘出蒙古族文化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精髓和进步文化观,并“进行科学的诠释,将时代精神融入其中,赋予其新的内涵,由朴素变为精致,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由自发转为自觉,使之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