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现代筝曲中汉族民歌元素的运用

2021-03-07李思璇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古筝

摘要:在经济、政治高速发展和进步的二十一世纪,传统音乐文化也随着时代的脚步在往前迈进。本文以汉族民歌元素为基础,分析该元素与现代筝乐作品的融合运用,通过归纳总结,了解汉族民歌与古筝这一乐器结合创作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更好地传承和推广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

关键词:古筝;传统音乐元素;汉族民歌

一、汉族民歌元素的解读

汉族民歌属于民间音乐中的民间歌曲。我国民歌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诗经》中的“风”、“雅”、“颂”其中“国风”便以民歌的形式概括了我国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戰国时期的《楚辞》中也囊括了许多楚地的民歌,到了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逐渐闻名。民歌历经上千年的发展不断地壮大与丰富,现代从地域上划分为汉族民歌和少数民族民歌;从音乐特点上划分为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汉族民歌元素属于传统音乐元素中的支流,在现代筝乐艺术发展中,运用我国传统音乐元素创作的筝乐作品逐渐丰富,作曲家运用民间歌曲这个支流创作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筝乐。

通过资料研究,现代筝乐作品中包含汉族民歌元素的创作非常广泛,例如:《浏阳河》、《清江放排》、《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茉莉芬芳》、《晓雾》、《倚秋》、《枫桥夜泊》等等。本文将从三个不同年代中运用汉族民歌元素创作的代表性筝乐作品进行举例分析,了解不同年代中筝乐的创作特点以及古筝这一乐器与汉族民歌元素结合创作所体现出的独特性。

二、不同年代以汉族民歌元素为基础创作的代表性筝乐作品举例分析

1、七十年代代表性筝乐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该作品是根据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改编的同名古筝曲。陕北民歌常以信天游作为表现形式贴切表现陕北人民的日常生活,民歌多处体现陕北地区的方言特点,旋律自由宽广,高亢豪放,音乐中多呈现长音和大跳音程。以该民歌为基础改编的古筝作品中充分尊重了原版民歌的结构,在乐曲布局和主题上基本沿袭了原有民歌的旋律和节奏。但在改编的细节处理上充分发挥出了古筝独特的旋律性。在慢板段的旋律线条中多用古筝左手下滑音技巧来体现陕北地区婉转高亢的方言特点;在民歌旋律长音的处理上多运用古筝的长摇来保持延长音,突出陕北民歌自由宽广的旋律线条。在乐曲的过渡段中运用古筝叠加撮音的技法将民歌中的单音旋律变成双音旋律,模仿锣鼓的音调将乐曲主题推向高潮,烘托喜庆的氛围。该作品将陕北民歌的音乐元素融入筝曲的创作中,在曲风上相较于原曲多了一份古朴和优雅,深受大众喜爱。

2、九十年代代表性筝乐作品《茉莉芬芳》

该作品是根据江苏民歌《好一朵茉莉花》改编而成的古筝曲。“茉莉花”属于江苏民歌中的小调,又名“鲜花调”。江苏民歌中的小调具有委婉秀丽的风格特点,乐曲细腻优雅,区别于北方民歌的豪放,具有江南水乡的典型风韵。该作品在音调上,运用大量的小三度滑音来突出民歌中小调细腻婉转的特点。同时运用古筝左手不规则的颤音技巧对民歌中的唱腔进行修饰处理,很好的达到了润腔的作用,展现出了江苏民歌中独特的“韵”。在句式结构上结合了江苏民歌一问一答的特点,采用上下句结构进行发展,通过上行旋律表达“问句”,下行旋律回应“答句”,在句子之间用古筝的刮奏技巧进行连接,具有极强的旋律性,将茉莉花清新柔美的形象和江南女子的内敛含蓄表现的淋漓尽致。

3、现代代表性筝乐作品《枫桥夜泊》

该作品是根据唐代诗人张继的同名诗篇创作而成。乐曲用现代的作曲技法进行创作,旋律中广泛采纳了苏南小调、苏南吹打等传统音乐元素,将苏南民歌与现代音乐创作特色相结合。苏南民歌受昆曲和历史背景影响,音调中有吴歌的风格韵味,曲调流畅优美,婉转动听,擅长抒发细柔的情感和叙事的性能。在作品的慢板段落中,运用简单的节奏型来体现舒缓悠扬的旋律,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之意,与词人的情感切合。在创作手法上,将c羽七声雅乐调式与降e徵调式相结合,对传统古筝的定弦进行了创新,旋律中“#F”的运用既体现了苏南民歌和昆曲的音调特点,又极具现代音乐风格。在演奏技法中,用琴码左侧弹奏、轮指、轮抹等创新演奏技巧体现苏南民歌中的吹打音乐元素,使民歌的歌唱性与现代音乐的艺术性融合交织。

三、筝乐创作在时代中的发展

本文选取的三首代表性作品分别创作于七十年代、九十年代和现代。随时代的发展可以看出古筝这一乐器创作的多样性。作曲家在筝乐的创作中运用的古筝演奏技法日渐丰富,“轮指”、“左手琴码拨弦”等难度高的技法在创作中更好地突出了民歌的旋律线条,丰富了民歌作品的旋律织体。在乐曲的调式调性上,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多运用传统五声音阶进行创作,到了现代,作曲家打破了传统五声音阶的局限性,结合中西方调式特点制定独特的人工定弦进行创作。同时,在以汉族民歌元素为基础的创作中也体现了古筝这一乐器的独特性。作曲家利用古筝特有的先天韵律,通过“上滑音”、“下滑音”、“颤音”来模仿不同地区的唱腔风格,将民歌旋律与古筝作品相结合达到“以韵补声”的效果。在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道路上,古筝艺术的发展任重而道远。通过古筝所体现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以及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厚底蕴,相信在新时代的潮流中古筝能与诸多元素融合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立足于世界音乐之林。

参考文献:

[1]李祥.传统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潮流中的发展研究[J].北方音乐,2018(10):255-255.

[2]蒋莉.中国传统文化对古筝艺术发展的影响[J].电影评介,2007(13).

王英睿.《二十世纪的中国筝乐艺术》,中国艺术研究院[J],2007年.

[3]李晗.《谈古筝演奏技法的创新与发展方向》[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0年第4期:p5.

[4]阎爱华.当代古筝艺术发展轨迹[J].艺术百家,2010,5(9):127-129.

[5]李敬.探讨筝曲《茉莉芬芳》的演奏技巧与情感运用[J].大众文艺,2011,7(9):65-69.

作者简介:李思璇,女,1998年10月,湖南,艺术表演。

猜你喜欢

古筝
你不会理解被优雅击中的瞬间
浅析特殊审美价值在古筝教学中的体现与融入
动人的古典乐器——古筝
我真棒
美好
第一次弹古筝
我爱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