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高职思政课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探究
2021-03-07潘佳妮左占卫胡琪杨泽
潘佳妮,左占卫,胡琪,杨泽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 214000)
伴随着高校提升思政课程改革的教育发展趋势,有效提高实践教学是高职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效性抓手。目前随着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重要讲话精神内容,高职院校高度重视,针对思政课教学改革“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融合发展的高职思政课程与教学实践发展的新途径[1]。在探究模式中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院校思政实践教学为例,运用特色文化资源展开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从而有效完善了传统的高职思政教学实践拓展形式发展的实效性。为了增强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促进高职思政教学实践,形成一体化的教学发展趋势,需要把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境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综合素养合力做为一体化发展的地方特色文化教育实践内容,以下内容阐述了全方位构建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增强高职思政实践的教育发展的状况。
1 制定目标化导向探究高职思政实践教学的研究体系
1.1 结合思政教学实践目标区分不同教学主体的差异
首先,高职思政课程在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的教学实践中,需要融合思政教学目标以达成教学任务的实效性。可以将目标化导向的思政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教学完成目标化理解教学主体的具体形式,从而深化学生的政治思想理念。过程中突出兼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教学主体差异,以及需要兼顾个性化学生制定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的教学管理目标,才能适应各种类型学生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性质和特色。
其次,通过精准设计和安排高职思政教学的重要环节内容,不断创新实践教学的形式。通过深入挖掘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思政实践教学的真实体验后,再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人生价值观、世界观。并在实践与体验过程中,探究高职思政教学实践活动的创新主流发展趋势。将整体的高职思政教育内容与实践的教育目的、意义,融合贯穿于整体高职思政教学的总体目标中,真正实现了教育与实践相融合发展的核心教育思想理念。
最后,针对高职思政实践教学融合教学内容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现状,共同理解掌握具体的思政教学成果,以此作为考核评价监管高职思政实践教学指导的最佳目标量化考核评价体系。在体系的管理与改进措施中,通过展开思政实践教学报告、汇报心得体会等形式,全面助力高职院校监管思政教学实践促进教学成果的考核评价管理体系的建设。
1.2 融合高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基本目标
通过构建高职思政教学实践的深入与延伸发展导向目标,深入研究高职思政课程融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充实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断扩大整体高职思政认知探讨与拓展的文化品位空间。学生可以开展实地名胜古迹的思政研学之路,通过探究实践的参观学习形式,加深理解高职思政课程的教育思想理念。例如,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的方式,开展研学历史文化遗留的古迹思政教育课外学习,带领学生体验丰富的思政教学拓展形式,通过可视化观摩实地学习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理解传统的思政理论知识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通过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思政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模式,理解地方文化资源带给自身的思政教育学习方式的实效性。
2 探讨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转化高职思政教学资源的形式
2.1 可视化课外实地观摩思政教学活动形式
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可以将课堂的高职思政教学实践内容,转化为可视化的课外思政教学活动形式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区域形式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理念,增强高职思政教学的主导发挥作用。教师在课堂和课外起到引导和导向的功能,通过讲解历史文化资源的形式,促进学生了解和熟悉地方文化特色的历史资源与实际文化资源面貌,激发了学生学习高职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多种思政教育感染,通过联想课程中各种人物存在的思想政治理念、 马克思主义思想、 革命精神、 爱国主义情怀等来增强思政实践内容的感染效果[2]。学生在观摩课外实践基地学习思政教育文化资源学习后,组织学生通过探讨学习的方式,探究历史文化古迹遗留给后人的传承文化思想,以及每一位爱国人士留给后人的爱国主义教育生动素材。
2.2 观摩后转变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形式
围绕地方文化资源特色主题,促进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优秀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开展小品、话剧、短剧、朗读、演讲、辩论会、诗歌散文会等活动,促使学生在内心挖掘出一种对祖国和人民热爱的崇高思想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情怀,增强学生因理解丰富的思政教育活动后而产生的坚定信心和理念。教师通过发挥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增强教师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利用地方文化教育资源的活动,充实教学资源引入到高职思政教学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学习意识。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双重感染的背景下,学生强化记忆了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案例,加深了思政课的感染说服力效果,为整体高职思政教育实践研究开创了理论联系实践活动的创新发展趋势的实践案例先河,充分发挥了地缘优势,丰富了学生的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学习形式,增强了学生掌握创新理解课外思政教学形式的民族自豪感。
2.3 创设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的情境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走出去”实地观摩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后,通过学生实地观察实景,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理解高职思政教育内容的书本知识的理论概念,促进学生创新实践主体活动形式,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场景,搬到课堂上进行创设情境式教学模式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展开理解和掌握高职思政教育理念融合魅力展示的学习方式,不断创新情境教学模式渲染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这种创新虚拟的情境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和青睐。
其次,学生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在理解深化体现观摩历史文化资源后,通过自身理解思政教学体验思政教育理念的抒发形式,促使自身掌握历史人物及爱国主义烈士的思想政治情怀,树立好表演的人物形象内心世界的信心。增强学生在课下用功查找及整合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的背景与人物故事情节剧的碎片内容,抓住了学生对思政学习认知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了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促进了学生对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理解意义。例如,在拓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政课程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可以参照邓中夏、史砚芬、罗登贤等爱国革命烈士的事迹,创设一段烈士在民族精神中壮烈牺牲的小场景[3]。通过角色各种对白与独白,假设学生扮演人物角色体会身临其境、身处其中的场景,促进学生深刻体会到革命烈士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全方位加深了学生感知爱国主义烈士对革命精神的崇高思想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革命精神意境。
总之,运用多种多样性的情境教学模式,开展不同类型主题风格的借鉴历史文化资源形式,丰富了高职思政教育实践课堂的趣味性,增强了学生对学习思政课程的兴趣,促进学生强化记忆了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思政教育意义。为更好的促进高职思政教学,贴近学生的内心与生活,达到实际深化教育目的的目标,从而增强了高职思政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3 细化思政实践活动形式健全目标导向的高职思政教学管理体系
第一,在开展高职思政实践活动方式的过程中,以弘扬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为基础形式,不断拓展高职思政教学的主体形式为依据,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为教学导向发展趋势,充分开展多元化的高职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创新题材的教学实践管理体系建设,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促进学生利用地方特色的文化历史资源掌握高职思政课程的教育学习成果。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结合现阶段的高职思政教育实践效果,评价出不同实践活动形式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成果,达到思政教学实践目标管理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第二,可以制定相关的高职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大纲,通过以大纲为中心,引导高职思政教学以结合地方文化特色的教育资源作为自身创新发展的资源载体形式,促进学生融合理解不同教学主体的学习形式、性质,增强高职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完成的教学成果效果。从而确立高职思政教育实践以多种多样的汇报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表演,展现高职思政教育实践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形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文化思想理念,推动教学成果评价管理体系建设。
第三,通过构建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完善高职思政课程教学的管理体系。并在实现教学运用环节,通过展现多种多样的地方文化资源思政教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深刻体会地方文化资源带给自己的历史文化、文物文化、工艺美术文化、爱国主义等文化资源教育的实践基础,有效奠定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促进高职思政教学实践。通过组建多方参与形式,使学生加快理解思政教学达到具体教学任务目标的指导性作用意义。使学生可以按照教师引导思政教育学习思路的方式,收获思政教学的知识理念,并且完成知识学习、体验目标的素质培养过程。丰富了学生理解思政课程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形式,补充和健全了高职思政教育实践的内容,增强了思政教学指导性的综合教学实践效果。
第四,在全面开展教育实践评价体系的考核过程中,重点把握高职思政实践教学的体会,深刻领会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带给学生的课外第一感受,体验特色的思政教育形式,抓住地方资源深度挖掘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不断创新发展思政教育实践的主导趋势。引导学生通过观摩形式获得思考和体会学习的机会,不断创新优化高职思政教育的实践性,并通过回溯高职思政实践的形式,创设多种多样的情景教学模式[4]。探索多种多样的以爱国主义、革命精神、民族文化教育思想为主题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和理解应用行动的方式[5],展现理解体验思政教学活动形式的方法,开展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记忆思政教育学习任务目标的成效,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想象力,提升了创造文化艺术作品的综合素养[6]。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开展和引导学生通过掌握课堂思政教学实践活动的方式,体现了学生“教”与“学”有机结合的领会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成果,通过借用地方文化资源的教育整合形式,为学生构建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历史资源建设,以及体验创新形式的高职思政教育实践的转换新途径。有力保障了高职思政教学践行“教学课堂、课下实践活动、实地观摩”融合发展的创新一体化思政教育实践路径,促进高职院校增强思政教学实践考核管理体系的建设,形成了综合评价理论、实践、课外实践融合统一化的量化考核管理体系,重点强调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创新思政教育实践指标细则为核心发展目标。全新定义了高职院校创新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与创新思政教学完成教育目标达到开放式思政教育教学管理及评价的定位思考个性化教学发展理念。全面创新了高职院校完整构建地方文化资源的动态化立体教学形式,体现了现代化高职思政教学的精准教育管理发展目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