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体育专业金课建设研究

2021-03-07吴建喜

运动精品 2021年11期
关键词:金课体育专业

罗 威 吴建喜

(湖北大学,湖北 武汉400079)

随着2018年6月,在成都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提出要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教育部在教高2号和教高8号两个文件中明确指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1]。

由此,诸多专业都在相继开展各个学科的“金课”建设,如蔡基刚在《高校外语界“金课”打造的标准和内容探索》提到,“金课”的本质是内涵、内容的与时俱进,是满足国家、社会和学生的需要。专业和课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也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不断进行调整。专业和课程并不是封闭内向的,学科的发展和专业的发展只有始终与国家和社会需求保持一致才能永葆生机。孙燕和李晓锋在《高校思政“金课”建设;困境、标准与路径》中提及,在金课背景下,高校和全体思政教师没有理由懈怠,要切实担负起肩上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思政教学就是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与时俱进,打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学体系。结合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和青年学生的时代特点,坚持“内容为王,技术融合”,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的高度融合,打造具有政治性、高阶性和创新性的思政“金课”是推动新时代思政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

体育专业同样也需要建设“金课”课程,根据时代发展与科技创新,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及教学形式,并根据新时代学生特点,顺应潮流打造信息技术与课堂相结合的优质“金课”,这不仅是为了改进体育专业课程现状,更多是为满足国家需要,为社会培养大量优质人才,为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提供有效保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仍在不断深化,高校招生规模短期内没有放缓的迹象,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更加贴近社会需求,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从精英培育走向更贴近经济社会建设的多元需求人才培育[2]。随着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标志着体育在我国“双一流”本科建设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更需要大量“金课”来充实教学。

1 体育专业金课诠释

1.1 金课的释义

“金课”指具有“两性一度”的课程,即课程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高阶性就是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创新性包括课程内容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挑战度是指课程具有一定难度,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完成。

具体而言,课程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彰显学生的个性化和探究能力;教学内容要体现一定难度,融合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上,要体现先进性与互动性。这是课程优劣的评估体系,也是课程建设的方向指引。教学方法应采用探究性互动式,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教学手段要融合先进的教育技术,以适应新时代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体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性。从课堂教学这层含义看,“金课”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3】。“金课”也是课堂教学管理和学习过程管理系统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都提出了系统要求,其目的在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升级、变轨超车、改革创新,同时整治课堂教学秩序。这是一个顶层设计,有待于地方和高校的具体落实[3]。

当今,对体育金课还未有详细明了的诠释,但是根据金课的含义,以及各个学科对本专业金课的阐释和课程建设,笔者认为体育学科金课就是将体育专业的课程打造的更加有阶段性、创新性以及有挑战度,并注重线上线下课程、虚拟仿真上课情形以及亲身的社会实践,切实以提高教学质量,改善课堂教学形式,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打造深而有效的金课课程。

体育金课目的是更好的培养体育人才,理应推进“四个回归”,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一是回归常识,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二是回归本分,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三是回归初心,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是回归梦想,要推动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4]。

1.2 体育专业金课特征

体育人总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典型”代表,但真正与体育人相接触,会发现各个学科都与我们体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育专业课程都是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深入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体育专业金课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介绍,一教学内容上,教学内容以当今的体育赛事、新闻、文化等方面来进行授课;二教学方式上,多以身体练习、实际操作为主,并承受相应的负荷;三教学评价上,对于老师,从内容上、传授技术的水平和学生对课程满意程度的情况做出评价,对于学生,不要过于注重学生成绩,而应多方面评价学生,如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其技术技能的掌握情况做出客观评价。体育所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理论知识和锻炼的技巧,并让两者相结合运用,而且更多的是培养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内心变得强大。

1.2.1 教学内容涉及多方面

体育学金课从内容上体现于不同的方面。长期以来,体育课程内容分类一直沿用竞技运动分类体系,按照各个项目分类。这种分类方式,从竞技体育的角度来看是比较合理的,但从学校体育的功能价值来看,很难看出哪些项目适合学生学、适合哪些学段学等,无法将项目功能与学生发展需求对接[5]。首先内容应具有前瞻性和时代性,代表着教学内容应该是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跟的上社会发展速度与步伐,而不是陈旧的,一成不变的,更多应结合当今体育界的新闻事件展开讨论与研究,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要。其次,内容应具有融合性,简单来说就是传授的不仅是简单的知识,还应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对复杂问题的思维能力,同时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合有着很大的考验,为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三位一体”。最后,内容应有难度和挑战性,不能仅仅只介绍最基本的概念,还应逐渐加大难度,让学生在课下需要花时间、花精力去寻找答案,并在空余时间自行练习,自我提高技术水平。

1.2.2 教学方式运用多样化

在教学方式上要加强学生的互动性与参与性,更好的教学方式就是相互互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即教与学之间的互动。相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来说,体育专业课程有着太大的不同,不仅需要教师的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还需要学生的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积极练习,教师引领学生,学生反馈教师,促进相互沟通交流,让彼此更加了解,相互熟悉,这样双方共同努力才能营造课堂气氛,打造金课课堂。教师应让学生多多亲自感受,实际操作,承受相应负荷,这样才能体现体育专业金课的魅力所在。教师往往决定一门课的成败,如果选取教学方式不当,只会让课堂气氛变得死气沉沉,让学生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兴趣,方式的多种多样决定了老师应因材施教,选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情境来实现让师生满意的的教学活动。

1.2.3 教学评价遵循多角度

教学评价上应注重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评价。从教师的方面来讲,我们不仅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新颖性以及实时性,同时对课堂中的氛围及教学方式的合理运用进行评价。从学生方面来看,不应仅仅只从成绩上来进行评价,虽说成绩是一种相对公平的评价标准,但是更多应去看学生个体能力是否得到了发展,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的积极性是否有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体育专业科金课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这三个方面,注重教学内容的选取,更高层次的师生互动以及教学评价的全方位。

2 我国体育专业金课建设现状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课程方案是组织、设置和实施专业课程教学计划的宏观指导性文件,它集中反映了时代和社会对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在知识结构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对培养体育专业合格人才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课程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设计蓝图,是一定的教育理论、思想观念及培养目标转化为具体实践的中介,其内容和结构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类型和特有的知识结构,因而是专业培养目标的直接体现,这便是常说的“目标引领内容”。在一定的条件下,课程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否,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又由于高等教育是专业性的教育,一定方向的课程体系是专业存在的实体,通过对专业课程进行正确地认识与审视有助于促进专业课程设置的进一步合理和完善,从而促进体育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体育专业是自1903年清政府教育部门颁布由张百熙、张之和容荣庆等人共同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后以及同年京师大学堂创设体操科起始,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了大批的体育专门人才,为国家的昌盛、民族的振兴和近代以来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以往体育教育专业的一枝独秀,到现在运动训练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运动康复专业和休闲体育专业,七个专业竞相发展,一次次变革的努力使得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变得越来越来规范合理,课程设置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成果,使得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规格得到了不断提升[6]。

金课的衡量标准“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7]。同时金课的五大目标: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金课、虚拟仿真金课、社会实践金课。但对于体育的这个大家庭的复杂性,我国体育学科的金课建设并不太理想,以下是我国体育方面线上金课的发展过程。

最初在“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分8批公布了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共有992门视频公开课课程获得认定并陆续上网,其中,体育类精品视频公开课15门。这15门精选视频公开课仅占到总数的1。5%,并以公开课为切入点,面向的是公共体育学生。而体育类的金课现状发展并不完善,随后出台的二十一门精品优质课便更加符合体育专业的学生,包含了运动解刨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等七类共8门体育理论精品优质课程,以及田径、篮球、足球、体操等九类共13门体育技术精品优质课程。

这二十一门也仅仅占到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686门课程的0。9%,体育学科数量微乎其微,与其他的学科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随着体育科研人们努力随后国家精品在线课程中共十一门课程入选,也标志着体育“金课”逐步走向成熟(如表1)。

表1 精品课程

从国家精品课程到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再到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金课”的一步步完善,一步步提高体育学科金课的质量与品质。其中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采用多媒体授课法、网络平台教学法、自主作业法、互动教学法等教学方法[8]。以上是线上体育学科金课的演变过程,反观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金课以及虚拟仿真金课的建设却还远远不足。

如此的教学环境与模式不是每个学校都有条件、有能力的去打造,也对其硬件设施有着过硬的的要求,金课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对于社会实践金课,相信每个学校都可开展顺利,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功大赛,体育创新创业大赛,校企合作以及毕业学生基本实习,每个学校都能较好的完成相对应的配套。对于每一个设有体育专业的高等院校都想要培养出“出口即用的”人才,为自己学校打造良好口碑,目前还是面临着不少问题与挑战,便应抓住机遇,对金课建设现状加以完善与改进。

3 我国体育专业金课建设面临的困境

3.1 教师能力不足,导致课堂氛围不好

教师的能力不仅包括教学能力,还要包括运动技能、活动组织能力、教育信息能力等。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绝大多数老师都还在运用以前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传授,而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师生的交流仅仅局限于提问回答,缺乏启发式、研究式的学习氛围,教师不能调动好课堂气氛,无论是从理论知识学习还是专业技能的学习,就始终让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的状态下吸取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便会产生厌倦心理。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所以老师还应掌握过硬的的运动技能,这样才具有说服力。与此同时,课堂的组织与管理也对课堂气氛起到决定性作用,老师要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调控学生注意力及思维。随着如今进入科技新时代,老师仅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能力还不足以,同时也要求老师熟练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才能保证体育教学方法的先进性和过程的有效性,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否则将与时代脱轨。

3.2 学生能力降低,以致课程实施过难

由于科技的兴起,时代的进步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欲望也大打折扣,更多的去依赖电子产品所带给他的方便与快捷,少了自我思考探索的求知的欲望,并且学习能力也有所下滑。电脑游戏、手机游戏和信息数据的大爆炸,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于此,导致上课有了老师一人讲,学生低头玩的普遍现象,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带来了方便与便捷,也给我们造成了伤害。如今学生抗压能力的下降,遇见难题不是想方设法地解决,而是想着如何逃避,这也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能力下降从而也会或多或少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虽说老师在课堂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学生的反馈是给予老师最好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让其起到积极作用。

3.3 学校制度欠缺,造成学分水分太大

高校现在课程标准要求较低,作业少,课堂管理轻松,课程绩点高,利于学生获得学分。与此同时课程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培养方案的设计缺乏调研、缺乏广泛论证,课程难度系数较低,难以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授课深度偏浅,学生学习挑战度偏低等等,导致课堂上学生兴趣与动力的不足,抬头率低,低头率的高的怪象。往往实际情况和培养计划不能相匹配,学校一方面要保证毕业生的毕业率和就业率,一方面又要考虑自己的教学质量,两者不能合理兼顾时,这便是问题所在。然而学院学校最终选择了毕业就业率,出现了清考政策,当学生有了退路,便导致学生会抱有侥幸心理,对于课程学习不会上心,因此出现了所谓的“水课”,这是往往是制度体系出了问题。

3.4 学校硬件落后,无法跟上时代步伐

大部分高校教室都配有了多媒体,以方便老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同时也方便结合线上线下的教学来提升教学质量。可体育学科教学的复杂性加大了更新硬件设备的难度,当我们在操场与体育馆进行教学时,人数多,空间大,我们也无法一一监测,并且也不能很方便的运用投影、线上课程来进行授课,现在更多的是依靠教师的讲解与亲自示范。同时,伴随着场地设施的老化与破损,相应专业老师的缺乏,一些课程也被相应取消或替换。然而虚拟仿真课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但对硬件要求颇大,对新兴技术的运用以及场地的布置都有较高的需求,新时代新技术,使得我们往后教学的形式和教学方法也会愈加丰富多彩,也有助于我们打造体育金课建设,提供了可能。

4 我国体育专业金课建设的建议

4.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能力水平

教师的教学能力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工程,是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保障[9]。首先,成立教学管理团队,并加大对体育教学管理队伍的扶持力度,充分重视教师在建设“金课”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教学师资团队的培训学习,完善教学管理团队成长机制,从教学、理论、专业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为打造“金课”提供培养人才的保障。我们总在提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师也应该全面的发展,这样才能得以匹配。其次,多与资深的学者教授进行研讨,从中交流吸取新的思路与想法,结合自身学院学校的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改进。多交流,多观察,多反思,是一个优秀老师最基本的素养,时代在进步,教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支持教师在各种教学情境中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所必需的个性特征、知识、技能、态度的综合[10]。只有教师的能力提升,便可直接提升课堂质量,加快“金课“建设。

4.2 提高学生能力,强调课上课下学习

在课堂中教师应注意多与学生进行沟通,运用启发性教学,让学生成为主体,让学生养成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及时布置课后任务,给予相对充分的时间给其思考,利用现代技术带来的方便查阅资料,让每位学生上台自行授课,自我评价,他人互评,查漏补缺,老师进行最终总结。这样不仅可以很好调动课堂氛围,也可让学生感受教师这神圣的职业,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付出,从而对往后的教学起到积极作用,更好的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同时,也极大程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个时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汲取信息和判读信息的批判性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使他们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要比传授知识本身更重要[11]。其实每个学生都具备不错的能力,但被外界诱惑给吸引了,教师便更应去引导他们去合理运用自己的才华,正确划分网络带来的利与弊,多多利用现代技术提升自己能力,让“金课”的开展更为灿烂。

4.3 优化制度管理,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体育学院要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着眼于自身专业的长远发展,打造“金课”的领导体制、管理机制、评价体制以及奖惩措施,努力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一套保障体系以替代旧的制度体系。学院领导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方面的一系列讲话为指引,全面深入贯彻体育专业“金课”的体制建设。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毕业就业率,更应强调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在学生的奖学金的评定中,不应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结合其自身的能力综合进行合理排名;在对老师的课堂评定中,也不能只看学生对老师单方面的教学评价,也要结合老师的课堂情况来评定,过于单方面的评价并不科学合理。需要学院领导人相互沟通,积极参与,大力推行,符合自身的管理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建设体育“金课”。

4.4 加大经费投入,支持金课开发建设

信息化时代,更多需与网络相接轨。优先保证体育场馆设施的情况,来满足体育学科教学的正常进行,一年一检查,三年一维护,五年一更新,并及时维修更换,这样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基本需要,有了保障“金课”的基础。其次资金投入要有所重点,积极推进教室改造,全面升级教室硬件软件设施,提供可满足“金课”的教学设施设备,方便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及网络教学直播,若条件允许,可以建设vr教室进行模拟实操。最后在体育场馆周围安装直播监控设备,来供于技术课的使用。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支持学生的自主式、个性化学习,利用监控得来的数据及时调整及时改进,让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需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优质“金课”。

猜你喜欢

金课体育专业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体育“金课”建设的基本认知、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①
大学生心目中的“金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