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困境与发展路径

2021-03-07符蒙蒙

文化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受众内容传统

符蒙蒙

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意蕴悠长,涵养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气质和品格,给中国人民以精神净化和思想启迪。今天,社会与科技的发展创新让传统文化迸发出新的时代活力,成为新时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多元化的媒体平台深度融合,传统文化的传播乘上了融媒体的“快车”,颠覆了以往的传播格局,开辟了传统文化传播的全新路径,进一步发挥了传统文化的资源和精神优势。

融媒体并非某种特定的实体媒体,而是兼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一种理念。融媒体将以微博、微信、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和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融为一体,合而为一”,通过融合传播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综合优势。融媒体为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化语境和使用场景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带来了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弊端,冲击了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和深厚内涵。如何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变和创新性发展,是当下必须思考的课题。

一、融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

融媒体的发展打破了时间、地域以及传播载体的局限,造就了文化传播的新形态,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能以融媒体方式突破媒介限制,拓宽传播渠道,强化传播效力。融媒体的发展,打破了传统文化原有的传播格局,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实现创新性发展创造了机遇。

(一)整合多元主体,形成多元信息的传播生态环境

随着融媒体的发展,媒介场域结构愈发多样复杂,使传统文化传播的主体构成更加多元。融媒体能够打破以往每种传播媒介只能接触有限用户的局限,发挥强有力的融合优势,整合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微信、微博、小程序、App等多种媒介的用户。在这种环境之下,除了官方主流媒体之外,商业媒体、社会团体、专业领域人士乃至普通的社会民众,都能够以自由便捷的主体姿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这就使得平民化、社会化分享成为融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最突出的特征[1]。多元主体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播,摒弃了过去播放型的单向度传播方式,形成了多维度的跨屏传播模式,呈现出“时空多维+传受一体”的新特点,使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更为便捷,贴近生活、贴近所有人,达到握指成拳的效果。

不仅如此,融媒体通过发挥其兼容并蓄的优势,整合多种媒介平台的信息资源,使媒介传播的议题变得丰富多样,形成了多元信息的传播生态环境[2]。如《中国诗词大会》借助电视媒体宣传并解读中国诗词经典,观众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央视影音App参与节目评论,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用户同样可以针对节目内容讨论、发表文章、阐述观点,有助于激发普通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3]。这种多平台的资源互通与共享,实现了多元信息的综合传播,实现传播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的良性互动,使传统文化传播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创新叙事方式,实现传统文化的立体感知

融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实现了由现场实物展示到借助现代媒体视听呈现的转变。这种以视听为主的叙事方式通过构建视觉、听觉相统一的传播模式,打造出接近传统文化原貌的视听形象,使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立体的形态呈现出来,给受众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过去,传统文化的传播常常受限于时间、空间等,而融媒体通过整合App、小程序、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产生跨越时空的意义。融媒体将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催生出“互联网+传统文化”的全新模式,这种模式以接近原貌的视听影像再现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生动直观地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出来,使用户受到多重感官的刺激而拥有浸润式的体验,进而能够更加立体、深刻地感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4]。

如“数字敦煌”项目就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敦煌石窟和相关文物进行系统的数字化采集,构建了一个多元化与智能化相结合的敦煌石窟文物数字化资源库,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户在指尖上就可以“云游”敦煌,欣赏敦煌文物,体会传统文化的智慧。数字化资源库的构建不仅实现了敦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而且能够更加直观便捷、清楚全面地展示洞窟内的文物,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审美诉求,有力地加强了用户的观看体验和文化认同。故宫博物院推出了VR体验项目,这一项目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为受众制造沉浸式的体验,使他们进入与传统文化密切融合的场景中,身临其境地了解、感受故宫传统文化,这种全新的传播方式使受众主动接受、学习传统文化,有效地提升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效力。

(三)细化传播圈层,实现传统文化的精准传播

融媒体环境下,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检索平台快速获取自己感兴趣的资讯,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们快速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小圈子。这些圈子内部往往具有较强的内部凝聚力和极大的感染力,对于这些固定圈子的传播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QQ群、微信公众号、微信群、论坛的固定版块等所形成的以传统文化为共同议题的圈层就极具典型性。

充分利用海量数据,根据用户的浏览或查阅历史分析受众的兴趣喜好,推送有针对性的内容,这就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不再单纯强调传播,而是强调在传播过程中更接近每一个独立的受众个体,实现满足个体差异化需求的“精准传播”[5]。同时,融媒体能够根据该用户在互联网中与其他群体的关联度,了解该圈层的主要议题和内部关系,为用户提供更符合他们需求的传统文化内容。融媒体通过细化传播圈层,找到忠实且黏度高的受众,真正发挥其精准推送、同好集聚的传播优势。

二、融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困境

在融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显示出明显的技术和渠道优势,但是,融媒体本身的开放性、虚拟性、便捷性等传播特点,导致传统文化在传播中面临诸多困境。

(一)形式的碎片化割裂传统文化的整体特性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整体性是其重要特质。而在融媒体环境中,传统文化传播的时空维度、主体与内容、受众注意力等方面均呈现出碎片化的现象。各种媒介的便捷性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利用闲暇时间、通过各大平台检索获取所需信息,各种应用的准入门槛较低,使得信息交流与分享的主体和内容饱和甚至泛滥。

融媒体环境下,各类媒介多基于某一特定“知识”阐释与解析,使传统文化在传播内容上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用户接受传统文化内容时容易出现思想侧重,很难系统性理解传统文化,导致传统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知识被割裂,用户的有效接受度下降。从樊登在抖音发布的解读《论语》的视频合集来看,在平台的时间限制下,一分钟内能分享的内容极为有限,即使是与《中国大学生论语大会》这类电视节目配合,仍然难以深度系统地解答与传播体系宏大、内容丰富的儒家文化。

传统文化的整体性要求严谨、准确、全面的思维方式。在融媒体环境下,各媒体平台用户浏览网页、刷微博、微信、看抖音直播等都是短时间内快速滑动式的资讯获取方式,往往追求在“少思考”的情况下获得更多信息,这使得受众很难集中精力持续关注某一话题或内容。以传统经典书籍为例,受众在媒体平台快速浏览仅能获取对书籍中一些片段化词句的了解,这种了解往往是浅显的、局部的,难以对经典书籍进行全面把握和深刻思考。这种碎片化思维方式所形成的离散化、碎片化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必然会割裂传统文化思想体系的整体性,用户无法从整体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阅读和思考,也就无法系统、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难以真正从中获得现实启迪[6]。

(二)内容的同质化、娱乐化冲击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传统文化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内涵,但在融媒体环境中,不论是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还是手机、网站等新媒体,都有将传统文化同质化和娱乐化的倾向。

受文化消费主义影响,一个议题获得较多关注时,诸多同质化的内容就会出现,这些内容虽然会在短时间内产生一定的传播效应,但是由于传播主体知识与创意匮乏,未对传统文化进行多角度的、创造性的开发,易在受众中形成转瞬即逝的短暂关注。不仅如此,这种同质、单一的传播议题也会给民众带来审美疲劳[7]。同时,部分自媒体更倾向于将传统文化娱乐化。为了获得更多关注度,部分自媒体经常扭曲、误解传统文化以获得浏览量,传统文化过度的“泛娱乐性”片面强调增强传统文化的趣味性,遮蔽了不少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一些媒体为谋求商业利益,戏说乱改文化经典,英雄人物遭到调侃亵渎。

传统文化传播内容的同质化、娱乐化为受众提供了轻松新奇的文化形态,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人的精神需求,但是,在受众广、传播内容丰富的融媒体环境下,这种同质化、娱乐化的内容会严重冲击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对社会成员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融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发展路径

融媒体的到来,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机遇,同时使其面临困境,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探寻传统文化传播的路径,不仅要在传统文化传播内容的挖掘与创新上下功夫,还需加强外部的监管力量。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多维度整合传播内容,增强传统文化的凝聚力

传统文化的整体性特质是其能够传承千年、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融媒体环境下,必须多维度整合传播内容,克服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碎片化问题,保持其整体性,深化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传统文化的凝聚力。

一要多维度整合传播内容。整合各媒体平台中文字、图片、影像、音频等内容,从而形成立体、多层次的内容整合产品。例如,展陈一件传统器皿,辅以文字描绘与音频解说,使受众了解这件器物的年代、文化内涵;讲述一段古典文学故事,同时呈现电影剧情,为受众讲述故事背景、阐说现实寓意;在戏曲表演的过程中,同时展示文字与图片,叙述戏曲的起源、种类、演变过程等,还可以集中各平台用户科学合理的看法和观点,全面展现戏曲的独特韵味和发展现状。多维度整合各媒体平台的传播内容,正是融媒体环境下全方位展示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是增强传统文化整体性的持续发力点。

二是突破传统文化传播的边界。将国画与诗词巧妙结合,形成“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立体文化作品;将书法与传统舞蹈、音乐融为一体,呈现“动中有静,静中含动”的生动饱满的文化内容。融媒体环境中,还要注重线下传播,实现线下和线上方式的整合。比如,图书馆、博物馆等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线下实体传播场所,要发挥主流媒体在这种整合方式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借助各媒体平台,以虚拟呈现、视听传播、互动体验相融合的方式,多角度、深层次地阐释文物及文物背后的传统文化,帮助人们全方位地了解传统文化。多种文化内容的结合以及线上线下两种传播方式的整合,可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多维度阐释,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加立体饱满,最终在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中不断增强传统文化的凝聚力。

(二)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实现传统文化的深度诠释

传统文化类型丰富、内涵深奥,蕴含丰富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滋养着亿万中华儿女。融媒体视域下,必须抓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创新文化内容,深度挖掘并解读传统文化深厚的思想内涵,满足大众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8]。

一方面,抓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突出传统文化中传统美德、价值观、审美情趣等重点。如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崇德重义的高尚情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执中致和的价值追求、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等。在边界消融的融媒体环境中,传统文化的传播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实现传统文化对受众的思想引领和价值构建。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传播要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保证传统文化这一创作“母题”的基础上,局部地为传统文化作品融入时代新意[9]。将传统诗词与说唱、摇滚等现代通俗流行音乐相结合,让经典具有时代属性;将文物与纪录片、综艺节目巧妙结合,生动地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让传统与现实碰撞,使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用现代理念与贴近日常生活的话语表达解读史书典籍中晦涩艰深但内涵深刻的经典词句,将佶屈聱牙的词句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等。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中实现了深度诠释,并以全新形态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播,人们能够充分发挥出融媒体传播主体多、传播迅速快、传播范围广的强大优势,使传统文化在更多人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唤起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健全网络监管,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传播生态环境

融媒体视域下,必须对传统文化的传播环境进行严肃规范和监管,解决传播主体受限小、对传播内容把关不到位等问题,警惕碎片化、娱乐化、同质化问题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与侵蚀。因此,不仅需要从传播内容上进行创新,还需要从外部管理角度去改善。唯有如此,才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真正发挥传统文化对大众的教育与引导功能。

首先,从政策法规层面进行整顿,强化顶层设计,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范传统文化传播中的“禁区”,发挥法律法规的强大威慑作用;其次,各媒体平台加大对用户的监督监测,严格审核用户的作品内容,严把输出关口,对于曲解、误读传统文化的信息,应当限制其传播并及时纠正;再次,媒体平台用户应当提升媒介素养,养成自律和监督意识,制作并发布正面积极的传统文化作品,并在网络使用过程中监督举报各种不正当行为,自觉维护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唯有如此,才能凝聚合力,发挥融媒体“人人分享”格局的正向功能,共同构建良好的传统文化传播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受众内容传统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主要内容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