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状学习:建构小学科学单元概念的有效模式
2021-03-07张庆
张庆
【摘要】小学科学单元概念的建构是基于科学系统性概念集成的组织形式。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科学概念内容彼此联系,呈递进式发展,块状学习模式发挥板块活动优势,为单元概念建构提供更好的组织功能。利用块状学习方式将单元中的概念分解、优化递进、创新融合、多项并举,使概念的建构更加合理和便捷。
【关键词】块状学习;小学科学;单元概念;有效模式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性反映,是构成知识的最基本成分。科学单元概念是儿童科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更是堆砌科学知识的一个个“块状”板块。单元概念构建是整个小学科学学习阶段性知识建构中的重要目标,整体把握单元的概念建构脉络,在教学过程中以发展的眼光审视、理解、组织、引导实施,借助完整的探究过程来实现,教师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让他们开发、提升、重组细微目标,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知,并建构起正真的科学概念。
所谓块状学习是以板块形式,进行问题梳理、活动设计的学习方式。如果将线性的活动设计变成块状的活动设计,学生可以更加开放,有时间进行练习。教学设计需要从线性活动转向板块活动,板块教学以板块活动进行,每个活动涉及一个教学目标,单独形成。当然板块与板塊之间有内在联系,呈现一种阶梯式的结构,尤其体现在科学单元概念学习中。
一、分解单元概念,发挥组织功能
整个单元的概念是由一个个小的概念组成的,具有系统性、完整性。这些小的概念也是由一个个小的探究活动组成的,一个小的活动就是一个小的板块。经过这些活动板块的学习,学生可以达成一个个科学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重新组成大概念,进而形成单元概念。
(一)系统性分解
单元概念一般以“总—分—总”这样的结构分解至各课中,一课内容之间彼此会有联系,组成了单元概念的一个板块。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上《空气》单元的单元教学概念实施的基本结构就是“总—分—总”的形式。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制动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通过观察,描述热空气上升的现象。知道空气的流动形成风等。以空气占据空间、压缩空气、热气球、风等建立活动板块,一个板块就是一节课,以板块学习来体现其中的概念目标定位。
一节课设计成多个板块活动,分解课堂教学目标,形成科学概念。如“玩转纸杯”活动是研究空气占据空间的系列活动,通过“底部无孔、底部有孔、底部注气”这三个活动小板块,这些活动学生自由探究。学生从比较杯子底部有无孔洞,认识空气占据空间对杯内纸巾的影响。也会注意注射器注入空气的快慢对纸巾的影响等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解开“纸团不湿”的谜团,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取自己的发现,“纸团不湿”是因为空气占据了空间。后来又湿了,水把空间占据了。水被排出了,是注射空气重新占据了空间。从而发现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可以发生改变的。
(二)跳跃式分解
科学概念的形成一般以时间维度为推移,科学课中有些内容不能以正常的时间流程来组织教学,需要学生跳跃式进行科学学习,形成科学概念。而且跨越的时间还比较长,有的几周,有的甚至几个月。考验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及长时间探究活动的保持。
例如《蚕的一生》《植物的生长变化》等单元。这些单元需要随着动植物的生长变化作为观察内容,形成动植物生长变化中出现的相关概念。将这些单元概念进行分解,形成独立的板块活动形式,分步实施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获取,例如温度、阳光、水分等对动植物活动的产生的影响。更多的是考虑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如何保证对各阶段变化的观察记录,梳理形成科学概念。
(三)多元化分解
学生单元科学概念的形成基于多项板块活动,这些板块活动有的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有的培养了学生的图文记录能力,有的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了更多的内容,还有的是为了让学生体验更多的小组合作机会,形成群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基于学生对生活经验的质疑,在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让学生“真刀真枪”地学科学,体验不同的探究场景和学习感悟,明白学习科学概念的意义,掌握科学方法的作用,体会科学改造生活的价值。
二、体现板块递进,增强活动实效
板块之间的“递进性”,而非“重复性”;“递进”在于“升级”,“重复”在于“熟练”。
(一)活动巧安排,体现递进关系
教学设计中,对活动的设计安排,应充分体现科学概念的递进关系。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发现科学规律,继而对比深入,了解更多的知识。举例《水》单元教学中板块活动的递进设计。水的三态变化是这个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与学生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学生认识三态变化从常见的水的蒸发现象开始,逐步深入地探究水的沸腾、水结冰以及融化。教材中增加了物质的变化,包括物质的溶解,混合分离等。
教师在单元设计时应关注本单元的关键词是“变化”,水的三态之间就是其中的一个变化。教学设计时不妨将整个单元划分为三个大板块,板块一就是三态变化,板块二就是物理变化,板块三就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三态变化的认识从蒸发、沸腾、结冰、融化,对温度与水变化的关系。物理变化从溶解、加快溶解、混合和分离几个内容,混合和分离也可能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认识。虽然食盐水溶液的可逆区别于蜡烛、酒精的燃烧,教材中也没有涉及到,学生如果进行对比,有类似的疑问,对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更有力。
(二)扶放巧结合,体现思维习惯
教师的引导可以为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提供帮助,也是学生科学思维习惯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形式。学生独立思维习惯的养成也是学生科学素养体现的一个方面。从扶到放,扶放结合,让学生领悟科学概念建构过程中,学习方法的转变。
以《溶解》单元为例,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依赖于三个主要因素:物质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液体是否被搅动。在前几课的溶解实验中,学生很自然地注意到溶解的快慢问题,想到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溶解的快慢。怎样让食盐溶解得快一点?学生很容易想到的是搅拌,师生共同设计“搅拌对溶解的影响”这个对比实验,指导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搅拌能否加快溶解,此活动为“扶”。继而让学生思考更多的影响因素,设计其他对比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此活动为“放”。由扶到放,扶放结合,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形成概念)”的思维习惯。
(三)过程巧安排,体现自由发挥
一般课堂教学是在两个维度中展开的,一个维度是时间,呈现出线性的时间流;一个维度是空间,呈现为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教学活动的设计,一般都按时间的维度来设置教与学的活动,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当然精致化的教学设计,体现环环相扣、滴水不漏的特征。如果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这个“教学链”则断了。后续的环节要么完不成,要么乱了套,教学的效果就会大大折扣。形成单元概念亦是如此,需要大跨度时间学习的内容,往往因此造成概念建构不完整,学生认知水平起伏不定。以块状学习方式重组学生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两个维度,转变教师的线性“教学链”,利用学生知识迁移,强化单元科学概念。
三、寻求个性生成,倡导活性思维
所谓的“活性思維”即指思维的灵活性,创新不呆板。板块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组成部分,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思考、实践。个性活动的设计,可能会造成学习活动的无序,场面很容易变嗨,变“闹”,但是这些活动其实不是简单的单兵作战,当然更也不是散养式。二上《关心天气》单元教学时,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对天气和气候的认识,更多应关注天气与动植物及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世界,寻求联系的方法解释问题。目标概念比较的宽泛,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呆板。怎么办呢?首先不妨做一个天气日历,每位学生参与。利用图片、文字等符号记录在自己的天气日历中。让学生先感知天气,什么是天气,怎样表达天气。然后让孩子们去寻找天气变化与动植物、人类的关系。周围的哪些现象能让你预知天气?为什么会这样呢?由因推果,执果索因。再来一个“晴雨花”制作,最后感受到季节对动植物的影响。梳理这样的单元概念,看似呆板无序,枯燥乏味的课,也能够出现激情。
四、形成活动模式,打造板块模型
(一)运用图表简述,打造思维导图
运用图表记录进行科学学习活动是小学科学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方式。例如概念图、活动表格等。概念图包括维恩图、气泡图等,也可以用简单的文字和几何图形组成。要求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抽象概括,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需要学生学会整理自己的活动记录,对比理解活动内容。从活动中观察(发现问题)——实践探索(分析问题)——形成初步结论(获取证据)——发现规律或再认识(尝试解决问题)——科学总结(形成科学概念)。
(二)设计有效问题,打造问题链
围绕一个聚焦问题形成多个问题链。把问题发散开来,组成一个个问题链,接着利用探究实验活动来解答这些问题,这样就能形成一个个完整的科学概念。把这些科学概念整理起来就是单元概念了。例如三上《空气》单元,可以将空气其他性质内容整合起来。让学生思考空气有哪些性质?收集前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疑问,空气还有哪些性质呢?空气能够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空气有质量、空气可以流动……,这些性质就可以通过一个个小活动串联起来,形成块状学习活动。
(三)实施项目式学习,打造技术案例
项目式学习在科学课程中经常出现,新课标将技术与工程方面的科学概念进行了规划,使一些单元概念中出现技术和工程类活动比较多,例如“造一艘船”“做一辆赛车”“做一顶帽子”等等。块状学习模式中实施项目式活动,可以将一些拓展活动引向课外,让学生使用身边简单的实验材料,结合学习的科学知识,加以改造创新,获取更全面的学习体验。教师在单元概念建构中,记录学生活动的过程,反思教学得失,形成技术案例进行推广研究。
块状学习模式建构单元概念遵循其内在连线,好似我们在玩“魔尺”,不断改变板块方向,变化出不同的图形。虽然板块活动有多种设计,块状的学习方法的实施,都不能离开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目标的主线,必须遵循教与学的规律。
参考文献:
[1]薛法根、沈玉芬.一课三磨:过一种专业的教学生活[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9:68.
[2]姜建维.谈“块状”探究实验活动的教学现象和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2,6:62-64.
50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