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警部队医院临床药学现状及药学服务转型措施

2021-03-07频,吴

武警医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药师药学门诊

肖 频,吴 婧

新的时代背景下,医院药学转型迫在眉睫,药学工作不应仅仅再局限于为患者提供正确的药品,还应以患者为中心,兼顾患者用药的各个环节,保证发挥药物的最终治疗效果。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各类文件强调药学服务要从“以药品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医院药剂科的职能要从“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中心”转变为“在保障药品供应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参与临床用药为中心”[1]。医院药剂科如何抓好临床药师培养,充分调动其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药物管理、药学查房、药事会诊的积极性,如何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用药指导和协调作用成为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寻求武警医院药学未来的发展道路,如何更好地用药学知识服务广大官兵,值得大家深入思考。

1 临床药学现状

1.1 药学专业发展滞后 武警部队三级医院中,不足2/5的医疗机构配备了专职临床药师,平均配备人数与卫健委要求、地方医院标准差距巨大;临床药学各项工作开展较少,只有在少数科室常规开展,没有一家医疗机构能够做到在全部科室常规开展临床药学各项工作[2,3]。大部分医疗机构没有建立临床药学工作体系,医院管理者对临床药学发展重视程度不高,长期以来药学部门作为辅助科室,得不到足够的资金和设备投入,少数医院配备自动发药设备,大部分药师仍从事药品调剂工作。以我院为例,药学部门未配备自动发药机,也缺少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所需的高效液相色谱仪、血压浓度监测仪或基因检测设备,使得临床药师缺乏良好的渠道参与临床工作。同时,因为人员紧张,临床药师也要参与药品发放、值班等日常工作,参与临床工作的时间难以保证。

1.2 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所设立的药学本科教育主要以药物的制备生产与保障供应为主要方向,即使近年兴起的临床药学本科专业也仅仅是将临床医学知识加入到日常科目中,缺乏临床实战训练和实际应用经验的药学毕业生,需要进行长期在职培训才能胜任临床药师岗位需求[4]。药剂科人员专业出身大多是药剂、药理等,工作重心围绕着药品的供应保障及药品安全性管理,对药品的临床应用缺少完整性、系统性认识。有调查显示,近半数药学人员认为自己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差,缺少获得药学相关知识、技能的渠道,专业知识匮乏[5]。以我院为例,药剂科现有药学人员17人,一线发药人员11人,临床药师2人,责任药师2人。医院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2名临床药师均为硕士研究生,专业分别是药剂学和中药学,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临床药学学习,仅通过卫生部为期一年的抗感染和ICU专业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目前能够参与临床查房,协助医师为患者制定用药方案,进行用药指导;另外2名责任药师为大专学历,未经过专业培训,仅从事处方和病例点评工作。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各项工作,与患者面对面接触的实践不够,职业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1.3 患者对临床药师认知度不高 临床药师是医药结合、探讨药物临床应用规律、实施合理用药的一种新兴职业,其主要任务就是指导临床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6]。调查结果显示,尽管临床药学工作已开展多年,仅有60.5%的受访者听说过临床药师,而对临床药师有一定了解的患者比例仅为24.3%。在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了解时,93.1%的患者认为有必要或比较有必要了解药物相关知识,说明患者对安全用药意识较强;但是54.0%的患者在遇到用药问题时首先选择向医师求助,31.9%的患者选择通过医疗书籍或网络方式寻求解答,只有7.0%的患者愿意向药师咨询,说明患者自主了解安全用药意识增强,且药师在患者心中的地位不高[7]。

2 药学服务转型具体举措

2.1 药房信息化、自动化管理 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发布的《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明确,所有处方均应经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划价收费和调配环节,未经审核通过的处方不得收费和调配,药师是处方审核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处方的前置审核需要硬件、软件和人员的支持,单靠人工审核显然是不现实的。目前,武警医院药品库存、发药系统大多是军字一号系统,比较老旧,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药学服务的需求。提高药房信息化、自动化管理的主要举措:首先,应尽快开发相应处方审核、合理用药软件嵌入军字一号系统,节约处方前置审核、发药等工作的人力成本,为药学人员进行合理用药指导提供技术后盾,更为精准有效地管理医院药品库存,提高药房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其次,建议配备自动发药设备,解放医院药学人员双手,让药学人员有精力、有时间从事抗菌药物管理、辅助用药管理、处方点评技术等临床药学相关工作;再次,探索门诊药房剥离模式,由社会药房负责药品的供给和一般药事咨询,并获得相应利润,有效控制医院医疗费用和管理费用,临床药师则靠用药指导等工作取得药事管理费[8]。据统计,全国已有安徽、湖北、江西等17个省明确表态支持医疗机构门诊药房剥离[9]。

2.2 提升医院药学人员的专业素质 目前武警部队医院处于改革期,在不能大规模招聘高水平药学人员的情况下,只能加大现有药学人员专业知识强化及培训力度,尤其是对临床知识的普及和职业技能的提升。鼓励现有药学人员克服畏难情绪,积极参与地方、军队的临床药师培训,使之初步具备临床工作能力;加强临床药师的继续再教育,参加各类专业会议,关注国内外药学发展,不断夯实基础、开拓视野;定期在科室开展病例和临床问题的总结、讨论,提升临床药师的发现与药物治疗的相关问题、解决相关问题的业务能力;同时还要深入学习部队训练、维稳、处突等特殊环境条件、特定疾病的相关用药,更好地为官兵服务。

2.3 积极开展药学门诊 药学门诊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学门诊的开展标志着药学服务模式的转型。目前国内药学门诊主要有三种类型:综合性以偏向咨询为主要的药学门诊;以慢病管理为主的药学门诊;以专科药物治疗为主要的药学门诊。我院开展的药学门诊从慢病管理及专科药物治疗入手,取得了较好社会效益,也展示了临床药师独立的专业形象[10]。药师门诊不同于药物咨询窗口,药学门诊能够让药学人员与患者面对面最大程度发挥专长,使药物与临床治疗充分结合,用更加专业的药学知识整合药物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优质药学服务。要胜任药学门诊岗位,临床药学人员需具有药学思维、专业技能、人文素养、沟通交流等能力特质。

2.3.1 塑造临床药学思维 塑造临床药学思维:第一,要加强药学人员临床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促进药学与医学、基础与临床的结合,提高临床用药技能;第二,重视体格评估技能培养,通过病人自诉或其他渠道收集和评价患者的健康状况、所需的药物治疗和存在的问题,为解决已知的用药问题和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而采取干预措施;第三,重视循证药学知识培养,应用循证药学的方法进行药物应用评价研究,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药学信息并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第四,还要注重沟通技巧培养,掌握交谈技巧[11]。例如,在药物不良反应和血药浓度监测方面,临床药师应注意患者的个体特异性,结合患者身体状态、基础疾病、既往用药史、药物相互作用、饮食情况等进行药物运用综合评价,不应仅考虑药品因素。

2.3.2 提升专业技能 临床药师需要接受除药学基础教育外的临床医学教育,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每日晨会、病例谈论、文献阅读等方式加强临床诊断学、检验学、病理学、生理学、内科学等相关课程的学习,整合医药专业知识,开展药物重整;不断提升文献查阅能力,更好地掌握、归纳、运用文献知识指导临床实践;与临床医师、护士开展联合门诊,从医师、护士身上学习自身欠缺的知识、临床实践技巧,同时利用自身药学特长获得医师、护士认可,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团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更好的治疗体验。

2.3.3 涵养人文素养 临床药师直接面对患者,除了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社会学、心理学基础,要有基本的职业精神,具较好的同情心和同理心。武警医院与地方医院不同,其受众除了地方患者外,还面向部队广大官兵。部队伤病员一般为独立个体,与家人相隔甚远,其在治疗过程中,人文关怀更显重要,加之,新时代官兵普遍具有文化程度高、社会信息接触广的特点,对药物的认知及用药心理情况较以前完全不同,临床药师要对现阶段官兵心理、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分析,为更好地开展部队药学服务做好准备。

2.3.4 加强沟通交流 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临床药师在面对患者尤其是门诊患者时,有时专业知识的储备量并不一定是第一位的,具备良好的沟通力,使患者产生信任感,愿意表达自己的需求更为重要。在与患者沟通时,要注意倾听,体会感受;善用问句,引导话题,多用开放式提问;交流时避免使用专业性太强的术语,尽量用一些简单的例子说明问题;对患者的提问要及时答复。同时,应具备风险防范意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注意超说明书用药。在患者用药或其他医疗问题不能解决时,积极与临床医师、临床科室及时协调寻求解决办法。

2.4 建立临床药师药学服务规范 规范化的药学服务是药学人员持续开展临床药学的质量保证。临床药师工作是否可监测、临床药学质量是否可控制,临床药师能否能同质化发展,这都要求必须有一整套合理、正规的临床药师工作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保证,制定并出台专业化的药学服务规范,对临床药学工作的整个环节进行管理,也对临床药师提出标准化要求。

在新医改形势下,药师如何从处方调剂、药品管理角色向临床药物治疗管理、用药监护等新型角色转变,实现药学人员在疾病药物治疗中的价值,提升药学人员在疾病治疗团队中的地位,这是药学工作者应积极思考的问题[12]。笔者针对武警部队医院药学转型与临床药学学科建设提出了一些措施,期待能够为医院发展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药师药学门诊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门诊支付之变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