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阈下高职俄语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2021-03-07许立昀
许立昀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1)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简称“一带一路”,2017年该倡议正式成为国家级战略。中俄两国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合作伙伴,随着2014-2015年期间中俄能源战略合作协议和中俄共建莫斯科至喀山高铁项目协议的签署,以及2018年两国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正式提出,中俄合作伙伴关系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加快俄语人才的培养,成为服务国家和区域间战略合作的必然要求。同时,对高素质国际化俄语人才的需求,意味着高校俄语教育在新时代需要肩负起新的使命和责任。
1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俄语人才培养
2018年9月,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强调要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毫无疑问,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俄语人才是顺应“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相较于本科院校的传统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必将需要大批擅长俄语并且能够从事一线岗位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俄语人才,这为我国高职院校俄语人才培养的跨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各高职院校纷纷加快了国际化办学的步伐,推动了各类中俄合作办学机构与合作办学项目的落实,积极尝试“专业+俄语”的人才培养模式[1]。根据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信息平台的相关数据,截至2020年,先后有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十余所院校与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俄语地区高校,通过“2+2”“3+2”“3+1”“3+0”等培养模式,在高速铁路、通信信号、车辆工程、机械制造、艺术设计、旅游经贸等专业领域展开了联合人才培养。
2 高职俄语人才培养的困境
经过前期探索,高职俄语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随着过程的不断推进,各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资源建设、师资队伍结构、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也遇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2.1 合作办学层次不高,无法适应社会需求
一些院校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存在 “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的现象——没有把合作办学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而只是当作招生的一个招牌来使用。在具体合作领域的选择上,以专业在学生和家长中的受欢迎程度作为衡量标准,而不是整合双方优质资源、选择王牌专业进行合作。这些无疑都违背了合作办学的初衷,导致合作办学层次不高。
此外,由于缺乏调研,无法全面地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所设置的人才培养方案无法对接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的设计缺乏科学合理性,难以体现高职俄语教学的特色,“专业+俄语”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是形式上的结合,课程设置没有突出专业性和应用性。在这种合作办学框架下进行的人才培养,势必与社会需求脱节,同“一带一路”对人才的要求也相距甚远。
2.2 俄语教材匹配度低,教学模式有待创新
当前,由于与合作办学专业对口的权威教材极度缺乏,同时为了兼顾教材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国内高职院校大多采用外研社出版的新版东方《大学俄语》和《走遍俄罗斯》这两种教材。两者皆属于外语院校常用的专业教材,突出语言基础知识,但并不符合高职俄语教学实际。教师在课堂上往往照搬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缺乏针对高职俄语课堂的教学设计,尤其俄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度较低,两门课程往往“各自为营”,对专业类俄语词汇很少涉及。实际上,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产业和社会的应用型俄语人才,不宜照搬本科院校的精英教育模式,重理论而轻实践,导致形式大于内容,学生空有俄语理论知识,却无法胜任工作中的俄语交际需要。再者,绝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停留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上,违背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学手段陈旧,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使用流于形式,课堂缺乏吸引力;课程内容侧重读写练习,忽视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单一强调语言学习、忽略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不仅导致教学内容枯燥,学生也会因为缺乏相关背景知识,无法顺利地实现语言输出。如此种种,都会制约俄语课堂效率的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2.3 课程评价标准粗放
一门课程的评价体系,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对此门课的学习态度,更会改变他们的学习策略。期末成绩所占比重过大,容易导致学生“唯期末论”,而忽视学习过程和平时积累,这对于语言能力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此外,期末测试多为书面形式,无法兼顾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测评,容易误导学生“重书面”而“轻口语”,导致出现会写不会读的“哑巴俄语”。
2.4 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双师型”师资匮乏
中俄合作办学项目中的俄语教师多为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出身,俄语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相关行业知识背景和实践经历,无法在教学中体现高度专业相关性和高度实践性的高职俄语特色,而且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国际化程度不高、年龄断层等现象,这都为合作办学项目的顺利开展增加了难度。
2.5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俄语学习动机不足
高职院校招收的大多是俄语零起点的学生,外语学习能力较弱,学习自觉性不够强,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加上已有的英语知识的干扰,学生普遍反映俄语学习较为吃力,这些都不利于俄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另外,有些学生对自身职业规划不够明确,对俄语学习的认识较浅,缺乏学习动机,片面地认为只要不出国,就只需学好本专业知识,俄语学习是次要的,主观上忽视了俄语学习、甚至过早地放弃了俄语学习,致使有的学生到了大二还无法用俄语进行简单交流,俄语水平过低、引进的外方课程听得“一头雾水”,导致合作办学徒有其表,无法让学生真正获益。
3 提升高职俄语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
3.1 创新培养模式,完善课程设置
对接国家政策、依托院校优势,积极响应国际形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更新办学理念,全面提升中俄合作办学层次,将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熟练的俄语交际能力和突出的实践创新能力的专业一线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构建科学有效、专业特色突出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合作院校的强势学科和优质资源,大力借鉴其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理念[1],结合专业特点和岗位要求,设计中俄合作办学专业课程体系,保障课程有效衔接。深化市场调研,以工作需求为导向、完善课程设置,围绕岗位能力和技能要求设计教学过程,保障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做到“用什么、教什么”“用什么、学什么”。
3.2 加强学科建设,改革教学模式
3.2.1加强教材建设 在俄语教材的选择中,应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岗位特点,充分考虑到高职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职业性。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时代要求和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及时更新和补充教材内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学团队可以在全面把握专业的学科性质和行业特色的基础上,自编讲义和校本教材。
3.2.2转变教学策略 有效利用黑板教学的同时,创新教学手段,综合运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俄英对比法等教学方法,尝试翻转课堂,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重难点;增加课本剧、辩论赛等互动环节,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调动俄语学习的积极性。
3.2.3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岗位需求,锤炼具有职业属性的高职特色俄语教学,有意识地创设实践场景,增加口语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适当拓展专业俄语词汇,积极建构俄语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后续的外方课程打好语言基础。
3.2.4用好“互联网+”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创新教学模式,搭建网络课程平台,建设包括微课、慕课等形式在内的在线教学资源库,跟踪每位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反馈并予以个性化指导,使新媒体搭载的线上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同时增进师生互动,全面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自主学习为辅,第二课堂进行综合素质实践”的学习模式[2]。
3.2.5强调文化导入 文化导入是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人文素养也是评价俄语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增进对于俄语国家的社会制度、历史地理、文化艺术、政治经济和风土人情等语言背景知识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提升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基于此,日常教学中应注重融合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3],必要时开设专门的文化选修课,将俄语基础知识和俄语国家国情文化知识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俄语的深度学习和掌握。
3.2.6深化校际交流 以双方共建学分互认机制为前提,畅通交流渠道,共享教学资源和信息资源,丰富合作形式、扩大合作范围,结合学科特点和院校特色,共同打造合作办学品牌,提升合作办学影响力。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对于前往对方院校留学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关心与支持,持续跟进其学习和生活情况。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中“人文交流合作”的要求,定期举办短期研修班、夏令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增进人文交流,帮助学生了解合作院校及所在城市的情况。
3.3 建全评价体系,重视过程考核
强调平时成绩,将课堂表现、听写练习、作业完成质量等纳入量化考核;期末考试中不仅要进行笔头测试,还要对学生进行口语测试,以考促学,督促学生勤说多练、不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最终建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口头和笔头相结合”的综合性、多元化评价体系[4]46。
3.4 完善师资队伍,加快人才引进
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俄语人才,对师资力量和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学科背景、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缺一不可。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师资结构,加强“专业+俄语”型教学团队建设,引导俄语教师深入专业课堂、掌握专业背景知识,鼓励专业教师进行俄语学习、了解俄语国家国情文化,合作院校间定期互派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另一方面,同时发展“人才引进来”和“教师走出去”。所谓“人才引进来”,就是引进“双师型”高层次人才,引进相关行业专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员工担任兼职教师;而“教师走出去”需要校企深度合作,提供相关业务培训和考察机会,搭建交流和进修的国际化平台。对教师自身而言,要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手段,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自身修养,积极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做好人才培养的“先行军”和“引路人”。 只有打造出一支适应人才培养要求和学科发展需要的专业化、多元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能够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国家战略的水平。
3.5 激发学习动机,优化学习策略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俄语学习观。明确学好俄语,不仅可以为出国学习打好语言基础,而且扎实的外语水平能增加其就业竞争力。一旦学生意识到俄语学习的重要性,自然会提高对俄语课程的重视程度,努力学习俄语[5]。另一方面,要重塑学生俄语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俄语学习动机,进而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通过开学教育、讲座和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培养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定期通过调查问卷和“一对一”交流,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动态,有针对性地帮助个体优化学习策略。其次,课内组织值日生报告、小组角色扮演和俄语电影配音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提升俄语表达能力;课外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组织俄语朗读比赛、国情文化知识竞赛,组建俄语社团、举办俄语校园文化节,营造良好的俄语学习氛围。再次,在合理范围内、遵循“因材施教、分层指导”的原则[4]47,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出国意愿,开展分层教学,并进行分班授课,使各类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化发挥。对于俄语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积极鼓励其参加俄语相关的等级考试,进行自我提升。
3.6 深化校企合作,共促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与企业的密切合作。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对创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通过校企共创产教融合机制、共建产学研共同体,采取订单式培养专业对口型人才,共建实训基地和实习平台,既能拓宽本校人才培养口径、扩大学生的就业出路,真正让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地”;又能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和高校的合作交流,促进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最终实现校企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局面。
4 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高职俄语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高职院校应积极把握发展契机,更新教育观念、服务国家和社会需要,深入探索契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创新机制,以合作办学项目为抓手,在培养模式、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师资建设、学生激励、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改革,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俄语人才,摸索出具有高职特色的俄语专业发展之路,更高效、更优质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