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穴治疗胸痹的辨证分型及分析❋
2021-03-06张小蕾薛艺璇向丽莉林依梦
张小蕾,薛艺璇,向丽莉,林依梦,李 佳,黄 伟,2△
(1.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 430061; 2. 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武汉 430061)
胸痹是以脏腑虚损、气血阴阳不足为本,以气滞、血瘀、痰浊和寒凝等有形之邪为标的“本虚标实”之证,故应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为基本治则来选穴组方。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胃之下合穴,有调补脾胃、益气养血、活血化瘀、利湿化痰、行气止痛之功效,可补心气、养心血、治其本、祛痰浊、通心络治其标,以奏标本兼治、补泻兼施之效,故足三里为临床针灸治疗胸痹的重要腧穴之一。近年来,运用针灸足三里穴治疗胸痹的临床报道逐年增多。本研究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出发,通过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19年1月针灸治疗胸痹临床文献,对我国针灸足三里治疗胸痹的辨证分型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对所涉及各个证型间的转化关系进行梳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分析足三里在胸痹中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胸痹优化选穴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主题词限定为“心绞痛or冠心病or胸痹”,干预措施限定为“针灸or针刺or灸法or电针or穴位注射or穴位埋线or穴位埋针or皮内针”,检索年限限定为1999年1月至2019年1月。
1.2 文献纳入标准
国内所有针灸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献,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及病例观察;文献标明辨证分型情况;诊断为心绞痛或冠心病或胸痹患者;文献发表年限为1999年1月至2019年1月。
1.3 文献排除标准
非主要针对胸痹研究的文献(如颈源性心绞痛、脊髓性心绞痛等);非临床研究文献,包括个案、经验、综述、理论探讨、Mate分析、系统评价等;选穴配伍中无足三里的文献;重复发表或研究数据、内容雷同的文献;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献。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所纳入文献的辨证分型频率、比例,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上述检索策略共检出针灸治疗心绞痛相关文献521篇,对所检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逐一整理,排除非临床文献274篇,临床文献中选穴无足三里的文章165篇,未明确标明辨证分型的文章39篇,最终纳入43篇。
2.1 证型分布情况
表1示,整理统计43篇文章中辨证分型情况,若1篇文章中出现多个证型均使用足三里穴的情况,则将其分别进行归类统计。其中,2篇文章包含3个证型,另有2篇文章包含2个证型,43篇文章共涉及49个证型。对这些证型进行统计,共涉及20种证型。
2.2 辨证分型频数、比例及统计
对20种证型进行归类并统一规范证型的名称[1],以复合证型、单个证型为单元最终归为15种证型。将脾胃虚弱与心脾两虚归为脾胃虚弱型,频数为5;将痰浊壅塞、痰阻心脉、痰浊闭阻归为痰阻心脉型,频数为4;将心血瘀阻、心脉瘀阻归为心血瘀阻型,频数为4;寒凝心脉与阴寒凝滞归为寒凝心脉型,频数为4;痰凝血瘀归为痰瘀互阻型,频数为1。
表1 证型分布情况比较
表2 以复合证型、单个证型为单元辨证分型的频数及比例[例(%)]
表3 χ2检验结果比较
图1 足三里治疗胸痹的10种复合证型间转化关系
从表2可以看出,在所有证型中气阴两虚型频数最大,比例最高占20.41%;在复合证型中,除气阴两虚外,依次为气虚血瘀型占14.29%,脾胃虚弱型占10.21%,痰阻心脉型、心脉瘀阻型、寒凝心脉型各占8.16%,心气亏虚型占4.08%,心肾阳虚型、痰瘀互阻型、气滞血瘀型各占2.04%。在单个证型中,气虚型频数最大、比例最高占12.25%,阴虚型、气滞型、血虚型、血瘀型各占2.04%。表3中的χ2检验结果表明,气阴两虚型与气虚血瘀型、气虚型、脾胃虚弱型、痰阻心脉型、心血瘀阻型、寒凝心脉型等频数较高的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型仅与频数≤2的证型(心气亏虚型、气滞血瘀型、心肾阳虚型、痰瘀互阻型、阴虚型、气滞型、血虚型、血瘀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虚血瘀型仅与频数=1的证型(气滞血瘀型、心肾阳虚型、痰瘀互阻型、阴虚型、气滞型、血虚型、血瘀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临床上应用足三里治疗胸痹时不能局限于气阴两虚型、气虚血瘀型、气虚型等主要证型,在多种证型的腧穴配伍时应全面综合考虑足三里穴,以优化临床选穴。
3 讨论
3.1 足三里治疗胸痹复合证型间的转化关系
胸痹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证候以复合证型为多见[2]。通过分析足三里治疗胸痹所涉及的10种复合证型间的转化关系,并结合临床冠心病演变规律[3]发现,10种复合证型间的相互转化皆可以脾胃虚弱为病理基础,最终多种原因导致心脉不畅、瘀血阻滞,可兼夹或发为瘀阻心脉。
图1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水谷之海,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乏源,致使心气亏虚。心气亏虚日久则会导致气阴两虚[4];心气亏虚则推动无力,血脉瘀阻、因虚致实继而发展为气虚血瘀[5]。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司则会导致气滞血瘀[6],气滞血瘀亦可由气虚日久、推动无力、血行不畅转化而来;平素贪凉饮冷,脾胃阳伤或暴受寒冷之邪,中焦寒盛,阴寒之邪上逆乘心,心阳失展,心脉气血凝滞不通发为寒凝心脉[7]。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健运失职,非但化源匮乏,无以滋先天之本,且寒从中生,寒温不化致使心肾阳虚[8]。肾阳虚衰不能温暖脾土则脾阳亦虚,阴寒上逆终成寒凝心脉;脾虚失运,水谷肥甘之物无以化生气血精微则痰浊内生,久之引起血行迟滞,留而为瘀,痰瘀着于心脉终成痰凝血瘀[9]。
3.2 脾胃虚弱是胸痹发生的重要病理因素:当从脾论治胸痹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把胸痹的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认为上焦胸阳不足,浊阴上乘,痹阻胸中,本虚标实是其发病关键[10]。胸痹之本虚,当责之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的不足。脾胃作为后天之本,亦为气血生化之源,可化生气血以补养心脉。胸痹的病位虽在心,但与脾胃关系密切,二者经气相通,五行相关,且共同化生宗气,这也决定了脾胃与心间的病理联系密切,脾胃的病变则可累及心,致使胸痹的发生[1]。脾病及心主要表现在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心脉气血不足;脾胃虚弱,水液运化失司,痰瘀互结心脉[11];脾胃虚弱,病及他脏,共同导致胸痹。由此可见,脾胃虚弱是胸痹发生的重要病理因素,胸痹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均与脾胃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12]。根据上述胸痹的各证型转化关系可以看出,各个证型均可在脾胃虚弱的病理基础上进行转化,故可从脾胃论治胸痹,以达补虚扶正以治其本的治疗目的。
3.3 足三里穴在胸痹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扶正祛邪以通痹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六腑下合穴之一,是调补脾胃的最重要腧穴之一。足三里有“诸虚百损,无病不治”之功,可补泻兼施,标本兼治。在胸痹的针灸治疗中,足三里有无法替代的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3.3.1 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胃经循行胸部,《黄帝内经》中《灵枢·经脉》云:“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胸痹就其心痛来讲,究其病机可分为不荣则痛和不通则痛。因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腧穴,根据“经之所通,主治所在”循经取穴的治疗规律,并结合“上病下治”的远处取穴方法,针刺足三里既可补气养血又可通络止痛,对胸痹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缓解胸痛症状。
3.3.2 健脾补气养血 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气血化生之源。“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足阳明胃经之合穴。针刺足三里可调理脾胃、化生气血以荣养心脉,奏调心气、补心血之功则心脉充盈,心气充沛,脉道通利,痹证自除。
3.3.3 化痰祛瘀通络 “脾病生湿”“脾为生痰之源”。《古今医鉴》曰:“心脾痛者,亦有顽痰死血……种种不同。[13]”痰浊在心脾两脏病机关系中处于中间地位,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聚湿生痰、痰浊内阻,既可单独为患又可变生血瘀,痰瘀阻络而病胸痹。“合治内腑”,足三里为胃之合穴,针刺足三里可以实脾胃助运化,痰湿得化,瘀阻得消,脉道通利,痹证自除。
在临床治疗胸痹时,足三里穴在治疗气阴两虚型、气虚血瘀型、气虚型胸痹中的频数较高,但是根据χ2检验结果可知,足三里在临床治疗气阴两虚型与气虚血瘀型、气虚型等主要证型时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表明临床应用足三里治疗胸痹不应局限于气阴两虚型、气虚血瘀型、气虚型胸痹等主要证型。同时,基于足三里在胸痹中的重要治疗作用,可调补脾胃、益气养血、活血化瘀、利湿化痰以扶助正气、祛邪通痹[14],故临床针灸治疗气阴两虚型、气虚血瘀型、气虚型等多种证型的胸痹时,选穴配伍应全面综合考虑,注重调补脾胃,可考虑配伍使用足三里穴以进一步优化穴位配伍,提高针灸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