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有自我主体意识的人类与女妖罗蕾莱相遇
——德语诗歌《渔夫》与《森林对话》对比赏析

2021-03-07

武夷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诗节多夫歌德

张 頔

(维尔茨堡大学 哲学院,巴伐利亚 维尔茨堡 97074)

17世纪末至18世纪,德国诗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一种注重原创性、个性以及情感表达的文学体裁。特别是在德国文学的狂飙突进时期(Sturm und Drang,1767-1785),德国文学史上产生所谓的“体验诗”(Erlebnislyrik),呈现出主体意识的觉醒,人们开始关注自然,从注重对自然的细致描摹,到以自然为情感抒发的媒介,再到自然与情感的和谐相融,诗歌创作时的感情和感性比理智和理性更重要,自我了解和个人解放处于创作中心地位。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在情与景相互观照的“体验诗”中,看到自由主体一个个诞生[1]。

“在美丽平静的莱茵河中游,住着一个名叫罗蕾莱(Lorelei)的美貌女妖,她站在悬崖峭壁的最高处,一边梳理金色长发,一边唱着美妙歌谣,过往的船员无不被她冷艳凄美的外表以及哀怨动人的歌声所诱惑,因为没有注意到危险的湍流和险峻的礁石,而不幸与船只一起葬身河底,当这一切结束后,河面恢复平静,一切就像从未发生。”——这就是德国民间流传的罗蕾莱传说。

本文赏析的两首有关女妖罗蕾莱的德国诗歌——歌德的《渔夫》和艾辛多夫的《森林对话》,两位著名诗人都遵从传说中的罗蕾莱传统形象,并将作者自己的情感融入男性角色的性格特征中。那么,当具有自我主体意识的人类与女妖相遇,会有怎样的结局呢?本文将从这两首诗歌的语言背景、主角性格特点以及诗歌的意象与结局等进行评析,揭示其特有的情景和意蕴。

一、两首诗歌的文学时期和主体人物

以传说中的罗蕾莱为原型,在德国诞生了众多知名的文学作品。例如,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78年创作的叙事谣曲《渔夫》;布伦塔诺(Clemens Brentano)1802年创作的小说《戈德维》中的一首叙事诗《罗蕾莱》;艾兴多夫(Joseph von Eichendorff)创作的诗歌《森林对话》;罗埃本(Otto von Loeben)1821年创作的诗歌《罗蕾莱》;海涅(Heinrich Heine)1824年创作的叙事诗《罗蕾莱》,并且1837年德国著名作曲家西尔歇尔为这首诗谱曲,成为一首吟诵不止家喻户晓的德国民歌[2]。

(一)狂飙突进时期的歌德与作品《渔夫》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德国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与思想家,被恩格斯推崇为文艺领域里“真正的奥林匹亚神山上的宙斯”。歌德的一生跨越两个世纪,正值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日趋崩溃,革命力量不断高涨。青年时代的歌德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他的很多著名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产生,作品充满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自然、艺术、自由、民族和爱情是这个文学时期的核心主题[3-4]。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全欧洲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公认为德意志文化的象征和后世文化的源头,成为世界文学领域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

创作于1778年的《渔夫》(“Der Fischer”),是歌德第一首以自然魔力为主题的叙事诗(Ballade,叙事谣曲)。诗中塑造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男主人公角色,这是一个自恋自爱的渔夫——好奇、勇敢、激进且无所畏惧,专注于自己的内在感受。作者将《渔夫》中的女主角的女性气质与水元素相结合,她以迷人的外表和优美的歌声诱惑渔夫,并通过对水的操纵使其进入水中[5]。诗中描绘的水具有一种危险而又无法抵御的诱惑力,从起初的波澜不惊,到暗潮涌动,最终吞噬一切。

(二)浪漫主义时期的艾辛多夫与作品《森林对话》

艾辛多夫(Joseph von Eichendorff,1788-1857)是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Romantik)时期一位多产诗人和代表作家,作品涉及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但以诗歌的成就最大,被认为是最优秀的浪漫派诗人之一,其诗歌佳作多是自然诗(Naturlyrik)类型[6]。在德语自然诗史上,艾辛多夫的诗既不同于启蒙自然诗,意在切物象形的描写,也不同于“狂飙突进”,重在主观情感的抒发。艾辛多夫享负盛名的原因,一方面是其诗歌展示了一个明亮、清晰、秩序井然的世界;另一方面,是他敢于对诡异而又危险的灵魂境界和生命的黑暗深渊一面发出警告[7-8]。

艾辛多夫根据传说中的罗蕾莱形象创作了诗歌《森林对话》(“Waldgespräch”)。故事讲述一位森林旅者受到一位年轻美女的诱惑,当他发现这位美女就是女妖罗蕾莱时,为时已晚,“将永远无法走出这片森林”。诗中的男主角是一个自由自我的主体,追求美丽的女人,但极端强烈且危险的渴望使他无法自控,反而陷入危险境地。诗中的罗蕾莱化身为一个林中女人,同时她也是一个神秘女妖,这种混合身份使得罗蕾莱令人无法抗拒:她是男性美好幻想的象征,是映射个人欲望的镜子[9]。

二、对两首诗作的文学赏析

歌德的《渔夫》讲述一位渔夫在水边静坐垂钓,这时,一个女郎出现在水面,她用曼妙的歌声和动听的话语引诱渔夫,终于,渔夫半推半就地跟随她沉入水底[10-11]。而艾辛多夫的《森林对话》描写在深夜的森林中,一个徒步的男人遇到一个骑着马看似迷路的美丽女人,他想帮助外表柔弱的她,甚至称呼其为新娘想带她回家,然而不久后他意识到那女人的女巫真实身份,但已迷失方向被困于森林深处[12]。

(一)诗歌《渔夫》简要分析

这首叙事诗由四个诗节组成,每节有八行并由交叉韵律(Kreuzreim)和三至四个重音的抑扬格(Jambus)构成。在语言方面,这首诗与狂飙突进时期其他典型诗歌一样,一些新且复杂的单词通过构词法组成并得到扩展,例如Todesglut(烈日下丧命)、wellenatmend(波涛汹涌的)和sehnsuchtsvoll(急切渴望的)。

在这首诗中,水的运动非常值得注意,一方面它展现强大的能量和动力,另一方面它也暗示涌动的未知和危险,例如第一诗节中第一节行对水流上涨趋势的描述:

“水流湍急,水流涌涨。”(“Das wasser rauscht,das wasser schwoll.”)

这句诗出现两次,而水这一自然元素也贯穿全诗,水的吸引力增强了罗蕾莱话语的诱人效果,就如第四诗节的第二节行:

“把他赤裸的脚网起来,”(“Netzt ihm den nackten FuB”)

从这句可以看出水已漫至渔夫的脚,他处于危险之中。歌德还在这里设置了一个文字游戏:在德语中动词netzt(浸湿)听起来与名词Netz(渔网)相似,这里也暗指渔夫的危险处境。

这首诗中的渔夫是个非常自恋的人,例如以下诗句:

“你的容貌吸引着你自己。”(“Lockt dich dein eigenes angesicht.”)

这是对他自恋动机(Narzissten-Motiv)的描述[13]。当这个曾经冷静的渔夫眼里只有自己时,他就已经失去人类自我判断的能力,这也为他后来因为对健康安逸生活的强烈渴望而听从罗蕾莱的“许诺”埋下伏笔。关于自恋动机这一点从古代文学中便可一探,著名的希拉斯神话(Der Hylas-Mythos)中自恋的男孩希拉斯迷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他被三个仙子牵引入水中最终以悲剧结尾[14]。

诗中渔夫的情绪状态是不断变化的:起初他表现得冷静自省,不久之后,他被罗蕾莱诱惑的言语和致命的歌声所吸引,便失去自控力并迷失内心。通常意义上渔夫以捕鱼为生,但在这首诗中,他却作为“猎物”最终跟随罗蕾莱进入水中,并被她和大自然“捕获”。

再把目光聚焦诗中女主人公,罗蕾莱这个具有魔力的女性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在这首诗中,她与水合二为一,或许为获取人类的灵魂想将人们引诱到她的水域,她操纵水流使其接近渔夫的脚,并以渔夫脸庞的倒影和水面上日月光的反射引诱其跳入水中[15]。

最终,渔夫听从了她的话:

“一半是她拉了他,一半是他自己下沉。”(“Halb zog sie ihn,halb sank er hin.”)

一半由于渔夫自愿,一半出于富有吸引力的“许诺”,渔夫最终沉入水中并不再可见,只留下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整首诗通过多次出现的句首反复与前后文中整句的重复,呈现出水世界神秘与魅惑交织的张力。而在自然巨大的诱惑性和危险性面前,人类的理性自负实则不堪一击。

(二)诗歌《森林对话》简要分析

诗歌《森林对话》的结构很简单,由四个对韵(Paarreimen)的诗节组成,在每行诗句中作者都使用带有四个重音且以重读音节为结尾的抑扬格。诗中两个角色之间没有直接对话,只有交替独白,首先是男性,接着是女性。

值得注意的是,以下这句诗在《森林对话》中一共出现两次:

“天色已晚,天气渐冷,”(“Es ist schon spät,es wird schon kalt,”)

这句诗首次出现在第一诗节,是男子出于对迷路女子的怜悯而讲的话;而这句诗再次出现于最后一个诗节,是罗蕾莱嘲笑自不量力的男人而讲的。因说话者的不同,同样一句诗的两次出场却具有不同的语境含义。

同《渔夫》一样,这首诗中男性角色的境况也并非一成不变:由一开始男人想帮助这位美丽而柔弱女子的自信无畏,到他认出罗蕾莱的惊慌失措并陷入被动。这种变化通过第二诗节的第三诗行得以展现:

“圆号可能在四处回响,”(“Wohl irrt das Waldhorn her und hin,”)

在这句诗中,艾辛多夫使用了德语动词irrt(迷惘)。这里罗蕾莱以主语身份对作为宾语身份的男子说出这句诗,irrt动词也隐含地表明男人当前不安迷茫的状态。同样在这行诗中,短语her und hin(那里和这里)的使用并不普遍,因为常见表达应该是hin und her(这里和那里),这种有意的颠倒法间接表达出男子开始对自我失去控制。

而第三诗节的最后两句,男子对上帝的求助呼喊则直接表现出他的彻底绝望:

“现在我认出你了——上帝帮助我!你是女巫罗蕾莱。”(“Jetzt kenn ich dich-Gott steh mir bei!Du bist die Hexe Lorelei.”)

诗中的罗蕾莱化身为美丽柔弱的森林女人和法术高超的女巫的混合体(Mischung),她的出现可以理解为男人失去理性的原因。鉴于浪漫主义作品的双面性(Ambivalenz),此处美丽的女人是人类想象中对美好事物的象征,但同时也警醒人们,美丽的女人也可能是危险的,且会带来不幸。

三、两首诗歌的异同比较

在《渔夫》和《森林对话》中,自然是以这样的面貌出现在人类面前:诱惑与凶险并存,既充满迷人的魅力,但极致的自我和自信也会招致致命的结局。两位诗人并未给“渔夫”和“林中男人”的形象提供更确切的身份与背景,他们代表的是任何一个普通的人类个体,轻易便会陷入自然的迷局之中无法挣脱。不论是渔夫、森林漫步男子,甚至是艺术家自己,都终归还原至生命的原初状态,用最质朴的生命感受去理解自然中与自我相契合的那一部分。人源于自然,人类的理性能力是有限的,自然的力量却是不可测的、无界的。因而人类单纯以理性解析自然的企图是注定要落空的。相反,人类应当放弃冰冷的理性之防,顺应生命的本质感受,倾听生命内在的声响,才会更加接近自然的本源。

(一)诗歌语言、结构和空间

《森林对话》中两个角色各自都有独白,但在《渔夫》中发言者只有罗蕾莱。两首诗的结构都简短而不繁杂,作者都使用重复方式手法,通过这种方式使情绪表达得到增强,例如在《森林对话》中两次出现的诗句:天色已晚,天气渐冷;在《渔夫》中:水流湍急,水流涌涨。这两首诗发生的背景都在自然中,一个在深夜密林,另一个在水流湍急的河边,这种自然空间渲染了诗歌氛围并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二)男性角色的形象特点

在相遇发生之前,男人们都对美丽的事物充满期待与幻想,并相信它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森林谈话》中的徒步者起初坚信自己可以征服这位柔弱的女人;而《渔夫》中的男人也毫无警惕的认为,只要听从女人的话进入水中就可以毫不费劲的享有永恒的健康美丽。

两首诗中的男人都具有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并依据此来了解世界。作为主观个体(Subjekt),他们在两首诗中都显示出自己独立独特的思想,这些个性使他们与众不同,但自我主观意识也可能是危险的,独立人格显示出的不利之处将反被视为弱点。正如在《森林对话》中一样,心怀对美渴望的徒步者被一位美丽的女人所吸引,但由于这吸引力最终使自己失去了安全感,迷失方向并感到恐惧。在《渔夫》中,由于渔夫的自恋和好奇心,他被罗蕾莱理想化的“许诺”所吸引,并不知不觉身陷危险并最终跳入水中。对这样的结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罗蕾莱善于迷惑人心,另一方面也是人类自己内心空虚不够强大所以被吸引上钩。

(三)罗蕾莱的形象特点

罗蕾莱并非人类,而是有超自然法力的女妖,常常被誉为有双重形象(Doppelbild):她外表柔弱,事实上却拥有强大法力。毫无疑问,两首诗里她在面对人类众多性格弱点如恐惧、迷失和自恋时,都能处于上风。

在两首诗中,罗蕾莱达成目的的方式不同:在《森林对话》里,她尖锐地嘲笑慌乱的人类无法逃脱其手掌心;而在《渔夫》里,罗蕾莱以其美好而温柔的诺言引诱着男人。

两首诗中罗蕾莱的动机并不完全相同:在《森林对话》中,她施展的警告暴力又毫无掩饰,但是在《渔夫》中,罗蕾莱的动机并没有如此直接和有压迫性,至少对于读者来说还可以幻想他在水中会有个美满的结局。

(四)男人与罗蕾莱的力量对比关系以及诗歌结局

两首诗中罗蕾莱和男人之间的力量对比走势是一样的:刚开始时男人处于强势地位,罗蕾莱被认作是柔弱的普通人类,最终情况完全相反,罗蕾莱或通过对话或通过歌声展现了真实又危险的力量,这使男人们受到反击并处于被动。

不过展现的两首诗的结局并不相同:《森林对话》中的男人并未美梦成真反而被罗蕾莱困于森林中;而歌德所描写的渔夫虽再也没有出现在地面,但这并不表示他一定是悲剧命运。也许他会像罗蕾莱所承诺的那样在水中得到了一个符合幻想的圆满结局,但也有可能他只是淹死在水中。

为什么罗蕾莱会在这场相遇中笑到最后?一方面,她拥有超自然的力量,另一方面,人类的个体主观性往往被冠以积极强大的正面评价,但一旦遇到非人类的女妖,这些个人特点消极软弱的一面反而会被激发。两首诗中的男性角色都太过于追求自我主观性,如果《森林对话》中的徒步者对美丽女人的渴望没有那么极端,而《渔夫》中的渔夫也没有过分自恋并一心追逐舒适,那么罗蕾莱的吸引力可能对他们来说并没有那么强烈,这场相遇也可能会重写为不一样的结局。

四、结语

由于其美丽迷人但危险神秘的形象,罗蕾莱经常出现在众多德国文学、艺术和音乐中。不同文学时期的不同文学作品映射着与作者人生经历相关的主题与特征。创作《渔夫》时不成熟的歌德仍处于人生早期阶段,他便在诗中描述一个自恋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渔夫形象,而晚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艾辛多夫则在诗中赋予有关幻想、梦幻和林中迷失的主题。

本文分析的这两首诗歌中,不仅仅只有罗蕾莱具有双重特征——美丽的外表和危险的吸引力,同样男性角色们的性格特征也很矛盾:他们拥有个性强烈却又容易失控的个体主观意识。男人与罗蕾莱间的力量对比在这两首诗中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这场“斗争”中,似乎男人并不属于统治罗蕾莱的一方,反而受到这个力量强大的女性的牵制或压迫从而成为“牺牲者”。

尽管西方传说中的罗蕾莱常常具有负面动机并被认为是“红颜祸水”,但这仍不妨碍许多文学家将这一传说视为受欢迎和神秘的主题,并借此表达自己。也许罗蕾莱传说不是一个高深而隐晦的主题,但仅就这个经典的传奇而言,就值得被撰写、改编和流传。

猜你喜欢

诗节多夫歌德
一个符号,表示否定
歌德的书
壮英童谣体式之比较
齐多夫定生产中叠氮化工艺优化
《采薇》里的深情
今天是个好日子
解读敦煌文献B464:67之回鹘文诗歌
我要歌德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