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心灯”一路前行
2021-03-07李玥
我与吴正宪老师相识有10 余年了。准确地说是2011 年吴老师到和平小学讲学,活动中我讲了一节《小学的初步认识复习课》。课后,吴老师说:“你的想法与我有很多不谋而合的地方。”没想到吴老师给了我这么高的评价。顿时,我心里像被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教授数学的前进道路。为此,我激动了很长时间……当时她还说:“我们教师讲数学要用儿童能听得懂的语言,说儿童的话。”10 年来,这句话我一直铭记于心,并一直影响着我。我经常翻阅吴老师的著作和观看她的教学视频,仿佛吴老师就在身边随时指引着我。今年又特别有幸加入了吴正宪与儿童数学教育项目组,通过参与学习研究,对吴老师的教育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记得我上的一节数学课,内容是学习连乘法的解决问题,有这样一道题:一个西瓜大棚8 垄,每垄种35 棵,每棵结2 个西瓜。问一共结多少个西瓜?我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找了一个同学到黑板上去板演,然后说自己的做法。当他说到用35×2 求出一垄结多少个西瓜时,“垄”这个字不认识,就停下来不说话了。我问他为什么不说了,他说这个字不认识,我说不认识那你怎么做的呀?他说猜的,看到这个“垄”字是土字底,上面是龙,感觉是形声字,就读龙的二声。如果是以前的我,会马上告诉学生这个字读什么,但在学习了吴老师的教学思想后,我选择让其他同学来告诉他这个字读什么?并让知道这个“垄”字意思的同学讲解什么是“垄”,结果大家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垄”字,不仅会读还知道了字义。我想学科之间是相通的,在数学课上用到了语文课上学习的认字方法,让学生灵活运用,通过学生们的互相交流,让不会的孩子学会了,而且印象特别深刻。这就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关注人格的发展,这也正是吴老师所提出的。
不久前,讲《面积》一课,通过研课、磨课,我发现一个问题。我只把关注点放在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上,认为学生只要很好地理解概念就成功了。这让我想起之前教过的学生都在学完面积之后总与周长弄混淆,纠正起来特别难,也不知问题出在哪里!于是,我通过课题组找到了吴老师上这节课的视频。我反复研看她的视频,揣摩她每个环节设计的意图,发现吴老师重在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觉得学数学是件好玩的事,激发兴趣,挖掘潜能,这样学习才能印象深刻。反思自己的这节课,问题就在于忽视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于是我重新调整教案,站在给学生“好吃又营养”的数学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再次进行试讲,注重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让学生们在辩论中寻找正确答案。整节课学生都是在热烈、平等、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课堂效果非常好。
“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也变成了我数学课上所追求的目标,相信通过项目组的学习研究,我会更上一层楼,也为数学教学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