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以大学生班级团队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2021-03-07李科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路径探究团队建设

李科

摘要:教育体制改革策略的实施,为高校大学生班级团队建设工作模式的创新指明了方向。各个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班级团队建设工作时,应该严格按照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要求,探索符合新時期高校大学生班级团队建设的途径。所以,高校应该积极探索大学生班级团队建设过程中,班级团队精神和团队文化的核心,推动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团队建设;高校班级文化建设;路径探究

1、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各个高校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摒弃以往单打独斗的思想,严格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积极参与社会生产,才能达到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班级团队建设工作时,加大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力度,要求团队之间必须充分重视相互协调与分工协作的重要性,提高团队工作效率和效率,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提升,确保大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很多高校大学生作为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因为缺少固定伙伴,导致其出现了个性孤僻不合群的问题。这些学生进入高校后,难免出现短时内内无法适应高校班级团队建设要求的情况,不仅影响了高校大学生班级团队建设工作的开展,而且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埋下了隐患。

2、大学生班级团队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策略

2.1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

大学生对班级团队建设的满意程度是衡量高校大学生班级团队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大学生党员对于班级团队建设的满意度最低、团员次之、普通学生对班级团队建设的满意度往往最高。党员大学生不仅是各个班级中的骨干而且也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中坚力量,所以要求思想进步的大学生对班级团队建设的期望值也相对更高,大学生党员在日常学习中,不但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同时在班级团队建设工作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一般同学则因为主观能动性不足以及集体荣誉感不强,普遍不关心班级团队建设的结果。这些都进一步说明了,大多数普通大学生对班级团队建设表现集体漠然的态度。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班级团队建设工作的成效,高校必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调动学生参与班级团队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思想积极且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发展为党员,充实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补充更多的新鲜血液。

2.2创设向上的团队氛围

和谐向上的高校班级氛围,不仅有助于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而且激发出了大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的热情。首先,根据新时期高校班级团队建设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班干部选拔制度。严格按照公正、择优、民主的原则和要求,将日常学习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吸收到班干部推诿中,提高班干部群体整体素质和质量。其次,做好班干部培养教育和监督考评工作。严格按照高校班级团队建设的要求,制定完善的班干部社会交往能力、团队管理能力以及服务意识培养的制度,要求班干部形成主动承担班级团队建设的责任意识。通过定期开展班集体活动的方式,推动班级团队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根据学生年龄、专业特点设计策划学生喜闻乐见的班集体活动,确保每一位学生在参加班级活动的过程中,都能够有所收获。此外,高校在开展班级团队建设活动时,应该走出校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新鲜、务实的活动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加班级团队建设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班级团队建设活动是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增强大学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所以,高校在开展班级团队建设工作时,搭建大学生交流互动平台,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帮助。

2.3有效发挥辅导员作用

辅导员作为高校班级团队建设的核心人物,根据大学生班级团队建设的要求,营造和谐班级氛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风求同存异,才能确保班级团队建设工作的高效开展。但是就当前我国高校班级团队建设来说,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存在着对辅导员认可度较低的问题。而辅导员对班级管理较松是导致大学生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首先,辅导员应该充分重视班级团队建设对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定期开展班级团队建设讲座或研讨会的方式,辅导员在开展班级团队建设工作时,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把握班级团队建设的方向,优化和完善班级团队建设的策略。其次,提高辅导员团队建设实践能力。班级团队建设对辅导员的实践管理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探索和研究多元化班级团队建设思路,为班级团队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辅导员民主化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影响班级团队建设效果的关键因素,新时期的高效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该通过在班级中建立融洽师生关系的方式,赋予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鼓励学生主动承担班级管理工作任务,在班级中营造全员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氛围,提高班级团队建设工作的成效。

2.4有效嵌入团队考核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证高校班级团队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高校在开展班级团队建设工作时,应该将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融合在一起,建立科学合理的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大学生评优评价管理制度,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氛围,推动班级团队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通过开展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评选优秀辅导员、班主任、先进班集体以及学生,充分发挥先进管理制度的优势,促进班级团队建设工作的高效开展,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

结束语

总之,新时期的高等院校,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积极探索大学生班级团队建设的思路,深入发掘大学生的个人发展潜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才能在促进高校教育教质量有效提升的基础上,提高高校大学生班级团队建设工作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友华.网络环境和大学生班级管理中的团队建设[J].文教资料,2018,31:133-134+117.

[2]张钰平.大学生个性化培养背景下的班级团队建设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4:91-93.

[3]谢莉.班级团队建设对大学生适应性的影响[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606:37-40.

猜你喜欢

路径探究团队建设
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路径探究
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探究
浅议高等学校基层科研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适应“三三制”培养模式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企业新闻采编人员素质和团队建设
博物馆临时展览的困境与出路
中职学校推行校企合作的路径探究
学校教师管理工作探析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现状以及路径探究
高校青年志愿者项目专业化发展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