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

2021-03-07宋建祥

红豆教育 2021年31期
关键词:引导性高中教育应用方法

宋建祥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密不可分,并且这种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形式和内容会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进而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产生影响。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即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原则的过程,这种原则与学生的思维习惯相关,也会对学生的言谈举止产生直接影响。高中生的思想意识趋于成熟,但是其依旧存在较为明显的动态特征,容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此间,高中班主任应进行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主动干预工作,引导高中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促使学生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可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事物,进而形成维系正常生活的心理健康状态。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班主任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其次,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相应的应用要求以及应用办法。

【关键词】高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引导性;应用方法

引言

高中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机会较多,与学生之间可以形成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状态,而这种状态即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从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形式的角度分析,这种教育的基本形式属于自发性的自我感知形式。但是,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阶段并不是高中阶段,而是小学阶段。此时,学生接受新事物的思想还相对单一,在客观条件的引导下,其可塑性会比较强。但是,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已经成为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关键因素,再加之这个阶段的家庭教育因素也会凸显,导致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突出。此间,高中班主任应从学生个性化特点的角度思考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状态,从而明确学生的个性化心理问题,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必要性分析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会涉及到学生的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形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已经相对完整和成熟。但是,由于高中生对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还不够丰富,在接触一些社会现象时,往往缺乏正确的判断。更为关键的是,高中生在面对此类现象时,往往会将此类现象与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即使两种事物之间不存在联系,学生也会假象出一些与心理状态相关的情境,从而造成意识形态层面的误导,并且这种思维意识状态的形成过程往往是自发性的,对高中生行为举止的影响也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当学生感受到不适时,其实其心理状态的变化趋势已经相对深入了,此时再进行干预的难度会比较大;从班级管理工作的角度分析,如果学生可以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其实际的学习行为也会更加具体和合理。在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关系往往相对微妙,尤其是涉及到早恋问题时,其实际的行为表现模式往往会相对隐秘,但是会对学生的行为举止和学习状态产生影响。实际上,从心理学理论的角度分析,此时,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不能成为不健康,其反而处于一种相对活跃的心理状态,并可促使学生感受到幸福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学生此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偏执性,则会导致行为意识出现异常,进而影响同学关系,这是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要求分析

(一)应具有私密性,体现个性化教育理念

高中生对周围的信息非常敏感,无论是与具体事物相关的实体信息,还是与一些情感因素相关的思维信息,其均会在高中生的心中留下一个初步的影响,而在后续的学习或者生活过程中,如果高中生不能结合此类印象对相关的事物形成正确的认知,则会在意识形态层面出现一定的矛盾心理。此时,如果客观事物的影响出现了偏差,学生的思维意识即会向着恶化的趋势发展。从此角度分析,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应明确自身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扮演的角色,明确此类的角色定位。实际上,教师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者,更是参与者,其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属于同等地位。也只有在这种平等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才能明确学生的想法,理解学生的想法,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另外,高中班主任在处理与心理健康相关的问题时,应注意保障此类教育过程的私密性,不能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而应以一种相对平缓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渐进式地影响,从而形成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面。

(二)應具有规范性,突出分层教育意识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具有个性化特点,每个同学的心理状态在不同的阶段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虽然学生的心理状态各有不同,但是,面对此类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时,实际上,教师可以从共性问题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具体问题,并总结出与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相关的特征。以此特征为基础,班主任即可开展分层教育活动。从个性化教学理念的角度分析,虽然班级中存在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并不在多数。但是,如果要求班主任与学生逐一交流,分析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其实际的工作难度往往会比较大。此时,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会变成一种说教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实际的作用并不明显,并且学生也会产生一种厌烦心理。为此,教师在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时,应在工作形式上有的放矢,不能总关注于学生个体,而是需要灵活应用分层教育办法,突出学生的共性特征,进而将心理教育过程规范化,这样也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率。另外,分层教育工作的内容也可以与学生的家庭教育联系起来,在教育信息上进行相互交流,从而可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范围,改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分析

(一)以学习心理辅导为基础,改善学生学习心理状态

学习心理辅导工作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尤为关键。此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并且在学生活中会由于学习成绩影响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持续性。严重时,学生的学习压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诱发一定的心理冲动,包括自杀行为等。现阶段,信息化内容对学生的影响也比较大,学生在选用此类内容时,往往不能够明确具体的学习目的,进而受到此类内容的影响,在学习行为和思维意识层面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此时,高中班主任应以学习心理辅导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合理、有效的学习意见和建议,进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成绩和学习行为,从而引导学生回归到正常的学习节奏上来。具体而言,高中班主任需要根据学生近期学习成绩的变化情况,对其成绩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尤其是要关注成绩变动幅度较大的学生。此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单独沟通。教师可从学生的成绩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将此类成绩变化的原因与学生近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状态联系起来。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使用具有警告性的语言,此类语言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影响比较直接,包括“如果你不怎么样,就会怎么样”之类的警告性语言等。教师应从学生学习状态的角度,仅就当下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从而引导学生正视成绩的变化问题,而不会在学习自信心层面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这样,才能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

(二)以心理行为问题校正为重点,细化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心理行为问题是关键问题,在高中生日常行为管理中也是关键性的管理内容,并且会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状态产生深刻影响。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将这种心理行为问题的引导教育过程细化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流程中,并针对学生所表现出的具体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个性化分析,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意见和建议。首先,从而一般类型的心理行为问题表现形式角度分析,经常出现的问题包括考试焦虑问题、学习困难问题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以此类问题为基础,高中生还可能表现出较严重的厌学症,从而在心理情绪层面出现相对严重的问题。此时,班主任需要对学生的情绪进行重点引导,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情绪层面的调节,并选择合适的实践对其进行辅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具体的辅导教育办法,不能单纯地应用说教形式,应从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出发,对学生予以理解和肯定,进而结合自身的学习与教育经验,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以缓解情绪的意见和建议;其次,针对存在行为举止问题的学生,包括多动、说谎、打架等,教师需要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整体参考性,也可为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经验支持。

(三)以家校共育为基本方向,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边界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两个主要区域,其对学生心理狀态和学习行为的影响也最为直接。从班级管理的角度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可能与现阶段的学习压力相关,也可能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相关。实际上,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明显,并且往往也是学生学习压力的来源。针对此类问题,班主任应在班会上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并从学生的角度引导学生家长正确对待学生在情绪变化层面可能出现的问题。更为关键的是,教师需要为学生家长讲解此类问题的一般表现形式,进而引导家长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状态层面的问题,从而可以与班主任及时取得联系,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合理地调节。另外,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拓展角度分析,与性别和性意识相关的教育也为关键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实际上,此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重要应用阶段应为学生的小学阶段。但是我国初等教育中性教育的内容往往相对浅显,也不具备较好的教育教学实效性。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性意识已经非常强烈,此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这种性意识进行有效引导。从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分析,教师可以将这种性意识教育加入到日常课程教学过程中,并借助专业的知识为学生讲解此类现象的正常性,从而排解学生心中的性苦闷状态。除此之外,高中班主任也应从学生人际关系的角度思考学生在处理与同学之间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学生提供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避免学生被孤立。

四、结束语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高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形式和应用方法应更加具体,而不是停留在说教层面,与此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也应表现出较好的教育适应性,进而可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对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行为进行纠正,并消解与学习压力、情感问题等相关的心理问题。另外,针对学生的此类问题,教师也应从学生家庭教育的角度思考造成此类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发挥家校共育的优势,为高中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高中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也应积极积累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并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思考学生的个性化心理问题。这样,才能充分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并提升相关教育内容的应用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有龙,孙谦谦.高中班主任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新课程(下),2019(08):235.

[2]刘玉娥.高中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家长,2019(21):34.

[3]陈美玲.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9(07):260-261.

[4]张键.核心素养下高中班主任如何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指导[J].当代家庭教育,2019(20):188.

[5]高成星.如何在高中班主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当代家庭教育,2019(17):74.

[6]杨涌.基于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新智慧,2019(16):47.

猜你喜欢

引导性高中教育应用方法
剧院建筑外观应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共性和引导性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机械制图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刍议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