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现状审视及改进对策
——基于湖南省11所独立学院调查问卷的综合分析
2021-03-07禹旭才
禹旭才,李 婷
(湖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1]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相继出台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下文简称《创新计划》)等一系列文件,强调要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下文简称“思政课”)建设,促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可见,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形态和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双重任务。上好思政课既是独立学院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内在要求,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条件。近年来,独立学院思政课建设积累了诸多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依然相对薄弱[2]。本课题组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的视角,就思政课建设开展了问卷调查,旨在总结成就、发现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独立学院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独立学院思政课建设现状调研概况
此次调研在湖南省15所独立学院中随机抽取了11所作为样本,共计发放学生问卷5 735份,收回有效问卷5 591份,有效率为97.49%。其中,大一学生2 523人(45.13%),大二学生2 479人(44.34%),大三学生 571人(10.21%);中共党员 116人(2.07%),共青团员 5 264人(94.15%),群众 186人(3.33%);文史类 2 359人(42.19%),理工类2 028人(36.27%),艺体类及其他1 114人(19.92%);71.88%的学生已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9.67%的学生已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1.78%的学生已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3.71%的学生已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40.73%的学生已学习“形势与政策”。
从独立学院的样本看,所选独立学院的母体学校分别为211高校、普通一本及二本高校,类型涵盖师范类、理工类、综合类、农林类、医药类等;从学生的样本看,涵盖不同年级、不同政治面貌、不同专业科类。总体而言,样本具有覆盖面广、分布均衡、代表性强等特点,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可以较客观地反映湖南省独立学院思政课建设的现状。本次调研采用课题组成员自编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主要采取实地发放纸质问卷现场收回、发放网络问卷、课题组成员委托独立学院领导发放纸质问卷并寄回以及个别访谈四种方式进行,并用腾讯问卷、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和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 20.0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二、独立学院思政课建设现状审视
(一)主要成就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独立学院通过不懈的努力,思政课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满意度较高。《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3]。可见,独立学院的思政课建设,不仅要做到让党放心,还要争取让学生满意。从调研结果看,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较高。一是对思政课教师的认可度较高。学生对思政课教师表示“很满意”的为50.6%,“比较满意”的为37.11%,“基本满意”的为10.95%,“不太满意”的仅占1.31%。二是对思政课课堂的认可度较高。学生认为思政课堂“很活跃,师生互动多”的占29.03%,“比较活跃,师生互动较多”的占45.90%,“不太活跃,师生互动较少”的占22.95%,“不活跃,几乎没有师生互动”仅占2.09%。
2.教学方式丰富多样。《创新计划》中提到:“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推广一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4]从调研结果看,思政课教学方式呈现丰富多样等特点。一是课堂教学方法趋于多样化。尽管目前思政课教学仍以传统理论讲授(78.18%)为主,但可喜的是网络平台教学(47.86%)、专题式教学(28.17%)、问题式教学(23.39%)、对话式教学(20.09%)、校内外实践活动(18.58%)等教学方式亦在思政课教学中广泛使用。二是网络教学方式趋于多样化。访谈结果显示:思政课网络教学方式不仅涵盖在线课程、微课、慕课、雨课堂、云班课等多种形式,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钉钉课堂等网络平台教学亦日趋普遍。三是实践教学方式趋于多样化。学生选择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有:“公益活动或志愿者服务”(53.8%)、“社会调查”(47.52%)、“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实践”(28.37%)、“红色教育基地学习”(17.76%)、“企业考察”(10.16%)。可见,独立学院正在不断致力于构建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思政课教学体系,教学方式亦日趋多样。
3.学习投入积极主动。学习投入是指学生个体的一种与思想政治学习相关的积极充实的精神状态和主动自觉的行为表现。调研结果显示,独立学院学生思政课学习投入状况令人满意。一是学习目的明确。在问及学习思政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时,选择“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达85.01%,选择“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占57.36%,选择“获取学分,顺利毕业”的为62.73%,选择“考研的需要”的为24.66%,但亦有极少数学生认为思政课是“无用”课程。二是学习态度端正。学生选择对思政课“非常重视,很投入”的占28.47%,“重视,比较投入”占41.12%,“重视,不够投入”占25.36%,“不够重视,不投入”仅占4.95%。三是学习动机纯正。如在问及独立学院学生应着力养成的主要精神是什么时,选择“团队协作”的高达66.86%、“求真务实”的占50.22%、“吃苦耐劳”占45.56%、“自立自强”占41.96%、“开拓创新”占39.37%、“持之以恒”占20.6%,“精益求精”占16.53%,选择“其他”仅占0.68%。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1.网络教学资源不够充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下文简称《基本要求》)中提出:“不断创新网络教学形式,推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5]调研结果显示:一是网络教学基础设施有待加强。一方面,校园网的覆盖率不够高,只有68.84%的学校实现了校园网络信号全覆盖;另一方面,思政课主题网站建设还不健全,只有66.7%的学校搭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没有搭建的仍占32.78%。二是网络平台资源使用率有待提高。只有58.15%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课程”,运用“雨课堂”“微课慕课”“云班课”进行思政教学的分别为21.96%、14.79%、2.06%,“基本不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仍占18.94%。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独立学院的网络思政意识还没有全面树立,思政课建设的顶层设计还不够全面,投入网络思政资源开发的人力、物力、财力亦不足等,导致网络思政的大格局还未形成;另一方面是部分思政课教师缺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其教育教学服务的意识或能力等。
2.实践教学环节不够到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下文简称《建设标准》)中明确规定:“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落实学分、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6]调研结果显示:一是实践教学学时落实不到位。调研的11所独立学院中只有3所独立学院表示思政课实践教学学时落实到位;教师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学时“完全落实”的占44.71%,“部分落实”的占49.04%,“没有落实”的占6.25%。二是实践教学方式缺乏针对性。高达49.81%的学生期待“参加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教学方式,但是采用了该种实践教学方式的学校仅为18.58%,只有10.16%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较好地与其专业及相应的企业进行了接轨。三是实践教学活动缺乏全程指导。调研结果显示:思政课教师全程指导“实践教学”的不到10%,“没有指导”的为21.09%。从人才培养目标看,独立学院应着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队伍。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亦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题中之义。但从访谈中了解到,实践教学虽然已经纳入思政课教学计划,但大多停留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并未在教学中真正落实。追问原因,一是实践教学成本相对较高;二是实践教学组织和实施难度较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独立学院为了节约成本和规避风险,加上实践教学又缺乏有力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等,导致实践教学难以落到实处。
3.教学内容联系实际不够紧密。《创新计划》中要求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上[4]。调查结果显示,思政课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还不够紧密。一是从现状来看,部分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兴趣不高。54.60%的学生认为“理论过于抽象,很难从学习中获得认同”是当前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7],同时还有58.92%的学生认为导致思政课缺乏吸引力的主要原因是“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二是从学生的内心期待来看,学生普遍希望思政课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学生期待“贴近生活”的为67.88%、“贴近时事”的为63.32%、“贴近社会”的占53.96%、“贴近政策”的占39.78%,还有73.69%的学生建议思政课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社会热点、难点、焦点和学生实际问题”。可见,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未能充分对接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期待,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抽象难懂”[7],这既与部分教师的说服力、亲和力、感染力不够相关,又与学生自身相关知识储备不足而将思政课归为“无用”课程等紧密相连。
4.教学方法与学生期待存在差距。《基本要求》指出“要科学运用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5]。从调研结果看,课堂教学方法与学生期待仍然存在差距。一是现有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期待存在差距。78.18%的学生认为思政课仍以“传统理论课堂教学”为主,但是喜爱这种教学方式的学生仅占24.11%,近四成的学生更喜欢“网络平台教学”“实践活动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二是常用的教学互动方式与学生期待之间存在差距。学生期待思政课课堂教学“运用典故、案例,开展课堂辩论赛”的占51.06%,“灵活应用问题式教学、对话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占44.8%,“开展课堂辩论赛、即兴演讲等活动”占39.38%,超过半数的学生期待思政课开展“社会现象品评”“课堂讨论”和“实践模拟”等形式的教学互动。三是现有的考试方式与学生的期待存在差距。高达74.35%的学生期待“开卷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期待“闭卷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仅为14.77%,但实际情况是将近90%的学校采用“闭卷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方式。
三、独立学院思政课建设的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特点,为了更好地促进独立学院思政课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基固本
“强基固本”方能“行稳致远”,独立学院需筑牢思政课建设根基,增强育人实效。一是加强组织管理,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独立学院思政课建设必须坚持党委领导,建立和完善由董事会统筹、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分工协作、思政课部具体落实的决策、管理与落实机制,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明确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二是加强顶层设计,认真落实思政课建设总体部署。结合独立学院实际,学校从组织管理、队伍建设、教学运行、特色项目等方面,建构和完善独立学院思政课建设指标体系、考评体系、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课堂教学测评办法、教师队伍规划与实施办法等,巩固并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三是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在独立学院创立之初,“‘创收’或‘营利’是其首要和主要目的”[8],虽属于公益性事业,但社会资本的引入使得独立学院不可避免地带有资本营利性色彩。因此,独立学院需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大在思政课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师资培养、日常费用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为思政课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保证育人质量。具体而言,独立学院既需要加强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资源建设等方面的经费投入,改进网络教学条件,以丰富便捷的设施方便学生;又需要加大实践教学方面的经费投入,强化实践教学,确保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二)强化监管
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一是加强外部监管,发挥政府监管的主导作用。独立学院是利用非国家财政经费举办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民营资本的营利性决定政府需要加强对独立学院思政课建设的监管。各级职能部门需建立和完善常规监察机制,加大对独立学院思政课建设情况的监管和问责力度,以督促独立学院进一步重视并落实好思政课建设,帮助独立学院实时解决好思政课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二是加强内部监管,发挥学校监管的主体作用。一方面独立学院自身需要健全内部约束和管理机制,完善思政课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和督察体系,加强对思政课教学过程和质量的监管,推进独立学院思政课建设工作规范化、合理化,保证独立学院能够及时的对思政课建设进行自查自省,促进自我整改。另一方面母体学校应该加强对独立学院的监管,独立学院学生与校本部学生共享部分师资和教学资源,在这样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中,母体学校不仅要加强对独立学院思政课建设的监管,而且要在全面深入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思政课建设的成功经验,指导、协助独立学院建设好契合学生特点和需要的、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思政课。
(三)强力创新
一是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计划》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教学科研改革,优化教学内容。”[4]第一,要结合生活实际,切实贴近生活、贴近时事、贴近社会,解决“供需矛盾”。思政课教师应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立足于日常生活展开思政课教学,注重结合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讲解,适当利用一些热播的影视作品、微博热搜等学生感兴趣的典型案例展开讨论,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第二,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避免重形式轻内容。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助于促进思政课入脑入心,但也绝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因此理论教育始终是思政课的基石和根本,思政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觉悟,做到用透彻的思想理论教育和引导学生。二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建设标准》要求:“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优化教学手段。”[6]第一,改进现有教学方式。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应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优势的基础上,促进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一体化;同时,灵活应用网络平台教学、校内外实践活动教学、问题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对话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尤其可以适当增加学生最喜欢的实践活动教学方式的学时。第二,创新考试考核办法。课程考核对学生具有重要的评价、导向和激励作用,针对《基本要求》主张“坚持闭卷统一考试为主,与开放式个性化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5]与学生期待“开卷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之间的差距,需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促进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课堂考核与平时考核有机结合,促进考核方式多元化,增强考核评价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