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的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研究
2021-03-07贾慧
贾 慧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山西 晋中 030600)
二语习得理论是一种综合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语言教育学等多种社会学科内容的研究人类语言获得机制的理论,是在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1]。二语习得理论中的思想对于我国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创新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目标在于通过相关教学措施的实施及教学活动的开展,对本校学生外语学习能力进行进一步提升。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由于部分高校外语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不高,对于二语习得理论了解不充分,导致其实际课堂教学质量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二语习得理论作用的发挥还需语言环境的辅佐,但部分高校实际的外语课堂教学语言环境并不理想,同时原有的教学思维对于高校外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高校要进一步优化外语课堂教学环境,提升本校学生外语课堂学习质量,同时还要加强高校外语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学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提升及全面发展。
1 基于二语习得理论下影响高校外语课堂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
二语习得理论在高校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对于高校学生外语学习的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二语习得理论下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其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受学习者个体差异、课堂教学安排的专业程度及语言学习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学习者的智力水平、学习动机及心理机制对于其外语课堂学习质量密切相关[3];同时,高校外语课堂安排的专业程度也是影响高校学生外语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此外,高校外语课堂教学环境的营造对于在二语习得理论下高校学生外语学习成绩的提升也具有重要影响。
1.1 学习者个体差异
在二语习得理论下高校外语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高校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对于高校外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首先,高校学生个体认知水平的高低对于外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外语作为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与学生本身的智力水平及学习能力的高低密切相关。智力水平及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迅速理解外语课堂教学内容及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理解学校外语教师课堂各项教学环节的主旨,提升与教师课堂教学措施的配合程度,促进高校外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其次,高校学生对于外语课堂教学的情感差异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在二语习得理论下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高校学生保持较为合适的学习动机水平可促进其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二语习得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端正的学习态度对于其实际的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最后,高校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对于课堂学习质量也具有重要影响。在二语习得理论下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对于外语语料的注意过程、相关外语知识的重构程度以及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实际效果也具有重要作用[4]。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外语语料的有意注意及无意注意可进一步提升课堂学习质量,同时,学生对于外语相关词汇语料的重构及与自身原有知识结构同化顺应程度越高,学生对于外语掌握运用程度越熟练,对于学生实际语言水平的提升也具有重要影响。
1.2 课堂教学安排的专业度
课程安排的科学性与专业性对于二语习得理论下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质量也具有关键作用。首先,课堂教学具体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相关程度对于高校外语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具有重要影响。课堂教学内容在词汇与语料上与学生实际学习与生活关联程度越高,高校学生对于该教学内容在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就越高,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于相关外语词汇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高校学生将外语知识与生活中的事物建立直接联系[5],从而促进实际外语水平的提升。其次,课堂教学形式也是影响高校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二语习得理论下开展高校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样化的课堂形式可深化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程度,从而帮助高校学生进一步将外语教学内容与自身知识结构建立联系,对于高校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最后,高校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及双方课堂互动对于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也具有重要影响。二语习得理论下在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除了传统的师生角色之外,高校教师还可通过师生角色对调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发表自身的观点及分享学习方式,推进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外语课堂教学质量。
1.3 第二语言学习条件
二语习得理论下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仅依靠科学完善的教学安排及师生配合,同时对于语言教学环境也具有一定要求。首先,高校课堂语言环境建设完善与否是影响外语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优质的外语教学环境有助于高校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并适应外语学习环境,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相关外语知识的理解能力及学习效率。其次,学生所学外语的类型及语言谱系之间的差距对于高校学生外语学习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二语习得理论下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所学目标语言与其母语在语言谱系及类型上的差距越小,学生对于目标语言的适应及学习接受程度越高[6],外语学习效果越高。最后,部分高校教师对于外语文化背景介绍的充分与否也是影响高校外语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其承载的是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历史传承及文化偏好,学生对于所学目标语言的了解越充分,对于其语言表述方式及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就越高,学生实际外语课堂学习质量提升就越明显。
2 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的高校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的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对于高校学生外语学习质量及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部分高校由于自身课程结构不完善,导致二语习得理论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同时,二语习得理论还强调语言环境及目标语言与母语之间的相似性,但部分高校实际的语言环境并不理想,且外语教师队伍教学能力不足,这些都对二语习得理论在外语课堂教学中作用的发挥产生了一定阻碍。
2.1 部分高校外语课程结构有待完善
科学完善的课程结构是二语习得理论下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但在高校实际的外语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高校的外语课程结构还存在一定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口语课程课时较少且开展方式单一。高校学生外语课程体系的建设及学生外语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但大部分高校外语口语课程教学过程中都是依靠母语翻译,且外语口语课程课时较少,导致高校学生实际外语表达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其次,写作课程内容形式固定。二语习得理论下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高校教师对于学生外语写作教学内容大多采用命题式,且所写内容与学生实际学习与生活联系不足,导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其运用有限[7],不利于学生外语水平的提升。最后,视听说课程表演性质严重。在实际的二语习得理论下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高校教师对于外语视听说课程的讲授大多是以公开课方式进行,对于学生实际外语听说能力提升有限,同样也不利于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2.2 第二语言学习环境不理想
优质的语言是二语习得理论下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及外语成绩的提高都具有重要影响。但在实际的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高校的语言环境却并不理想。首先,根据二语习得理论,语料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前提和基础,但在实际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高校外语的“输入量”不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提供的可理解性的语料有限[8],对于学生了解、理解并学习相关外语知识点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同时,部分高校外语教师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高校外语教师所提供的语料还存在母语与第二语言相互影响的情况,对于我国高校外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其次,由于高校外语教师语言教学氛围营造存在一定不足,课堂情景的设置并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引导,对于推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作用有限,同时,由于部分教师在组织相关外语知识点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考虑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不足,同时也影响了我国高校学生实际外语水平的提升。最后,语言交际环境较差也是影响二语习得理论下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原因。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高校所创造的外语环境不仅无法满足学生的交流需求,而且在交流形式上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样也不利于我国高校外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2.3 高校外语教师队伍在专业与教学能力上存在欠缺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对于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部分高校外语教师队伍由于自身教学能力欠缺,对于二语习得理论下高校外语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外语水平的提升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首先,部分高校教师对于二语习得理论的了解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仍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导致学生对于外语教学内容理解太过浅显,实际外语学习能力也没有得到显著提升。其次,由于二语习得理论对于教师在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以及语言氛围的营造具有较高要求,但实际课堂教学对于外语相关文化知识背景介绍也存在一定不足,部分高校外语教师在专业知识能力上还存在一定欠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语习得视角下外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最后,高校外语教师教学能力不足也是阻碍我国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因素之一。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高校外语教师对于二语习得理论的理解不够深刻,在运用二语习得相关理念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现有教学能力对于无法将相关外语知识点及二语习得理论进行紧密结合,对于学生外语水平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2.4 母语对于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干扰过强
二语习得理论下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对于高校外语课程结构及师资力量建设具有较高要求,同时还需高校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学思路,促进外语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不足,首先,部分高校外语教师虽然运用了二语教学相关理念,但高校外语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语料输入及教学思路上仍沿用母语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所学目标语言的语言材料的掌握运用及知识结构的完善都存在一定不足[9]。其次,部分高校外语教师对于母语和第二语言在教学内容及语言逻辑上对比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学习思路无法进行有效切换,不仅会影响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及效率,也不利于学生实际外语水平的提升。同时,部分教师在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极易套用母语的语言逻辑,对于学生实际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最后,部分高校还存在学生对于目标语言语块及词汇连接接触不足的情况,大部分外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目标语言语料的输入,即鼓励学生摄入学习相关外语语料上数量不足,同时在相关外语语料的输出上也存在一定不足,大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外语表达上给予的时间与机会不充分[10],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外语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3 基于二语习得理论下高校外语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策略
二语习得理论下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高校外语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及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二语习得理论下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外语课程体系,为学生外语学习能力的提升及知识结构的完善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高校还要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及教学能力,深化教师对于二语习得理论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进一步优化外语课堂教学环境,减少母语对于外语教学的影响,进一步推进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3.1 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充分完善高校外语课程体系
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可为高校学生在外语课堂教学习过程中构建完善的语言结构体系,帮助学生从听说读写各个角度全方位了解和掌握相关外语专业知识,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的实际外语能力和水平[11]。因此,在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具体开展过程中,高校领导首先要完善外语口语课程并进一步延长课时,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在外语口语课程中表达自身的意见和看法,提升学生的外语口语能力。同时,在外语口语表达上,高校还可进一步丰富外语演讲活动,通过题材与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促进我国高校学生外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其次,高校要在外语课程体系中纳入外语写作。除命题式写作之外,高校教师还要积极拓展外语写作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自由发挥,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目标语言遣词造句的能力,推动高校外语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最后,高校还要进一步优化外语视听说课程,降低高校外语教师在视听说课程中的表演性,为高校学生外语学习质量的提升及思维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从教学环境出发提高高校外语课堂教学质量
相较于传统高校外语教学而言,二语习得理论下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教学环境的要求较高,语言环境质量的高低对于外语课堂教学工作实效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今后具体的外语课堂工作开展过程中,高校教师首先要加强外语课堂的外语“输入量”,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接触的教学内容及环境中的物品都可用学生已有知识及教师所给语料进行表达,同时还要增加课堂教学过程中可理解性语言的数量,提升可理解性语言的质量[12],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外语课堂教学质量。其次,高校教师要通过环境的建设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外语的学习动机,同时还要加强对于外语重要性的宣传,帮助高校学生进一步明确外语学习的重要性与实用性,促进高校学生在外语学习课堂上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升,推动高校学生全面发展。最后,高校还要在外语交际环境建设过程中鼓励学生用外语进行交流和沟通,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外语运用的语感及熟练程度,进一步促进高校学生外语专业素养的提升。
3.3 提升高校外语教师专业素养及教学能力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对于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二语习得理论下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高校首先要加强对于教师教育培训机制建设,通过完善教师培训轮岗机制,细化教师培训规则,提升外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其次,高校还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鼓励其在了解外语考试内容及考核方式之外,还要积极了解其所教授外语的语言文化背景,以帮助学生全方位理解其所传授的外语所代表的文化及思维模式,从而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13],促进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及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最后,高校还要通过定期举行教学研讨等方式,进一步深化教师对于二语习得理论的理解,针对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与解决,从而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为灵活迅速地运用二语习得理论开展教学活动,助推我国高校外语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3.4 削减母语对于高校外语课堂教学的干扰
二语习得背景下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及学生的配合,还应充分尊重学生所学外语学科的思维模式,进一步促进外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具体开展过程中,高校教师首先要加强对于母语及第二语言之间的对比分析,高校师生要深入了解自身所教语言科目与母语在表达方式、语块结构以及构词方法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所学目标语言特点的理解和把握[14],促进学生实际外语学习能力的提升。其次,高校教师还要进一步加强对于第二语言思维模式的培养,高校要重视对于第二语言思维逻辑的阐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自身所学第二语言的思维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外语素养的提升及全面发展。最后,高校还要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所学目标语言的接触,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对于外语的熟悉及了解程度,避免在运用外语进行表述时必须借用母语进行“翻译”的情况出现,促进高校学生外语学习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