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产儿肺发育不良防治中应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3-07

北方药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胎龄布地奈德

张 涛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 蚌埠 233000)

二胎政策的开放,使得社会新生儿数量直线上升,早产儿数量也随之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医疗资源的压力,受到社会高度重视。肺发育不良(Pulmonary dysplasia)在极低出生体重及营养不良性早产儿中有着较高发病率,一旦未及时对早产儿施以早期防治措施,极易并发本病。本病尚无特别高效治疗方案,临床多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其中以布地奈德应用最为广泛[1]。为深入研究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对早产儿肺发育不良的防治效果,特抽取本院易发生该病的早产儿88例,开展平行数据比对分析,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资料

纳入本院易发生肺发育不良早产儿88例,病例纳入时间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按照出生后28d是否应用布地奈德分设对照组(n=44),研究组(n=44)。两组患儿陪护人均知情同意。对照组男女分布:21/23,出生体重1005~1939g,平均(1054.26±134.26)g;胎龄:28~32周,平均(29.97±0.76)周;研究组男女分布:23/24,出生体重1010~1965g,平均(1065.76±133.49)g;胎龄27~32周,平均(29.94±0.75)周。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颁布的《小儿医学》中有关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胎龄≤32周;出生体重≤1200g;自主呼吸能力差需机械通气辅助;出生后24h即入住新生儿科;持续治疗至纠正胎龄36w者;排除标准:合并畸形与先天性遗传病者;中途死亡的;放弃治疗的;出生后曾接受其他激素治疗的。不同小组对象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均给予88例患儿机械通气及外源性表面活性剂治疗;治疗过程中时刻监测患儿一般情况,稳控体温、营养水平。及时清理肺通道分泌物做好吸痰对症干预治疗;针对呼吸功能存在减弱趋势的患儿应予以咖啡因兴奋呼吸中枢。对照组患者,对其未施以BPD防治治疗措施;出生后28d内未使用激素类药物及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研究组患者,对其施以BPD防治治疗措施。于出生后28d内,应用氧气面罩加以雾化吸入治疗,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国药准字:H20140475,2mL/管,规格:1mg);用药方式:bid,0.5mg/次,持续治疗7d。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治疗后两组BPD发病率:统计两组BPD发生率及重症BPD发生率,依照胎儿吸氧浓度评定。特殊情况:胎龄不足32周的,测定其校正胎龄为36周时所需氧浓度予以分级。分级;针对胎龄处于32周及以上的,测定其出生后56d时所需氧浓度予以分级。分级机制:(1)轻度:未用氧;(2)中度:吸入氧浓度为0.21%~0.30%(不包含0.30);(3)重度:①吸入氧浓度≥0.30%;②两组治疗后症状转归情况:比对两组治疗前后PO2及PCO2数值情况;记录吸氧与停氧持续时间;比对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如PDA(动脉导管开放)、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视网膜病,并发症诊断标准均参照符合中华医学会颁布的《小儿医学》中相关内容。

1.4 统计学分析

借助PEMS 3.2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BPD发病率比对(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BPD发病率比对 [n(%)]

2.2 两组治疗后症状转归情况比对(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症状转归情况比对

2.3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 [n(%)]

3 讨论

布地奈德属于糖皮质激素,可通过调控肺支气管表面受体活性,调节肺换气功能,通过药物直达受体,有助于调控呼吸道血管,降低肺支气管高敏反应进程,起到抑制炎症反应所致黏液分泌的效能,从而保持良好的肺换气疗效。临床上当早产儿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并发BPD可能性较高,若能及时予以有效防治措施,降低发病率则对于临床有一定指导效果。虽然国内相关学者已将布地奈德应用于BPD的防治中,但针对不同症状分型患者的防治疗效,用药并发症发生方面仍鲜有研究。

本研究表明,治疗后研究组发生重度BPD可能性远高于对照组,但对BPD的防治效果两组无显著差异。提示针对重度BPD防治中,应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能防止BPD向重型发展。这主要与布地奈德用药途径,起效方式有关:氧气驱动相较于全身用药,能使药物活性物质快速抵达作用位点;以吸入用药方式提高肺内沉积率,能最大限度激发药物效能。本研究表明,两组治疗后PDA、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视网膜病发病率上无显著差距(P>0.05)。提示布地奈德与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两者无药物相互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这主要与机械通气患儿肺内可产生对流流动效应有关。PS可提升肺表面张力,顺着机械通气气流,依靠布地奈德液体高表面张力的特点,顺着张力梯度,能进一步提升布地奈德的肺内表面沉积率,且不易随着肺换气损失药液[2]。Meltzer等研究表明,超声雾化吸入用药后,患者肺内8h仍存留有药物活性物质;1周后调查表明,患者肺内仍存有6%~10%布地奈德活性成分。但分析血液中布地奈德浓度表明,血液中活性成分仅为肺内的12.5%[3]。与本研究结果验证:在用药并发症上,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区别;从研究吸氧时间及住院时间上看,研究组较对照组患者均更短(P<0.05),证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BPD防治效果显著;本研究也发现,治疗后两组PaO2、PaCO2存在显著性差距(P<0.05)。这主要与布地奈德药物属性有关,其属糖皮质激素范畴,通过作用于肺支气管特定受体处,可明显提升肺顺应性,增加肺容积,从而显著改善肺功能情况,改善血流学指标。

综上,早产儿肺发育不良防治中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纠正胎龄为36周的早产儿BPD防治具有积极效果,对肺通气功能改善有显著增益效果。

猜你喜欢

胎龄布地奈德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喘息性肺炎临床分析
宫内生长异常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身长及相关关系对新生儿ICD-10编码影响
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临床观察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与出生体重及胎龄关系的研究
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脑组织损伤后血清酶变化的胎龄差异性
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常用凝血功能参数变化的研究
葆拉·福克斯和《一只眼睛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