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下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2021-03-07杨慧明
杨慧明
【摘要】众所周知,地理知识可以帮助大家更加客观地去认识世界,它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高中地理教学既要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又要培养高中生的地理学科综合素养。因为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主要时期,其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有待提升,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进行教育教学方式的更新与扩展,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心理特征进行教育教学。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地理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新课程”大纲要求构建高效课堂,促使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探究。当下高中地理教学效率并不高,学生缺乏地理知识学习的动力,而教师也受到传统教学的涌向,使用以往的不适用当下的教学模式,这样就极大的影响地理教学的质量。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有力工具,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随时随地进行研究和合作学习。为有效推动地理高效课堂的建立教师要适时地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索学习内容。
一、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笔者看来,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其一是增加地理课堂的开放性和时代性,符合新高考的命题趋势。社会生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教材的修订、教参的编写之相比始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作为高中地理老师,如果在教学中只把教材或教参作为唯一的素材来源,难免会造成教学的封闭、保守,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即使是从应试角度来说,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也出现了很多与现实社会生活相关的题目,如19年全国卷考察快递公司在机场附近设立分拣处,19年北京卷考察“南菜北运”政策等。由此可见,实施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也符合新高考的命题趋势。其二是实施地理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在当下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中,有很多学生并未从高中地理的学习中收获学习的乐趣,大多数学生学习地理都是为了应对考试,很多学生认为高中地理抽象、难学,而且除了应对高考之外,地理也没什么用处。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很大程度上与目前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脱离有关。而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宗旨恰恰是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增加地理学科的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地理的重要作用,改变“学地理无用”的错误认识。三是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科核心素养,还能培养学生对于地理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能力。地理教学中结合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充分感受和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謂的“人地协调观”只会是一个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记住的一个名词而已。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校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高中学习以高考为目标,学习成绩是评价的重要指标。在这样背景下,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实践活动的体验极少,一切教育活动都是服务于考试,生活化的学习内容减少,学到的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些实践环节因不涉及考试内容,存在应付心理。学生的压力随着新知识的学习日益增大,在外部环境影响下,学生也以考试作为基准进行学习,降低了参与生活化实践活动的兴趣。地理的知识覆盖面很广,其结构充满复杂性及多变性,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只能让学生了解到表层知识并加以记忆,无法做到深层次分析。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课堂走向,将自己的认识形态强加于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听课,缺乏师生间的沟通与互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十分不积极,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地理课堂的教学形式单一,也是抑制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技术手段逐渐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但是,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强大辅助能力,忽视了其在课堂教学中的用处,没有把教学与科学技术相融合,没有根据“互联网+”对教学任务进行革新,依旧采用传统的“说书式”教学方法,学生只能对地理知识进行表层记忆,无法深层理解。教师即使有应用到多媒体,也仅仅是把课本的内容投射到大屏幕上去,没有起到任何有效作用,使得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日益减退。初中地理知识简单易懂,且课程中充满趣味性,高中地理课程难度增大。教师想教好高中地理,就需要沿用初中的教学手段,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自然过渡,适应高中地理的教学难度。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丰富地理课堂教学内容
地理知识范围广阔,并且地理知识的学习不应当局限于课堂之中,教师要合理的组织地理课外活动,从而让学生切实感受地理与生活的关系。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完地质地形的知识后,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的帮助学生将地理知识内容相互结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促使学生完成任务,如让第一个小组去收集资料,了解地形,让第二个小组去观察附近的地质情况,等等。然后,教师再进行汇总,并让学生进行总结展示,使其对地质地形的知识加强理解,增强记忆,促进其学习地理知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参加实践的重要性。在教学时,教师还需要结合信息技术,积极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改革。对地理学科来说,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学习过程,只有让学生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明白地理知识学习的意义所在,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根据生活元素寻找实际材料,并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扩展学习范围,从生活中点滴中帮助学生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所在,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在讲解草方格沙障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去寻找沙、草、风扇,然后通过这些材料进行实验,向学生介绍它的防风固沙的功能,这样学生就可以清楚地明白草方格沙障的作用是什么,而且对地理知识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教师再拿出自己准备的一些习题,让学生去进行练习,加深记忆,这样学生就可以积极地进行学习。将地理生活化逐渐渗透到教学当中,能让学习地理变得更加容易。教师应该在课后交代学生自行运用互联网查询学习资料,为课程的复习预习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师还应利用互联网,搜索查找相关地理知识点和视频等,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学习。
(二)充分开发利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
其实,生活化的教学资源有很多,只是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往往是有限的,一些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可能不容易被轻易发现。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往往要发挥教师团队的作用,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不断补充生活化的地理教学资源。高中地理老师可以定期召开交流会,分享适合运用于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资源,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建立“地理生活化教学资源库”,方便老师查找和使用。另外,老师也可以利用常见的生活现象展开教学。比如在讲解“海陆热力差异”时老师就可以分享一个常见的生活现象:夏天大汗淋漓时去游泳,一定会感到水中的温度比地面低,而晚上到河里游泳,就会体验到水里温度比岸上高,让学生思考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由于很多学生都有夏天游泳的经历,老师就可以以此推动课堂教学。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帮助学生实施野外考察观测等实践性学习活动。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使用讲授法对书本知识进行讲解,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习法、实践法等进行教学。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各种调查、实践活动,也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例如,在学习了《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这一章节后,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敬老院进行调查,通过对敬老院中的老人和工作人员的调查访问,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形成比较具体、深入的认识。另外,即使条件不允许,老师在讲解人口问题时,也可以结合相关的热点问题,比如围绕“空巢老人”“二胎政策”“人口出生率持续下跌”等社会问题组织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开展课后练习
在地理课堂上要及时开展课后练习,以便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的实践问题中,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一些重点、易错点的习题,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在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之后教师要概括:“沧海桑田”的形成原因,六大板块中哪块板块是海洋?支持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等,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增加地理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兴趣是让学生主动了解这门课程最好的方式,教師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信息,进而增强学习效率。
(五)加强学生地理知识学习体验
在互联网背景之下,地理教师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将地理与地图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地图的技能。例如,在讲解季风气候知识时,教师可以合理划分我国季风气候的位置,然后根据学生所在地区的环境和气候进行教学。并且教师还可以根据生活化元素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依据不同地理位置的气候差异,像学生提问,例如某个地区的降水特征,地理环境等等,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从书本内容中感受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索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衔接,还能够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记忆程度,利用互联网教学的方式,将教育教学真正做到具备趣味性,从而帮助学生深入化感受并体验地理知识。
(六)通过生活化教学教授学生生活常识
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知识的许多内容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生活化常识内容加强学生的知识学习,促使地理生活化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并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于生活化地理知识的观察,进而深入的进行知识的探索学习,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主谈及,提高学习主观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关于山地的内容时,可以向学生讲述各个地理位置的地壳运动,地质灾害等等知识,并借助互联网教学工具,向学生播放有关地质灾害的相关视频,这样通过生动的视频的形式,增加学生对于地理地质,地壳运动的真实体会与感受,并且明白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后的生活中借助地理知识保护自己,预防危机的到来,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自行在互联网中寻找相关的知识内容,或是电影内容,并且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从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学中运用互联网技术成为必然的教育趋势,互联网技术下的地理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形式,还能帮助学生深度学习知识内容,提高自主学习的动力,全面促进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融合地理生活化元素以及互联网技术,以此帮助学生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池晓昶.“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06.
[2]李亚.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D].鲁东大学,2020.
[3]马雪梅.中学地理实践教学与生活化教学相互融合的教学策略与实践[D].西华师范大学,2020.
[4]胡文娟.生活化、实践化、有效化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2018(06):29.
[5]张欢.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实践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