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语模角度看昆明方言中模式词语“A眉A眼”的组建机制
2021-03-07曾晓舸代轲帆
曾晓舸 代轲帆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
1 研究内容与意义
昆明方言中有词语“鬼眉鬼眼”“杠眉杠眼”“呆眉呆眼”等“A眉A眼”结构的词,“A眉A眼”结构构成的词在昆明方言中为形容词,并且前后两个“A”均为同一个字。这里“A眉A眼”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这些词也可以写作“A眉日眼”的结构,如“鬼眉日眼”“杠眉日眼”“呆眉日眼”等等。查阅《汉语方言大词典》中“鬼眉鬼眼”词条,在西南官话中解释为“难看”,而在《昆明方言词典》中“鬼眉鬼眼”被解释为“贼眉鼠眼”和“形容事物不称心”,两者大相径庭,更何况《汉语方言大词典》也没有收录昆明方言中的特征词“鬼眉日眼”。丁崇明提出“A眉A眼”与“A眉日眼”相比只是前者更文明,但这样的解释是不够充分的。首先这些词语的使用十分普遍,其次这些词语构成了一定的造词规律,这种现象不仅存在语用环境的区别,而且体现了语法层面的变换规律。面对昆明方言中存在的这种现象,需要利用语言学理论分析其现象,找出其中的变换规律,既要遵循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又要符合方言的实际情况。
袁宾在《近代汉语概论》中提出有固定模式的词语,称为模式词语。“A眉A眼”在字数上为固定的四字格,其中不变的字为“眉”“眼”,其组合模式固定,意义类型固定,也可以大量产生新词。所以“A眉A眼”属于模式词语。随着语言的发展,“A眉A眼”内部产生了诸多变化,基于共时平面,针对组合模式和意义类型,李宇明的观点对于分析更加便利。1996年,李宇明提出了“词语模”这个概念,之后在其著作《语法研究录》中再次明确。他认为词语模是一种可以批量产生新词语的框架,由“模标”和“模槽”两个部分构成,模标是词语模中的不变部分,模槽是词语模中的空位部分。李宇明在文中列举了汉语中常见的例子,并根据模槽位置差异,把词语模分为“前空型”,如“××工程”“×热”等;“后空型”,如“三×”“电脑××”“文化××”“导×”;“中空型”,如“吃×饭”。李宇明的观点能合理地分析昆明方言中关于“A眉A眼”的相关问题。根据李宇明的定义,笔者认为昆明方言中的“A眉A眼”是一种前空型和中空型混合的词语模。说其是“前空型”,是因为它有一种独特的构式“A眉日眼”,此时为前空型,而“日”字也是填补进去的,因“日”字所填补的位置,笔者认为这是其“中空”的部分。文章的研究内容就是昆明方言中的词语模“A眉A眼”。
昆明方言是西南官话中昆贵片的一种次方言,昆明市下辖7个区,分别为五华、西山、盘龙、官渡、呈贡、晋宁和东川,1个县级市为安宁市,3个县分别为宜良、嵩明和富民,3个自治县分别为石林、寻甸和禄劝,总面积达20 000余平方公里,辖区面积较为广阔。其中,呈贡区虽然有地铁连接,但仍然与市中心联系不太紧密,距离主城区仍有30余公里,所以不做讨论;除了五华、西山、盘龙和官渡外,其余行政区域均距离昆明市区30公里以上,对昆明方言影响不大,也不做讨论。五华、西山、盘龙和官渡4个区,因为存在部分少数民族自治乡,这些地方的方言与城区大有不同,所以这里主要讨论其主城区部分的方言情况。
随着昆明的不断发展,昆明与祖国其他地方交往日益紧密,昆明方言也随着这些变化产生了相应的转换。所以,笔者希望通过分析其中的一些现象,并由此抛砖引玉,增加学界对昆明方言的认识,也为相关的方言词典贡献绵薄之力。
2 词语模“A眉A眼”
“A眉A眼”是构成形容词的一种词语模,并且其内部不可分割,前后两个“A”为同一个字。前面一个“A”为前空部分,后面一个“A”为中空部分,所以它是一种前空型和中空型混合的词语模。其中“…眉…眼”为模标,“A”为模槽。
2.1 模标“…眉…眼”的语义特征
模标是词语模中不变的部分,而模标的语义影响着整个词语的语义,或者说整个词语模的语义特征与模标有着必然联系。模标在使用的过程中,其本来的含义逐渐虚化,或者产生了新的含义。昆明方言中模标“…眉…眼”意义基本固定,具有状貌义、强化义和主观义。主观义是模标的本质特征,在其他语义中都包含着主观义。“眉”和“眼”本来都指人的身体部位,在成为模标之后,本来的含义被舍弃了,失去了原有的名词属性,成为一种固定的词语结构,具有全新的语义。
2.1.1状貌义 状貌义是模标的显性语义,是指说话人为描述某个人或某件事物的基本样貌而产生的语义特征。
(1) 我不想看他呆眉呆眼呢样子。
(2) 我不想看他呆呆呢样子。
(3) 这个坐垫杠眉杠眼呢。
(4) 这个坐垫太杠啦。
(5) 这些烂眉烂眼呢东西放这里好久了。
(6) 这些烂糟糟呢东西放这里好久了。
(7)怂眉怂眼呢人都干不成大事。
(8)怂人都干不成大事。
(1)与(7)都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3)与(5)是对物体状貌的描写。状貌义是模标与模槽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模槽使用的词均为形容词,是可以单独使用的,而表达出来的效果并没有配合模标之后的好,或者在单独使用的时候仍需要附加其他成分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比如在例(2)中,形容词重叠,例(4)中增加程度副词“太”,例(6)中附加其他成分组成新的形容词。例(7)和例(8)中被修饰的“人”则不一样,例(8)中的“怂人”在昆明方言中也可以理解成“没能力的人”,与“怂眉怂眼的人”所表达的“懦懦弱弱的人”有语义上的出入,“怂眉怂眼” 相较“怂”而言,有状貌形象的描写。
2.1.2强化义 在语用环境中,模标通过和模槽组合会强化模槽所表达的语义,起到加深程度的效果。
(9) 那根棍棍长眉长眼呢,莫拿出去,不然打着人。
(10)对面那个车灯亮眉亮眼呢,硬是戗眼睛啦!
(11)他一日到晚懒眉懒眼呢,样事也整不成。
例(3)中,为了表达坐垫表面硌人,使用了“A眉A眼”的结构,相当于在“杠”前面使用了程度副词,变成“很杠”。例(9)中说话人想阻止听话人携带一根长棍棒出门,担心听话人会对其他人造成误伤,并且对棍棒长度的描述进行强化。例(10)中可以设想这样一个语境:说话人是驾驶员,对向车道驶来的车辆车灯晃眼,虽然不妨碍驾驶,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于是说话人在表述对向车道车灯时,加强了对灯光亮度的表示。例(11)中能看出说话人在描述另外一人慵懒的状态,而说话人为了佐证自己“样事也整不成”的定论,于是强化了对“懒”的描述,提高了自己说话的可信度。
2.1.3主观义 模标“…眉…眼”的语义特征,不论是状貌义,还是强化义,在具体语境中都十分依赖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主观意识形态。如果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模标“…眉…眼”的语义也无法体现。换而言之,不同的个体对模标“…眉…眼”所产生的意识形态不同,并且不受客观世界制约。
(12) 这个天气咋个冷眉冷眼呢?
(13) 那个罐罐脏眉脏眼的,我也不想要了。
“冷眉冷眼”和“脏眉脏眼”都是说话人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带有说话人的主观感受,在说出例(12)和例(13)之前需要有一个体验和思考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本身就是主观的。所以每个“A眉A眼”都具有主观义。
2.2 模槽“A”的组配特征
由前文中的案例,“A眉A眼”中的“…眉…眼”逐渐虚化,所以当说“A眉A眼”的时候,其实听懂的都是“A”,而不刻意思考模标“…眉…眼”的具体语义,然后在语境的变化中通过听话人自行判断模标的具体语义。虽然有很多形容词都是单音节的,但并非所有的形容词都能嵌入词语模“A眉A眼”中作为模槽,即成为模槽“A”的形容词在语法和语义上具有一致性。黄伯荣早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明确地区分出了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不定量形容词和唯谓形容词。沈家煊提出单音节形容词都是典型的性质形容词,而双音节形容词为典型状态形容词。邵敬敏在《现代汉语通论》中将形容词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表明也赞同前人观点。张国宪认为单音节形容词更容易成为性质形容词,多音节形容词则为状态形容词。近年来,朱德熙又在《语法讲义》中明确指出,性质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能被副词“很”修饰。
通过归纳,模槽“A”的组配如下:“A”必须为单音节性质形容词,不能为其他种类的形容词,并且“A”本身不能表达积极情感色彩,可以表达消极或中性情感色彩。另外,“A眉日眼”是词语模“A眉A眼”的一种特殊变体,用于表示骂詈语义。
2.2.1“A”是单音节性质形容词 性质形容词必须是单音节的,这是首要条件,目的是为了能在放入模标后,组成完整的四音格词,不破坏其韵律结构。
(14)小眉小眼
(15) *细微眉细微眼
(16) *很眉很眼
(17) *书眉书眼
当形容一个东西特别小的时候,可以使用例(14)的表达。例(15)的表达并不可行,例(15)拥有了更多的字数,使自身语义变得更为复杂,在形式上已经变为了短语,并不符合模式词语的字数要求。另外,(16)为副词,(17)为名词,不符合组配要求,在昆明方言中也不可行。
2.2.2“A”不能表达积极情感色彩 虽然“A”不能表达积极情感色彩
(18) *美眉美眼
(19) *好眉好眼
(20)丑眉丑眼
(21)坏眉坏眼
(22)歪眉歪眼
例(18)(19)的“A”位置上为带有积极情感色彩的形容词,上述两例,在昆明方言中均不可行。例(20)(21)(22)符合词语模“A眉A眼”的组配要求。
2.2.3特殊的模槽——“日” 除了在表达时间概念的语义外,如“明日”“昨日”“白日”等,“日”在昆明方言中,属于骂詈词。词语中带有“日”,会将整个词语增加浓重的骂詈义,并且语气变得坚决。在昆明方言中,“日”往往被放在四音格词的第三个位置,如“呆头日脑”“憨头日脑”“哈猫日狗”等。“日”放入词语模“A眉A眼”后,填补了原来中空的位置,把词语模转变成了“A眉日眼”的形态,成了一个前空型词语模。要注意的是,这里并不产生新的词语模,而是形成了词语模“A眉A眼”的一种变体。
(23) 他呆眉呆眼呢站在那里,又不晓得他在想些喃啦。(他呆呆地站在那里,又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了。)
(24) 他呆眉日眼呢站在那里,又不晓得他在想些喃啦。
(25) 房间首乱眉乱眼呢,也冇得空理麻。(房间里乱乱的,也没有空打理。)
(26) 房间首乱眉日眼呢,也冇得空理麻。
例(23)还可以理解为,说话人试图理解“他”的举止行为,到了例(24)中说话人态度坚决,没有留出转圜的余地。例(24)相较例(23),在增加了“日”字之后,厌恶的情绪明显增加,表达上更加粗暴。例(25)说话人更多表达了对房间混乱的无奈,到了例(26)中说话人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流露出更多埋怨的色彩。例(26)较例(25)而言,语气更加消极,更加彻底。
3 “A眉A眼”的语音要求与制约因素
3.1 语音要求
模标“…眉…眼”在昆明话中发音为[…mi44…iæ53]。因“眉”在昆明话中读作[mi44],而不是[mei44],其俗字常被写作“眯”“咪”或“迷”。这其实是受到了普通话的影响,人们习惯性地在普通话中找出音近字作为方言词的俗字。
(27) 伊尹之状,面无须麋。(《荀子》)
(28)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小雅》)
(29) 麋同眉,古假借字,后人眉寿皆作麋。(《正字通》)
(30) 麋,莫皮切。(《正字通》)
例(27)“麋”通“眉”,意思是眉毛。例(28)“麋”通“眉”,即“湄”,意思是河岸。麋为眉的假借字,昆明话中保留古音,故“眉”音“麋”。
3.2 制约因素
从语法功能方面看,“A眉A眼”是一个形容词,具备形容词的一些基本特征。“A眉A眼”能充当多种句法成分,如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A眉A眼”句法位置相对自由,放置在句首、句中和句末都可以,一般不单独成句。当位于句首时,“A眉A眼”主要充当主语;位于句中时,“A眉A眼”主要充当定语和状语;位于句末时,“A眉A眼”主要充当补语。
(31) 那种鬼眉鬼眼呢人,你不要再理他们啦。
(32) 他傻眉傻眼呢东张西望,贼来了都晓不得。
(33) 房间被搞呢乱眉乱眼。
(34)懒眉懒眼是要不得呢,勤脚快手才得行。
例(31)与例(32)“鬼眉鬼眼”和“傻眉傻眼”位于句中,分别充当定语和状语。例(33)“乱眉乱眼”位于句末,充当补语。例(34)“懒眉懒眼”位于句首充当主语。
从语用功能方面看,“A眉A眼”不能适用于所有的语言活动,它深受语用环境制约,不能和否定副词搭配。尤其是它的变体“A眉日眼”,作为骂詈语,只出现于骂詈语境中,并非可以广泛使用。这主要与昆明方言的语法意义和“A眉A眼”语义特征有关。丁崇明提出的昆明方言中,表示程度的程度副词很少,产生出了以句法形式来表达程度的语言系统,所以昆明方言一般采用程度副词以外的方式加深语义程度,这是方言系统内部调整的结果。韩芸认为在昆明方言中使用不同的表达结构,来表达形容词的不同程度,以起到程度加深的目的。而适用于“A眉A眼”的程度表达形式主要如下:
(35) 整个坐垫硬是杠眉杠眼呢,坐不成。
(36) 他鬼眉鬼眼了硬是。
(37) 一个老男人咋个会奶眉日眼了不得。
(38) *他不懒眉懒眼。
在形容词前添加修饰成分,提升形容词修饰程度,是昆明方言比较常用的手段。又以“硬是”最为突出,例(35)“硬是”添加在了前面,目的在于强化“杠眉杠眼”所表达的内容。例(36)和(37)都是在“A眉A眼”后添加附加成分,不管是“了硬是”还是“了不得”都是对“A眉A眼”的描写程度进一步加深。例(38)在“A眉A眼”前面加入了否定副词“不”,昆明方言中并无此种表达,加入其他否定副词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