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波奉化区和绍兴越城区婚丧仪式音乐对比分析

2022-01-17沈垚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1期
关键词:葬礼绍兴婚礼

沈垚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 510000)

宁波和绍兴历来是长江三角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在经济总量上分别位列浙江省的第二和第四,文化上一脉相承呈现出独具魅力的色彩。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即便是空间上的距离如此相近,也会存在差异。笔者在绍兴曾偶然听到铜管乐队的奏乐声,本以为是办丧事想稍做避讳,不料是在举行婚礼,这令人匪夷所思。另一则趣事是,笔者的表哥结婚时,来自宁波的接亲队赶到嫂子的故乡绍兴诸暨时,迎接他们一行人的是阵阵管乐声、军鼓声,这让接亲的队伍不知所以。这些实例都令土生土长的宁波人产生疑问,地域相近的两地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异?

1 仪式音乐的定义

仪式音乐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全面的界定,笔者采用薛艺兵对仪式音乐做出的较为完整的定义:“仪式音乐是在形式和风格上与特定仪式的环境、情绪、目的相吻合的,可对仪式参与者产生生理和心理效应的音乐。仪式音乐形成于特定的社会及其文化传统,并依存、归属和受制于其社会和文化传统。仪式环境中的各种声音都可能具有‘音乐’的属性而成为仪式音乐研究的对象。[1]”该文的研究对象是宁波奉化区和绍兴越城区现代婚礼和现代葬礼中的仪式音乐。

2 宁波市奉化区婚丧的仪式音乐

2.1 宁波奉化区婚礼的仪式音乐

宁波地区的婚礼,尤以宁海的“十里红妆”称著。“十里红妆”指的是江南一带特有的婚嫁场面,从女方到男方的嫁妆队伍,浩浩荡荡延绵数里,顾名思义“十里红妆”。但这种传统的江南中式婚礼已然不多见,除非是有意指定,不然大都选择相对简便的现代西式婚礼。

在现代婚礼中的仪式音乐,狭义上主要指的就是在婚礼当天,会场所播放的音乐,根据具体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暖场音乐、入场音乐、宣誓音乐、讲话音乐、返场敬酒音乐等各个环节的音乐。由于现代的年轻人追求简约和高级,所以一改早些年前婚礼由两户亲家商量着办的法子,多由婚庆公司一手承包婚礼的全过程或部分核心环节。婚庆公司一般会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及客户的需求和喜好播放音乐,甚至多才多艺的年轻夫妇会自己上台表演。所选的音乐类型主要分为纯音乐和流行音乐,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主题统一体现“爱情之美好”,且不局限语种,英文歌曲、日韩歌曲都有所涉及,排除新婚夫妇的“加戏”表演,以及个别有条件的人家请高规格的西洋管弦乐队现场演奏的情况,所有的音乐都是播放录制好的音频,而非现场演奏。所用广泛的曲目有《今天你要嫁给我》《告白气球》《恋愛サーキュレーション》《I Do》等。

这一变化不是宁波奉化区所独有的,也是全国性的改变。

2.2 宁波奉化区葬礼的仪式音乐

宁波奉化区的葬礼流程会根据村落的差异存在细微的差别,但大体上还是遵循“奉化老底子”的“送终、守灵、入殓、安葬、做七”等流程[1]。排除道士和和尚轮流做法的音声,以及大户人家为彰显孝心请来“戏班”做戏文的唱段声。《奉化市志》中指明“安葬”时会进行吹打乐的演奏,没有提及演奏的具体曲目。这里所说的吹打乐就是“奉化吹打”,属于“浙东锣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省首批音乐民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奉化吹打”于明代中叶兴起,常常出现在祭祖、婚丧、节日等民俗活动中。在历史长河中,“奉化吹打”的迷信意味被保留了下来,喜庆祝贺的意味逐渐被抹去。换言之,在现代的奉化,民族乐器出现在婚嫁等喜事的情况已经消失了,仅存于带有迷信性质的祭祖、丧葬等仪式中。且丧葬仪式的音乐,到如今已不只民乐一家独秀,铜管乐队也成了丧葬仪式音乐中的重要角色。

现如今这两类乐队都会出现在奉化的葬礼中。“奉化吹打”在乐队编配上以吹管乐、丝弦乐和打击乐三者合一,基本乐器有笛子、唢呐、二胡、板胡、琵琶、三弦及锣、十面锣、钹、鼓等。这支乐队,方言叫作“小唱班”[3],一般坐着演奏于灵堂内的一侧。演奏以《骑马调》《将军令》《小开门》等传统曲目为主[4]。而以大军鼓、小军鼓、小号、萨克管、次中音号、长号等组成的铜管乐队,位于厅门的两侧。由于其站着演奏的特性,在出殡过程中,起到开路和提醒旁人、来车的作用。此外,他们也站在灵堂大门处来迎接吊唁的亲朋好友,同时也告知邻里,家有白事。演奏的曲目则以20世纪90年代的《走进新时代》为代表,《军中绿花》《说句心里话》《永远是朋友》等歌曲。两支乐队交相辉映,成了奉化丧葬仪式中不可或缺的声音成分。

3 绍兴越城区婚丧的仪式音乐

3.1 绍兴越城区婚礼的仪式音乐

从古至今,绍兴人的婚礼中都用乐。旧时,大户人家聘请“清音坐唱班”演奏,婚礼中各种仪式曲目固定,用乐严格。20世纪初,欧风东渐,原为军乐的铜管乐队被用到了民间婚礼中。大户人家结婚讲排场,不仅请“清音坐唱班”,还请铜管乐队。请前者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配合各种仪式的过程,请后者只是为增加热闹的气氛。

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移风易俗,破除迷信”的倡议下,简化婚俗迫在眉睫,“清音坐唱班”便逐步消失于民间。“文化大革命”因“破四旧”,铜管乐队也被迫解散。改革开放后,传统复苏,铜管乐队也重生于商铺开业庆典中,但在婚礼中仍不常用。直至1994年,市政府禁止在城区放爆竹,越城区的人们才在婚礼中普遍采用铜管乐队,并开始逐步产业化。曲目的选择也多以制造气氛为目的,有和仪式相关的,如《掀起你的盖头来》《达坂城的姑娘》《婚礼进行曲》等,也有和仪式无关的如《走进新时代》《南泥湾》《永远是朋友》等耳熟能详的老歌[5]。当然随着结婚人群的年轻化,越城区的婚礼也逐步婚庆产业化,仪式音乐也逐步多样化。

3.2 绍兴越城区葬礼的仪式音乐

绍兴葬礼习俗在沿袭了旧时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地方元素,经千百年风雨岁月的传承,绍兴的葬礼习俗形式已简化很多,但报丧、入殓、转煞、做道场、做七等习俗还是一直流传。

绍兴作家鲁迅在其作品《孤独者》里描写了魏连殳的安葬过程:一是穿白,二是跪拜,三是请和尚道士做法事。其中“请和尚道士”的做法与宁波奉化地区的习俗不谋而合,这其实是礼制的崩坏,佛教和道教出现于同一场合实为大忌,但逝者的亲友为了寻求心里安慰,寄希望于外物进行超度,因而出现释道交融的现象[6]。浙东的丧葬习俗在信仰上体现出一种“不专一”的态度。正是这种观念,使葬礼中事物的“不可替代”的程度越小。以至于现代的绍兴葬礼一般不请乐队,首先,民乐的开销用度大,而铜管乐的喜庆意味已深入人心,为了避免他人误解也不适合请铜管乐队。新中国成立后,越城的人们响应政府的号召,遗嘱丧事从简,现代葬礼只是通过做法事的道士带来的一个大喇叭循环播放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演奏的《哀乐》来渲染悲伤的气氛。这与其婚礼的大张旗鼓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样是管乐队,一个是现场演奏,而一个则是通过设备媒介播放音频。

4 对比分析

奉化婚礼的仪式音乐以播放纯音乐和流行音乐的音频为主,越城的仪式音乐则多了铜管乐队的现场演奏。越城人认为铜管乐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代替鞭炮制造气氛,根本不是作为音乐,而是作为吸引和宣告的手段,更像是一种作为“动静”而存在的声响。而在奉化人看来,出殡时才会用到的铜管乐队出现在婚礼的场合是十分忌讳的。

相应的,越城人在举办葬礼时也避讳了他们认为喜庆节日才会用到的铜管乐队,为了渲染悲伤气氛他们采取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哀乐》音频以弥补仪式音声中缺少的那部分。而奉化人在举办葬礼时,不仅请“小唱班”“戏班”,迎宾、出殡时还会请铜管乐队,达到自己尽孝的目的,与其说葬礼是办给死人,不如说是办给还活着的人看的。

同属宁绍平原的奉化和越城,其婚丧的仪式音乐呈现出共性也存其特性。主要区别还是在于铜管乐队出现的场合差异。奉化的铜管乐队出现于葬礼,而越城的铜管乐队出现于婚礼。具体差异见表1。

表1 宁波奉化区和绍兴越城区铜管乐队差异对照表

由表1可知,奉化和越城的铜管乐队演奏的场合、目的、意义以及所表达的意向都大相径庭。而关于两地相重叠的部分,则是曲目的选择。主要的特点就是脍炙人口、通俗流行。此举的目的是为了与会者能够更好地产生共情。在演奏频次上尤以《走进新时代》为首,跟随一众的20世纪90年代老歌成了仪式音乐的必选曲目。但同样的一首歌,虽词曲都相同,但因演奏场合的不同,其音色、音长都会随之变化。奉化葬礼上的铜管乐队演奏会更加舒缓,而越城的婚礼则更为明快、节奏性更强。这是由于听者和乐手互相作用产生的结果。根据图式理论,听者身处什么样的环境自然而然会有相应的联想,乐手也会根据场合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演奏技法,通过改变击打力度和节奏快慢等方式,使音乐符合当下的气氛。所以,即便两地在不同场合演奏相同的曲目,身处其中的听者也并不会觉得奇怪,可一旦切换场景,就会产生文化冲突。

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丧葬仪式上演奏乐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情况。明末张岱的《陶庵梦忆》一书中记载绍兴一带的灯会以及扫墓等习俗中,均有“鼓吹”活动。北宋的明州(今为宁波市)知州楼异说:“两守乡郡,首尾五年,每寒食上家,族旗鼓吹,皆集莹下,乡里以为荣。”可见,宁波和绍兴早就有这样的风俗。可是到如今,越城区的葬礼不请乐队演奏,而出现于婚礼;反观奉化区的葬礼仍保留旧制,婚礼则不请乐队。笔者将疑问总结如下:为什么奉化的婚礼不请铜管乐队?为什么越城的葬礼中不请管乐队,而婚礼时却请?

对此,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地理差异和两地人民文化心理的不同造成的。宁波的奉化,是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有机结合体,既踏实肯干,又勇于创新。所以在这种文化里熏陶成长的奉化年轻人,追求创新,破除程式。老旧的吹打民乐和丧葬专用的管乐都没能进入现代婚礼的仪式音乐体系之中。而地处宁绍平原西北端的绍兴越城“有山却不高,有水也不深”,这种天然的征服感,使得以越文化为核心的越人们形成了“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缺少了尝试的精神。而这种由地理差异形成的文化心理的不同造成了经济上的差异,俗话说“宁波大老板,绍兴小店王”,绍兴的这种“小生意”注定了他们“精明”的个性。因此,在葬礼的用度上,远不如宁波地区的夸张。所以,绍兴越城人在操办葬礼时为了烘托悲伤气氛,选择了道士带来的大喇叭播放《哀乐》的方式,而非请乐队。他们更乐意把钱用在刀刃上——嫁娶的时候请铜管乐队助兴,但即便是这样,也仅仅是匀了原本的炮仗钱。但他们在亲人还在世的时候,却又照顾有加,尽到了该尽的孝道。这种习惯被一代代强化的习俗形成了现今“厚养薄葬”的观念。

而奉化人,因为闯南走北,子欲养而亲不在的事例比比皆是,他们为了弥补或彰显自己的孝心,就算没有什么财力也会尽其所能地把葬礼办的体面,所以奉化人的葬礼不仅会请传统的“小唱班”“戏班”,在近代西洋文化传入我国后,铜管乐队也被纳入了葬礼必备的人事,铜管演奏的恢宏响亮,铜管队伍的声势浩大,都不失为尽孝的一种利器。在奉化人看来,被他人指责不孝是一件极为不齿的事情。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厚葬的习俗几乎原封不动地刻在了奉化人的基因里。

5 结语

归根到底,现代人举办、参加婚丧仪式的频次都有所增加,不管是亲身参与还是走马观花,“先声夺人”的仪式音乐不断地在人们记忆中强化,使之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这也是越城人接受并习惯铜管乐的“喜庆意味”,而奉化人不能接受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这些差异也引起了我们对婚丧习俗现代化的思考,现代婚丧仪式的程序和用度该如何把握那个“度”,“新”与“旧”之间该如何掌握那把“尺”,是新时代的我们需要考虑的课题。厚养薄葬、简化婚俗,可能会成为每个人的选择。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葬礼绍兴婚礼
绍兴
为冰川举行“葬礼”
这是在葬礼上听过最多的一句话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绍兴大闯关
不可思议的太空葬礼
人文绍兴
为什么我们需要一场婚礼
竹幼婷:那些年我参加过的婚礼
多趣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