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格局下文化育人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以高职院校大学生为例

2021-03-07赵坤殷遇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4期
关键词:大思政育人时代

赵坤,殷遇骞

(天门职业学院,湖北天门 431700)

1 问题的提出

新形势下育人过程中各要素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内涵和外延的内容有了多维度的更新。在变与不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在保持定力的同时,主动适应变化,积极调整,保持育人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大学生育人工作要求教育主体主动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1],各要素体系化运行,全员协调育人,共同构建起各得其所的“大思政”格局的“表”。

学校本身具有文化育人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汇聚了文化育人需要的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环境和教育媒介等要素。新时代坚持以文化人,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线,融入到校园以文化人格局中,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用大学精神,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及媒介文化[2]共同构建起“大思政”格局的“里”。

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时代背景下,实事求是地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非常有必要。

2 “大思政”格局下文化育人的影响因素分析

认识问题是为了补偏救弊。科学分析“大思政”格局下文化育人的影响因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性,与时俱进的发展本质。结合“大思政”格局下文化育人理论,通过分析发现,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因素的影响,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外部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自身方面的原因,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 政治因素的影响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少数国家挟洋自重,奉行单边主义,在阻挠中国发展进程中已经到了随意挑起争端、多点出击的地步。尤其是灾后疫情时代,面临经济复苏这个中心任务,我们要更有定力战胜来自西方国家挑起的无端指责,以必胜的信心战胜破坏“一国两制”的阴谋,反击推卸抗疫责任的拙劣行径,利用意识形态挑起反华争端的勾当等一系列同中国较量的反华工具等破坏行为。尤其是存在利用社会事件不断地拉拢欺骗及煽动蛊惑青少年,特别是低年级大学生,与我们加紧争夺青少年的行为。

2.2 社会因素的影响

新时代高职院校有其特殊性,一是新时代大学生地域构成的特殊性。本地学生占学生人数70%以上,当地学生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特点,而且也具有浓厚的地域心理氛围。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来源的多样化,生际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冲突不可避免。二是新时代大学教育环境的特殊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受到限制的单向度学校—学生的接受关系,这是一种很容易产生自我封闭,不能及时更新自我的信息交互形态,容易滋生内部自满情绪,满足于与外界的隔绝状态[3]。

2.3 学校自身因素的影响

由于本身就受限于特定的群体即学生,特定的环境即学校,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思政教育对非特定的群体和环境缺乏直接的作用,就学校教育这个特定的环境集中的要素[4],未能未雨绸缪,在面对教育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社会环境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发挥效用有时会跟不上学生成长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的步伐。

一是新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缺乏共同构建长期有效协调机制的意识。在各部门共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职能部门虽有分工,但缺少长期有效的合作,各部门缺乏沟通交流的协调机制,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局面还没有真正形成,导致形成持续有效教育实践活动时部门之间不能借助于各自优势,各取所长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长效机制。

二是在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行之有效且能够激发育人队伍积极性的评价、考核及反馈机制上用力不足。新时代大学教育教学发展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培育更多的力量参与“三全育人”过程,但由于学校规章制度未能将育人工作与考核、 考评机制挂钩,导致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开展缺乏持久的动力,无法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思政”格局下文化育人的对策

3.1 众擎易举形成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着眼于系统各要素共同作用下能够达成的既定目标,从各要素自身的价值出发,尊重其特质,在彼此配合、相长中形成一种有机系统。从教育者子系统而言,形成这种良性循环态势,就是要求我们做好教育工作者队伍的组织协调工作。

第一,优化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运行。

建立由学校党委一把手负责,相关职能部门统筹协调、 各教学单位具体落实的统一指挥、 分层管理、责任明确的领导机制。要求各级部门积极配合,围绕学校年初制定的工作要点,围绕育人这个中心任务,结合“一院一特色活动”,制定部门工作要点,形成自上而下的校际育人组织运行架构,凝心聚力,支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组织机构优化,科学分工,各尽所能,相互配合,能够形成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的局面。组织运行中要切实统筹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其他活动开展之间的关系,要利用高效的组织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对的困难,使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朝着科学高效,聚焦新时代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时代背景的方向发展。

第二,协调教育队伍内部关系。

学校党委宣传部作为党委统一管理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职能部门,负责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把关,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进行全面指导、组织具体工作;宣传部门使用好校园媒体进行宣传,组织好校园文化建设; 负责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校教育。教务处和教学院系负责把握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在各项教学工作中贯彻育人理念,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处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于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去,负责组织在校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共青团组织则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于活动之中,组织开展各种特色鲜明、 富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科研处则发挥科研优势,组织教师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科学理论和策略的支撑。基层党团组织通过组织建设、教育和管理、实践活动来具体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辅导员、正(副)班主任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承担者和直接实施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并且能够从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出发,从维护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局出发,处理好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事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承担人员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培养新时代思想有情怀的大学生为己任,并能够从小处着眼,在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给予热情的指导。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要自觉承担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课堂上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有情怀的初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强化社会责任感;讲好中国故事,点燃学生家国情怀的热情、生活的激情,让学生感受有温度的思政课,做一个有情怀的职业学院学生。

第三,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一是完善选拔来自大学生群体的辅导员队伍。辅导员群体是接触学生最多,也是与学生关系最为亲密的教职员工队伍。学校要选聘一批“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辅导员教师,逐步实现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年轻化、职业化、专业化”。尤其注重发挥该校学生群体中成长起来的辅导员的特殊能量,注重对该校、该专业辅导员的培养。

二是配齐配强涵盖各个专业的学生管理干部队伍。这支队伍由老带新的正副班主任组成,副班主任是学校的管理团队,与辅导员、班主任结成对子,重点围绕培育教育队伍的核心价值观,打造教育者专业共同体,发挥他们规范行为的功能。为打造一支立场坚定,素质高、 专业性强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借鉴职业宣誓形式,开展辅导员等专职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誓词征集评选活动,实行教育工作者岗前宣誓制度,凝练教育工作者核心价值取向。值得一提的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围绕专业高素质队伍建设,把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开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核心素养大比武,围绕教育者职业道德规范建档立卡行动,培育并重点推荐教育者中的先进典型,增强共同体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三是发挥学生团学组织以及社团组织中学生骨干的作用。党团组织应充分发挥社团组织学生骨干的作用,利用他们语言相同、思维方式趋同、榜样力量强等特点,始终站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

3.2 扩展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载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各要素协同作用、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活动[5]。要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创新的思路和举措来拓展现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深挖其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和完善实践形式,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学校要站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班岗。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主动承担起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位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 五中全会精神进教材、 进课堂、进头脑[6]。

其次,多方合力补齐家庭教育中的短板。鉴于新时代大学生地域构成呈现出以留守家庭为主[7],成长环境参差不齐的特点,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开展家校互动,及时向家长推送育人信息,让家长与学生共同进步[8]。

最后,传递良好的社会正能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在学生接收的信息愈发碎片化的时代,我们不回避其弊端,同时也应该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来多措并举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利用书籍、报刊、影视和网络等传媒方式大力宣传新中国的形成和发展史[9];宣传思想政治教育进步学生的典型事迹,传递良好社会正能量,营造人人关心国家进步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提升学生家国情怀,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本领将来干事业的激情; 利用重大时间节点和重要节日以声音、 画面等形式大力展示国家大发展的实时画面,为实施乡村振兴、国家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关心高职院校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10]。

3.3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重视重大节日庆祝活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重大节日庆祝活动是具有较强情感塑造作用的时间节点,是培养爱国情怀的典型文化符号。重视重大节日庆祝活动,是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也是搞好学生工作的必要工作。随着国家重大节日纪念活动越来越多元化,重大节庆祝活动日益丰富多彩,如国庆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抗美援朝纪念日等。重视重大节日时间节点,积极开展重大节日庆祝活动,是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要把党史教育这条主线一以贯之,开展学党史、讲党史活动。

3.4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进大学教材、进大学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形势与政策”3 门课的任课教师进行分组,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按照讨论、分工制订、再讨论、再修改、最后定稿的程序,完成了“基础”“概论”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实践活动方案的制订。作为全校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学校结合落实研究性教学法改革的要求,在原有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修订课程标准,明确了研究性教学法的地位和目标,规范了教学中4 种研究性教学方法(动态生成法、 案例教学法、问题本位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的运用,逐步改革以卷面考试为主的考核体系,将学生的“青年大讲堂”“ 学习强国”学习纳入学生考核成绩。同时,让学生利用寒暑假按照实践活动方案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调研。

猜你喜欢

大思政育人时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e时代
e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e时代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