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西藏民族文化视角下校园文化建设

2021-03-07江增赤来赵恒山卓玛次仁拉巴卓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西藏校园文化校园

江增赤来,赵恒山,卓玛次仁,拉巴卓玛

(拉萨那曲高级中学,西藏拉萨 850000)

西藏地处我国西南端,是我国重要的组成部分。西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发展史,早在远古时期便形成了西藏古人氏族。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在公元7 世纪初建立了首次统一青藏高原各部的吐蕃王朝。自此西藏与中原地区交往日渐频繁,西藏与内地之间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藏民族文化。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一个民族重要的精神归属。优秀的区域民族文化不仅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重要食粮,也是推动整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需要被一代一代很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而校园文化则是在教育这一特定环节发展过程逐渐发生和演变的,其主要载体是校园和校内的所有学生和教职工。在新时期,民族地区校园文化的建设应当以传承与繁荣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为重要内容。积极深入开展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把发展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校园文化与传统民族文化的共同进步[1]。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宝贵财富。而学校则是培养青少年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2]。在民族聚居区,校园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深受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而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为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奠定了重要基础。近年来,西藏的教育蓬勃发展,为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但西藏校园文化建设起步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校园文化,急需加快发展的步伐[3]。文章对西藏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西藏民族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了关于西藏在优秀民族文化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1 西藏校园文化建设概述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场所,在校学生为主要参与者,包含校园课外文化活动、校园制度、校训、校园精神等内容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校园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场所,由所有在校学生、教职工及校领导在教学与课外文化活动中所创造的产物。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最为核心的竞争力,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成长的重要精神食粮,是使一个学校充满活力的源泉。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民族地区院校内的校园文化与一般地区的校园文化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但是也拥有着体现当地民族特色的元素。在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在校园这一特定空间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4]。

改革开放以后,西藏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西藏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区内学校无论是建筑还是校园文化环境都具有很浓的传统民族文化气息。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的背景下,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以及学校的文化建设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学生接受到的文化良莠不齐,对学生的成长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因为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力度不足,对学生思想教育方面不够重视以及外界对物质生活过度追求思想的冲击等原因,导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价值观的培养都受到了不良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快西藏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2 西藏传统民族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西藏传统民族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而校园文化是文化在学校的延伸,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并且在不同的时代以独特的方式在校园中传播开来,对于学校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民族文化在每一个阶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为前提,不管社会怎么进步,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根基不会改变。一个区域的校园文化是在当地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产生和演变的,传统民族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优秀的校园文化一定是很好地融合了当地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5]。

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最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也是在学生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校园文化的建设要担当起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重任,离不开对增强传统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意识的不懈追求。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我们已经由简单的物质满足转变为精神世界的心理需求。现在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提高,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对于孩子的德、智、体、美培养极其重要,不管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存在攀比心理。目前我们的国家贫富差距依然很严重,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确立宽容与开放的文化心态,提高校园的民族文化素养,多开展一些有益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传统民族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化场所,多学习传统民族的精神与文化,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一个民族不能没有传统,传统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本。换个角度看,“传统”不过是发展过程中“创新”的历史积淀,必然会不断为创新所改造。校园文化中传授知识、培养智能、陶冶情操也是培养全面型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在年轻人社会压力大,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竞争,要以坚强的心态去面对。知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人的唯一标准,需要全面地发展学生、挖掘其潜在的能力。

语言与文字是人们日常交流与沟通的主要媒介,也是区域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对于西藏特殊的藏族文化背景下,学习好藏语至关重要。要想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了解这个地方的语言就是最好的办法,学校要大力推广双语教育。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是这个民族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积极地去弘扬这种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现在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兴趣爱好比较广泛[6]。但是他们却不注重基础文化课知识的学习,恰恰忽视了基本文化素养对一个人的影响。校园生活是一个人最宝贵的阶段,学习好文化课为以后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而不是朝三暮四的浪费时间。我们要学习传统文化中的艰苦奋斗精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在任何时代都应该大力发扬。

西藏传统民族文化可以使校园文化变得多元化。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建筑是区域民族文化在物质层面上的重要体现。由于西藏独特的地域性优势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参观,有些人甚至被西藏的优美的特殊环境所吸引选择留下来。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出现在校园中,这给了西藏地区学生接触外来文化的机会。大家互相学习文化知识,交流文化,使得校园变得活力四射。英语角、藏语、藏族服饰、藏族建筑交流的话题在校园中潜移默化得以保存下来。本民族的生长背景和外来其他国家的学生有很大不同,而校园环境中浓郁的民族文化使他们较少产生对外界的交往欲望,这种因素在少数民族地区校园文化建设中值得关注。

校园文化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传统民族文化的融入。不仅因为传统民族文化是校园文化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由于西藏地区传统民族文化本身强大的文艺性和稀缺性。传统民族文化是一个地区文化特色的体现,传统民族的服饰、风俗、音乐、语言文字等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融入校园文化中将给校园文化带来极大的观赏性和教育性。做好传统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和谐共处,有利于提高民族教育意识,改变老旧的思想观念,能够督促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接受新的事物,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丰富学生枯燥的课堂生活,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物质文明、信仰、哲学、艺术等精神文明的综合体,校园文化则是其在校园这一特定场所的具体体现。在学校中不能只注重文化课的学习,还要善于发掘学生在其他方面的特长,为以后选择适合的道路作出正确的参考。传统民族文化包罗万象,恰好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传统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共同发展,共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重要基础。

3 西藏民族文化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通过学习我们发现西藏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西藏民族文化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使得西藏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下去。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变的社会,我们不仅要保留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要努力吸收新的有益的外来文化。文化和经济发展是一样的,要想不落后就必须不断地去创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西藏民族地区要做好文化开放与继承的工作,应该创建一种全面开放的文化态势。

西藏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支撑,而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一个区域的饮食文化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的农业生产等客观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的农作物也逐渐发展出了当地特色美食和民族特色小吃。由于西藏地区平均海拔较高,当地的农业主要是在海拔相对较低、水源较为充足的河谷地带发展而来的河谷农业。此外,还存在一些传统的游牧业。农产品主要包括青稞、小麦、豌豆、蚕豆、牛羊肉以及各种奶制品等。藏族主要以麦、米、青稞等谷物为食粮,其中青稞是适宜在高原生长的主要食物,以其为主要材料酿造的青稞酒深受广大藏族群众的喜爱。校园中有部分学生不是本地户口,饮食习惯上和西藏地区有很大的差异。学校应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户外农业活动,让孩子从根本上了解当地的农作物,并尝试去接受当地的饮食习惯。通过校园影响家庭进而影响当地不同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

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开展一些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服饰与舞蹈都是民族特色文化的表现形式。藏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藏族民间的舞蹈种类多样、别有特色且源远流长。其中,踢踏、弦子、锅庄等都是较为常见的藏族舞蹈。校园内可以多开展一些校园歌手大赛、民族舞蹈与服饰表演秀等活动,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业余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藏族服饰是青藏高原一道拥有悠久历史的亮丽文化景观。藏族男子服饰主要包括勒规(劳动服饰)、赘规(礼服)和扎规(武士服)3 种,女性服饰在日常与重大节日的差异则比较大。校园文化中具有当地特色的服饰就是校服,我们可以结合当地服饰文化,在不影响校服简单大方的前提下,加入一些西藏民族特色的元素在校服上,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在一些重大节日时可以允许学生穿当地民族服饰参加节日活动,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在校园这个特殊环境中,校园文化与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一方面,民族文化在校园中的弘扬与传播,可以使民族文化得到一定保护和引导。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改造使其更适应当地环境和新时代的要求。西藏民族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要以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培养新时代青年,持续弘扬优秀的西藏民族传统文化,并结合西藏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在校园中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提高藏民族的民族素质与文化生活质量,促进以维护社会风气、公共秩序和改善生活环境为主要目标的民族文明程度的提高。在新时期,不同地域、民族、国家、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和共处的机会越来越频繁和普遍,这为民族文化背景下校园文化的建设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猜你喜欢

西藏校园文化校园
都是西藏的“错”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西藏:存在与虚无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