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提升路径探析
2021-03-06樊欣雨
马 丽,樊欣雨
(成都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承担着对医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责任,如何提升医学院校思政课亲和力,对医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目前的医学院校思政课在亲和力提升方面还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1 思政课亲和力的内涵
所谓“亲和力”原本是属于化学范畴的概念,指两个原子或两个分子之间趋同的亲密性,随着“亲和力”内涵属性的扩展,后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特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吸引、彼此亲近的特性。而关于思政课亲和力很多学者已在多篇文章中进行了论述:刘旋等[1]认为思政课亲和力的本质就是要实现理论认同、价值认同和实践认同。陈桂蓉等[2]将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从教育活动与受教育者的角度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教育对象所具有的亲近、吸引、融合的倾向或特征以及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产生的和谐感、亲近感、趋同感,后来关于思政课亲和力的概念逐步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认同。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将思政课亲和力界定为是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主动积极的学习心态、高度认可尊重课程的理论魅力、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并积极付诸实践的一种无形力量[3]。因此,思政课的亲和力主要指在思政课的教学活动中,教育者通过教学语言、方式等使受教育者认同并主动学习的过程。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受教育者本身、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紧密相关。
2 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与实践脱节
当前,医疗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人民群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医患关系问题仍较为突出,对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仅要求医学毕业生具有临床能力,同时还要有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就需要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培养医学生的实践思维。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医学院校大部分学生的知识背景以理工科为主,对初中、高中文科知识的积累相对弱些,而部分思政课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造成学生对教材理论一知半解,更谈不上对具体事件、具体案例的分析。因此,医学院校思政课不仅要学习好教材上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针对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较强的特点,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医学生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方法,去分析当代中国国情和社会现实,比如当前的新冠疫情,除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以外,还有哪些方面值得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由于医学生的理科知识背景,导致他们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不浓。在思政课的课堂中有的学生只关注与自身发展相关的内容,或者网络上感兴趣的新闻、有趣的故事等,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关心。还有的学生不懂得鉴别网络信息,对网络上的新闻深信不疑,对教材的内容则持否定态度。还有的学生不善于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而是仅仅关心期末考试考哪些知识点,只关注考试内容。学生在思政课堂的这些表现反映出了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存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
2.3 责任伦理素质培养不够
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师应当担负起对医学生责任伦理素质的培养。由于医学院校的特殊性,因此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具有和其他院校不同的特点,针对这种特殊性,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中要加强对医学生责任伦理的培养。但在医学院校思政课的实际教学中,基本忽略了对医学生责任伦理的培养,大部分思政课教师仍只注重思政课理论知识的讲解,不善于发掘医学生关注的医学案例进行讲解与分析,没有把医学人文知识融入思政课的教学中来。
2.4 教学话语脱离学生实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4]。医学院校的思政教学要关注医学生所想、为医学生服务。高校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有鲜明的政治立场,站好政治站位。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话语要符合思政课的教材话语,但作为传授者的教师可以采用遵循思政课教材话语的前提下,考量学生的立场,尊重学生话语习惯,符合学生专业认知去讲好思政课。而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没有做到从学生的立场去考虑如何授课,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思维方式。
3 医学院校思政课亲和力提升路径
上好每一堂思政课,让医学生真正喜欢思政课、让思政课对医学生的成长成才起思想引领的作用,就要不断优化医学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提升医学院校思政课的亲和力。
一是坚定的政治立场,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对医学院校的思政课教师而言,要求必须有正确的政治立场,热爱所教学科,对所教授的理论知识要做到真学、真信,这样才能对所教授知识真懂、真用,才能让学生信服,最终实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同时,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在研究中、在生活中,要勇于反对说套话、说大话、说假话、说空话,要用科学的理论影响人,用生动的事实说服人,用鲜活的故事打动人,用真实的情感感染人。
二是立足学科教学,关注医学热点案例。每位思政课教师都要认真研究好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五百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一百八十年的中国近现代史、近百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史、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史等。作为医学院校的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关注、梳理医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课程学习中,引导医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与医学相关的案例,如对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医患关系、医保问题等。
三是站好“三尺讲台”,厚植医学生爱国情怀。思政课教师要做一名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弘扬社会主旋律、凝聚社会正能量。在教学中,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理论体系向实践体系的转化、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实现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知识接受与信仰建构相结合、言传身教与情感体验相结合,真正打造并实现学校课堂、社会课堂、网络课堂“三课”的有机衔接,要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医学院校的思政课教师正在培育的“90后”“00后”的医学生,他们没有体验过民族生死存亡的苦难,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历史洗礼,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严峻考验,没有足够丰富的人生阅历,如果不加以科学引导,就难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思政课教师要成为让学生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一员。
四是讲好中国故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师要对所教授的学科知识真学、真信、真懂、真用,还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利用空余时间认真读原著,理解原著之精髓。同时,医学院校的思政课教师要结合医学生的特点,用科学的理论影响医学生,用生动的事实说服医学生,用鲜活的故事打动医学生,用真实的情感感染医学生。要让医学生懂得“医乃仁术,无德不立”,拥有精湛的医术让人为之信服,而具有高尚的医德更让人为之敬佩。教育医学生确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为本、人民健康至上”的理念,秉承“生命至上,仁心无限”的价值观,让优秀党员、先进模范、抗疫英雄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的偶像,把一代又一代医学生培养成为“健康中国”的建设者。
总之,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师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阐释者,又是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领路人,对医学生思想上层建筑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医学院的思政课教师要自觉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医学热点,讲好中国故事,让医学生真正喜欢思政课。