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理念下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的践行

2021-03-07刘彩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立德育人

刘彩霞

(华北电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2206)

人无德信而不立,德信在塑造人们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站在新的起点上,习总书记结合新的时代背景与新时代人的发展规律对“立德树人”做出一系列重要阐释,为新时代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 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的内涵

立德与树人不是分而为之的,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德因人而立,人因德而树。立什么德决定着树什么人,而树什么人又体现着为何立德。我国自古便倡导立德与树人,立德与树人作为思想传统的宝贵产物,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

步入新时代,习总书记以立德为基础,以树人为目标,结合新的现实基点,对立德树人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阐释,他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他强调了新时代立什么德、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他指出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心怀责任担当;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共同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和谐风尚;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做到自律自省。”[2]在树人的目标上,强调应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展现新时代人的风采,培育国之栋梁,铸就大国风范。

2 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的根基与渊源

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深厚的理论根基和思想渊源。

2.1 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人学发展理论是关于“人”的科学系统阐述,强调了“人”的重要意义。而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亦是将人作为立足点。首先,在人的需要层面,马克思主义主张:人作为历史的创造者首先应满足吃喝住穿的物质需要,以便于从事生产生活劳动。而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便是为了满足人的成长需要而提出的,只有重视和研究人们的切身需要,才能更好地解决疑难,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第二,在人的价值层面,马克思主义主张:人之为社会中的人,其价值应在社会中实现。而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恰恰教育人们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社会中,以期在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第三,马克思主义主张人的全面发展。而习总书记亦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指出了培养人的全面性,与其观点相呼应。因此,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创新发展。

2.2 继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美德

我国德育自古而存,如汉代董仲舒认为“国之所以为国,德也。”[4]把道德教育视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和前提。且从古至今,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节操高尚、高风亮节的能人志士,无时无刻不为后人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习总书记十分重视对我国优秀传统美德的吸收与借鉴,并将其与时代特点相融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形成符合时代需要与发展的思想,以激励人们奋发进取,不断前进。正如他曾说的那样:“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绝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5]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在继承自古流传的优秀美德的基础上,生动鲜活地讲出了中国故事,传播好了中国声音,展现出了中国精神,从而提高了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实了国人的精神世界,厚积了国人的精神力量,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精神保障。

2.3 接续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历史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总书记在总结吸收党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接续发展,主张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立德树人”思想,该思想体现出了我国育人理念的新颖化,为我国教育注入了新鲜的理论血液,对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指导和指引作用。该思想可谓是对教育思想的继续发展与创造性进步,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宝贵产物,进一步丰富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

3 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重要意义

3.1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思想基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持续奋斗与同心努力。若要担负起实现中国梦的重任,我中华儿女需练就自身本领、养成优秀品质,做到德才兼备、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全面发展。而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思想,便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石。通过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将德行修养与理性思维相结合,将个人追求与大国梦想相融合,在奋力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进而引导国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加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切实增强“四个意识”,从而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有为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披荆斩棘、阔步奋进!

3.2 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引领方向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生活结构发生变迁,人们逐渐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关系中脱嵌出来,成为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个体,其思想观念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人是社会中的人,若要引导人们的价值观念更好地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则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发挥。而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的诞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引领了方向: 首先在进行思政教育时,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坚定与否是实现目标的重要因素。在开展思政教育时,既要培育国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亦要帮助其将理想信念落地,贯穿到自身小我与宏观大我的全过程、全方面,从而展现出思政教育的魅力与价值。第二,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和导向,促进人们养成正确的“三观”,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栋梁之材,令“立德树人”思想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3 满足多方面人才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日趋加强,国际竞争力日趋转化为各国的人才竞争,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如何,对国之命脉产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受我国传统专断式、灌输式教育模式等影响,我国在教育人、培养人的过程中,曾一度“唯分数论”,试卷成绩优秀的孩子多受到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的追捧,而人们对除成绩以外的知识似乎视而不见,认为那是一种“不务正业”,在这种模式下,使得教育发展功利化,人才培养片面化现象严重,不利于人才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注入能量和动力。而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为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综合发展、 整体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提供了理论支撑,满足多方面人才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国人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促使国人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为我国人才竞争力的提高进行后续储备。

4 以“三全育人”理念积极践行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

习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员,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6]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践行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离不开社会氛围的营造、学校思政课的讲解和家庭教育的民主。

4.1 多载体协同合作,建设风清气正、健康的社会环境,营造全员育人社会氛围

人之为人的重要特性即人之为社会中的人,社会作为人们实践活动的领域,亦有着育人的重要功能,因此,它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思想的重要领域。为充分发挥社会的育人功能,可采用多载体合作的形式,线上网络载体与线下实体相结合,趣味活动与理论传扬相结合。首先,可将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等人物、故事以手工文化产品的形式向人们展现出来,将文化载体融入日常生活与教育中;其次,可通过纸质书报与新媒体网络等媒介将德育内容传播开来;第三,各级部门单位可开展弘扬主流价值观的趣味活动,如知识竞猜、情景剧、演讲等活动,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人们对德育的理解和自觉践行。从而能够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道德新思想,提高辨别是非的眼力和脑力,对错误言行进行自觉抵制,令人与人的交往与活动更加的融洽祥和,从而建设风清气正、健康的社会环境,营造出全员育人社会氛围。

4.2 加强学校思政课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育人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若要将立德树人贯穿到课程的全过程,离不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上好思政课,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指明灯,教师素质的高低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因而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为课程质量提供坚实保障。与此同时,要做好思政课的内容与形式建设。青少年是祖国之花、栋梁之材,在思政课内容建设方面,应将立德树人的“德”植入其中,以中华传统美德与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国化思想为依托,教育青少年养成良好品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更好地适应国际环境而储备人才力量。此外还应注重思政课的形式建设,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便是学生的参与度如何,学生在课程中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才不失为一堂好课。在思政课的形式上,应注重形式创新,不断探索思政课新颖的打开方式。如:开展情景式教学、邀请道德模范现身说法、红色基地实景参观等等,根据学生的学龄阶段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思政课,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与求知感,增强其获得感,体现思政课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育人。

4.3 开展民主家庭教育,打造家校与社会的三位一体,实现全方位育人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帮助孩子扣好第一颗扣子”[7]。教育始于家庭,作为孩子的人生第一导师,作为天然的启蒙者,家长自身的言行举止将对孩子的思想观念、 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产生重大影响。人们自呱呱坠地起便开始步入各自的家庭,践行“立德树人”思想,需家庭接过思政教育的接力棒。在家庭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思想,首先需要家长通过参加家长学堂等途径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和对话,促进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养成良好道德素养。其次,家长不应过度追求试卷分数和升学任务,把孩子当作“考试机器”,认为孩子做与课本无关的事情均在浪费时间,应改变以往的“专断式”父母形象,化命令为引导,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在举手投足之间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端正其态度,体悟民主交往与言行艺术。第三,家长与学校教师应积极配合与沟通交流,学校亦可通过开展家校座谈会等途径来增强家长在学校中的参与度,相互了解青少年情况,对青少年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并帮助家长疏通其在教育青少年时所存在的心理与方法问题,从而为树立良好家风,与学校形成德育合力出一份力,令“立德树人”成为家庭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实现全方位育人。

5 结语

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的培养新时代人的理论思想,具有丰厚的理论基础与价值意义,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注重学习其深层意蕴,体悟其深层价值,积极以“三全育人”理念践行“立德树人”思想,争做人格全备、素养深厚的新时代青年!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立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