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塞罕坝精神对大学生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影响研究

2021-03-07尤悦陈晓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塞罕坝绿色精神

尤悦,陈晓宇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1 塞罕坝精神在高校中的内涵价值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学习塞罕坝精神在全党全社会再次掀起一股热潮。“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 的塞罕坝精神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应该坚守的初心,用实际行动既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也铸就了塞罕坝人持而不息、久久为功、坚韧不拔的品格。

塞罕坝精神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范例,是绿色生活方式从忽视到续写的生动故事。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将塞罕坝精神融入承德地区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养成和思想道德建设中,用承德地方精神、地方故事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利用环境的浸润效应,生动、贴合而有效地进行教育,同时也能为塞罕坝精神注入新的元素,助力其传承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弘扬塞罕坝精神引领学生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将为大学生提供有力的精神依托,在承德地区高校教育体系中发挥有效、长远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励青年一代为推进绿色发展不懈奋斗,向大学生群体发出把家乡建设更加美丽富饶的伟大号召。

2 塞罕坝精神引领大学生养成绿色生活方式的必要性

绿色生活方式指人们通过使用绿色产品、发起绿色行动,促进社会的绿色消费、经济绿色增长,让低碳环保可持续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自觉自发行为。主要表现为生活简约适度、行为环保低碳、发展积极健康、举止文明自主。绿色生活方式可以让大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积极的心理、豁达的处世态度,获得更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与持久发展。

伴随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速、社会娱乐活动丰富及消费主义等不良文化的冲击,诱导部分大学生养成了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不能有效进行时间管理、缺乏集体观念、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铺张浪费等,校园里随处可见空无一人却开着电灯电扇的教室、垃圾桶里的一次性餐具、食堂大量的残羹剩饭、因过度消费宿舍里堆积如山的物品,这些习以为常的场景逐渐腐蚀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缺乏绿色生活意识,对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责任感淡薄,少数有绿色生活理念与社会责任的学生因整体氛围影响也很难将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就提出我们要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人们期望在精神和行动上都能够打好环境保护的攻坚持久战,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避免铺张浪费。大学生是家庭、社会、民族的未来,绿色生活方式是考虑长远利益和全局战略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大学生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关系到社会整体精神风貌和未来走向,通过发挥高校的社会效益,激励带动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养成好的习惯,形成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可以概括为绿色消费、绿色行为和绿色休闲3 个方面。绿色消费即适度消费、消费环保产品,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生存条件。通过塞罕坝“艰苦创业”精神的忆苦思甜教育:50 多年前,塞罕坝育林人在极端恶劣的气候环境中,靠黑莜面、冰雪水充饥,用马架子、地窨子御寒,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和信念下,顶风冒雪、垦荒植树。用第一代育林人义无反顾、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感恩意识,珍惜现在拥有的生活,摒除奢侈浪费的消费理念,可疏导学生的攀比嫉妒心理,减少宿舍矛盾和校园贷问题的出现。绿色行为倡导极简的生活理念,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用塞罕坝“绿色发展”精神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在生活中养成节约、集约的行为,抵制破坏环境的不文明行为,从小事入手,从自律做起,做好自己而后激励集体,互相带动从而扩大影响,蓝天、绿山、清水都是这样由小见大积聚而成的。绿色休闲指更注重精神放松和持久发展的休闲活动,大学生在假期、课余有很多可支配的休闲时间,通过塞罕坝“牢记使命”精神的教育,让学生们牢记自己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在休闲的时间里安排阅读、运动、绿色旅游等有意义的休闲活动,远离烟酒、赌博、电子游戏,拥抱自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休闲娱乐项目,扩大交际、增长见识、发展自身能力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趣味层级,做好更加充足的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场发展观念上的深刻革命”,美丽的塞罕坝林场中,有半个多世纪几代人用忠诚和执着凝结出的绿色奇迹和红色精神,告诫新一代大学生不要忘记曾经“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惨痛历史教训,对绿水青山的破坏和毁灭可能在旦夕之间,但恢复和重建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老一辈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新一代人矢志不渝、创新传承,曾经的沙漠和荒原如今终于生机勃发、活力四射。学习塞罕坝林场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用塞罕坝精神引领大学生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健康生活习惯,从而拥有阳光的心理、正确的价值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处世原则,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长远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3 塞罕坝精神引领大学生养成绿色生活方式的可行性

(1)塞罕坝精神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范例。

塞罕坝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建设美丽中国的绿色传奇。学习塞罕坝精神,就是学习塞罕坝人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执着追求。推动大学生养成绿色生活方式,抵制消费主义、面子文化,反对铺张浪费。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通过塞罕坝林场人榜样的力量,培植大学生在生活中勤俭节约、低碳生活,在思想上重视长远利益、服从建设大局的绿色生活和发展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为建设美丽中国培养年轻、有后劲的可靠力量。

(2)塞罕坝精神是承德地区人民的精神领航。

塞罕坝精神诞生于承德,其孕育形成的过程承载了承德历史与承德精神,是承德的骄傲,影响带动承德地区人民的精神风貌。抵制当代大学中的“宅文化”“丧文化”,需要放下手机、走出宿舍,倾听世界上最大的百万亩人工林海有力的呐喊——“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奋进,是一个又一个奇迹的人类凯歌。在承德地区上学的高校大学生,要把塞罕坝精神领悟渗透,带回自己的家乡,带去五湖四海,融入新的时代内涵,创新更多发展理念与应用方法。伴随着林场树木成长,这些大学生也将成才成家,塞罕坝精神的种子在他们的心中长成参天大树,用这种精神去建设家原、建设祖国的同时,塞罕坝精神也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更加荡气回肠的续写。

(3)塞罕坝精神是青春年华无悔的最美榜样。

如今成长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自我意识强烈的“90 后”的林三代闪亮登场成为林场攻关主力,他们知“苦”选“苦”而不怕“苦”,并乐在其中咀嚼出甜,塞罕坝三代林场人大多都在二十多岁的桃李年华里选择了这片土地,二十多岁的青春成就了二十岁的榜样,二十岁的年华谱写了美丽中国的乐章。同龄人的言行更加掷地有声,如果他们曾止步于失败的沮丧、成本的高昂、个人的惠誉,就不会有今天的林海茫茫、鸟语花香、游人如织。用塞罕坝精神引领承德地区高校大学生的绿色生活方式,进而引领思想道德建设,将美好品德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种下,在和谐社会的保驾护航里稳扎稳打、兢兢业业,在奔向中国梦的征途中必将收获甜美果实。

4 塞罕坝精神引领大学生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实现路径

(1)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作用,培养学生绿色生活情感体验。

塞罕坝林场人在艰苦的环境里“献了青春献终身”,从马蹄坑会战到斜坡上的攻坚,从窝棚里的挡风到烧石头抗旱,塞罕坝林场中的每一棵苗、每一株草,都凝结着塞罕坝育林人的爱与担当。通过塞罕坝创业英雄形象、使命至上的励志故事,培养大学生对绿水青山、家国土木的情感。可以从3 个方面建立情感链接,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二是绿色生活方式下有意义的大学生活;三是绿色发展理念包含的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担当。首先,通过塞罕坝美丽高岭之殇、历经艰苦创业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理性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塞罕坝的建设发展带来的生态效应、旅游资源及长远发展潜力,都是正确的人与自然相处模式带来的丰硕成果。其次,绿色的生活方式能够让大学时光更加有意义,让大学生更合理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时间资源与健康资源,通过自我约束、自我反思和自我内化,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自我教育模式,提升自我学习和管理能力。最后,绿色发展理念对大学生来说具有可靠性和长效性,塞罕坝三代育林人的努力如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正是绿色发展理念中集体价值荣誉与责任担当的体现,让塞罕坝精神引领班风、校风建设,建立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共同进步与发展。

(2)整合塞罕坝精神引领绿色生活方式的教学和实践资源。

整合绿色生活方式的教学资源,让第一课堂的通识教育和第二课堂的文化熏陶双线并行,形成合力增强绿色生活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成为具有先进生态文明意识的人。加强第一课堂的内涵普及和文化选修的任务,增设“塞罕坝精神”的通识选修课与网络选修课,内容可涉及塞罕坝的历史溯源、生态资源、艰苦创业、旅游发展等。课程可以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二是人与人长远相处。除了塞罕坝主题的课程,也将绿色生活理念和塞罕坝精神纳入所有课程思政的日常教育中,从更多的维度理解塞罕坝精神的内涵、绿色生活方式的意义。

第二课堂是学生实践应用的重要渠道,通过科技活动、文体活动、人文讲座、社会工作、社会实践、劳动教育、志愿服务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塞罕坝精神的思想教育与绿色生活方式的带动。比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有塞罕坝精神的展览、博物馆、纪念馆;暑期开展对塞罕坝精神采风、调研,了解当地生活习俗、文化建设;组建绿色生活社团、在各个社团中根据学生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树立绿色标兵。在实践与成长中得出属于每个人的独特见解,只有实践过的理论才最真实、最深刻,才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并运用塞罕坝精神,在思想意识层面更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日常生活中更好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3)根据学生特点,创新塞罕坝精神与绿色生活方式的推广形式。

当代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热衷于探索应用新事物、新方法。在高校传播与贯彻塞罕坝精神时,需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有效运用新媒体手段,增强大学生对塞罕坝精神的接受度与认同感。在传播时要主动占领网络舆论阵地,通过学校、学院、学生组织等微信微博或网站的线上平台,以新颖的表现形式和轻松的网络语言吸引学生的关注和互动,同时可以创设一些塞罕坝精神的文化载体,如卡通人物形象、系列漫画故事、现代戏剧、流行歌曲等,将塞罕坝精神以新的形式展现在学生身边,渗透引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进而培养绿色生活方式养成。学校应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塞罕坝的机会,用暑期实践、课外采风、志愿者活动等短期体验形式结合自主实习、工作推荐等长期驻扎形式,让学生成长成才的脚步走在塞罕坝的林荫大道上,在这片美丽的森林里挥洒汗水、谱写青春,充分感受绿色生活方式带来的舒适与发展红利,让承德地区高校学子追梦的步伐更加坚实,圆梦的力量更加澎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社会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期,作为国家希望的新时代大学生必须肩负起建设美丽和谐新中国的使命,发扬“钉钉子”精神,面对复杂的国情和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坚定使命、执着追求、自强不息。承德地区高校应坚持用塞罕坝精神引领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的养成,实现对学生人格完善、素质提升、价值引领的任务,用塞罕坝精神引领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的情感,厚植学生爱国情怀,肩负时代重任,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饱满的精神劲头迎接未知挑战,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体悟与践行“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精神内涵,为祖国的建设、时代的发展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猜你喜欢

塞罕坝绿色精神
绿色低碳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奋战在塞罕坝的农大人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拿出精神
塞罕坝之歌
塞罕坝
塞罕坝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