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新遵循

2021-03-06刘凌霜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8期
关键词:建设性批判性统一

刘凌霜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新时代发展要有新的伟大理论做指引,新时代的思政课建设同样也要以新的理论为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并做重要讲话(以下简称“3·18重要讲话”),同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指示,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视思政课对铸魂育人、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作用。党中央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特别是“3·18重要讲话”中提到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为各级各类学校办好思政课做出明确示范和指导,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新的遵循。

1 建设性与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两种方式和特征

1.1 “批判性”和“建设性”的哲学意蕴

理性认识即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或概括达到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而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或概括正是理性认识的基本方式——思维。思维是理性认识的具体操作方式。普通心理学揭示了思维的品质具有批判性,当人们提起“批判”一词,通常理解为批评之意。其实,“批判”不同于一般的批评,批评即批示评判之意,而“批判”是对是非的评判、判断,核心要义是对被认为是错误的思想或言行的批驳否定。马克思认为把怀疑和反思作为本质特征的批判精神能够帮助人们合理控制自己的行为,以此来构建更加和谐完美的社会[1]。因此,批判可理解为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行为进行深刻剖析和合理评价与调控的理性活动和能力,批判性既是思维的一种品质和特征,也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一种能力和方法。人类认识世界是为更好地改造世界,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离不开思想和行为,其中,思想是先导,影响和决定了人的行为,而为更好地组织行为,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和改造的思想除发挥其“批判”的特质和功能外,还承载着另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建设”,“建设”也是认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否定、批判或肯定、建设的过程。哲学是最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犹如人的思维兼具批判性和建设性两种方式或特征一样,哲学也具有批判性和建设性两种范式或特征,离开“建设性”只谈“批判性”,或是离开“批判性”只谈“建设性”的哲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2]。“批判性”与“建设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其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

1.2 批判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范式和轨迹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他指出,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在后续研究中又指出,资产阶级社会似乎踏进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切决定我再从头开始,用批判的精神来透彻地研究新的材料。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了前人创造的文明成果,特别是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就历史和实践的总结而创建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最具划时代和标志性的成果便是《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共产党宣言》正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建设性经典成果。

列宁就“批判”一词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马克思在这里说的是唯物主义的批判,他认为只有这种批判才是科学的批判,这种批判就是把政治、法律、社会和习俗等等的事实拿来同经济、生产关系体系,以及在一切对抗性社会关系基础上所必然形成的各个阶级的利益加以对照[3]。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著作中站在哲学斗争的高度,旗帜鲜明地反对国际国内修正主义的错误,科学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以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原理,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他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在领导俄国革命实践中最终形成列宁主义。总体而言,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其思维方式主要在于批判性,所奠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通过既批判又建设,并最终凝练为批判性建设的智慧结晶。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更加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完成了从批判性提升到建设性的根本转型[4]。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思维方式在于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有机统一,批判性建设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范式和轨迹。由此可见,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和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历史地、清晰地体现了批判性建设的发展进程,这种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有机统一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新范式和新遵循,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特质。

2 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应是高校思政课的新遵循

上好思政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其中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以它的特殊现实意义引发思政课特别的关注和遵循。

2.1 思政课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现实意义

2.1.1 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以及应对挑战的现实必然 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如何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步伐,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蕴含的建设性思想以及建设性实践观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着眼点和理论指南,也成为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引领红线。在当今“和平与发展”时代背景和运行轨迹中,发展与博弈相伴而行,国与国之间除了经济科技等综合国力的竞争和较量之外,还有来自意识形态的壁垒和文化及价值观的冲突,另有社会问题和错误思潮等也层出不穷。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各种现实问题、如何帮助大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又为思政课提供了一种崭新、科学的教学方式,以这种方式,思政课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在批判与反思、探索与认识的过程中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思政课作为一门价值观引领和思政教育课,遵循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是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它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应对时代发展带来的种种挑战和考验。

2.1.2 是促进时代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而现实存在的问题是,学校教育囿于沿袭性和继承性,大多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或基本技能的传授和教育;学生受应试体制的长期影响,在学习方法上习惯于一味积累知识、应付各种考试,或是一味地唯书唯现成答案,其结果导致不善思辨和质疑求证,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总体而言,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批判性能力普遍较低[5],其结果容易造成高分低能或缺乏创新,甚至因缺乏较好的批判性和建设性修养而背离主流意识形态、丧失正确的理想信念。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赋予了高校思政课更加崇高的历史使命,上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此高校思政课除了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教学,必须兼顾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建设性能力的协调培养,遵循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促进大学生弘扬正能量、培养主流意识形态,进而争当既有理想和担当、又有能力善创新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是高校思政课促进时代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

2.2 思政课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体现了课程的本质特征

高校思政课设置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传授的课程内容实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立场观点和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必然要面对批判性与建设性的课程论或教学法问题。习近平同志对开好思政课强调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如果说思政课的建设性在于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在于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在于教育学生坚定“四个自信”,那么,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则是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进而达到政治认同的关键。而要把理论讲授上升到思想教育从而达到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的目标,就不能没有批判性,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在帮助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指导无产阶级改造自身的同时也改造世界的批判和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高校思政课要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让大学生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要让大学生科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追根溯源就要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

3 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应是高校思政课的新作为

3.1 着力夯实思政课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基础

3.1.1 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正确认知、思维和探索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学生特点和认知规律。高校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涉世未深、思维比较单一或急于求成,抑或是非善恶判断能力不强而容易陷入认识误区。但作为青年学生,这一时期其思维品质及可塑性较强,可为批判性与建设性的思维和能力提供良好的培育期和“拔节孕穗期”。为此,上好思政课就要依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营造交流碰撞的氛围和契机,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求证,引导他们关注问题的学习探讨,主动追求“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成长,不断提高思维的批判性和建设性品质,提高思政课学习成效。

从学生身边熟悉和关注的问题出发。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都处于快速变革中,这种变革反映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必然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思想理论和价值理念,同时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干扰和冲击了学生尚未成熟的判断和思维。因此,思政课教学中要选择学生熟悉和关注的问题,发挥批判性与建设性的功能,将更好地帮助学生厘清是非曲直,澄清价值取向,从而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1.2 从教师转变观念出发促进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建设 思政课要做到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关键之一在于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影响过程,为达到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师要下功夫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建立新型教学模式,教学中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贯彻启发性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构建问题导向模式,潜心挖掘教材蕴含的批判性内容,深入浅出、抛砖引玉、就问题做出理性的价值判断和思想引领,这不但有利于促进思政课课程目标的实现,且有助于学生正确思维方式的培养。

3.2 积极谋划思政课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基本教学策略

3.2.1 把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并纳入课程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大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达到此培养目标,思政课教学任重而道远。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在校必修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是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课程目标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思政课建设要把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并融入知识、能力、态度三级目标中,以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构筑知识体系以达成知识目标,以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检验能力培养以实现能力目标,以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引导情感和态度以落实态度目标,由此为打造思政“金课”提供课程目标设计的新遵循。

3.2.2 把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并纳入课堂教学过程 (1)利用热点问题,创设讨论氛围。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生活实例和热点话题(案例),去启发学生思维,允许其畅所欲言,表达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引导学生修正错误认知,使教学各环节充分体现思政课教学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2)通过情境设疑,激发探讨动机。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情境设疑能让其产生思维联想,激发找到问题答案的动机和积极性,探讨答疑释惑的种种路径和方法,所以巧妙设疑是使学生听课和课程学习达到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重要方式。(3)组织专题辩论,激发思辨潜质。专题辩论以其灵活生动、气氛活跃、智能双效的特点而屡现思政课堂。适时结合专题辩论,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激发思辨潜质,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体验连接起来,通过正反双方的陈述与剖析、辩论与争议、碰撞与交流,达到对问题的批判性认知和建设性的理解把握,促进思政课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

3.2.3 把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纳入课程考核体系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及有关改进完善考核方式的基本精神,高校思政课应注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把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纳入课程考核体系,就是要落实考查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具体可落实到理论考核和理实结合的学习实践考核中,落实到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的不同比重中,通过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过程性又有终结性多方面多渠道的考核,加强对学生思政课学习的分析综合能力、理解判断能力、论证论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管理的考察评价,并且要避免以考代学的单一形式,切实把能力和态度考核体现在思政课学业考评的权重中。可以说,除了一以贯之的理论知识考核评价,能力和态度考核是检验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检验思政课学习成效最具核心意义的评价。

猜你喜欢

建设性批判性统一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统一数量再比较
建设性舆论监督:让公共治理的“大树”免遭“虫蛀”
推进社会治理:建设性舆论监督新探索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