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末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转变与现代化内涵

2021-03-07

文化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理学知识分子群体

徐 浩

明末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涌现了颜元、唐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一批重要的思想家。与之前的思想家相比,明末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既有继承与发扬的一面,也有变革与创新的一面,特别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人,在多个领域推动了中国思想的发展[1]。从明末知识分子群体思想转变的内涵来看,不少思想已经具备了现代思想的内涵,特别是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及超越前人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当前同样有着深刻的启发作用。

一、明末知识分子群体思想转变的表现

(一)对君权的猛烈批判

君主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高统治者,更有“天子”的称谓。汉武帝以来,历朝历代思想家的政治学说均以巩固君权为中心,而明末知识分子群体则猛烈批判了君权,不仅削弱了君主的神圣性,更对民众意识的觉醒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唐甄在《潜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明代中期以来,君主集权发展到了历史的顶峰。作为历史学家的顾炎武,在梳理了秦汉以来历史后,认为君主权力的无限扩张是社会治理混乱的重要因素,因为“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黄宗羲则在提出“天下”本位的基础上,主张设置宰相来分散君权、扩大地方治理权限、提高士阶层在议政中的作用;王夫之主张以“公天下”来取代“家天下”,“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从晚明知识分子群体对君权的批判可以看出,封建专制主义已经受到了开明士大夫的质疑,尽管他们未能提出更为有效的政治体制,但对君权的批判无疑是封建时期的强音,具有唤醒民智的作用。

(二)对工商业的推崇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经济政策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奖耕战”“抑商贾”。秦汉以来,历朝历代均沿袭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保障了农业生产,但也抑制了商品流通和商业发展。晚明时期,我国手工业得到了极大发展,江南富庶之地,如苏州府、松江府等,已经出现了具有雇佣关系的大型手工作坊。明末知识分子群体对工商业的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为典型的便是李贽。李贽对工商业的推崇建立在他朴素的义利观上:“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也。何可言也?吾故曰:虽大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则知势利之心,亦吾人秉赋之自然矣。”李贽对工商业的推崇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况相契合,在社会大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工商业的推崇也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的繁荣期,“三言二拍”中有大量以商业为背景的故事,如《施润泽滩阙遇友》《十五贯戏言巧成祸》,其中,商人均为正面形象,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明末知识分子群体对商人态度的变化。

(三)对科学的重视

对科学的重视同样是明末知识分子群体思想转型的重要表现之一。自先秦以来,我国知识分子群体关注的重点均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科学技术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将科学技术视作“奇技淫巧”,这对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李约瑟系统性梳理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之问”。明末,知识分子对科学的重视程度大为提升,这与西方传教士进入我国有着很大的关系。西方传教士进入我国的初衷是传播基督教,但客观上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并为我国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比如望远镜。望远镜不仅为天文研究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工具,更带来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即便是最传统的士大夫也无法忽略望远镜的作用。如,王夫之在《思问录外篇》中指出:“远镜质测之法,月最居下,金、水次之,日次之,火次之,木次之,土最居上。”西方科学的传入对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促进了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转型。

二、明末知识分子群体思想转变的原因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

晚唐以来,经济中心逐渐南移,江南一带成为中国最为富庶的地区。宋元后,江南开发程度进一步提高,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并出现了商业资本主义的萌芽。在传统的赋税制度下,农民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实物赋税,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徭役。万历年间,张居正主导了“一条鞭法”赋税改革。“一条鞭法”改革以货币赋税替代实物赋税和徭役,不仅简化了征收方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使得农民以及手工业者具备了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活动自由选择权,为晚明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明朝中后期,纺织业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许多以纺织业闻名的市镇,如,以棉纺织业为主的魏塘镇、枫泾镇,以丝纺织业为主的盛泽镇、南浔镇,并且,这些市镇中已经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与雇佣劳动相结合的经济模式。市镇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加,因而明末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根据王士性的《广志绎》记载:“杭城北湖州市,南浙江驿,咸延袤十里,井屋鳞次,烟火数十万家。”[2]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心理产生了极大影响,市民阶层的现实生活日益多姿多彩,乃至有“人情以放荡为快,世风以侈靡相高”的说法。明末知识分子深刻认识到了这一变化,思想层面自然也会有相应变化,如,汤显祖提出了“情本体”文艺美学思想,超越了前人“文以载道”的牢笼,袁宏道等人则倡导“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二)君主专制僵化

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君主专制处于不断强化的过程中。汉朝初期,“三公”有很大的权力,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以内廷分割“三公”的权力,强化了君主集权。唐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胡惟庸案后,明太祖朱元璋则是直接废除宰相制度,彻底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并且,朱元璋以八股取士,从思想层面强化专制统治。与君主专制相伴而生的是日益严峻的党争问题。有别于宋代党争以文官集团间的争斗为主,明朝党政是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的党争。尽管明太祖朱元璋颁布了严禁宦官干政的祖训,但至明成祖朱棣以来,宦官干政现象愈演愈烈,并出现了制度化的现象。以司礼监为代表的宦官群体和以内阁为代表的士大夫群体相互倾轧。天启年间,明朝宦官干政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魏忠贤被称为“九千岁”,以士大夫为主体的东林党受到了残酷的迫害。不仅如此,明朝东北边境也不安宁。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后,明朝与清军的战争胜少败多。崇祯二年(1629),清军兵临北京城下,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恐慌。为了应对农民起义军和清军,明廷先后加派了辽饷、剿饷与练饷,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日益僵化的君主专制与黑暗动荡的政治生态,对明末知识分子群体产生了深远影响。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为代表的明末知识分子群体发出了批判君权的强音。

(三)心学的流行

理学是我国思想史非常重要的内容,理学发展到明代,出现了教条化、绝对化的问题。明代前期,理学在思想界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对士大夫乃至一般社会大众心理有着深刻、持久的影响。尽管理学中存在合理的地方,但总体上是扼杀人性的,道学家以“理”为准则,对任何偏离理学思想的言行均持排斥态度,严重扼杀了人的自然情性。因此,反理学从明代中后期以来便成为一股潮流。王阳明的心学将理学中至高无上的“理”移植到人的心中,主张“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倡导“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从根本上动摇了理学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成为推动明末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理论。泰州学派作为心学的重要分支,以儒学世俗化为主要特点[3],从晚明市民阶层崛起的实际情况出发,泰州学派更加关注人们的世俗生活。以泰州学派代表人物王艮为例,他在《乐学歌》写道:“人心本是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般社会人士十分信服其中的观点,其社会影响力极大。同为心学信奉者的何心隐则更有战斗力,其将声、味等物质上的享受视作人的天性,反对压抑天性的行为。

三、明末知识分子群体思想的现代化内涵解读

(一)对人性的重视

秦汉以来,儒学日益僵化,特别是两宋之际,随着理学的兴起,儒学对人性的压迫愈演愈烈,乃至出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专制的强化在士人阶层中引发了反动心理,晚明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反动心理,因此,解放人的天性成为晚明时期的一股潮流。以李贽为例,李贽对理学持激烈的批判态度,认为理学家“只解打恭作揖,终日匡坐,同于泥塑”。李贽在《焚书》《藏书》中提出了许多在当时看来“离经叛道”的思想,用今人的眼光来看,则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比如宣扬平等思想:“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4]李贽的观点与儒家传统的尊卑有序观念有着根本的差别。又如,主张男女平等:“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明末知识分子群体主张解放人的天性,这也是明末知识分子群体思想现代化内涵的重要内容。

(二)对民本思想的发展

民本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观点,孟子则在孔子的基础上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秦汉以来,民本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明末清初则是民本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丰富和扩大了民本思想的内涵,提出了“新民本”[5]思想。与传统民本思想相比,“新民本”思想的内涵主要有两点:一是“天下”本位。黄宗羲明确指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超越了以往儒者对民本思想的解读。二是从民本向民主的发展。晚明的民本思想已经具备现代民主思想的雏形,最为典型的便是顾炎武“众治”的主张。顾炎武从君主专制的弊病出发,一方面主张“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扩大地方治理权限,另一方面强调“分天子之权”,强化士阶层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与现代民主思想,特别是代议制民主不谋而合。

(三)对法律的尊重

早在先秦时期,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子便提出了“以法为教”的观点。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儒家主张德政,对法治缺乏正确的观念。正如荀子所言:“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儒家将国家治理寄托于君主以及各级官员的道德自律上,这难以对统治者形成有效的约束,由此导致的结果便是贪污腐败横行,加重了社会大众的负担。晚明知识分子群体深刻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法治精神则是他们批判的武器。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系统阐释了自身的法治理论,提出了“天下之法”的概念。“天下之法”是黄宗羲“天下”本位理念在法律领域的延伸,在黄宗羲看来,为维护一家统治而颁发的法律不能体现天下人的意志。“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黄宗羲将此类法律称为“非法之法”,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非法之法”。黄宗羲对法律的论述已经涉及法的阶级性,与西方自然法学说的特征极为相似,具有一定的现代性[6]。

四、明末知识分子群体思想转变评析

明末知识分子群体思想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这一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明末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自嘉靖、万历怠政以来,明朝政治风气急剧恶化,贪污腐败盛行,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此时,明末商品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复杂的时局以及繁荣的商品经济的刺激下,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的思想转变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当然,明末知识分子群体思想转变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最为典型的是没有超越儒家传统的思想范畴。明末知识分子群体本质上均为儒家思想的继承者,他们从新的时代条件出发,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变革与发展,但没有突破儒家思想的藩篱。即便以“离经叛道”著称的李贽,思想上也深受明代心学“致良知”的影响,文集中也不乏赞颂孔子的语句。

五、结语

受独特的时代环境影响,明末知识分子群体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同的知识分子思想上有很多相通之处,特别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人,均深刻批判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明末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转变既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也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因此,准确把握明末知识分子群体思想转变有极大的意义。

猜你喜欢

理学知识分子群体
文理学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理学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