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及其激励策略探析

2021-03-07魏红霞杨冬梅

武陵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主体理论

魏红霞,杨冬梅

(安徽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提升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逐渐突破了传统以教师为“主”,学生为“客”的教育理念和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主体间性”和“启发式教育”作为新型教育理念和方法成为学界的讨论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学理念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在教学实践中“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认知转变关键在于将受教育者的地位由“客体”转变为“主体”。这一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不再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教育改造的客体,而将学生视为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传统的主客辩证关系转变为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在实践上,传统以灌输式为主的教育方法需要加以重新审视和调整,代之以主导性教育和启发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在学生“主体性”视角方面学界当前的研究大多倾向于内涵、理论渊源以及现实激发路径等方面,研究成果总体多“理论”而少“实践”,对于有效激发学生主体性价值的方法论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将激励法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的内涵及特征

确立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价值,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概念和“学生主体”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内涵

主体和客体概念原本是哲学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主体是指社会实践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人,客体是指与主体相对应的客观外部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主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强调学生在主动学习、自我改造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为什么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作一般的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即教育者主体对受教育者思想客体的改造呢?关键在于不能将受教育者的思想视为客体,首先,受教育者不属于一般意义上没有思想、没有意识、不能改造自我和他者的客观存在物,“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2]。从哲学意义上来说,人应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而不能作为被动接受改造的客体来理解。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虽然存在明显的单向传导关系,受教育者的思想塑造也主要依赖于教育者思想理论材料的传输,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则决定了接受与否以及接受程度。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是将知识传达到受教育者的大脑,而是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并指导实践,理论在何种意义上得到理解、价值观在何种意义上得到升华、思想在何种意义上指导实践则关键取决于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最后,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范式反过来也会对教育者产生一定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二者是相互教育的关系。

(二)教育过程中学生定位从“客体”到“主体”的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有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理论探讨中,存在三种主要看法。一是“主客体”说,这种看法对应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二是“双主体”说,该理论产生于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地位和作用的逐渐重视,但存在将教育过程分裂为教育者主体的知识灌输和学生主体的自主选择两个过程的弊端,不利于理解教育过程的整体性。三是“主体间性”说,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解为双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将教育者“主导”与受教育者“主体”相结合,体现了对前者的借鉴与综合,是当下的主流观点。

从“主体—客体”到“主体—主体”的转变是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理念的重要变革,体现了对学生主观诉求和主体价值的关照,传统主客区分的观念强调了教育者在其中的主导地位,但是简单的主客区分忽略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平等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集知识性、思想性和价值性为一体的特殊学科,核心目的在于通过知识、理论的讲授让学生理解、内化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并且外化于行,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想性本身具有高度的主观性,难以通过简单的灌输就真正传达到大学生的头脑之中。塑造思想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这必须要以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翻转为前提,“主体—主体”理念正是这种翻转的体现。

(三)“学生主体”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学生主体”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环境性。思想的塑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所处的环境,涉及思想道德、学习氛围、教学水平、师生关系等。环境所传达的思想观念虽然不具有理论性、权威性和系统性,但它能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的思想观念并且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塑造积极、健康、正能量的环境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需要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打造全方位的育人环境。

二是过程性。“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3]。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应存在于高校立德树人的始终,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劳永逸的。社会现实状况、所处环境、面临问题的变化以及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思想的丰富和碰撞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根据受教育者现实状况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始终处于教育目标的范围之内。

三是实践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归宿。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但这种实践不同于一般的外在的物质性改造活动,而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实践活动,包含着人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改造活动”[4],并且“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5]。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改造思想的实践活动,建立在客观的物质生产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之上,其实质就是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为社会塑造符合需要的“主体性”人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和国家“立德树人”的主阵地,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的话跟党走,培养具有强烈使命担当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6]。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精神改造”功能不是最终目的,思想的作用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到改造外部世界的实践活动之中,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之中,在思想塑造中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实现思想的升华,形成思想——实践——思想的逻辑循环。

二、激励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因素分析

激励法是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常用策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激励法的运用和激励理论的构建需要围绕“学生主体”这一中心展开,对相关激励理论进行梳理和借鉴,并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分析影响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现实激励因素。

(一)激励与激励理论

现代心理学认为激励是“使心理过程保持兴奋,工作热情保持高涨,实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动机激发过程”[7]。我国古代文献中也有许多关于激励方法的讨论,如孔子的“惠民”、司马迁的“欲以激励应侯”等观点体现了在社会、政府管理中对激励措施的重视。马克思也十分重视人的需要,认为人的需要是一切现实活动的出发点,“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8]。可见人的客观需要是人的本质的体现,应当被满足,而不是被压制。

现代激励理论主要来源于西方现代管理行为科学,以心理学等相关社会理论为基础,研究如何增强企业组织管理的科学性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以提升企业生产实效,并产生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霍兹博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现代西方激励理论普遍认为激励效果取决于激励措施与被激励者的实际需求是否匹配。学者们从不同层次对人的需求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如马斯洛认为人具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尊重需求、自我实现这五种需求。这些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形成渐进序列,是一个依次满足的过程。霍兹博格通过对企业员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的研究,指出与工作内容相关的因素,如工作内容、认可、成就、责任往往能够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工作之外的环境因素,例如公司政策和管理、工资、环境和人际关系等常常导致员工的消极不满情绪,提出要增强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价值感,减少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也有学者从过程、目标等激励环节探讨了激励来源,如弗鲁姆认为,人的积极性取决于特定的目标价值,对目标越有把握,实现目标所获得的价值越大,越能激发主体的积极性,因此激励过程需要制定合理目标。还有学者从社会心理视角研究“公平”因素对人的积极性的影响,如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满意度和积极性更多地取决于所得报酬的相对值,而非绝对值,通过与他人的横向对比和历史的纵向对比来判断所得报酬的公平性,如果觉得待遇公平,就会感到满意和积极,否则便会产生挫败感,降低工作积极性,因此要注重激励过程中的公平性。

现代激励理论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人的需要和激励措施进行了多方面、多维度的讨论,虽然这些理论主要是从企业管理行为视角展开,对教育学中激励策略的相关讨论则很少涉及。不过,其中关于人的需求分析、激励来源和激励策略等方面丰富性、系统性的理论成果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法的运用提供有益启发和借鉴。

(二)大学生主体的激励因素

运用激励法提升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关键是要根据大学生群体的特殊需求分析影响大学生积极性的因素,以制定有效的激励策略。大学生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依据不同层面可将激励因素划分为以下五种主要类型。

其一,从需求形态角度可划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强调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都是人与生俱来的需要。一方面,物质需要是学生的基本生活需要,学生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客观物质。大学生属于没有收入的群体,总体物质生活水平不高,尤其是家境贫寒的学子,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都难以得到保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兼职赚取生活费,给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大学生一般具有较高的精神追求,如对提升自我思想境界、获取他人认同感、提升社会价值感等精神需要具有较为强烈的愿望。

其二,依据激励的作用方向不同可划分为正向因素与负向因素。正向因素是指能够促使人们反复采取一定行为的有利因素,负向因素是指能够使人们减少某一行为的不利因素。正负因素既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的。学校的奖惩、选拔、排名都与该理论相关。例如,夸奖、荣誉、获奖、排名靠前等对应正向因素,批评、惩罚、落选、淘汰、排名靠后等对应负向因素。

其三,根据需要来源的差异可划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指与大学生自身学习相关的一系列因素,例如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外部因素是指与学习相关的外部环境因素,如学习生活的物质条件、他人的状态和行为、教育体制机制、社会环境等。内因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因而是决定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主要因素,外部环境所传达的思想观念虽然不具有理论性、权威性和系统性,但它能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的思想观念并且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积极、健康、正能量的环境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四,根据需求满足的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过程因素和目标因素。现代管理学认为人的满足感来源于主体行为的过程和行为目的的实现。过程激励是指行为或活动本身对人产生的吸引力。目标激励是指通过设置清晰合理的目标以及具有吸引力的目标报酬,对人努力实现目标的行为产生的重要激励作用。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策略建构分析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激励策略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践观点的客观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激励机制的核心和目标都是“人的全面发展”。要全面贯彻“三全育人”即“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实际需要的满足相结合来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同时,激励措施只有符合学生实际需要,才能真正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教育者应当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行为方式切实把握不同个人、不同群体、不同时期的具体需要。例如,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来说,更为迫切的需要是了解大学学习生活的方式、特点、要求等,而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来说,考研升学或者毕业工作可能是更为重要的需求。教育者也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的方式调查学生的需求,分析他们需求的共性和个性,判断哪些更为普遍和重要,哪些属于次要和偶然需求,从而对症下药,有所侧重地制定相应的激励策略,如此不仅可以提升激励效果,也能够帮助师生建立起更为信任亲密的关系,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二)坚持公正、公开、及时、适度原则是激励措施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在对受教育者进行评价评选时,必须要将公正、公开、及时、适度的原则贯彻始终,否则将会对激励效果产生诸多消极影响,打击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不仅难以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而且会消解学生对老师、学校的信任,影响师生关系和学校风气。

首先,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完善公平竞争机制,避免不公平现象给大学生带来挫败、叛逆的消极情绪,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建立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机制,维护每个人平等参与竞争的权利。其次,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评价过程接受公众监督是维护公平公正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标准细则、考评过程、考评结果以及奖惩方案都要及时公布在校内公共平台,提供通畅的沟通渠道接收学校各方尤其是学生的建议、意见或投诉,并及时予以反馈。认真解决学生反馈的问题,及时调整评价体系中的不合理内容。再次,奖罚适度。奖励与惩罚标准应当遵循同一性的尺度,使奖惩与功过相匹配,避免“过犹不及”。激励不足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过度激励又会使学生自满自负,产生“不用太努力就能获奖”、“达到目标很容易”的心理。最后,要增强激励的时效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及时激励比滞后激励的有效性高出60%。大学生是容易急躁、缺乏耐心的年轻群体,他们对自己的努力和成果,渴望获得及时的认同和反馈,奖励措施若执行不到位或拖延迟缓,激励的有效性将会大打折扣,同时惩罚措施如不及时执行也难以对学生产生充分的威慑。因此,对大学生的优秀成果和先进行为要及时给予鼓励,对他们违反校规校纪行为的惩处也要及时执行。

(三)多重激励策略并举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

随着新时代育人实践的发展,单一落后的激励措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需要与时俱进,多重激励措施并举,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激励策略体系,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举。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与生俱来的需要具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层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激励时,要考虑到他们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在物质方面,提升思想政治学习成绩和平时思想表现在评选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其他物质奖励中的比重。对大学生先进事迹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精神方面,对学生的优秀成果采取颁发荣誉证书、公开表扬的方法,通过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社会价值感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形成合力。正向激励能够使受教育者的积极行为受到赞扬、奖励、鼓舞,负向激励能够使受教育者不当行为受到批评、惩罚、否定,二者形成合力能够有效减少其不当行为,使受教育者不断朝积极方向前进,实现预期教育目标。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价值实现需要,热衷于展现自己,希望自己的优良表现和成绩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同和赞扬。当他们取得一定成绩时,教育者应当及时运用物质和精神手段予以奖励,这不仅能使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还能激励他们奋勇直前,积极朝更高的目标迈进。当大学生没有达成目标或违反纪律时,运用适当的惩罚措施,不仅能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能让大学生为避免惩罚而转变做法,能够有效减少大学生的不当行为。

第三,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相呼应。一方面,重视源自于受教育者内部的自我激励,运用理想信念、文化熏陶、政治教育强化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受教育者自我审视、自我教育能力,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价值。另一方面,强化外部激励,营造积极环境。一是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地位,鼓励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先进作为,形成热爱思想政治、争做先进代表的良好风尚。二是要树立先进榜样、发扬先进事迹,充分发挥榜样的表率作用。三是要借助朋辈教育,来自同学间的相互激励有利于受教育者合理审视自身不足并为其提供恰当的目标参照。四是要利用社会激励,适当地让大学生接触社会,让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第四,过程激励与目标激励相结合,通过设定合理明确的目标并辅以适当的奖励,帮助大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动力。教育者在设定教育目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总目标、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相一致,防止思政小目标偏离社会大目标;二是要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条件出发,制定合理的目标,避免目标过易或过难;三是目标要体现出层次性,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制定具体的特殊目标,根据学生的思想发展过程制定相应的阶段目标,实行精准目标激励。此外,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也是激发受教育者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可以将社会事件或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政策融入教学,与时俱进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设计新颖多样的学习形式提升思想政治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接受度,例如对于有争议的理论观点可以举办班内小型讨论会或辩论赛,让大学生在思想碰撞中明晰真理。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情怀教育时,可以通过参观相关历史博物馆、教育基地或观看影片,让大学生在直观的感性认识中坚定信念。

激励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常用方法,在提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还存在诸多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和需要,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积极借鉴国内外激励理论的最新成果不断对其进行充实和完善,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主体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