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运用与效果研究

2021-03-07

北方药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调配调剂不合理

王 震

(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药剂科,江苏 常州 213200)

中药调剂是指中医诊疗过程中,中药师利用一系列药物配置操作方法,根据中医处方调配药材,为患者制备所需药剂。中药材具有功效复杂、种类丰富等特点,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及配伍不当,均可导致中药组方疗效不佳,甚至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危及患者身体健康,故对调配者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中药调剂管理,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性,提高中药调剂质量的关键。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研究样本为760张中药处方,均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门诊部开具,其中未经过中药处方分析的380张(2019年6月-12月)为对照组,经过处方分析的380张(2020年1月-6月)为观察组。观察组中成药处方212张、中药饮片处方168张,其中儿科处方52张、妇科处方72张、外科处方90张、内科处方166张;对照组中成药处方209张、中药饮片处方171张,其中儿科处方50张、妇科处方73张、外科处方85张、内科处方172张。

1.2 方法

1.2.1分析医师的用药意图

一般情况下,临床医师在中药处方中不会详细标注药材饮片的炮制方法、规格等要求,中药调配往往需要依靠医师和药师的默契。在这种情况下,中药师应根据患者临床诊断,注意饮片的功能、性味是否符合治疗要求,判断中药材的炮制方法,例如蜜制、生品等[1]。同时,中药调配过程中,应多与医师沟通,理解其用药意图,严格按照中药学知识和中药调配规范开展工作。对于无法准确判断中药材炮制方法时,不能凭主观,需与医师联系。

1.2.2分析处方方剂组成

接收到处方后,中药师应首先判断方剂与患者疾病诊断是否相符,然后分析方剂组成是否合理,一旦出现方剂组成不合理、方剂与疾病诊断不符等问题,第一时间联系临床医师,确认后再进行处方调配。在处方分析时,充分利用所学中药学知识及中医学理论,注意中医药在风热、风寒、虚症、实症等用药的不同,例如虚证患者不可用泻下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或加重患者病情。例如,患者为风寒感冒,但处方开具羚翘解毒丸、板蓝根颗粒等清热解毒药,不仅很难达到治疗效果,还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2]。

1.2.3分析处方药物配伍、剂量合理性

中药处方用量可直接对临床疗效造成影响,不同剂量中药材所达到的功效是不同的。核查药材剂量与功效是否相符,是中药处方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味药材剂量不易过大,尤其需要注意功效相近药物的联合应用。调配药物时,不可估量抓药,必须准确称取药材,在配药完成后,再次对所有药材进行称量。例如,厚朴三物汤和小承气汤均由枳实、厚朴、大黄三药组成,但剂量不同,厚朴三物汤中厚朴量重于大黄,因此长于行气除胀;小承气汤大黄用量重于厚朴,故长于泻热通便[3]。对于特殊人群,药物剂量的分析和控制更加重要。

注重处方配伍合理性的分析,严格按照“十八反、十九畏”进行中药调配,判断药材是否存在配伍禁忌。同时,针对复方中药汤剂,药师需灵活运用药学知识,判断加减方是否合理,在明确其合理性后确认签字。

1.2.4分析其他内容

中药调剂过程中,中药师应注重处方脚注的分析,确认药材是否需要打粉、掰开、打碎等;对于毒性较强的药材,告知患者先煎30min以上,需要先煎的药材应提前告知患者包煎药材、后放药材的处理方法,并单独包装好,耐心讲解煎药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同时,根据剂型、适应证指导患者服药方法和时间,例如1剂分3次服,补肾阴的药宜黄昏时服、补益药饭前服、镇静催眠药应睡前服等。此外,从药物性能和疾病诊断层面综合分析,告知患者服药期间饮食禁忌,以此缩短病程、切实发挥药效。例如,茯苓忌醋、人参忌白萝卜、首乌忌葱等;高热患者忌食油腻、服西洋参、人参等滋补药忌茶、热性病服寒凉药忌食辛辣食物、寒性病服温热药忌生冷物等[4]。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中药处方中药调剂不合理处方率及调剂差错率,包括发药错误、配伍错误、处方书写不规范、药物用量不合理、药物搭配不合理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对收集的数据加以分析,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表达;当P<0.05时,提示数据间的对比存在意义。

2 结果

2.1 不合理处方率

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合理处方率分别为8.68%、18.68%,观察组不合理处方率更低(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不合理处方率[n(%)]

2.2 中药调剂差错率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药调剂差错率明显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中药调剂差错率[n(%)]

3 讨论

中药处方包括中成药处方及中药饮片处方,是中药调剂的中心。在临床实践中,部分医师开具处方没有进行辨证用药,开具处方存在药物用量不合理、用药方法不当、配伍错误等诸多问题[5]。基于中药处方,中药师应完成用药指导、药品调配、处方审核等工作,其在中医诊疗中具有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由于中药调剂均需要临床调配,且所涉及的药材种类多,因此对调配操作方法及调配者技术都有着较高要求,导致中药调剂工作易出现差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6]。中药处方分析是指中药师在收到处方后,第一时间对处方方剂组成、药物配伍以及剂量合理性等进行分析,发现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解决,并加强发药、用药指导等关键环节的把控,以此不断完善药学服务,提高用药安全性,改善中药调剂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合理处方率分别为8.68%、18.68%,观察组不合理处方率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药调剂差错率明显更低(P<0.05)。中药处方在临床中药调配工作中,中药师应牢固掌握中医中药理论,加强对中药处方的分析,及时发现、纠正配伍禁忌、用药不合理等现象,最大限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7]。

综上所述,运用中药处方分析可有效减少中药调剂过程中差错事件的发生及不合理处方的开具,有利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调配调剂不合理
能“二战”考研尽量不要调剂,不然就是浪费时间
PDCA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儿科非整支用药调配干预中的应用
养猪饲料巧调配
要不要服从调剂?
神回复
2019年考研调剂复试开始
差评不合理
张馨予调配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