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卫生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提升策略探析

2021-03-07石卿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1期
关键词:卫生院校职业

石卿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山东菏泽 27430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非常显著。而职业教育作为我国专业化人才的重点培育渠道,与普通高等教育进行对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但是在地位和作用上却同等关键。以卫生职业教育为例,其培养的人才大多在毕业后走向医疗岗位,直接面向社会发展和服务一线,人才的高素质培养要求对院校的功能和服务能力也提出新的标准,需融合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的职能。

1 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提出的背景

1.1 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需要

我国职业院校本身是高等院校的组成部分,服务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并且为社会提供了专业化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而我国本身也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关键时期,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时代背景下,需要通过各种类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措施来明确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在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在人才培养规格上都会发生显著改变,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现代人力资源要求下的新兴产业发展,人才需要具备的专业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加明显,他们需要胜任多个方面的工作,从而解决一线工作环节、管理过程或是协调模式下的各类问题。对此,职业院校应该顺应产业结构调整并确定符合职业发展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模式,特别是对于卫生职业教育而言,人才的培养价值更加突出,服务能力的提升本身是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需求。

1.2 院校的发展基础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其核心的目标在于发展,而院校要实现生存和发展的目标,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得到外部资源的关键支持。即便是一些得到地方政府扶持并发展的公办职业院校,其生存能力同样会受到资源和资金水平的影响。再加上政府部门的投入本身比较有限,在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很难获得足够的外部资源支持。社会服务作为连接学校和社会的“绳索”,依托专业发展获取资源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也是专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当中的内在条件。

1.3 顶层设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现代社会的发展让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在各项政策的落实方面也能够看到相应的变化。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等政策当中,都提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现代意义。而在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到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并且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可以看到,国家的战略措施都在细节方面不断地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能够创新现有的服务理念和学生管理办法,进一步改革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师资力量层面展开调整。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卫生职业教育领域也会用新的思维和新的模式来提升服务能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2 服务能力的核心内涵与要求

2.1 服务能力

“能力”指的是完成一项任务或者达到目标所具备的水准和条件,是保障活动能够顺利完成的个性化心理特征。所以,能力可以被理解为包含解决问题所具备的认知和条件,按照我们对于职业院校社会服务方面的定义来看,社会服务能力是职业院校为了促进社会发展所进行的人才培养措施要求,其核心内涵就是为区域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从卫生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此类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包含几个不同的方面。首先是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医疗领域输送更多专业的后备人才;其次是利用线上或是线下的教育平台开展社会培训,为人才的技能水平提升提供专业化支持;最后则是以对口支援来提升院校的交流合作能力,在改变传统人才培养观念的基础上强化院校的内涵建设工作,重点提高社会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

2.2 理论基础

卫生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理论基础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核心内涵,这虽然是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但是在现代教育领域当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一理论当中强调的是多元主体化参与机制,将新的理论转化为更加先进而具体的管理方式,涵盖计划组织、控制、工作体系等多个方面。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当中认为政府部门的服务需要以顾客、市场需求为导向,它重新定义了公共部门和公民的不同角色,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构建服务型的政府,为公民提供良好的服务内容。卫生职业教育在新的理论下可以被理解为专业的医疗人才在岗位工作当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然后服务于社会公共卫生事业。可以看出,两者在管理理念上非常相似,都是以效益为价值取向,目的在于提升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通过引入企业的管理方式来实现多元主体的参与和管理,从本质上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相互契合。现代职业教育的理论要求本身也是建立政府统筹固化下的新型办学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社会服务能力和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

3 卫生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提升的主要举措

3.1 政府部门发挥稳定的导向与统筹作用

服务能力本身是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责,也是院校建立社会联系的主要途径。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从本质上看就是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多层次服务,完善政府部门的管理方式就显得非常关键。新公共管理理论将政府部门的作用定位于“引导者”的角色,它们本身是政策的制定者。按照我国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办学需要发展和符合国家人民的利益,并且政府在转变自身职能之后要朝着管理和服务方面过度,发挥好良好的引导作用。必要时也可以协调社会企业参与到院校的办学过程当中,保障社会服务的顺利开展[1]。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当中都对社会服务进行了相关规定,但未能针对社会服务的核心内容出台相应的条款,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本身在服务建设、管理方面都要做好日常保障措施。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参考某些发达国家的做法,例如,德国就是通过立法来充分地保障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规定了学校和企业的权利与义务,另一方面则根据立法来确定职业教育应该具备的地位和价值。所以,我国在校企合作或是产教融合的背景之下,可以将服务能力的相关内容加入条款当中,以政府部门的实际规定来明确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以此为基础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服务运行机制。

总体来看政府部门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掌舵者,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并支持卫生职业教育参与到服务工作当中。例如,政府部门需要全面把握社会发展的要求制订精确的人才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地预测人才需求之后,让院校的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需求相互适应。北京地区就在2018年开始加强了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研究工作,对于北京12 个重点发展的产业和多个区域产业结构的人才需求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然后以顶层设计的方式确定职业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推动专业化的改造和升级。我国其他地区也可以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完善管理机制,明确自身的责任对院校的社会服务工作展开统筹规划。卫生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之后,社会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现代社会的医疗服务需求程度也发生了显著改变,这充分体现了院校和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也突出了学校育人的主体作用、价值,在各个地区经济制度的帮助下建立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框架。

3.2 市场需求导向下的专业建设

在前文提到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当中涉及的关键概念是建立服务型政府,为社会公民的需要提供服务,只有在顾客需求的驱动之下政府部门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内容。与此同时,卫生职业教育在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过程当中也应该加强和社会的密切联系,在了解行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及时地对社会需求做出反应,才能合理地调整学科专业的内容和资源,以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化的学科建设工作。虽然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会产生稳定的调节作用,但院校自身的学科专业设计始终是办学过程的基础性内容,是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主要载体。准确把握区域内的发展需求,强化就业导向并更新学科专业建设理念,能够建立更加科学而完整的专业结构模式,加强服务经济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建设。卫生职业教育领域自身也应该树立更加正确的社会服务观念,全方位地把握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根据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和教学基础条件展开专业改革,和地方的经济保持良好的需求关系。这样一来,院校可以以服务为基本要求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具体来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目的也是为了保障专业人才的岗位服务能力,能够让其参与到专业建设管理和实践环节当中,从而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2]。

3.3 创新学校层面的社会服务机制建设

创新学校的社会服务机制建设工作能够具备非常明确的指导意义,以此为基础创新社会服务工作运行机制并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模式。卫生职业教育也应该秉承“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双向运行模式,一方面拓宽社会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渠道,另一方面也应该掌握行业领域发展的新动态,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共同地参与到课程设计当中,例如,院校主动和社会取得联系之后并主动地寻找社会服务机会,就可以扩大院校自身的影响力。

在新的管理理论下学校还可以考虑引入激励机制重点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主动地参与到服务建设的环节当中。学校本身具有社会服务职能,将社会服务纳入考核标准当中之后,可以建立与社会服务联动的各项保障制度。当然,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促进卫生职业教育领域内部的稳定发展。如校企合作的方式就是一种经典而有效的方式,让相关专业的学生进入某些医疗机构、医院内部进行实习,既可以获得社会力量的支持,同时还可以减轻社会负担。这里我们可以参考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在这一模式之下政府部门和企业甚至是私人等多个主体投入办学环节当中,企业负责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而院校负责基础知识的培育。所以,在深度合作的发展要求下加大资金和技术层面的投入,其他主体与院校共同参与到社会服务机制构建环节,能够协助学校制定专项人才培养计划,或是选派技术人员进入学校进行学习,获得人力资源支持、社会服务等,与社会共同地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3]。

3.4 服务能力评价体系

卫生职业教育领域内部可以考虑以绩效目标为导向建立公共服务相关的评价和测量,用以提升工作效率,并且以此为基础建立科学而有效的社会服务能力评估标准。从评价主体的角度来看,对绩效进行评价的环节当中我们要重点保障服务能力评价结果的公平与合理性。按照国务院所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当中的相关内容,政府、行业和企业都会作为评价主体共同参与到质量评价环节当中。基于国内外研究人员的相关成果,很多专业人士都认为社会服务能力评价体系需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保障结果的真实和客观,且无论是地方行业、企业还是学生甚至是学生家长,都可以成为评价主体。

例如,教育行政部门作为院校本身的主管单位,有责任和义务组织相应的人员参与到系统化评价的进程当中,这样一来可以发现评价环节或是工作进程当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而作为相关的行业、企业则应该发挥好支持作用,目前的职业教育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要求,他们对于质量评价也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相比而言教师和学生作为社会服务的前线人员,对于社会服务工作有着最为清晰的理解和认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更加公正和科学的评价内容[4]。

值得一提的是院校本身也是评价主体,且卫生职业教育领域可以在提供社会服务工作的同时展开自我的总结与评价工作,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自我调节,对于优势、不足之处也能进行掌握,共同地让结果具备社会公信力[5-6]。

4 结语

社会服务职能应该被作为职业院校需要重视的关键工作,特别是卫生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相关院校也应该基于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进行系统化的思考和规划,并且积极努力地开展不同类型的社会服务。在正确分析服务要求之后,可以从完善政府职能入手强化内涵建设,建立长效化社会服务工作机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今后的发展和建设工作提供更加有价值的参考理论。

猜你喜欢

卫生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卫生歌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讲卫生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